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10)
2023(7237)
2022(5972)
2021(5346)
2020(4495)
2019(9968)
2018(9543)
2017(18851)
2016(9869)
2015(10956)
2014(10878)
2013(10595)
2012(9599)
2011(8488)
2010(8951)
2009(9168)
2008(8302)
2007(7675)
2006(6906)
2005(6601)
作者
(26090)
(21640)
(21407)
(20663)
(13705)
(10357)
(9909)
(8462)
(8100)
(7774)
(7391)
(7263)
(7002)
(6929)
(6924)
(6766)
(6444)
(6274)
(6173)
(6037)
(5556)
(5221)
(5049)
(4958)
(4906)
(4905)
(4861)
(4857)
(4315)
(4307)
学科
管理(37888)
(35675)
经济(35601)
(35477)
(32081)
企业(32081)
(26656)
金融(26654)
(24790)
银行(24785)
(23998)
(18460)
中国(17811)
(17803)
方法(13382)
(13233)
财务(13207)
财务管理(13181)
企业财务(12377)
数学(11466)
数学方法(11387)
中国金融(11097)
(10839)
业经(10504)
体制(9599)
(9494)
(8528)
制度(8527)
地方(8155)
(7127)
机构
学院(135520)
大学(134833)
(61387)
经济(60008)
管理(51706)
理学(43380)
中国(43052)
理学院(43009)
研究(42548)
管理学(42533)
管理学院(42277)
(35509)
(27033)
财经(26924)
(24236)
中心(22966)
(21387)
(21199)
经济学(20625)
科学(20587)
银行(20453)
财经大学(20164)
(19880)
(19651)
金融(19290)
(19239)
经济学院(18620)
人民(18194)
(17452)
(17276)
基金
项目(84083)
科学(67423)
研究(65196)
基金(62750)
(52234)
国家(51791)
科学基金(45970)
社会(44231)
社会科(42179)
社会科学(42173)
(32627)
基金项目(32618)
教育(29600)
自然(27082)
(26476)
自然科(26463)
自然科学(26459)
自然科学基金(26028)
编号(25925)
资助(25470)
(23315)
成果(22199)
(19612)
国家社会(18866)
重点(18863)
(18572)
(18429)
课题(18148)
教育部(17800)
(17768)
期刊
(68771)
经济(68771)
研究(45369)
(35275)
金融(35275)
(31139)
中国(30055)
管理(20762)
(16518)
学报(15693)
科学(15139)
财经(14497)
大学(13377)
学学(12777)
(12247)
教育(11275)
经济研究(10790)
技术(10564)
业经(9899)
农业(9382)
财会(8809)
问题(8464)
理论(8238)
会计(7683)
实践(7337)
(7337)
(7268)
国际(6796)
现代(6229)
技术经济(5961)
共检索到2217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雄元  张春强  
本文以2009—2012年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中期票据为样本,检验信用评级的债务融资成本效应在我国债券市场的适用性与作用机理。结果显示:(1)信用评级越高,中期票据融资成本越低,且相对主体评级,债项评级融资成本效应更强;(2)发行前主体评级调增和较低的评级机构声誉均会减弱信用评级的融资成本效应;(3)国有产权和公司上市也会削弱信用评级的融资成本效应,但募集资金仅为还贷时,信用评级的融资成本效应更大。这些结论有助于丰富信息披露、债务融资成本及声誉机制类文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亚平  黄泽民  
本文以2010年1月至2016年9月发行的中期票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证实在中期票据市场上信用评级能够减少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从而显著影响发行人的融资成本。发行人通过债券增信能够降低融资成本,通过专业担保机构进行的增信比关联企业的增信更有利于降低发行人的融资成本。研究还发现城投债和国有企业性质的产业债存在隐性担保,这种隐性担保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发行人的融资成本,隐性担保的行政级别越高、财政实力越好越有利于降低发行人融资成本。对于不同主体评级的中期票据增信效果是不同的,当发行人和担保人或隐性担保人的信用水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亚平  黄泽民  
本文以2010年1月至2016年9月发行的中期票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证实在中期票据市场上信用评级能够减少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从而显著影响发行人的融资成本。发行人通过债券增信能够降低融资成本,通过专业担保机构进行的增信比关联企业的增信更有利于降低发行人的融资成本。研究还发现城投债和国有企业性质的产业债存在隐性担保,这种隐性担保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发行人的融资成本,隐性担保的行政级别越高、财政实力越好越有利于降低发行人融资成本。对于不同主体评级的中期票据增信效果是不同的,当发行人和担保人或隐性担保人的信用水平差别越大,降低融资成本的效果越明显。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廖士光  
本文以发行中期票据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配对样本研究以及Logistic判定分析方法,从企业财务特征视角深入研究影响企业发行中期票据的相关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期票据已经成为企业代替中期贷款的重要融资形式;同配对样本相比,发行中期票据的上市公司具有较大的规模、较高的财务成本以及较低的财务杠杆和经营风险,即公司规模与财务成本越高,财务杠杆与经营风险越低,则公司发行中期票据的概率越高。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艳红  李亚平  黄泽民  
以2012年1月至2016年7月发生信用评级调整的中期票据为样本,对信用评级调整对中期票据信用利差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显示,信用评级机构相对于投资人能够获得更有效的信息进行信用评级,但是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其往往会给债券发行人虚高的评级,当发行人信用评级调降时会滞后于市场给出调降评级,但当发行人信用状况改善时却会主动调升债券发行人信用评级。投资人对于信用评级调降的债券会存在过度反应,而对于信用调升的债券反应却是滞后的。随着投资人对发行人信息的不断收集,投资人对于债券发行人信用风险的认识会向信用评级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方勇  
本文对迄今为止我国发行的所有中期票据样本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并通过这些样本分析总结了我国中期票据市场发展的特点及趋势。运用Jonckheere-Terpstra检验方法对影响发行利率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合一个实际案例提出了企业进行中期票据融资创新实践的路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湛  曹萍  
近年中期票据和公司债券的融资呈现出此消彼长的现象,然而上市公司对公司债券和中期票据偏好改变的内在机理是什么?研究发现:证监会对上市公司发债的高门槛,使得能入围发债的公司具有上市时间长和每股收益增长率过快的特征。这种严格管制下的发债公司并没有表现出更佳的财务特征;相反,规模大、自由现金流充沛的公司会偏好发行中期票据。公司发债前的每股企业自由现金流偏少,但每股收益增长率过快,是为了达标而进行的盈余控制。公司债券严格管制导致交易所债券市场萎缩,使得公司债券的流动性下降。为了弥补流动性的损失,公司债券的票面利率高于中期票据,这又导致上市公司更偏好发行中期票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小金  
前几年全球金融危机的阴影犹在,信用评级机构面临严重的"声誉危机"。本文通过借鉴声誉溢价模型,分析不同收费模式下声誉如何影响评级机构行为,认为现有的收费模式并不是导致"声誉失效"的原因,而是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应建立起声誉机制并实施有效的监督。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珍义  徐雪霞  肖皓  
文章采用2011—2013年沪深两市主板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考察CEO声誉、内部控制与商业信用融资的关系。结果发现,CEO声誉越高,企业商业信用融资能力越强,即良好的CEO声誉有利于企业获得商业信用融资;进一步检验发现,相比非发达地区,发达地区CEO声誉更有利于企业获取商业信用融资;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越高,CEO声誉对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越小,即内部控制质量在CEO声誉影响商业信用融资中起着负向调节效应。但随着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的建立与完善,CEO声誉的信号传递机制在某种程度上会被内部控制有效性替代。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胡志成  赵翔翔  
中期票据作为一种广义的融资性票据,具有发行方式非常灵活等显著特点。本文通过研究,认为中期票据对企业债、公司债以及银行贷款具有一定的替代效应,反映了相关监管机构鼓励优质企业利用金融市场进行直接债务融资的意图,以降低企业间接融资比例,优化企业财务结构,提高企业融资效率,实现融资成本的灵活配置,提高企业应对复杂多变的金融环境的能力。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强  张宝  
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信用评级机构未能及时向投资者提示结构化金融产品的潜在风险是其原因之一。金融危机使得评级机构面临着"声誉危机",这也显示出声誉机制没有发挥应有的激励约束作用。本文在金融危机背景下通过声誉溢价模型考察了信用评级机构声誉机制,并结合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发展状况,分析了我国信用评级机构声誉机制缺失动因,提出了重塑我国信用评级机构声誉机制,提高评级质量的政策建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明明  秦凤鸣  
本文主要考察担保机制和信用评级如何影响中小企业私募债的融资成本。实证结果发现,信用评级能够降低私募债的融资成本,并且对于民营中小企业发行的私募债和没有披露财务信息的私募债而言,信用评级对降低融资成本的效应更大。从担保机制上看,具有担保的私募债融资成本更高,说明有担保的私募债发行人信用风险更高,这与道德风险模型一致。对于具有担保的私募债而言,由担保机构进行担保的私募债融资成本低于由普通企业及其他进行担保的融资成本。本文说明,信用评级有利于缓解私募债发行的逆向选择问题,而担保机制有利于解决私募债市场的道德风险问题。本文的结论对于完善中小企业私募债运行机制和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蓝虹  穆争社  
融资企业与投资者的博弈是重复博弈。重复博弈所包含的投资者对融资企业选择欺骗行为惩罚的可置信威胁,使融资企业具有塑造声誉的积极性,其基础是产权制度安排。据此,提出构建我国融资企业声誉机制的措施,就国有融资企业而言,在于明晰其产权,塑造人格化的产权主体,并进行产权交易;就民营企业而言,在于对其产权实行有效保护。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婷  
信用评级不仅能为投资者提供风险信息,对企业来说也具有一定的信息含量。本文利用2011-2013年发行的企业债与公司债数据,用实证的方法研究信用评级对债券融资成本的影响,揭示出信用评级内在的信息含量。研究发现,债券信用评级对债券融资成本具有显著的解释力,债券融资成本随着信用评级的上升而下降,债券特征对债券融资成本的影响力要显著大于企业财务特征,企业财务信息并不能直接影响债券融资成本。
[期刊] 征信  [作者] 梁涛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信用危机激发了社会对"信用评级悖论"的关注。声誉溢价模型与美国信用评级业的发展历史说明了声誉机制对破解"信用评级悖论"、促进信用评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前,由于竞争过度、评级方法不透明、声誉信号传递不通畅和付费方式的影响,我国评级市场声誉机制难以发挥其作用。因此,应改革现有的信用评级体系,增强信用评级业的有序竞争,提高信用评级的透明度,加强对信用评级市场的金融监管,改进信用评级机构的管理框架,促进我国信用评级业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