- 年份
- 2024(6218)
- 2023(8526)
- 2022(7087)
- 2021(6615)
- 2020(5815)
- 2019(13501)
- 2018(12972)
- 2017(25873)
- 2016(14005)
- 2015(16092)
- 2014(16108)
- 2013(16399)
- 2012(14812)
- 2011(12677)
- 2010(13045)
- 2009(12512)
- 2008(13587)
- 2007(12401)
- 2006(11086)
- 2005(10211)
- 学科
- 企(87989)
- 企业(87989)
- 业(83535)
- 管理(77970)
- 济(64352)
- 经济(64265)
- 方法(38580)
- 财(34063)
- 数学(30318)
- 数学方法(30222)
- 务(28275)
- 财务(28253)
- 财务管理(28211)
- 企业财务(27048)
- 业经(21520)
- 制(18011)
- 技术(15112)
- 划(14401)
- 经营(13593)
- 策(13327)
- 企业经济(12878)
- 体(12648)
- 和(12637)
- 理论(12279)
- 中国(11696)
- 银(11556)
- 银行(11550)
- 体制(11537)
- 决策(11386)
- 技术管理(11328)
- 机构
- 学院(206070)
- 大学(205087)
- 管理(96365)
- 济(91394)
- 经济(89700)
- 理学(81510)
- 理学院(80906)
- 管理学(80397)
- 管理学院(79952)
- 研究(51574)
- 财(51424)
- 中国(49553)
- 京(41342)
- 财经(39798)
- 经(36175)
- 江(32443)
- 财经大学(29898)
- 商学(29358)
- 商学院(29126)
- 经济学(27964)
- 中心(26466)
- 北京(25793)
- 州(25583)
- 经济学院(25475)
- 科学(24759)
- 经济管理(23975)
- 所(23787)
- 业大(22186)
- 工商(21351)
- 公司(20585)
- 基金
- 项目(123849)
- 科学(101413)
- 基金(95540)
- 研究(92499)
- 家(79117)
- 国家(78411)
- 科学基金(72456)
- 社会(62621)
- 社会科(59710)
- 社会科学(59692)
- 基金项目(50549)
- 自然(47080)
- 省(46634)
- 自然科(46133)
- 自然科学(46126)
- 自然科学基金(45460)
- 教育(43651)
- 资助(40488)
- 划(37886)
- 编号(36044)
- 部(29669)
- 成果(28581)
- 创(28001)
- 教育部(27385)
- 人文(27160)
- 业(26343)
- 重点(26092)
- 国家社会(25913)
- 创新(25910)
- 制(25745)
- 期刊
- 济(101305)
- 经济(101305)
- 研究(59173)
- 财(50779)
- 管理(45189)
- 中国(37531)
- 融(27391)
- 金融(27391)
- 科学(23047)
- 财经(22205)
- 学报(21080)
- 技术(20022)
- 经(18939)
- 大学(18094)
- 财会(17398)
- 学学(17192)
- 会计(16476)
- 经济研究(15567)
- 业经(15298)
- 农(14560)
- 技术经济(13279)
- 教育(12515)
- 问题(12012)
- 通讯(11943)
- 会通(11916)
- 经济管理(10918)
- 商业(10901)
- 现代(10851)
- 贸(10823)
- 统计(9913)
共检索到3171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林璇 熊婷
本文以2010—2012年深市电子通讯行业上市企业为样本,考察了声誉激励、管理层持股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声誉激励对管理层持股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声誉激励越强,企业绩效越高;管理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正相关;声誉激励对管理层持股与企业绩效关系起正向的调节作用,表明声誉激励越强的公司,管理层持股比例对企业绩效的提升作用越明显。
关键词:
声誉激励 管理层持股 企业绩效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梁彤缨 雷鹏 陈修德
基于2009-2012年中国工业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运用随机前沿模型实证检验了管理层激励对企业研发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权激励与企业研发效率之间呈显著的倒U型关系,货币薪酬激励对企业研发效率具有显著的负面效应。进一步研究表明:(1)股权激励与研发效率之间的倒U型关系并未受到所有制性质的显著影响,相对的,薪酬激励对企业研发效率的负面影响在国有控股企业中表现得尤为突出;(2)无论是股权激励还是薪酬激励,其与企业研发效率的关系均会因企业所在行业特征的不同而表现出显著的差异;(3)股权激励对企业研发效率的影响未受到区域市场化程度的制约,而位于市场化程度较高区域的企业,其薪酬激励对企业研发效率的负面影...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义群 石水平
通过对我国已经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进行因子分析,并构建回归模型揭示了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但不显著;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与用于激励的股本比例存在区间效应,但其相关性随着持股比例的上升而下降。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股权激励 公司治理 企业绩效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成 郝海宇
我国学者对上市公司管理层激励、股权结构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它们与公司绩效的关系上,文章采用创新绩效作为被解释变量,提出了管理层激励、股权结构与创新绩效的假设模型,以2004—2014年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实际数据,应用多元回归统计方法进行实证分析,检验了管理层激励、股权结构与创新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对民营企业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及经营管理决策具有较强的启示意义。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张庆 朱迪星
本文在放松行为公司金融理论中管理者"三目标"基本框架基础上,构建了考虑管理层持股影响下企业迎合投资行为的理论模型。理论分析结果表明,管理层持股会抑制企业的迎合投资行为,并且这种抑制作用在价格偏离的不同方向上有非对称的影响。同时,本文还利用我国资本市场1998-2012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检验了我国上市公司的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管成员持股水平对企业迎合投资决策的影响,其结果也验证了本文提出的理论假设。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吕沙 郑钰佳
本文选取2008-2013年802家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管理层激励、产权性质与成本粘性的相关性。研究发现:管理层薪酬激励与企业成本粘性显著负相关,管理层持股比例与成本粘性呈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同时,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管理层激励对成本粘性的影响也不同,相对于非国有企业,管理层薪酬激励对国有企业成本粘性的影响更显著;相对于国有企业,管理层股权激励对非国有企业成本粘性的影响更为显著。
关键词:
管理层激励 成本粘性 制造业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玲
本文的研究以我国上市公司不同行业的实际数据为考察样本,运用实证分析方法验证我国上市公司不同类型行业管理层薪酬和持股与公司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薪酬和持股激励效应存在着较大的行业性差异,并提出不同行业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特点和性质以及管理层薪酬和持股激励效应的大小,相机选择薪酬激励或股权激励,制定出详细周密、客观有效、切合实际的企业管理层激励方案,从而使其激励效应最大化。
关键词:
管理层薪酬 管理层持股 激励效应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强国令
本文从股权分置改革的制度背景来考察国内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效应及其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后,管理层股权激励显著提高了公司绩效,但在不同产权性质公司中激励效果不同:非国有控股公司表现为利益趋同效应,股权激励降低了代理成本,改善了公司绩效;而国有控股公司表现为利益壕沟效应,股权激励对代理成本和公司绩效没有显著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控股公司内部人控制、管理层权力过大是股权激励效应弱化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股权激励 利益趋同 利益壕沟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纪晓丽 黄化
本文对民营上市公司管理层的激励与企业经营绩效的相关性进行了回归分析,针对薪酬和持股两种激励效果的实证研究表明,管理层的薪酬激励与民营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而管理层的持股比例与企业的经营绩效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为此,作者提出了相关建议:(1)加大对民营上市公司管理层的股权激励力度;(2)对薪酬的设计上有必要加大其浮动空间。
关键词:
民营上市公司 管理层激励 企业绩效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宋键 孟祺
针对互联网这一新兴产业,分析了企业绩效与相关上市公司管理层激励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互联网上市企业中,"报酬——契约"机制依旧有效,而为了促使企业更有效地应对市场竞争,应继续从其他行业借鉴引入科学的管理层薪酬激励方法,如改进管理层人员的薪酬结构、加强对管理层人员的监管力度等;而管理层股权激励的效果则还不够显著,这可能与互联网公司属于新兴行业不够稳定、短期内管理层不愿意持有较多公司股份有关。企业应积极完善股权激励机制,利用股票期权或可转换证券等多样的方法来避免股权激励措施过于单一。
关键词:
互联网上市公司 管理层激励 企业绩效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剑 谈传生
本文在现有理论和实证分析框架基础上,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331家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非线性回归模型对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与经营绩效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公司绩效与管理层持股之间存在三次曲线关系:管理层持股在0%—0.1376%之间时,公司绩效随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增加而下降;管理层持股在0.1376%—0.7462%之间时,公司绩效随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增加而上升;管理层持股超过0.7462%时,公司绩效再次随着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增加而下降。
关键词:
管理层持股 公司绩效 上市公司 公司治理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胡建平 马会起 干胜道
公司持有自由现金流量是会产生代理成本的,而管理层持股可以有效地控制公司自由现金流量,因为管理者为私人利益"滥用"自由现金也将承担部分损失。以我国股权分置改革成功的967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均值差异和回归分析后发现:管理层持股对自由现金流量的控制有一定作用,但并不显著。其原因在于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比例太低、经理市场不发达和资本市场不完善等问题。实证结果还为自由现金流量的"负债控制效应"假说提供了新证据。
关键词:
管理层持股 自由现金流量 代理成本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赵华伟
经理人股权激励是公司治理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激励机制,本文通过实证检验来阐释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股权激励通过影响公司经理人的收益,进而影响其行为,这些行为将通过经理人制定和执行公司的各种财务决策,并最终通过公司对外报告的会计业绩表现出来。本文使用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过程中所披露的公开信息,来检验和对比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前后的业绩水平。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其公司业绩得到了显著提升。在三种常见的股权激励方式中,股票期权对公司业绩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而限制性股票和股票增值权对公司业绩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
关键词:
股权激励 股票期权 企业业绩 公司治理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高雷 宋顺林
本文利用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报酬数据及财务数据,分析了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报酬现状及其报酬绩效联系。我们发现,上市公司高管报酬的变化与当年的会计绩效显著正相关,但与会计绩效的变化之间的关系不稳定,上市公司股东价值每增加100万元,高管平均报酬仅增加3.8元;上市公司市场异常收益率每增加10%,高管平均报酬增加1.58%。不同性质和规模的公司报酬绩效联系不同。
关键词:
高管报酬 激励 企业绩效 上市公司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冬华 范从来 沈永建 周亚虹
本文运用经验研究的方法,以556家国有非上市公司为样本,样本数涵盖职工约50余万人,研究职工激励,发现职工工资存在分布结构的不均匀现象,少数高工资职工拉高了职工工资的平均数;职工工资存在向下的刚性和向上的刚性;工资刚性的存在影响了其对职工的激励效率;在工资具有弹性的样本中,工资增长与业绩增长显著正相关,工资增长对职工具有正向激励作用;在工资具有刚性的样本中,工资增长率与业绩增长率没有显著相关性,工资增长对职工激励作用减弱;相对于向下的弹性,向上的弹性对企业业绩的提高产生更积极的影响;相对于向上的刚性,向下的刚性对企业业绩的提高产生更消极的影响。
关键词:
职工激励 工资刚性 企业绩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产权性质、管理层持股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股权激励会强化管理层的迎合动机吗?——来自上市公司R&D投资的证据
控股权性质、管理层激励与公司业绩——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
管理层-投资者互动与股票流动性——来自上市公司年度业绩说明会的经验证据
股权激励与股利分配——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股权激励、约束机制与业绩相关性——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财务信息可比性与管理层业绩预告精确度——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股权激励政策提升了公司绩效吗?——来自国有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管理层收购、现金流量结构与公司绩效——来自2002年实施MBO的A股上市公司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