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05)
2023(10976)
2022(8954)
2021(8076)
2020(6996)
2019(15422)
2018(15168)
2017(29404)
2016(15943)
2015(17379)
2014(17486)
2013(17255)
2012(15675)
2011(13771)
2010(13926)
2009(13475)
2008(13972)
2007(12842)
2006(11267)
2005(10692)
作者
(45191)
(37795)
(37703)
(35817)
(24339)
(17895)
(17035)
(14412)
(14068)
(13740)
(13009)
(12638)
(12393)
(12136)
(11968)
(11397)
(11152)
(11058)
(11030)
(10665)
(9416)
(9356)
(9190)
(8738)
(8700)
(8549)
(8404)
(8243)
(7536)
(7467)
学科
(83795)
(78437)
企业(78437)
管理(70547)
(67622)
经济(67497)
(29135)
方法(28400)
业经(27603)
(24346)
(22259)
财务(22234)
财务管理(22206)
企业财务(21127)
(20641)
数学(20290)
数学方法(20107)
农业(17786)
技术(17349)
(15439)
中国(15238)
(14626)
(14612)
体制(13755)
理论(13285)
(12989)
企业经济(12409)
经营(12124)
(11953)
贸易(11948)
机构
学院(234570)
大学(228727)
(100537)
经济(98662)
管理(95653)
理学(81745)
理学院(81020)
管理学(80106)
管理学院(79661)
研究(71932)
中国(58962)
(53094)
(46736)
财经(41005)
科学(40444)
(39827)
(37223)
(37142)
(35646)
中心(33200)
业大(32562)
研究所(31404)
农业(31115)
经济学(30457)
财经大学(30221)
北京(28960)
(28702)
商学(28251)
商学院(27999)
经济学院(27489)
基金
项目(148366)
科学(119640)
基金(110626)
研究(110302)
(94947)
国家(94069)
科学基金(83249)
社会(72962)
社会科(69260)
社会科学(69247)
(58399)
基金项目(58277)
自然(53322)
自然科(52138)
自然科学(52124)
自然科学基金(51313)
教育(50067)
(47401)
资助(44478)
编号(43023)
(35767)
(34623)
成果(34561)
(34521)
(33840)
重点(32791)
创新(31397)
(30755)
(30665)
国家社会(30572)
期刊
(117990)
经济(117990)
研究(69374)
(47534)
中国(47035)
管理(41918)
(38738)
学报(31561)
科学(31310)
农业(26238)
大学(25392)
(24580)
金融(24580)
学学(24466)
财经(21579)
技术(21486)
业经(21261)
教育(19210)
(18543)
经济研究(17915)
(16232)
问题(15145)
财会(14611)
技术经济(13578)
会计(12580)
现代(12307)
(12124)
世界(11705)
商业(11281)
(11037)
共检索到3575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跃生  张宇鹏  
本文基于2002—2011年中国企业数据、国家标准题录和全球技术性贸易壁垒通报,提出细化匹配国际标准分类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新方法,实证考察了中国实施的强制性标准对国内制造业企业中间品进口的影响。研究发现:强制性标准并未构成中间品进口壁垒,反而显著提升了企业的中间品进口额,其实现机制是通过扩张国内市场、改善资源配置效率和促进临界企业追赶,主要体现在持续进口企业的集约边际和进口来源国扩展边际上;从异质性来看,企业所在行业的可标准化程度或标准国际化程度越低,强制性标准对企业中间品进口额的提升作用就越小;除进口额外,强制性标准还提升了企业的中间品进口质量。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詹小颖  
2011年7月23日和8月12日,美国严格的儿童玩具铅含量标准相继实施,同年11月,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通过了新的独立第三方产品测试法规,该法规以更高的标准对儿童产品进行测试和认证。美国一系列强制性标准实施导致我国玩具出口频遭美国通报与召回。2011年,美国非食品类消费品快速预警系统对我国出口的产品发起通报与召回347项,其中玩具类产品被通报的频率最高,共计189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伟  
理性主义光芒之下的法律与标准,旨在通过理性的规则构建克服经验主义带来的不确定性和无规则性,使全人类在处理社会与科技问题上有规则可循。文章通过分析法律与标准的关系,旨在为强制性标准找到一条新的出路,在标准与法律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强制性标准真正得以贯彻实施,发挥技术规范应有的作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邓芳芳  李鲁  
现有文献关于企业进入退出的度量主要基于产业层面数据,这样只能度量产业的净进入企业数量,而无法区分进入企业和退出企业。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高度细化的微观数据,根据企业的法人代码、地址等指标来界定企业进入退出状态,实证分析进入壁垒对企业进入退出的影响。研究发现沉没成本和规模经济显著阻碍企业进入,广告则与进入显著正相关,同时沉没成本、规模经济和广告会构成退出壁垒,并且满足对称性壁垒假说。在此基础之上,本文进一步比较了高新技术、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的企业进入退出影响因素。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夏纪军  王磊  
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1998—2007年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的企业数据,根据产业演化模型分析了中国制造业行业生产率提升的来源,重点研究了沉没成本和以国有经济比重度量的行政性进入壁垒对市场结构和生产率的影响机制。我们发现,沉没成本和行政性进入壁垒的降低显著提高了行业生产率,同时行业沉没成本的降低提高了市场竞争性,降低了市场集中度,但行政性进入壁垒对市场结构的影响并不显著。通过企业的进入退出分析以及行业生产率的分解,行政性进入壁垒降低对行业生产率的提升作用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国有企业的进入退出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国有企业自身的生产率持续提高,对总体生产率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13%;行政性进入壁...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平  于雷  
产业进入壁垒是判断产业组织状态的主要指标之一。本文采用2004年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29个制造产业的系统数据,分析了我国制造业主要产业的进入壁垒。这种实证性的研究,无论是深化对我国产业组织状态的认识,还是对当前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的完善,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小梅  黄鑫  
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如何实现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有待深入研究。鉴于中国市场资源配置和行政资源配置双规并存,本文以2012~2019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为基础,实证检验市场势力与企业创新投入间的关系以及行政壁垒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势力与企业创新投入存在倒U型关系,市场势力存在最有利于企业创新投入的阈值;此外,行政壁垒对两者关系具有曲线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高强度行政壁垒会使市场势力与企业创新投入间的倒U型曲线形态更为陡峭、拐点左移以及企业创新投入最优水平下降,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行政壁垒曲线调节效应在政治关联企业中更显著。本文研究结论对于如何营造良好竞争市场环境以激发制造企业自主创新活力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翊  陈雯  骆时雨  
本文将进口中间品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机理纳入统一模型框架中,构建了一个进口中间品通过数量、种类和价格效应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模型,并利用COMTRADE和WIOD数据库提供的中国制造业相关数据对进口中间品影响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机理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中国中间品进口不能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的数量和种类效应,价格效应对出口依存度较小的行业有显著影响,但对出口依存度较大的行业影响不显著。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高小龙  董银果  
本文利用2000—2013年中国微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中间品进口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作用机制和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中间品进口的种类和质量均是促进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重要因素,但中间品进口数量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呈现负向影响。这一结论经作用机制检验、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后依旧成立,具体作用程度在企业和行业间却存在差异。针对中间品进口对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作用机制检验结果,中间品进口质量和数量通过影响企业技术创新作用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而中间品进口种类则通过提高企业资本-劳动比和降低进口成本来促进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领  隋欣怡  
利用中国制造业遭受的限制性贸易壁垒数据,结合全球价值链,定量分析了限制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的影响,并引入研发水平验证其在上述影响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限制性贸易壁垒显著抑制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攀升,研发水平在其中起到了显著的调节作用。中国应及时预测全球经济形势变化以降低限制性贸易壁垒造成的损失,加大研发力度,抵御贸易壁垒对全球价值链的冲击。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世英  
本文在简要回顾市场进入壁垒和市场绩效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一个可估计的理论模型,对中国的制造业进行了实证分析。作者认为,作为规模经济的进入壁垒与产业的市场绩效具有反向关系,而企业的研究和开发对市场绩效具有正向作用,表明企业的自主研发对产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现有可观察的产业利润率与净进入率的反向关系表明,单个企业根据现有的产业利润率所作出的进入决策对产业绩效的增进具有积极的作用,说明中国企业对市场的反应正日益成熟。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邓芳芳  张华勇  王磊  
沉没成本是产业演化理论中决定市场结构的外生变量,行政进入壁垒是中国市场化改革过程中特有的产物。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2004-2007年的微观数据,从行政进入壁垒的视角分析了沉没成本对市场结构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沉没成本降低带来的价格效应大于选择效应,即沉没成本的降低提高了市场竞争程度,但行政进入壁垒的存在会抑制沉没成本对市场结构的作用机制。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小玄  吴靖烨  
为考察市场上是否存在阻碍竞争的垄断壁垒,使用国家统计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库,对制造业的全部三位数行业的各所有制企业的成本函数进行估计,分别作出158幅分行业所有制分组的平均成本比较图。结果显示,大多数行业的国企平均成本曲线稳定地高于其他企业,表明在国企与民企之间,不是偶然或随机的,而是系统地普遍存在着一种逆市场行为,这意味着存在着某种超市场的垄断力量,形成了一种制度壁垒分割下的垄断市场。以政府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实质上是通过国企的垄断力量来推行的,它导致低效率的资源配置,也与市场化发展目标相悖。促进竞争、反对垄断和优化资源配置可以大大释放发展潜力,应是深化改革的关键切入点。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武秀娟  王江  
WTO后过渡期到来,中国汽车制造业面临的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成为非关税壁垒的主要内容之一。文章简述了主要发达国家为保护汽车业而设计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并提出几点中国汽车制造业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策略建议,提出应借鉴国外的保护性措施,构建一种有效的管理体制,提升该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