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4)
- 2023(856)
- 2022(786)
- 2021(786)
- 2020(622)
- 2019(1474)
- 2018(1340)
- 2017(2376)
- 2016(1431)
- 2015(1517)
- 2014(1498)
- 2013(1450)
- 2012(1514)
- 2011(1308)
- 2010(1375)
- 2009(1312)
- 2008(1345)
- 2007(1245)
- 2006(1123)
- 2005(1116)
- 学科
- 济(3772)
- 经济(3766)
- 学(2775)
- 业(2605)
- 管理(2379)
- 企(2185)
- 企业(2185)
- 方法(1790)
- 数学(1525)
- 数学方法(1439)
- 制(1332)
- 农(1327)
- 体(985)
- 虫(985)
- 业经(962)
- 豆(913)
- 及其(861)
- 财(852)
- 物(832)
- 害(820)
- 理论(813)
- 水产(797)
- 体制(783)
- 农业(764)
- 森(742)
- 森林(742)
- 林(739)
- 虫害(718)
- 防(704)
- 和(673)
- 机构
- 大学(22438)
- 学院(22048)
- 研究(11005)
- 农(10368)
- 科学(9474)
- 农业(8388)
- 业大(7519)
- 所(7325)
- 中国(7245)
- 研究所(6880)
- 京(5650)
- 济(5554)
- 农业大学(5495)
- 管理(5460)
- 经济(5385)
- 省(5341)
- 室(4800)
- 业(4727)
- 理学(4646)
- 实验(4579)
- 理学院(4557)
- 中心(4482)
- 实验室(4364)
- 管理学(4244)
- 管理学院(4211)
- 江(4155)
- 重点(4134)
- 院(4119)
- 技术(3926)
- 科学院(3831)
共检索到335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殿峰 郁明谏 刘百如 王海泽 宁毅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殿峰 张玉先 郁明谏 王海泽
1997年~1998年两年在黑龙江省八五三田农场用不同剂量的壮丰安对大豆(合丰35)进行种衣剂混用拌种或初花期叶面喷施,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壮丰安延迟大豆出苗期,但不延迟大豆熟期;2)壮丰安可以增加大豆分枝,提高分枝产量;3)壮丰安可以提高主茎荚数和主茎粒数;4)壮丰安可以显著提高大豆产量。
关键词:
壮丰安 全息系统 大豆 化控技术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卢向阳 徐筠 陈莉 林祥明 刘巽浩 李孙荣
在大豆田采用二次旋转回归设计测定了 3种大豆苗后除草剂 (虎威、苯达松、精喹禾灵 )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ABS)、渗透剂JFC 5元混用的最佳配比和互作关系。药剂间的互作关系分别采用回归系数t测验法和变量轮换 -方差分析法测定。两种方法对除草剂间的互作关系判别结果一致。其结果表明 ,虎威 +苯达松对苘麻有增效作用 ,虎威 +精喹禾灵对反枝苋有拮抗作用 ,其余为相加作用或独立作用。对除草剂和表面活性剂的互作关系的评价结果 ,两种方法不一致。其原因是在不同剂量范围某些因素相互作用方式和程度有时有所不同。回归系数t测验表明的相互作用关系指的是整个试验剂量范围 ,而变量轮换 -方差分析法则能反映特定...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运华 冯素莲 杨培珠 田晓莉 何钟佩
以两个冬小麦品种京冬6号和农大142为材料,研究了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壮丰安对小麦产量器官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壮丰安处理调节了小麦穗的乙烯释放量和籽粒中 IAA,Z+ZR 等内源激素水平;加快了小麦籽粒乳熟中期以后的灌浆速度,可使穗数、结实小穗、穗粒数和穗粒重不同程度增加,表现一定的增产作用;收获后的种子经生物学方法测定,药效残留很少,正常施用对环境和产品安全。
关键词:
冬小麦 植物生长调节剂 产量器官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欧晓明 余淑英 林雪梅 刘光辉
在室内采用点滴法测定了几种杀虫剂和增效剂以不同比例混配对粘虫3龄幼虫的毒力及其增效作用。结果表明,3种供试药剂单用时对粘虫的毒力从大到小的顺序为辛硫磷>丁硫克百威>双甲脒,其LD50值分别为每虫0.0196,0.0264和1.222μg;丁硫克百威分别与辛硫磷(1∶4)、双甲脒(1∶1)及增效剂PB(1∶1和1∶4)混用,辛硫磷分别与双甲脒(1∶1)和PB(1∶1)混配对粘虫均表现出较高的增效作用,其共毒系数分别为143.7、158.38、148.00、137.57、231.52、143.16和151.86。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刁家连 郑飞 何钟佩 于运华
试验表明,壮丰安处理小麦种子,以150mg/L,4~6h 浸种或以3mL/10kg 种子的剂量拌种为宜,此浓度不影响种子发芽,对冬小麦冬前叶片、分蘖、根系均有良好影响。明显缩短叶鞘及叶片长度,促进叶片和分蘖分化,增加单株叶面积、叶片叶绿素含量、根系总量及活力、植株地上、地下干重、根冠比;植株对环境条件的反应敏感性增加,提高植株抗逆潜力的发挥,对培养冬前壮苗、保障安全越冬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
小麦 壮丰安 壮苗 化学调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永锋 马赛飞 裴桂英 刘健
通过用3种包衣剂对大豆种子包衣的研究,结果表明:大豆种子包衣后,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活力指数均优于不包衣种子,其中包衣与不包衣种子的发芽率差别达显著水平,发芽势、活力指数差异达极显著水平.3种包衣剂都能协调大豆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增加产量,其中2号包衣剂产量增加8.65%,差异达极显著水平,1号包衣剂产量增加5.35%,差异达显著水平,3号包衣剂增产2.29%,差异不显著.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孟焕文 程智慧 冀瑞瑞 罗桢彬
为了探索西瓜无公害防病壮苗技术,以常规种子在瓜类连作土上播种为带菌土对照(CK1),以土壤高温消毒为无病菌土对照(CK2),比较了专用种衣剂包衣和3种放线菌剂处理对西瓜防病壮苗的效果。结果表明,CK1西瓜苗期土传病害严重,发病率高达90%;CK2发病率仅为13.3%,防病效果达85.2%;应用种衣剂包衣西瓜种子可以有效防治病害,其发病率为25.6%,防病效果为71.6%;3种放线菌剂A、B、C均有一定的防病促生效果,防病效果分别达16.2%,17.0%和13.3%。综合分析各项指标认为,放线菌剂A处理的西瓜幼苗长势较好,植株健壮,壮苗指数高,叶绿素含量高,根系活力强;种衣剂包衣也是防病壮苗有效...
关键词:
西瓜 放线菌剂 种衣剂 防病壮苗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冯乃杰 祖伟 孙聪姝 梁喜龙 杜吉到 张玉先 郑殿峰
【目的】探讨低温胁迫下化控种衣剂调控大豆幼苗抗寒性的机理。【方法】以常规种衣剂(ND)包衣为对照,以化控种衣剂(HK)包衣为处理,通过室内人工模拟低温逆境的方法,研究了化控种衣剂对大豆幼苗叶片丙二醛(MDA)、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可溶性糖及内源激素比值的影响,分析了上述指标在低温逆境下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低温胁迫后,化控种衣剂提高了叶片POD、SOD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了MDA含量,调节了叶片内源激素系统的动态平衡,增加了IAA/ABA、GAs/ABA、CTKs/ABA比值,化控种衣剂处理的曲线变化平缓。【结论】化控种衣剂通过促进叶片保护酶活性,降低膜质过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柏连阳 吴秋明 罗宽 谭小平 姚文昌 周小毛
室内测定了丙草胺分别与磺酰脲类除草剂甲磺隆、苄嘧磺隆、醚磺隆和吡嘧磺隆混用后,一叶一心期稻苗抑制50%株高的使用浓度(IC50)和抑制10%株高的使用浓度(IC10),并用共害系数(CHC)对混用组合安全性的联合作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所有混配处理的CHC10均小于12.0,表现出强烈的解毒效应;不同混用处理的CHC50值差异很大,丙草胺与甲磺隆混用的CHC50均小于25.0,解毒效应显著.丙草胺与苄嘧磺隆混配的CHC50为26.1~167.8,丙草胺与吡嘧磺隆混用的CHC50为52.2~115.5,丙草胺与醚磺隆混用的CHC50为80.0~110.2.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兆农 姬志勤 祁志军 师宝君 吴文君
以粘虫为试虫,采用载毒叶碟法,根据不同症状指标研究了苦皮藤素 和 的互作毒力。结果表明,苦皮藤素 与 混用(体积比)比例在3∶1~1∶3时,苦皮藤素 对苦皮藤素 的毒杀作用具有增效作用,苦皮藤素 对苦皮藤素 的麻醉作用无明显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当研究在症状学指标上有显著差异的杀虫剂间的相互作用时,应用"互作比值"的概念。
关键词:
植物杀虫剂 苦皮藤素 互作比值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宏平 濮祖茂 濮祖芹
采用大豆病、健株正反交和病、健株自交的方法,以间接ELISA检测其后代种胚的带毒率。试验结果表明:♀(S)×(S)、♀(S)×(H)两组合子代的种胚带毒率较高,在结荚初期均超过60%;♀(H)×(S)子代种胚带毒率较低,仅25%左右;在健株自交组合中未检测到病毒。说明胚珠在发育早期受到病毒的侵染可能是种子带毒的主要因素,而带毒的花粉使种胚受到病毒侵染的作用较小。对大豆花前期病、健株子房组织进行免疫胶体金扫描及超薄切片观察的结果也证实,胚珠在受粉之前就已受到大豆花叶病毒的侵染
关键词:
大豆花叶病毒 侵染 大豆 胚 胚珠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永锋 裴桂英 马赛飞 刘健 张跃进 缑国华
通过铁肥在大豆上的叶面喷施效果研究表明,铁肥对大豆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都有一定的影响,可以降低结荚高度、增加有效分枝、提高大豆百粒重,对大豆的抗逆性和生育期没有影响.以0.3kg/666.7m2增产效果最大,较对照增产4.14%,增产不显著.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明杰
对3份多小叶大豆种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3份多小叶种质的小叶数分别占大豆总叶片数的46.7%,75.3%,68.2%.多小叶的小叶数以5小叶居多,分别占总叶片数的30.6%,21.1%,31.1%.3份多小叶种质的农艺及产量性状较好,蛋白质含量高,中抗大豆灰斑病及病毒病,是优异的大豆种质资源.
关键词:
叶数 蛋白质含量 灰斑病 产量性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其椿 李初英 赵洪涛 吴建明 赵艳红 杨守臻 陈怀珠 孙祖东
通过对32个菜用大豆品种(系)种质资源设置遮双层网、单层网、对照3种处理比较试验,调查株高、茎粗、主茎节数、分枝数、产量等12个指标,研究不同遮光胁迫对菜用大豆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遮光胁迫后,除株高增加外,小区产量、茎粗、单株荚重、单株多粒荚、单株总荚数等11个指标均有所下降或减少。遮双层网处理的小区产量只与单株荚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单层网处理的小区产量与株高、标准荚长和单株单粒荚呈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在对照中小区产量与株高等5个指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关系。综合耐阴系数排在前6名的分别是:日本菜用大豆、浙4603、08YC-1、辽00139-1、86C-41、H0346。
关键词:
菜用大豆 遮光胁迫 农艺性状 耐阴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