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10)
- 2023(15229)
- 2022(12632)
- 2021(11544)
- 2020(9507)
- 2019(21598)
- 2018(21512)
- 2017(41951)
- 2016(22789)
- 2015(25377)
- 2014(25558)
- 2013(25205)
- 2012(23028)
- 2011(20829)
- 2010(20838)
- 2009(19140)
- 2008(18379)
- 2007(16159)
- 2006(14490)
- 2005(13059)
- 学科
- 济(112490)
- 经济(112390)
- 管理(63875)
- 业(58575)
- 企(48233)
- 企业(48233)
- 方法(42631)
- 数学(36950)
- 数学方法(36609)
- 中国(27769)
- 地方(27346)
- 农(25793)
- 业经(23699)
- 学(23324)
- 财(21326)
- 农业(17481)
- 制(17464)
- 地方经济(16413)
- 环境(16264)
- 和(15637)
- 理论(15484)
- 贸(15259)
- 贸易(15249)
- 易(14665)
- 融(14158)
- 金融(14154)
- 产业(14088)
- 银(13882)
- 银行(13841)
- 发(13689)
- 机构
- 大学(329228)
- 学院(327799)
- 济(139462)
- 经济(136616)
- 管理(128036)
- 研究(115509)
- 理学(110869)
- 理学院(109571)
- 管理学(107734)
- 管理学院(107135)
- 中国(83706)
- 科学(71047)
- 京(70406)
- 财(59775)
- 所(58136)
- 研究所(53116)
- 农(50261)
- 中心(50242)
- 财经(48479)
- 江(47675)
- 业大(47265)
- 北京(44578)
- 范(44327)
- 经(44007)
- 师范(43927)
- 经济学(43020)
- 院(42079)
- 农业(39055)
- 州(38536)
- 经济学院(38445)
- 基金
- 项目(224077)
- 科学(176850)
- 研究(164591)
- 基金(162704)
- 家(141576)
- 国家(140389)
- 科学基金(120647)
- 社会(105224)
- 社会科(99699)
- 社会科学(99672)
- 省(87134)
- 基金项目(86434)
- 自然(77084)
- 自然科(75245)
- 自然科学(75231)
- 教育(74391)
- 自然科学基金(73893)
- 划(73184)
- 编号(66418)
- 资助(66114)
- 成果(53808)
- 重点(50603)
- 发(49597)
- 部(49014)
- 课题(46024)
- 创(45965)
- 国家社会(43571)
- 创新(42948)
- 科研(42200)
- 教育部(42096)
- 期刊
- 济(159179)
- 经济(159179)
- 研究(100962)
- 中国(59578)
- 学报(50971)
- 管理(48575)
- 科学(48034)
- 农(46071)
- 财(43426)
- 大学(38409)
- 学学(36176)
- 教育(34707)
- 农业(31914)
- 技术(28954)
- 融(27015)
- 金融(27015)
- 经济研究(26325)
- 业经(24494)
- 财经(24291)
- 经(20912)
- 问题(20679)
- 技术经济(17561)
- 图书(16578)
- 业(15973)
- 理论(15640)
- 科技(15382)
- 现代(15379)
- 商业(14673)
- 资源(14649)
- 版(14085)
共检索到4823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郭晓合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冯江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雷仕凤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一个国家如何由贫穷落后走向发达繁荣的必由之路,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任务。当今的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还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工业化、城市化是否动摇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地位,在低成本发展工业化城市化与失地人口的可持续安置和发展之间如何进行选择和平衡,工业化、城市化如何与农地非农化结合。工业化、城市化协调发展过程中应特别处理好诸如平衡好农地保护与农地非农化之间的关系等几个方面的重要关系,以保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顺利发展,使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社会福利达到最大化并且为最广大的社会所分享。
关键词:
工业化 城市化 协调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成玉
一、区域经济结构的特点区域经济结构是以经济区域范围的物质环境为依托,以发挥地区优势为目的而形成的与区域内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各部门、各产业、各行业之间的构造或比例关系。从总体上看,区域经济结构是国民经济结构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各个区域所处地理空间位置不同,资源条件不同,现有生产力水平不同,因此,区域经济结构又有其本身的特点: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高萍 孙群力
本文采用中国28个省市区1978-2006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了表示工业化水平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空间结构的变化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的变化对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东北地区的影响显著负。就业结构的变化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有显著促进作用,对东部、西部地区影响不显著,对东北地区的影响显著负。空间结构变化对全国各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韩建安 李相银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上海如何定位自己的发展是一个战略性的问题。本文从工业化水平和城市发展阶段、区域分工现状、世界制造业转移以及产业空心化几方面探讨了上海目前发展面临的问题,运用对比与实证的方法得出上海在目前形势下不应重新工业化,而应该走区域内综合服务型的中心城市之路。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春鹏
职业教育适应性是职业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增强职业教育面向区域产业结构的适应性,是深入推进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与需求侧精准对接的重要途径。以广西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现状及“十三五”以来专业结构变化为基础,采用定量方法,横向分析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是否匹配,纵向分析专业结构变化与产业结构变化是否相协调。针对多数地市存在的高职规模与经济发展不适应、专业结构对第一产业适应相对偏弱、专业设置对接产业不够精准等问题,提出提升广西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适应性的建议:加强政府主导,确保政策精准导向;坚持院校主体,强化专业精准对接;推进产教融合,深化人才精准供给。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肖李春
西方区域经济学学者在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区域经济增长趋同理论,即不同发展水平的区域之间最终会达到同样的发展水平。从我国各区域的经济增长趋势来看,并不存在趋同趋势,其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是二元经济结构。二元经济转型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趋同的重要推动力,因此我国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二元经济转型,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以及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关键词:
区域经济增长趋同 二元经济结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长春 褚杉尔
利用中国2005—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本文主要考察创意产业对区域经济结构的长短期影响。结果表明,创意产业与地区经济结构并非呈简单的线性关系,具体表现为创意产业与第三产业占比呈倒U型关系,与第二产业占比呈U型关系,且这一结论是稳健的。在短期,创意产业主要通过需求方面优化居民消费结构,更能提升第三产业产值,加快经济结构升级;在长期,更体现在通过产业融合及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来促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对改善当前中国低端制造业面临的困境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创意产业 经济结构 产业融合 非线性关系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长春 褚杉尔
利用中国2005—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本文主要考察创意产业对区域经济结构的长短期影响。结果表明,创意产业与地区经济结构并非呈简单的线性关系,具体表现为创意产业与第三产业占比呈倒U型关系,与第二产业占比呈U型关系,且这一结论是稳健的。在短期,创意产业主要通过需求方面优化居民消费结构,更能提升第三产业产值,加快经济结构升级;在长期,更体现在通过产业融合及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来促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对改善当前中国低端制造业面临的困境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创意产业 经济结构 产业融合 非线性关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熊曦 张闻 魏敏 汤春玲
文章以湖南省为例,分析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对湖南省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认为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都对湖南经济增长有着正向影响,且新型城镇化拉动湖南经济增长的效应比工业化的拉动效应要大,同时,新型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长期效应更加明显,而工业化对经济增长的短期效应比较明显。因此,湖南应提升新型城镇化的速度和质量来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增长,短期内则要适度发展新兴工业,提升经济增长的活力和动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贺刚
运用工业化指数与综合二元反差系数对中国各省级区域的工业化进程、二元经济结构强度分别加以测度,在构建个体固定效应Panel Data模型基础上,实证研究了工业化进程对二元经济结构的优化问题。结果表明:工业化与二元经济结构关系发生了变化,工业化进入了优化二元经济结构阶段;各地区二元经济结构强度个体固定效应明显,西部地区二元经济结构优化的基础较其他地区弱;二元经济结构问题仍是我国当前的一大难题,破解二元经济结构的重点在西部,难点也在西部。
关键词:
工业化 二元经济结构 面板数据 地区差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罗吉
文章认为东部地区在现阶段,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具有明显的技术进步的效率,应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步伐;中部地区应强调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的发展,工业的发展在现阶段具有较强的规模效应;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能够有效地扩大经济总规模。非国有经济比例的增长在中部和西部都能提高资本的市场收入而降低劳动的市场收入,容易导致收入差距的扩大。
关键词:
经济结构 产业结构 所有制结构 区域差异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潘越 杜小敏
本文利用非参数可加模型,实证研究了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对我国东部沿海和中西部地区工业化进程与经济增长的线性和非线性影响。结果发现,劳动力流动对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方向与影响强度存在着显著差异:大量从中西部流入到东部的劳动力显著地促进了东部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增长,而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流出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表现为显著的"倒U"形非线性关系。劳动力在区域间的不均衡流动在客观上扩大了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程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