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55)
2023(4677)
2022(3990)
2021(3605)
2020(3058)
2019(6769)
2018(6663)
2017(12671)
2016(6943)
2015(7725)
2014(7783)
2013(7466)
2012(6780)
2011(6157)
2010(6322)
2009(6171)
2008(6212)
2007(5629)
2006(5032)
2005(4812)
作者
(19264)
(16273)
(16159)
(15478)
(10325)
(7681)
(7277)
(6165)
(6117)
(5899)
(5604)
(5385)
(5365)
(5218)
(5214)
(4959)
(4824)
(4812)
(4721)
(4684)
(4072)
(3928)
(3831)
(3735)
(3697)
(3662)
(3615)
(3561)
(3264)
(3159)
学科
管理(29196)
(24338)
(23874)
经济(23806)
(22129)
企业(22129)
(11512)
(11504)
方法(8678)
(8047)
(7142)
财务(7115)
财务管理(7096)
体制(7091)
数学(7071)
业经(7009)
数学方法(6972)
中国(6835)
企业财务(6786)
(6490)
(5655)
银行(5644)
(5423)
(5375)
(5169)
金融(5167)
(4909)
技术(4791)
(4734)
制度(4733)
机构
大学(101145)
学院(99806)
(41916)
经济(41030)
管理(38264)
理学(32623)
研究(32331)
理学院(32295)
管理学(31882)
管理学院(31678)
中国(25401)
(24348)
(20756)
财经(18228)
科学(17557)
(16419)
(15999)
(15614)
中心(14792)
(13793)
研究所(13628)
财经大学(13510)
经济学(13344)
业大(12920)
北京(12783)
(12046)
经济学院(11902)
(11836)
(11596)
师范(11472)
基金
项目(64323)
科学(51738)
研究(48452)
基金(48153)
(41033)
国家(40707)
科学基金(35776)
社会(32441)
社会科(30774)
社会科学(30770)
基金项目(25117)
(24722)
教育(22791)
自然(22184)
自然科(21680)
自然科学(21676)
自然科学基金(21307)
(20561)
资助(19077)
编号(18994)
(18951)
成果(16627)
(15123)
重点(14533)
(13919)
国家社会(13776)
课题(13600)
教育部(13495)
(13308)
创新(13134)
期刊
(49234)
经济(49234)
研究(32124)
中国(23352)
(21379)
管理(16655)
学报(14340)
科学(13412)
(13407)
大学(11878)
学学(11221)
教育(11198)
(10718)
金融(10718)
财经(9891)
农业(8511)
(8427)
技术(8175)
经济研究(7374)
业经(7255)
问题(6218)
财会(5635)
会计(5535)
(4929)
(4924)
(4719)
理论(4659)
现代(4590)
科技(4565)
改革(4539)
共检索到1571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占小军  唐井雄  
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能够解决公务员的败德行为,声誉激励是其中一个有效的制度安排。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简单的博弈模型,研究发现公务员声誉激励机制必须满足具有长远预期、完备的信息传播渠道等四个条件,同时根据现阶段我国公务员声誉激励失效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公务员职务晋升制度、充分发挥公务员声誉激励等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赵驹  
对公务员的激励是行政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热点问题。自《公务员法》颁布之后,我国公务员考核、薪酬、培训、奖惩、职务升降等逐步进入规范的状态,但在现实运行中还存在很多不足。要通过细化考评体系、用好考评结果、优化薪酬结构、通过培训选才、鼓励良性竞争、塑造人本文化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与改进我国的公务员激励机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马丽娜  
地税机关公务员激励机制是地税机关公务员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引导和示范性的正激励,极大地激发地税干部个人潜能,调动地税干部工作积极性,强化地税干部服务意识,鼓励地税干部创新服务方式以提升服务水平,最终达到优化纳税服务质量和征管质量的目的;通过惩戒性的负激励,有效地规范地税干部行使自由裁量权行为,督促地税干部树立廉洁执法理念,以较少的行政成本履行税务部门的"聚财为国"的职能。本文对公务员激励机制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分析了地税机关公务员激励机制的现状、问题及成因,提出优化地税机关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孔春梅  陈玉明  
提高公务员能力建设的有效途径是要在加强公务员培训工作制度建设的同时,努力提高公务员参加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励机制的建立是提高公务员受训主动性和积极性的保证。有效的培训激励机制的建立必须根据公务员的具体情况,特别是要与公务员的职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唐要家  王广凤  
近年来,"看病贵"成为我国医疗服务中的突出问题,导致"看病贵"的一个直接推动因素是医疗服务中的"过度医疗"问题。医疗服务具有显著的信息不对称特征,在此背景下会形成医患之间合约谈判权的非对称分布,形成"权责不对等"的"委托困境"问题,从而引发"过度医疗"和医疗市场中"富人驱逐穷人"的现象。在此情况下,政府管制并不能改变医患之间合约谈判权的非对称分布格局,解决过度医疗问题的核心应该是建立以医生声誉激励机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于海燕  
基于近年来地方政府创新活动的增多,对于地方政府创新动因研究的关注也在加强,但对于地方政府创新项目的创新者即公务员的利益关注较少。所以从组织行为学中激励机制的研究入手,基于公务员综合利益视角分析地方政府创新的动因,在此基础上针对公务员的利益诉求进行地方政府创新的激励机制的设计,以期实现激励机制与对公务员创新行为的关联对接。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艳  
以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数据为样本,考察我国独立董事声誉市场的作用,发现独立董事所任职的上市公司业绩增长会使独立董事未来获得新职位的可能性增加,上市公司发生违规丑闻会使独立董事将来获得新职位的可能性减少,对于董事会审议事项公开发表异议也会使独立董事未来获得新职位的可能性减少。尽管目前声誉机制能够对独立董事产生一定的激励作用,但是由于我国"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导致独立董事的选任实际上为大股东所控制,并不能激励独立董事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关键是要改革独立董事的选聘机制。具体操作方法,既可以是累积投票制,也可以以政策手段单独赋予中小股东选聘独立董事的权力。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伟  郭捷  杨绍斌  
基于声誉理论,本文建立了企业研发外包的动态激励机制模型,研究了承包方在同一个契约里长期激励与短期激励相结合的激励模式,得出了实现声誉有效激励的条件和提高声誉激励效应的途径。研究结果表明:考虑声誉机制时,承包方在第1期、第2期的努力水平比不考虑声誉机制时提高了,承包方从第1期、第2期产出里分享的剩余份额比不考虑声誉机制时提高了。因此,与没有引入声誉机制的契约模型相比,声誉激励机制和显性激励机制相结合的最优动态契约模型可以实现帕累托改进、提高激励强度,并能起到很好的约束作用。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亚达  徐虹  
一、研究背景 一直以来,中国国有企业经理人经营行为短期化现象非常突出,致使大多数国有企业长期处于经营亏损或亏损的边缘,这不仅损害国家和企业所有者的利益,而且也阻碍了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西方现代公司制企业虽然也存在经理人行为短期化现象,但情况比我国要好得多。究其原因,主要是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闫森  郭瑜桥  
商业银行高管与股东之间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激励机制能够减少高管的投机行为,而声誉激励则是高管激励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不确定的市场预期业绩,根据委托代理理论,构建了银行高管的声誉激励模型。利用不确定规划理论对模型进行了简化求解,并依据模型结果,对影响声誉激励的因素以及如何强化高管的声誉激励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商业银行高管市场和激励机制的对策。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周莉  蒲勇健  
本文运用简单的模型就声誉激励作用机理进行说明,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挥声誉激励作用的四大机制,包括市场机制、监督机制、报酬机制以及信任机制,以期为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的建立和有效运行提供参考。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邱灿华  徐蒙奇  
从委托代理理论的角度对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公司声誉激励机制问题进行了研究,针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特点,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引入声誉激励方法以提高物流公司对下一期博弈中收益提升的期望,从而在显性激励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物流公司在本期的努力水平,形成一种显性激励与声誉机制相结合的激励模式,同时分析了物流企业声誉获得最优P值的确定依据,为建立更加合理有效的物流公司管理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制度改进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韩俞  陆舞鹄  
本文基于对声誉实施机制的分析,指出重复博弈、可预期的未来利益、畅通的信息传播渠道、有效的排斥行为是声誉制度实施的四大条件。在此基础上,作者讨论了中国当前政府官员声誉激励中存在有效预期缺乏、信息渠道不畅、排斥机制缺失等问题,提出了建构我国政府官员声誉制度的具体措施:(1)确定官员激励中的利益原则;(2)改革官员职务晋升制度;(3)确立信息公开制度;(4)加大对机会主义行为的处罚力度;(5)营造一个歧视机会主义的社会环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田卫川  
本文从领导效果、组织目标与个人需要几方面阐述了建立有效激励机制的必要性,总结了激励的一般方法,为激励的实践与应用进行了理论研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正周  
一、激励的含义 1.激励的中文含义激励一词在中文中有两层含义:一是激发、鼓励的意思。如在《六韬·王翼》中"主扬威武,激励三军";在《英烈传》第十四回中"太祖又说:‘此举非独崇奖常将军,正以激励诸侯。’";《史记·洪睢传》中"欲以激励应侯"等句中的"激励"一词都是激发鼓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