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25)
- 2023(3901)
- 2022(3053)
- 2021(2856)
- 2020(2238)
- 2019(4962)
- 2018(4903)
- 2017(9026)
- 2016(4832)
- 2015(5676)
- 2014(5856)
- 2013(5899)
- 2012(5833)
- 2011(5712)
- 2010(5655)
- 2009(5236)
- 2008(4994)
- 2007(4779)
- 2006(4467)
- 2005(3792)
- 学科
- 农(21808)
- 济(17093)
- 经济(17067)
- 农业(14806)
- 业(13452)
- 图书(10127)
- 书馆(9631)
- 图书馆(9631)
- 业经(8977)
- 工作(8472)
- 中国(7635)
- 管理(7334)
- 农业经济(6720)
- 地方(6344)
- 企(5866)
- 企业(5866)
- 发(5491)
- 制(5286)
- 建设(5198)
- 收入(5111)
- 学(5021)
- 方法(4934)
- 发展(4862)
- 展(4856)
- 村(4712)
- 农村(4693)
- 教育(4205)
- 财(4142)
- 读者(3878)
- 土地(3806)
- 机构
- 大学(71904)
- 学院(70290)
- 管理(26614)
- 济(23474)
- 经济(22589)
- 研究(22210)
- 理学(21965)
- 理学院(21610)
- 管理学(21139)
- 管理学院(20944)
- 图书(20219)
- 书馆(19742)
- 图书馆(19741)
- 农(17765)
- 中国(17471)
- 京(14849)
- 范(14059)
- 师范(14013)
- 科学(13290)
- 江(13074)
- 中心(12406)
- 农业(12250)
- 州(11631)
- 业大(11307)
- 师范大学(10631)
- 财(10556)
- 所(10238)
- 省(9397)
- 研究所(9124)
- 北京(9095)
- 基金
- 项目(45810)
- 研究(39126)
- 科学(35353)
- 基金(31417)
- 家(25791)
- 社会(25471)
- 国家(25292)
- 社会科(23594)
- 社会科学(23592)
- 科学基金(21412)
- 编号(20110)
- 成果(18950)
- 省(18860)
- 基金项目(16967)
- 教育(16507)
- 划(14685)
- 农(12098)
- 项目编号(11841)
- 课题(11535)
- 一(11289)
- 资助(11086)
- 发(10680)
- 研究成果(10492)
- 自然(10413)
- 年(10378)
- 自然科(10152)
- 自然科学(10150)
- 国家社会(10126)
- 村(9992)
- 自然科学基金(9971)
共检索到1235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王子舟 邱璐 戴靖
1媒体里的健将图书馆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贫困山区里有一个历经30多年风雨的乡村图书馆,它就是广西河池市东兰县东兰镇委荣村那尧屯壮族农民韩建相创办的健将图书馆。韩建相初中毕业时,因父亲被诬陷而失去了上高中的机会。据媒体报道,1975年回到村中务农后,韩建相发现村里的生活单调、乏味,部分年轻人由于精神空虚,一到晚上就游手好闲,经常喝酒闹事,于是酷爱读书的他将自己的藏书拿出来,第二年在家里办起了家庭图书室。为活跃村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王子舟 邱璐 戴靖
1媒体里的赵良弼图书馆河北省赞皇县曲江村有个赵东其(见图1),赵东其办了一个民间图书馆叫"赵良弼图书馆"。图1骑车20里到阳泽中学送书的赵东其前些年知道赵良弼图书馆还是从网络媒体的报道里。他的图书馆成立于2005年4月,是一个农村家庭图书馆。当时是由曲江村农民赵东其与赵彦民共同筹办的,他们是赵良弼研究会会员,靠自己的积蓄购买和四处募捐,收集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王子舟 邱璐 戴靖
1成林文体大院的往事在宁夏西海固①地区有个叫李成林的农民开办了一个文体大院。这个文体大院是由一个家庭图书馆发展壮大而形成的。2000年11月20日,四十三岁的农民李成林(1958—)在自己的家乡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史店乡苍湾村创建了一个家庭图书馆并正式挂牌开放。李成林上学的时候,成绩很好,但因家庭生活困难,初中毕业后辍学在家务农。为了能继续读书并让乡亲们也看书,他变卖了家里的耕牛和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王子舟 邱璐 戴靖
1媒体眼里的利民村农民图书馆湖南省冷水江市渣渡镇利民村是一个偏僻的山村。这个湘中腹地默默无闻的山村里却出了一个名人——刘小林,她因在村里创办了一个农民图书馆而一度享誉省内外。据媒体介绍,刘小林的农民图书馆是用扁担"担"出来的。她的丈夫谢清明酷爱读书,20年前用经营小煤窑攒下的7万元买了村里路边的的两层房,他拿出上层临街的房屋来做图书馆,将剩下的1万元让妻子刘小林买书,购置书架等设备。没想到刘小林背着丈夫将1万元作为股金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王子舟 邱璐 戴靖
1红枸杞图书室的创建俗话说,中国的枸杞数宁夏,宁夏的枸杞在中宁。作为珍贵的中药材和高级滋补品,枸杞是中宁的"红宝",其栽培历史已有600多年[1]。王兴华创办的红枸杞图书馆就位于享有"中国枸杞之乡"盛誉的中宁县城郊的新堡镇盖湾村。最开始的红枸杞图书室叫做"红枸杞读书会",据媒体报道:2004年,自学中医的王兴华在自家诊所里腾出一间屋子,投资1万余元订购了各类图书及《农民文摘》、《宁夏日报》等报刊杂志,创办了这家"红枸杞读书会",免费向全镇群众借阅,义务在乡村传播科技文化知识[2]。在红枸杞读书会的屋里,四周摆放着满书柜的图书,世界名著、伟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王子舟 邱璐 戴靖
1心连心家庭图书馆的往事山西省晋中地区左权县麻田镇上麻田村有个农民叫张小宝(1955-),他因办了一个"心连心家庭图书馆"而成了当地的名人。左权县是国家级贫困县[1],也是革命老区。左权县南端的麻田镇有一个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纪念馆东侧南堂古街的一个家庭小院就是张小宝的家,心连心家庭图书馆就在这里。2000年1月1日心连心家庭图书馆正式开馆,原山西省委书记陶鲁笳亲自为该馆题写了馆名。据一些报纸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顾晓光
最近在做《王重民全集》的编纂和相关研究工作。王重民先生经历的一件事情可以拍成电影,也是不少人熟知的。1941年,身在美国国会图书馆工作的王重民奉驻美大使胡适先生的个人出资委派,秘密回国,前往被日军占领的上海,试图将国立北平图书馆藏于上海法租界内的大量珍贵善本运至美国国会图书馆暂存,以避免其遭日匪劫掠之大厄。在袁同礼、钱存训等图书馆先辈的不懈努力下,经历跌宕起伏、惊心动魄的情节,终得
关键词:
王重民 国立北平图书馆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俊 徐祖祥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基层工程。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重塑,是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基层治理机制的内在需要。桂西南壮族地区传统文化与乡村治理的多维耦合空间,表征出"文化空间""空间表征""象征秩序"三个维度的空间生产特性。在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制度,"自治法治德治"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中,乡村治理中的个体实践能动性、内在价值动能性和社会互动礼俗性,诠释出了地方传统在乡村治理中的价值重塑效能。
关键词:
乡村治理 传统文化 文化重塑 现代价值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徐欣禄
文章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为例,介绍了该馆在公共数字文化建设中信息网络平台构建、应用系统架构、数字资源建设和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等实践成果,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信息服务 公共数字文化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唐野琛
基于国内外图书馆文化的理论研究成果,从图书馆用户认知的角度,设计图书馆文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研究工具。通过广西新建本科院校师生的预试和正式抽样调查,检验评价指标体系和研究工具,并分析广西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现状,最后提出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
图书馆文化 新建本科院校 调查研究 广西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王子舟 邱璐 戴靖
1小河图书馆的往事最初知道小河图书馆是在2005年,那时图书馆学界有人以小河图书馆为例,在网上讨论乡村农民自办图书馆应该如何发展。山东省沂南县湖头镇曹家小河村的"小河图书馆"是由中国农业大学博士肄业生曹继华(1971—)回乡创办的,2004年1月23日大年初二面向社会正式免费开放。当时的小河图书馆只有一张木床、一个用砖头与木板搭建起来的书架,上面摆放着一些书刊资料。曹继华在家里六个兄弟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谢耀芳
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地方文献采访实践为例,从地方出版社和编辑单位缺缴、采购渠道、征订信息缺失、财务管理制度烦琐等方面分析了造成地方文献缺藏的主要原因,并从如何建立有效的补缺系统、加强对固定渠道的联系、采取多种征集方式、构建有效的征集协作网的实践,探讨地方文献补缺的方法与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智惠
利用公共图书馆的文化资源优势,发挥其价值与功能,能够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现阶段,我国农民缺乏图书馆需求意识,公共图书馆自身建设不足,服务方式单一,导致公共图书馆助力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遇到重重困难。公共图书馆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必须加大宣传,强化基层干及农民思想认识;从人员素质、馆藏资源、基础设施等方面加强公共图书馆自身建设;围绕农民需求提供精准服务,创新农村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方式。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乡村文化振兴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孟默涵 许爱萍 高俊杰 冯敏莹 赵婷
传承发展农耕文化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内容。当前,通过代际之间口耳相传的“乡村夜话”传统文化传播方式受诸多因素影响正逐步“退场”,已无法再承担传承发展农耕文化的历史重任。在新时代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进程中,作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新形态的乡村图书馆,应该填补“乡村夜话”消失的“空场”,积极投身于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农事生产经验、节庆活动和民间艺术、祖传家训和乡风民俗等传统农耕文化。因此,当前乡村图书馆应该以农民口述农耕文化为抓手,以乡居农民为主体,因地制宜、注重特色,不断加强乡村图书馆资源、人员队伍和场所建设,从而积极发挥其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农耕文化的作用。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张靖 陈心雨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五个关键支撑点之一,以文化繁荣助力乡村振兴也是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和首要任务。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载体。广东省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积极回应国家战略,通过推动城乡一体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建设促进乡村振兴。广东省公共图书馆在推动乡村振兴方面的实践主要可以归纳为四条路径:一是着眼于乡村公共图书馆纵深体系的构建与更加均衡服务的提供,如广东流动图书馆项目;二是发展面向文化传承与更具内涵的乡村公共图书馆服务,如佛山市图书馆“旅图·晓读夜宿”研学路线;三是建设共同行动与更可持续的乡村公共图书馆服务机制,如从化图书馆馆校村合作和台山市“政企共建”模式乡镇图书馆;四是促成共同富裕与更高品质的乡村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实现,如清远连樟村“粤书吧”促进文旅发展和广州黄埔迳下村图书馆搭建高品质文化平台。广东省公共图书馆事业通过促进乡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完善和公共图书馆服务高质量发展,很大程度上助力了乡村文化繁荣与乡村振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