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76)
2023(10801)
2022(8830)
2021(7993)
2020(6935)
2019(15134)
2018(15087)
2017(29459)
2016(15873)
2015(17475)
2014(17586)
2013(17301)
2012(15668)
2011(13846)
2010(14028)
2009(13579)
2008(13997)
2007(12879)
2006(11401)
2005(10846)
作者
(45457)
(38126)
(37982)
(36035)
(24465)
(18063)
(17218)
(14453)
(14292)
(13946)
(13069)
(12781)
(12513)
(12248)
(12048)
(11394)
(11223)
(11220)
(11107)
(10818)
(9544)
(9438)
(9126)
(8771)
(8745)
(8615)
(8565)
(8240)
(7597)
(7508)
学科
(83816)
(79281)
企业(79281)
管理(71525)
(68035)
经济(67914)
(29745)
方法(28468)
业经(28430)
(23243)
(23095)
财务(23068)
财务管理(23041)
企业财务(21966)
(20429)
数学(20167)
数学方法(19977)
技术(17570)
农业(16991)
(15466)
中国(14918)
(14512)
(14491)
理论(14203)
体制(13815)
(13482)
企业经济(12510)
经营(12107)
(11361)
银行(11350)
机构
学院(235689)
大学(231083)
(98462)
管理(97740)
经济(96585)
理学(83089)
理学院(82352)
管理学(81434)
管理学院(80974)
研究(71157)
中国(58193)
(52547)
(47474)
财经(40679)
科学(40638)
(38920)
(37257)
(36785)
(35259)
中心(33499)
业大(32366)
研究所(31068)
农业(30409)
财经大学(29889)
经济学(29485)
(29294)
北京(29240)
商学(28297)
商学院(28035)
经济学院(26565)
基金
项目(149024)
科学(120003)
基金(111088)
研究(111058)
(95141)
国家(94279)
科学基金(83649)
社会(72901)
社会科(69181)
社会科学(69168)
基金项目(58625)
(58621)
自然(53581)
自然科(52402)
自然科学(52387)
自然科学基金(51582)
教育(49898)
(47528)
编号(44547)
资助(44456)
成果(36505)
(35542)
(34387)
(34177)
(33445)
重点(32632)
创新(31223)
国家社会(30602)
(30566)
(30408)
期刊
(115550)
经济(115550)
研究(68437)
(47492)
中国(46711)
管理(41788)
(37558)
学报(32556)
科学(31104)
农业(25356)
大学(25333)
学学(24114)
(24021)
金融(24021)
财经(21464)
技术(21388)
业经(20746)
教育(18676)
(18406)
经济研究(17615)
(15660)
财会(14934)
问题(14601)
技术经济(13493)
会计(12699)
现代(12300)
理论(11271)
世界(11185)
商业(11144)
(10960)
共检索到3596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星汉  刘洋  郑双燕  
本文以我国2005年至2013年的证券分析师的盈利预测数据为样本,综合证券分析师及其所在券商的声誉,实证研究声誉对分析师生产上市公司企业异质性信息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单纯考察分析师声誉与券商声誉,有声誉的分析师能够发掘更多的企业异质性信息,体现为分析师声誉、券商声誉与股价同步性之间的负相关关系,但综合两种声誉的分析结果显示只有顶级券商明星分析师的关注与股价同步性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这表明单一的声誉机制不能完整刻画分析师行为,而分析师声誉机制与券商声誉机制都能够对分析师行为产生影响。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杨宇  罗倩文  
以食品市场为例,本文构建了消费者偏好异质性条件下企业声誉供给决策分析框架。分析显示,消费者对声誉偏好的差别会导致企业采用不同的应对策略,企业策略选择取决于消费者对声誉的偏好强度以及声誉市场规模。而企业采用差异化策略时向市场供给的声誉总量低于无差异化策略的声誉供给水平。因此提高消费者对声誉的敏感度同时降低收入差距是发挥声誉机制作用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巨荣良  
科层制企业组织形式下,一般是通过纵向一体化行为来克服有限理性、机会主义和市场的不确定性。企业网络组织形式下,成员企业通过良好的合作能够带来很多市场与科层组织所没有的价值,但由于机会主义、"搭便车"行为及成员间的欺骗,使得网络组织的成员合作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为了维持合作关系的稳定与良好运行,以获取更大的网络协作效用,客观上要求建立网络组织成员合作的激励机制,而声誉正是网络组织成员合作的一个有效激励。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祥  陈仕华  
企业声誉源自企业社会绩效。然而,企业社会绩效是一个客观流量,企业声誉是一个主观存量。那么,是什么机制将企业社会绩效转换成企业声誉呢?本文认为正是合法性机制促成这一转换,而认证竞赛则是合法性机制在特定制度环境下的具体表现形式。认证竞赛是特定制度环境的产物。当制度环境发生变化时,认证竞赛的标准也随之发生改变,进而体现出企业社会行为的合法性程度的差别,以此形成企业之间的声誉序列。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沛华  惠国安  
四十年以来的国有企业改革经验表明,改革国有企业的监管制度就是探讨合理的政府与企业之间边界的过程。现阶段在以管资本为主的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性得以增强,这对企业经理人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以国企经理人的声誉机制建设为切入点,探讨声誉对经理人的激励效应。声誉机制有效的前提条件在于:其一,完善的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以外部竞争压力约束经理人的行为;其二,明确的政府与企业的职能边界,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声誉机制的激励效应能够促使经理人更为重视企业的长期利益,减少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冲突。以声誉机制的视角能够对企业经理人的行为进行合理的解释,为改革国有企业的监管体系、改善国有企业的长期绩效提供了理论分析视角。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徐莉萍  刘宁  张淑霞  
层出不穷的环境污染事件加剧了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压力,导致环境规制持续升级。异质性环境规制如何影响微观企业盈余信息质量?文章以沪深两市A股重污染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异质性环境规制对企业盈余信息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显性环境规制对企业盈余信息质量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在于融资约束、环保投资和媒体关注。隐性环境规制对企业盈余信息质量具有促进作用,其机制在于融资约束和媒体关注。异质性检验发现,上述抑制作用在低产品市场竞争和公司风险较高的情况下更显著,上述促进作用在高产品市场竞争和公司风险较低的情况下更显著。进一步检验发现,环境补贴和公众参与是影响企业盈余信息质量的主要环境规制。考虑盈余调整方向的检验结果显示,显性环境规制对企业盈余信息质量的抑制作用在向上盈余调整的情况下越显著。2013年“大气十条”政策实施后,企业显著调高了可操纵应计利润。
[期刊] 改革  [作者] 逯宇铎  杜小飞  
选取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从成本加成视角实证检验市场化改革与企业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得到如下结论:市场化改革显著促进了企业成本加成的提高。在此基础上,针对企业异质性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市场化改革对于民营企业、中小型企业和高融资约束企业的成本加成促进作用更为突出。基于中介效应模型的作用机制检验表明,市场化改革既提高了企业的生产率水平,又缓解了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两种渠道综合作用共同提升企业成本加成。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贲  吴利华  
设立开发区是各级政府拉动地方经济增长、促进要素区域集聚的重要战略举措。然而,开发区设立与微观企业成长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现有研究往往语焉不详。本文旨在通过开发区设立的准自然实验,评估该政策与企业规模成长的因果联系。本文使用2000-2011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基础上的“渐进式”双重差分(PSM-DID)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总体上,开发区设立促进了企业规模成长;进一步研究发现,开发区设立对企业规模变化的影响与开发区级别、企业生命周期和行业要素密集度的异质性有关,即国家级开发区能促进所有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课题组  李亚新  
现行信用评价体系都是从银行角度出发的,没有任何一种指标体系或衡量方法是站在企业角度、从企业的能力和特征因素等方面反映其信誉情况的。本文引入了企业声誉这一概念,在信贷市场的框架下,运用统计分析方法,筛选影响企业声誉的关键指标,构建企业声誉度量模型,研究企业声誉对于银行信贷决策和信用评价体系的作用,并探讨企业声誉机制建设的可行性。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蓝虹  穆争社  
融资企业与投资者的博弈是重复博弈。重复博弈所包含的投资者对融资企业选择欺骗行为惩罚的可置信威胁,使融资企业具有塑造声誉的积极性,其基础是产权制度安排。据此,提出构建我国融资企业声誉机制的措施,就国有融资企业而言,在于明晰其产权,塑造人格化的产权主体,并进行产权交易;就民营企业而言,在于对其产权实行有效保护。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徐金发  龚杨达  刘志刚  
学术界普遍认为企业声誉作为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能为企业持续创造巨额利润,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企业声誉能够增加顾客忠诚这一重要资源。本文就企业声誉对顾客忠诚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探索。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余鑫  陈园  
声誉对企业家而言,无疑是一种重要的激励因素。管理学认为,追求良好的声誉,是企业家成就发展的需要,或者说是马斯洛的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而经济学则从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假设出发,认为企业家追求良好声誉是为了获得长期利益,是长期动态重复博弈的结果。企业家声誉机制的作用机理即在于此。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田虹  张颖  谢海雷  
本文通过采用预期-绩效差异理论(expectation-disconfirmation paradigm)建立了企业危机反应策略对企业声誉的影响机制,并以利益相关者的预期、企业危机反应策略感知以及二者之间的一致性作为中介变量来进行研究,研究结果为未来的危机管理指明了方向,即要重视与利益相关者的沟通,从而以最小的成本、最快的速度解决危机事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四龙  周祖城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琳  李欢  高伊琳  余鹏翼  
本文以国有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事件为背景,结合案例分析与实证检验,运用事件研究法和双重差分法,研究上海电气财务爆雷事件对上海电气及通用设备行业的声誉造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上海电气财务爆雷事件给同行业国有上市企业声誉带来了积极的正向影响,表现为“声誉竞争效应”,并且信息披露质量越高的企业,“声誉竞争效应”越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经理人的自利动机越明显,信息披露质量对企业声誉的正向影响的削弱效果越显著。本文从信息披露视角,探讨了国有企业信息披露违规事件对同行业企业声誉的影响,弥补了信息披露质量领域的相关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为监管机构和政府职能部门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为国有企业的监管与治理提供理论支持和经验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