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378)
- 2023(20757)
- 2022(17829)
- 2021(16525)
- 2020(13972)
- 2019(31797)
- 2018(31700)
- 2017(61108)
- 2016(33147)
- 2015(37444)
- 2014(37391)
- 2013(36717)
- 2012(33984)
- 2011(30658)
- 2010(31126)
- 2009(28778)
- 2008(27923)
- 2007(24956)
- 2006(22118)
- 2005(19432)
- 学科
- 济(147678)
- 经济(147513)
- 业(94110)
- 管理(93782)
- 企(72295)
- 企业(72295)
- 方法(63120)
- 数学(55433)
- 数学方法(54593)
- 农(50804)
- 中国(35455)
- 财(34826)
- 农业(33790)
- 业经(32643)
- 学(32550)
- 地方(30292)
- 制(27348)
- 理论(23139)
- 贸(22902)
- 贸易(22889)
- 易(22158)
- 银(21616)
- 银行(21560)
- 务(21428)
- 财务(21332)
- 财务管理(21281)
- 融(21034)
- 金融(21026)
- 行(20561)
- 技术(20468)
- 机构
- 学院(477695)
- 大学(476235)
- 济(195783)
- 经济(191724)
- 管理(184567)
- 研究(161934)
- 理学(160133)
- 理学院(158346)
- 管理学(155104)
- 管理学院(154261)
- 中国(122868)
- 科学(101229)
- 京(100310)
- 农(91640)
- 财(88893)
- 所(82331)
- 业大(75517)
- 研究所(75084)
- 中心(74762)
- 江(71487)
- 财经(71379)
- 农业(71037)
- 经(65018)
- 北京(62879)
- 范(61919)
- 师范(61217)
- 经济学(59683)
- 院(58293)
- 州(56891)
- 经济学院(53547)
- 基金
- 项目(325239)
- 科学(255945)
- 基金(236700)
- 研究(234111)
- 家(207632)
- 国家(205932)
- 科学基金(176715)
- 社会(147559)
- 社会科(139636)
- 社会科学(139598)
- 省(127410)
- 基金项目(124607)
- 自然(116471)
- 自然科(113798)
- 自然科学(113770)
- 自然科学基金(111735)
- 教育(108288)
- 划(107113)
- 资助(98751)
- 编号(94886)
- 成果(76554)
- 重点(73274)
- 部(71688)
- 发(69279)
- 创(66737)
- 课题(65737)
- 科研(62639)
- 创新(62336)
- 教育部(61135)
- 国家社会(60820)
- 期刊
- 济(217406)
- 经济(217406)
- 研究(139250)
- 中国(90977)
- 农(87295)
- 学报(79633)
- 科学(71931)
- 财(67401)
- 管理(66762)
- 大学(60715)
- 农业(58512)
- 学学(57796)
- 教育(50579)
- 融(46717)
- 金融(46717)
- 技术(42750)
- 业经(37572)
- 财经(35420)
- 经济研究(34737)
- 经(30337)
- 业(29191)
- 问题(28546)
- 统计(24251)
- 版(23937)
- 技术经济(23817)
- 科技(22048)
- 策(21887)
- 理论(21506)
- 世界(21198)
- 图书(21114)
共检索到7038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侯英 陈希敏
本文基于我国西北、西南、东北和中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10个省份1076户农户家庭实地调查数据,梳理出影响农户借贷行为的四个潜在因素:农户的个体特征、经济特征、农户声誉及借贷可得性,并构建了农户借贷行为的结构方程模型(SEM),对农户借贷行为及其潜在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验证。研究表明:农户声誉对农户借贷行为影响效应最强,借贷可得性次之,农户经济特征和个体特征对农户借贷行为影响也较为显著,但低于农户声誉和借贷可得性。
关键词:
农户借贷行为 SEM 声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黄晓红
农户声誉是一种显示农户内在特征的信号机制。农村借贷市场中,农户声誉能揭示其偿还能力、偿还意愿等信息。贷方可以经由声誉信号判断借方农户的还款能力与意愿,并据此进行贷款决策,从而影响农户的借贷结果。研究中利用结构方程建模技术构建变量间关系模型,实证分析显示,代表农户声誉的偿还历史、人缘关系、经营效果与代表还款特征的偿还能力、偿还意愿总体是正相关的,而后者又对农户借贷结果有显著影响。由此证明,农户声誉具有信号传递功能,可以降低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实现借贷交易的帕累托改进。
关键词:
信号传递 农户声誉 农户借贷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匡桦 李富有 张旭涛
农户作为农村地区资金主要需求者,资金主要来源于无(低)息的亲戚朋友借款和高利息的非正规金融市场借款,缺乏价格适当的借款途径。在隐性约束与声誉约束双重机制并存的农村金融市场,引入"隐性约束"和"声誉约束"变量,围绕农户借款选择行为构建局部均衡模型,分析双重约束机制对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通过实地调研问卷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基于农户自身特征,解释双重约束条件下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因素。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韩俊 罗丹 程郁
本文以Iqbal模型框架为基础,利用1962户农户调查数据,对利率的外生性、农户借贷发生率、农户借贷需求规模方面进行了数理分析,结论认为,农村金融市场的利率是外生的,利率并不是农户借贷的主要考虑因素,农户家庭收入、生产经营特征和家庭特征是农户借贷需求行为的决定因素。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新杰 赵波
运用双变量Probit模型,采用四川省2160户农村家庭的调查数据,从实证角度分析我国农户在农村正规信贷市场中受到的借贷约束程度和影响因素;同时,采用供需联立离散选择模型,描述了农户借贷需求和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的相互作用。分析研究的结果表明,我国农户面临的信贷约束程度为30.5%,如果考虑数量配给的情形,这一比例上升至57.3%。农户的年龄、土地面积、房屋价值、有无社会关系、所在区域经济发展情况等对其受信贷约束的概率有统计上显著影响。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春海
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农户借贷参与意愿的特征有所不同。本文以对山东省14个省辖地级市30个镇的33个村的农户资金需求调查为基础,通过对影响农户借贷参与意愿的因素进行论证分析,并解释原因;最后结合农户借贷参与意愿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对此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晓明 何宗干
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农户借贷的行为特征有所不同。本文通过对安徽省1000个农户的抽样调查数据分析发现,民间借贷在农户借贷中占有绝对比重并呈不断上升之势,农户借贷用途大部分用于非生产性用途。文章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传统农区农村金融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传统农区 民间借贷 实证研究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汪卫芳
民间借贷作为正规金融的补充和替代,为地方经济发展、缓解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居民的融资难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文基于问卷调查的数据,对浙江民间借贷可得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经验研究,结果表明:民间借贷的获得不仅存在利率水平较高的显现成本,还存在地缘关系等隐性成本,而民间借贷自身又有向专业化、组织化转变的趋势。因此,要更好地发挥民间借贷的积极作用,防范系统性风险,需要适度降低显现成本,科学处置隐性成本,同时要通过金融创新推进民间借贷向规范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
民间借贷 可得性 Logit模型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罗芳 李平
本文以新疆兵团农户调查为基础,研究了在新疆兵团特殊的金融供给制度下农户借贷行为特征,并运用TOBIT模型对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种植规模、农业支出、金融供给制度对农户正规借贷具有正向影响,而地区差异则对其具有负向影响;种植规模、非农业经营支出、家庭资产状况、子女教育支出、借款用途对农户非正规借贷具有正向影响,而非农业经营收入、受教育年限、社会关系则对其具有负向影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吕朝凤 黄梅波
本文先确定1979~2009年间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特征事实:消费、投资波动与产出高度相关,产出波动高于消费波动,但低于投资波动。然后,采用随机动态一般均衡方法,将居民消费的习惯形成和借贷约束引入RBC模型对中国经济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1)本文模型能够解释实际消费、就业、投资和产出波动的82.22%、79.09%、99.75%、99.57%;(2)这一模型对中国宏观经济的解释力要强于未包含劳动的RBC模型、包含资本劳动的可分劳动RBC模型、引入居民消费的习惯形成的可分劳动RBC模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潘朝顺 程昆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呈现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并存的二重结构特征。农户民间借贷是农村非正规金融主要组成部分,因此,考察农户民间借贷规模、特征、演变趋势,对于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农户民间借贷规模实证研究,笔者认为,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必须全面放开农户民间借贷市场,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合作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加强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联合。
关键词:
农户民间借贷 规模估算 政策含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华泉 刘杰 吴平
社会网络作为我国传统的社会资本形式,是研究经济个体行为的重要内容。基于CFPS2010年、2012年、2014年、2016年、2018年五个年度28620个样本数据,采用面板Logit模型和T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社会网络对农户借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社会网络显著促进了农户参与非正规借贷而抑制正规借贷的行为,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验证了研究结论;进一步进行门槛效应检验表明,社会网络对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存在典型的“U”型关系,当正规借贷规模门槛达到30000元、非正规借贷规模达到3800元后出现拐点,此阶段后社会网络将会促进农户参与正规借贷而抑制非正规借贷行为。鉴于此,发挥社会网络优势利于缓解正规借贷供需矛盾,对于厘清正规借贷和非正规借贷的边界并应用于政策指导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晓红
农户的声誉是信用社借贷决策中主要的考量因素之一。声誉能够反映农户能力与品格的综合信息,那些能力较强、品格好的农户才会有较高的声誉水平。文章利用信号传递博弈模型,阐明在农户与信用社的非对称信息借贷博弈中,农户声誉如何成为信用社识别可信赖的贷款农户的有效信号,从而克服农村借贷中的逆向选择问题。
关键词:
声誉 农户 信用社 逆向选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万江红 张远芝
本文通过对湖北省恩施州咸丰县唐崖司村的调查,发现农村民间借贷是弥补农户资金短缺的重要渠道,并对农村民间借贷特征进行了剖析。
关键词:
农户 借贷行为 借贷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