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80)
- 2023(4616)
- 2022(3863)
- 2021(3441)
- 2020(2985)
- 2019(6434)
- 2018(6351)
- 2017(12399)
- 2016(6761)
- 2015(7597)
- 2014(7642)
- 2013(7571)
- 2012(7096)
- 2011(6534)
- 2010(7200)
- 2009(7495)
- 2008(6466)
- 2007(5617)
- 2006(5006)
- 2005(4846)
- 学科
- 管理(27855)
- 济(25278)
- 经济(25215)
- 业(23511)
- 企(21210)
- 企业(21210)
- 制(11642)
- 财(11371)
- 方法(8984)
- 体(8052)
- 数学(7337)
- 数学方法(7262)
- 中国(7235)
- 业经(7144)
- 务(7083)
- 财务(7065)
- 体制(7059)
- 财务管理(7048)
- 企业财务(6733)
- 农(6663)
- 融(6625)
- 金融(6623)
- 银(6283)
- 银行(6278)
- 行(5990)
- 划(5242)
- 度(4850)
- 制度(4848)
- 环境(4761)
- 税(4627)
- 机构
- 大学(101962)
- 学院(100675)
- 济(43809)
- 经济(42900)
- 管理(38539)
- 研究(33712)
- 理学(32609)
- 理学院(32294)
- 管理学(31927)
- 管理学院(31727)
- 中国(26514)
- 财(24887)
- 京(20915)
- 财经(18695)
- 科学(17541)
- 经(16835)
- 所(16367)
- 江(15888)
- 中心(15132)
- 研究所(14261)
- 经济学(14117)
- 财经大学(13880)
- 农(13218)
- 北京(13126)
- 经济学院(12575)
- 业大(12282)
- 院(12178)
- 州(12002)
- 范(11956)
- 师范(11853)
- 基金
- 项目(63527)
- 科学(51133)
- 研究(48646)
- 基金(47477)
- 家(40279)
- 国家(39951)
- 科学基金(35028)
- 社会(32806)
- 社会科(31092)
- 社会科学(31087)
- 基金项目(24651)
- 省(23914)
- 教育(22710)
- 自然(21205)
- 自然科(20714)
- 自然科学(20709)
- 自然科学基金(20348)
- 划(20012)
- 编号(19107)
- 资助(18933)
- 制(18879)
- 成果(16920)
- 部(15286)
- 重点(14462)
- 国家社会(13924)
- 课题(13703)
- 教育部(13692)
- 创(13540)
- 性(13410)
- 人文(13073)
共检索到1595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雷宇
针对近年来中国社会中的道德失范问题,声誉机制被认为是一种相对于道德机制和法律机制具有比较优势的重要治理机制。这种情况下,如何创造条件促进声誉机制发挥作用就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分析声誉机制的作用过程,发现公众信任是声誉机制有效运行的基础,并且指出负面事件频发可能会损害声誉机制的信任基础。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以近年来中国乳制品负面事件和食品安全制度建设为研究对象,采用实证方法检验了声誉机制的信任基础所受到的损害,以及通过制度建设重建信任所面临的问题。检验结果表明,声誉机制的信任基础确实受损,在信任重建过程中公众对制度建设的信心也有所动摇,重建信任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本文首次提出并研究了声誉机制的...
关键词:
声誉机制 信任 公众 制度建设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田虹 张颖 谢海雷
本文通过采用预期-绩效差异理论(expectation-disconfirmation paradigm)建立了企业危机反应策略对企业声誉的影响机制,并以利益相关者的预期、企业危机反应策略感知以及二者之间的一致性作为中介变量来进行研究,研究结果为未来的危机管理指明了方向,即要重视与利益相关者的沟通,从而以最小的成本、最快的速度解决危机事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强 张宝
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信用评级机构未能及时向投资者提示结构化金融产品的潜在风险是其原因之一。金融危机使得评级机构面临着"声誉危机",这也显示出声誉机制没有发挥应有的激励约束作用。本文在金融危机背景下通过声誉溢价模型考察了信用评级机构声誉机制,并结合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发展状况,分析了我国信用评级机构声誉机制缺失动因,提出了重塑我国信用评级机构声誉机制,提高评级质量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声誉机制 评级质量 声誉溢价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璐 薛耀文
影视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历了快速发展后,当前面临着行业性发展危机。其中影视明星负面信息频发所引起的行业性声誉危机已经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文章借鉴声誉共同体的概念和思路,建立了政府监管部门、网民、影视明星三方演化博弈模型,探索影视行业声誉危机中三方主体行为的演化路径和规律,致力于推动影视行业声誉危机朝着明星主动纠错、公众满意、政府积极有效监管的理想模式演进,并为政府的决策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发现:声誉是影响影视明星后期策略选择的重要因素,声誉在缓解行业危机中具备一定的有效性;博弈模型证明了提高政府惩罚系数、控制明星额外收益对缓解危机的有效性;应当努力降低公众的监督成本,从而充分发挥公众的社会监督作用。文章的结论证明了构建影视产业多部门协同监管机制的必要性,并提出构建影视行业声誉机制的建议。
关键词:
影视明星 声誉危机 影视产业 声誉机制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艳莹 平靓
中国制造业部门时有发生的行业集体声誉危机不仅抑制了消费者对中国产品的需求,也造成了企业行为扭曲。本文从"柠檬市场"不同治理机制间的交互作用入手,构建理论模型考察了行业集体声誉危机对被牵连企业认证行为的影响机理,并以中国乳制品行业为样本,运用双重差分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集体声誉危机通过破坏市场声誉机制提高了企业的认证激励,原本没有必要申请认证的高质企业比低质企业更愿意在危机后加大认证申请。此外,集体声誉危机还引发了企业非理性的过度认证,在穷尽强相关认证后,企业的认证激励并未减弱反而转向申请其他弱相关认证。额外增加的认证成本抵消了认证对销售收入增长的促进作用,导致"过度认证陷阱",不利于企业质量提升和危机行业的转型升级。上述结论从企业认证行为扭曲这一视角拓展了有关集体声誉危机负面效应的认识,对政府避免危机发生以及完善认证行业发展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集体声誉 柠檬市场 过度认证陷阱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明霞 孟祥洁
本文以"南山奶粉致癌门"事件为例,从认知理论视角探讨利益相关者认知变化对企业声誉危机的溢出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利益相关者将根据危机信息的数量和质量来改变自己对相关企业的认知,从而影响企业声誉危机的溢出效应。当危机信息的质量和数量不足以达到使利益相关者形成新的认知平衡时,他们将运用归因理论使与危机企业类似的企业受到传染效应,但当传播中的危机信息变化时,利益相关者的认知受其影响也发生变化,企业声誉危机的溢出效应可能会分化成传染效应和竞争效益。本文弥补了现有文献只关注声誉危机后果的不足,为未来深入探讨声誉危机后果的前因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
企业声誉 认知理论 利益相关者 传染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缪建红 冯俊文 夏子然 周鎏鎏
随着新媒体形式的繁荣,高校所处的社会环境日益复杂,这一变化为高校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得一些不确定因素迅速增加,高校越来越频繁地面临各种声誉危机。要降低危机危害,在"平时"做好声誉危机管理的规划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着重关注危机发生前的预警体系构建,做到花少量的钱预防,而不是花大量的钱治疗。在总结已有相关文献基础上,文章采用BP神经网络方法,利用数据挖掘等新技术手段,研究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声誉危机预警机制,同时以工信部属高校为例,分析目前高校危机预警机制的构建现状,以期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张然 陈思 汪剑锋
本文检验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ublic Accounting Oversight Board,PCAOB)的审计检查能否降低中概股危机中问题公司出现的概率,以及审计师声誉对这一关系是否具有调节作用。爆发于2010-2012年间的中概股危机大多数涉及的是通过反向并购(Reverse Merger,RM)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通过系统研究这些公司的财务和审计数据,我们发现对于反向并购公司来说PCAOB审计检查能显著降低问题公司出现的概率,且对声誉较低审计师的客户这一治理作用更强。与RM样本相比,由于IPO公司更多聘请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以及四大的声誉作用,PCAOB审计检查并没有显著降低IP...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缪建红 冯俊文 钱明 邵军华
基于文献回顾和实际调查,提出包括过程评价和效果评价的高校声誉危机管理评价框架,前者的评价维度为信息管理、应急决策以及公关与沟通,后者的评价维度为声誉恢复和学习与成长。在此基础上,采用德尔菲法设计高校声誉危机管理评价指标体系,进而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灰色聚类评价理论构建相应的评价模型,并通过实例分析证明了该评价模型的适用性。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宝明
网络市场已成为人们购物的重要渠道,影响越来越大,但信任危机始终存在,完善网络市场信任机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界定信任和信用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博弈模型,分析了网络市场信任机制。网络市场存在各种不同的信任机制和评价模型,如身份认证、角色存取、信誉(信用)评价或评级、外部推荐、交易履约保障、交易安全保证基金、商业联盟、综合评价等,但都有其不足之处,存在信誉欺诈等诚信问题。网络市场信任机制的完善,一方面需要加强法律体系的建设,另一方面需要注重信任策略制定与维护、信用监测与审计、身份认证、信用评估与行为预测,强化信任信息的管理,尤其是物流信息的管理。
关键词:
规则 信任机制 网络市场 信任危机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赵岩青 何广文
小额信贷之所以在不需要抵押担保的情况下也能为借款者放款,究其原因,除了贷款者所实施的信贷规范起到了降低风险的作用以外,建立在"声誉效应"基础上的信任机制作用的发挥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如果借贷双方以及借款联保小组成员间缺乏基本的信任,那么合作行为是不会出现的。本文对建立在声誉效应基础上的信任机制所发挥的作用进行动态博弈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实地调研的数据进行实证剖析,提出了通过借贷双方长期博弈建立信任关系、不断投入资源以维护信任机制、发挥农业保险与专业组织的作用降低农户经营风险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信任机制 声誉效应 小额信贷 动态博弈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雷宇
文章以中国近年来的乳业危机为背景,利用上市公司数据,从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和股价事件性反应的角度,研究了信任缺失下的逆向选择问题以及政府和行业信任重建的效果。研究发现:(1)乳业危机中,由于公众对乳制品企业的信任缺失,这些企业取得的经营业绩无法得到与其他企业同等的评价,表现为乳制品上市公司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低于其他食品行业公司,从而可能诱发逆向选择问题,损害乳品产业的发展。(2)政府的制度建设和行业协会的产品推广能够起到信任重建的作用。经过强有力的制度建设,乳制品企业的逆向选择现象逐渐消失,行业协会组织的产品发布会则引起了相关企业股票正向的市场反应。文章的研究有助于企业、政府和公众了解信任缺失...
关键词:
信任 逆向选择 乳业危机 价值相关性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金子元 刘文君
近年,基础学力问题不仅在日本,而且在很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受到极大的重视。本文首先论述了在国际上被认为是高水平的日本学生的学力是怎样形成的,并具有怎样的特征。并且对日本式学力为什么现在正面临着危机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国际比较的视点,对各国应对学力问题而进行的改革进行了概观,指明了为建立新的学力观而应思考的课题。
关键词:
基础学力 日本 J 模式 国际比较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程宏伟 冯茜颖 赵平飞
获得资源控制权是实现产业链和谐的基础,资源控制权取决于产业链的组织形式,即对关键环节的准确定位、利益的均衡分布以及财务资源的合理配置。行业性声誉危机的发生是以产业链为载体的多重利益主体在内因与外因的作用下博弈失衡的结果。乳品产业链在市场快速扩张的诱惑下,忽视了商品的核心属性,放弃了对上游奶源建设的资源控制权,对产业链组织形式与财务资源配置的错位导致声誉危机的爆发。本文就国家声誉、产业声誉、企业声誉三个递进层次,从宏观和谐环境的营造、中观和谐体系的构建、微观和谐管理的实施提出了声誉危机的治理机制。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黄玉杰
战略联盟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高失败率的挑战,因此构建能够有效地应对伙伴机会主义风险的联盟治理机制至关重要。法律契约条款、专用资产投资、联盟治理结构、声誉体系和信任都可以作为控制联盟伙伴的治理机制。除此之外,联盟治理也可以依赖基于社会关系规范的非正式治理机制,即信任和声誉,它们不仅可以作为有效的进化选择机制避免资产专用性中的机会主义行为,还可以降低层级化治理结构的官僚成本。
关键词:
战略联盟 治理机制 信任 声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