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55)
2023(14242)
2022(12574)
2021(11687)
2020(10091)
2019(23455)
2018(23349)
2017(45844)
2016(25069)
2015(28497)
2014(28799)
2013(28749)
2012(26540)
2011(23910)
2010(23840)
2009(21866)
2008(21723)
2007(19220)
2006(16370)
2005(14317)
作者
(73251)
(61127)
(60774)
(58023)
(39002)
(29382)
(27719)
(24163)
(23014)
(21762)
(20821)
(20367)
(19126)
(19025)
(18964)
(18871)
(18756)
(18149)
(17458)
(17418)
(15308)
(14854)
(14805)
(13777)
(13660)
(13652)
(13527)
(13502)
(12336)
(12118)
学科
(103005)
经济(102890)
管理(72937)
(70876)
(58992)
企业(58992)
方法(52883)
数学(46541)
数学方法(46095)
(27697)
(27188)
中国(24644)
(22209)
业经(21530)
地方(20299)
(19535)
贸易(19528)
(18917)
(18520)
财务(18450)
财务管理(18406)
农业(18157)
企业财务(17476)
(17376)
理论(16422)
(15966)
环境(15456)
技术(15356)
(14448)
银行(14393)
机构
大学(362760)
学院(360372)
管理(145530)
(143421)
经济(140270)
理学(127047)
理学院(125678)
管理学(123589)
管理学院(122946)
研究(116171)
中国(85706)
(76061)
科学(73242)
(65714)
(60064)
(58808)
业大(55896)
研究所(53611)
财经(53524)
中心(53464)
(51649)
(48604)
北京(47769)
农业(47465)
(46628)
师范(46196)
经济学(43040)
(41927)
(41779)
财经大学(39914)
基金
项目(248680)
科学(194611)
研究(180419)
基金(180294)
(156566)
国家(155284)
科学基金(133296)
社会(112218)
社会科(106375)
社会科学(106343)
(97397)
基金项目(96671)
自然(88030)
自然科(85946)
自然科学(85922)
自然科学基金(84394)
教育(83219)
(81823)
资助(75036)
编号(74337)
成果(59834)
(55398)
重点(55155)
(52150)
(51229)
课题(50310)
科研(48092)
创新(47802)
教育部(47419)
大学(46802)
期刊
(150116)
经济(150116)
研究(101844)
中国(63023)
学报(58203)
(53361)
科学(52170)
(50298)
管理(49152)
大学(43338)
学学(40835)
教育(37327)
农业(36874)
技术(30812)
(28819)
金融(28819)
财经(25782)
业经(24970)
经济研究(23975)
(21789)
问题(20086)
(19301)
图书(18897)
技术经济(18323)
理论(18015)
科技(16846)
(16772)
实践(16617)
(16617)
商业(16380)
共检索到5085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唐松莲  陈伟  
本文研究发现,与上市公司利益结盟是关联证券分析师参与实地调研的主要动因。具体来说,关联证券分析师实地调研公司后,发布研究报告的盈余预测准确度下降,盈余预测乐观度提升和发布评级跟随度下降;在纪要披露更为详细的关联调研中,关联证券分析师发布报告的盈余预测准确性会进一步下降,盈余预测乐观度进一步提升和发布评级跟随度进一步下降。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萧松华  肖志源  
理论界关于声誉机制对证券分析师利益冲突行为的影响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本文通过构建证券分析师不同情况下的收益矩阵,求解其最大化的期望收益,得出了声誉机制会引发证券分析师的利益冲突行为,而且证券分析师是否选择跟风主要取决于不同情况下的收益的结论。本文认为,可通过建立声誉回报机制来影响证券分析师的收益,促使证券分析师发布独立且公正的投资建议,以消除证券分析师的利益冲突行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宗新  杨万成  
证券分析师能否通过挖掘基本面信息减少市场信息非对称性,以"研究创造价值"引导市场理性投资,成为当前中国资本市场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以构建券商研究报告信息量化指标为基础,从证券分析师声誉和挖掘基本面信息出发,探索了中国证券分析师影响市场的路径和机制。研究发现:(1)控制声誉因素的影响,分析师能通过信息模式直接影响市场;剥离基本面信息,新财富分析师通过声誉模式产生了更大的市场反应;(2)对于影响两种模式的市场环境,信息不对称增强了声誉模式和信息模式的作用;基金持股增强了信息模式而未提高声誉模式的作用;(3)基于一致预期组合分组检验,声誉模式通过卖空组合而非买入组合产生了价值;而信息模式通过买入组合...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龙文  魏明海  
本文利用我国证券市场分析师层面的数据,研究了分析师在面对公司并购行为时的乐观倾向,以及声誉和利益关联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分析师对存在并购行为的公司发布更高的评级;代表个人声誉的明星分析师对存在并购的公司发布更高的评级,但代表机构声誉的规模大的券商没有对存在并购的公司发布更高的评级;当存在承销关联、自营关联和基金关联时,分析师也未对存在并购的公司发布更高的评级。进一步研究还发现:我国分析师的评级越来越倾向乐观,但利益关联对分析师乐观倾向的影响却有所降低;此外,分析师对存在并购行为的公司发布更高评级的现象仅存在于信息透明度低的公司。本文的研究表明监管约束和信息透明有助于降低分析师的乐观倾向。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谢诗蕾  宋尧清  肖彪  
分析师是资本市场有效运行必不可少的参与者,以实地调研这一分析师常用的私有信息搜集手段为研究对象,可检验分析师在实地调研过程中获取的信息是否有助于降低其与同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产生信息溢出效应。基于2012—2016年接受分析师实地调研的深圳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的结果显示,实地调研有助于提高分析师对被调研对象的其他同行企业的盈余预测准确度,说明分析师实地调研具有信息溢出效应;而当同行企业公开披露的信息质量较高时,分析师实地调研的信息溢出效应将会减弱,说明在影响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度上,市场公开信息与分析师私有信息之间存在互替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对于管制行业,由于行业层面因素对企业的影响权重相对更大且行业整体的信息透明度相对更低,分析师实地调研的信息溢出效应更加显著。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徐媛媛  洪剑峭  曹新伟  
关于分析师实地调研的话题近年来受到市场各方面的关注,从分析师实地调研动机来看,分析师倾向去什么样的上市公司实地调研呢?本文以2009-2012年被分析师跟踪的深交所上市公司为样本来回答此问题。实证发现,分析师倾向去机构投资者关注度更高、盈利能力更强、经营不确定性更大、公开信息披露质量更好、实地调研距离更近以及公司规模更大的上市公司实地调研。本研究有助于理解我国分析师实地调研背后的动机,以帮助投资者更为全面的解读分析师研究报告。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胡奕明  金洪飞  
本文通过对分析师信息收集方式、分析技术和手段、选股动机等几方面的 Probit 分析,发现他们已有一定的声誉构建意识,但关注的层面有别。在建立公司内部声誉和机构投资者客户层面的声誉时会更多地通过私人信息的收集、分析手段的运用来积累,但面对社会大众的市场声誉却未发现这种主动性。分析师非常看重信息资源的优势,私人信息是分析师获得声誉的基础。分析师在积累自身声誉时,对技术面甚至形象面考虑较多,而对投资者利益保护一类的道德面重视不够。这一结论也表明,中国缺乏分析师声誉回报机制,无论是证券公司内部还是在整个市场,都没有将分析师声誉与其回报联系起来。由此我们建议,尽快建立分析师声誉回报机制。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石玉  刘雨杰  张俊民  
本文选取2007-2012年受到证监会行政处罚或卷入影响较大的财务丑闻的审计师作为声誉受损样本,通过考察证券分析师的盈余预测特征是否受到审计师声誉受损的影响,分析证券分析师是否在关注审计师的职业声誉。研究结果显示,与审计师声誉未受损的上市公司相比,证券分析师对审计师声誉受损的上市公司的盈余预测特征发生显著变化,具体表现为:盈余预测准确度下降,乐观程度显著下降,分歧度显著上升。研究结果表明,证券分析师就与证券市场相关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时,对审计师声誉具有一定的认知度,并通过盈余预测特征将审计师声誉的信息传递给利益相关者,审计师声誉机制在证券分析师这一特殊行业内正在逐渐形成。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石玉  张俊民  刘雨杰  
本文实证考察会计师事务所声誉受损对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影响。基于2008~2012年中国证监会公告的5起重大会计师事务所处罚案件展开研究,结果表明:会计师事务所声誉受损后,证券分析师对其审计客户的盈余预测质量显著下降,具体表现为预测准确度显著下降,预测分歧度显著增大,悲观性倾向增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佟锦霞  
以2004~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对象,研究证券分析师与机构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对证券分析师乐观性的影响以及证券分析师声誉对该影响的缓解作用。研究发现:证券分析师与机构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关系确实能够增强证券分析师乐观性,如果基金公司在上期向证券公司支付了分仓佣金,则证券分析师在本期将会对该基金持有的重仓股票发布更乐观的评级报告;证券分析师声誉能够有效地缓解证券分析师与机构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对证券分析师乐观性的影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佟锦霞  
以2004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对象,研究证券分析师与机构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对证券分析师乐观性的影响以及证券分析师声誉对该影响的缓解作用。研究发现:证券分析师与机构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关系确实能够增强证券分析师乐观性,如果基金公司在上期向证券公司支付了分仓佣金,则证券分析师在本期将会对该基金持有的重仓股票发布更乐观的评级报告;证券分析师声誉能够有效地缓解证券分析师与机构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对证券分析师乐观性的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力榕  
本文选取2009-2015年深圳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证券分析师实地调研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寻求我国市场中证券分析师公司治理作用直接和间接的证据。基于盈余管理视角,实证考察证券分析师实地调研的外部治理效应。研究发现:证券分析师实地调研与公司应计盈余管理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证券分析师实地调研与真实盈余管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也证实了过度自信假说、合谋假说的观点,说明我国市场中的证券分析师实地调研缺乏有效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力榕  
本文选取2009-2015年深圳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证券分析师实地调研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寻求我国市场中证券分析师公司治理作用直接和间接的证据。基于盈余管理视角,实证考察证券分析师实地调研的外部治理效应。研究发现:证券分析师实地调研与公司应计盈余管理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证券分析师实地调研与真实盈余管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也证实了过度自信假说、合谋假说的观点,说明我国市场中的证券分析师实地调研缺乏有效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斌  
本文以A股市场2010年至2017年共计66152条分析师预测数据为研究对象,综合使用单变量分组检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从盈余预测精度和盈余预测乐观程度两个角度,对分析师盈余预测质量进行了考察,并得出相关结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万丽梅  逯东  
证券分析师旨在担当投资者和上市公司之间的信息中介,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治理机制,导致其在声誉机制与市场环境交互效应下的角色异化。具体表现为:当处于牛市时,明星分析师和非明星分析师无显著差异,均迎合了投资者情绪,未能反映公司特质信息;而当处于盘整市和熊市时,明星分析师和非明星分析师均能反映公司特质信息,且明星分析师的作用更为显著。检验结果证实,分析师存在"明星效应",但因市场环境不同而存在差异。因此,为规范中国证券分析师行业的发展,应从多层面加强、规范分析师的信息解读能力,发挥声誉机制的治理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