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28)
2023(9418)
2022(7550)
2021(7216)
2020(5832)
2019(13058)
2018(13076)
2017(22840)
2016(13216)
2015(14664)
2014(14275)
2013(12687)
2012(11540)
2011(10437)
2010(10791)
2009(9578)
2008(9394)
2007(8512)
2006(7404)
2005(6604)
作者
(32795)
(27081)
(27033)
(25622)
(17253)
(12936)
(12413)
(10472)
(10413)
(9865)
(9290)
(8966)
(8697)
(8562)
(8502)
(8184)
(8168)
(8028)
(7846)
(7754)
(6828)
(6636)
(6532)
(6248)
(6241)
(6196)
(6049)
(6032)
(5425)
(5395)
学科
(44757)
经济(44739)
管理(38372)
(35268)
(31918)
企业(31918)
方法(21074)
教育(20163)
数学(18562)
中国(18285)
数学方法(18069)
技术(17277)
理论(12405)
技术管理(11798)
业经(10852)
(9962)
地方(9263)
(9262)
(9225)
教学(9188)
产业(7445)
(7253)
贸易(7248)
(7244)
(7215)
(7045)
(7035)
(6927)
银行(6921)
(6626)
机构
大学(168856)
学院(165966)
管理(62808)
(60295)
经济(58887)
研究(56300)
理学(54771)
理学院(54120)
管理学(52706)
管理学院(52344)
(36746)
中国(36304)
科学(33134)
教育(31441)
(31252)
师范(31070)
(26547)
(26362)
(26291)
师范大学(25277)
中心(24821)
研究所(24141)
北京(23897)
技术(22777)
业大(21352)
(21027)
(21016)
财经(20855)
(19765)
职业(19142)
基金
项目(112497)
科学(92433)
研究(89525)
基金(78674)
(67338)
国家(66661)
科学基金(58762)
社会(55717)
社会科(52800)
社会科学(52791)
教育(49714)
(47657)
(41261)
基金项目(40119)
编号(37494)
自然(36132)
自然科(35470)
自然科学(35466)
自然科学基金(34831)
成果(31799)
资助(31156)
课题(30067)
(29677)
重点(26863)
创新(26602)
(25968)
(25513)
(24734)
规划(24440)
项目编号(23523)
期刊
(62887)
经济(62887)
研究(57338)
教育(54910)
中国(45220)
管理(26659)
技术(22133)
学报(20757)
科学(20598)
(19878)
大学(17707)
(17085)
学学(14767)
职业(14211)
农业(12066)
(11514)
金融(11514)
经济研究(10757)
业经(10345)
科技(10301)
(10190)
(9880)
论坛(9880)
统计(9704)
财经(9612)
技术经济(9561)
技术教育(9165)
职业技术(9165)
职业技术教育(9165)
(8404)
共检索到2560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东铭  
应用型高等教育是相对于学术型、研究型大学的另一类高等教育,其最重要的定位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在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包括以专科层次为主的高职高专院校、以本科层次为主的地方院校以及部分应用型专业研究生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有两大重要潮流,一是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教育转型,二是高职高专大规模崛起发展。据统计,2012年我国大陆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院校达2492所,其中高职高专、独立学院、地方本科院校等定位于应用型教育的院校占95%左右。因此,探讨应用型高等院校的未来发展,开展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意义重大,特别是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应用型高等教育如何转型升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文显  张保生  王树义  柳经纬  
实施"2011计划",旨在通过深化改革,突破现行机制体制的壁垒,促进高校与国内外科研机构、相关行业的深度合作,全面提升高校创新能力,进而提高国家整体创新能力,为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高智力支撑。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在组建培育过程中,对协同创新的机制体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潘懋元  
上世纪90年代初,党的十四大系统总结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992年11月,国家教委召开第四次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遵循党的十四大精神,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加快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在此形势下,时任国家教委高教司司长及后任国家教委副主任的周远清同志领导组织了一项重大课题研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简称"理论要点")。这项研究从1993年启动,1997年结题,历时5年,动员了全国一大批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方晓珍  孙晓峰  
现代创新要求学科之间、科技与经济之间、政府管理部门与产业之间进行互动,以增强知识的流动,促进创新的产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不再是新主体、新要素的孤立发展,迫切需要将创新要素进行整合,协同发展。2011年,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提出了"协同创新"的理念,这是站在国家战略高度对创新提出的新要求,顺应了国内外最新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规律,对推进创新型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明阳  
应用型独立学院的快速发展及其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实行多元主体共同治理。文章首先阐释了多元共治的理论,其次分析了应用型独立学院教育在多元共治实践中遭遇的窘境,并对此提出了突破窘境的措施:从法律政策、法人治理结构、内部运行机制以及特色的办学模式等方面探索多元共治的实践特征和发展路向。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秉杰  崔明  刘东斌  
近年来,为了突破国际绿色贸易壁垒,不少国家都大力开展技术创新,不遗余力地提高农产品的内在品质与安全系数,开辟了一条走向国际市场的新途径。随着时光的推移,技术创新便渐渐成为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的重要捷径,我国也不例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正柱  王瑛  
长三角区域由于行政区划的存在、地方教育特点的不同以及教育政策的差别,在创新创业教育政策制定、资源互通、制度安排等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协调、不对接。以长三角地区应用型本科联盟高校为调研对象,采用专家访谈与问卷调查,分析联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瓶颈及区域协同机制建设等情况。调研结论显示,长三角地区应用型本科联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对协调发展认识不到位,协调机制与政策不完善,资源难以互通等主要瓶径。为此,需要建立统筹协同的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机制、构建互联互通的创新创业大平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红武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以协同创新促进资源整合,以协同创新推动管理改革。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必须政府、高校、社会三维协同,多方联动。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高等教育由外延扩张转向内涵提升的宏观背景下,如何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是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如何使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是必须应对的一个重大课题;如何使高校办学水平在全国同级、同类、同学科领域中,争创一流,进入前列,是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挑战。近年来,福建省从政府部门层面发挥协同创新引领作用,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着力提高高等教育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何根海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我国高校大家庭中成长最快的新生力量,大多数分布在省会城市以外的地市级城市,具有很强的区域性,承担着以培养高层次应用性人才为主要特点的本科教育任务,在办学模式选择上要求立足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回报地方,建立适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在学科专业建设上着力应用性专业的调整和建设,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输送各类应用性人才;在产学研合作上强调科研技术服务的应用性,为地方支柱产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方建中  
我国主流科技园区大都处于产业主导状态,为了充分放大科技园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实现以"创新极"支撑"增长极",必须促使科技园区从产业主导向创新突破转变。为此,应该特别重视:以制度创新强化科技园区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借助产业集群汇聚科技园区的持续竞争优势;充分利用跨国公司对科技园区的外溢效应;最大限度发挥社会资本对科技园区创新的促进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苍  
新常态背景下,我国为适应新形势加快了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步伐,而此种战略决策也必然对产业工人的重要输出源——高职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能否适应新要求,能否顺利转型升级是其未来生存发展的关键。文章从高职教育转型升级的背景及意义出发,利用SWOT分析工具探索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从协同创新的视角来探讨我国高职教育转型升级的发展路径,即建立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创建协同技术研发平台、构建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等,以期为高职教育进一步优化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永  
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创新论述,正确认识和有效落实这一论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三教”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是协同学,实质内涵是运用协同创新的路径方法来实现“三教”1+1+1>3的效应“。三教”协同创新的控制参量有服务终身学习和全产业链发展的教育理念、导出序参量的管理机构和法规制度、放大良性涨落的教育支出结构和评价考核办法,序参量有考试招生分类互通、人才培养融合互通、教育资源共享互通,自组织演化的条件是强化系统复杂性与开放性、非平衡态、非线性作用、放大良性涨落,相变后的系统构成框架是能动的主体、优化的子系统、协同的结构关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韩鹏  刘杰  
一、民间资本运行现状民间资本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却常游离于国家金融行业主体投资之外,甚至一度被忽略。近年来民营企业作为民间资本的主体,也是创新与活力的重要微观经济主体日益得到关注,国务院在2010年5月颁布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新36条"),文件进一步明确了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在涉及金融行业准入方面有很多突破。一方面民营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庞学良  
绿色壁垒正成为我国出口贸易的新障碍。本文分析了其新特点及原因,阐述如何突破绿色壁垒。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黄祖辉  朱允卫  张晓波  
温州曾是中国东南部最为贫穷的地区之一。由于人多地少、耕地缺乏,远离大城市而且交通条件很差,同时很少能得到上级政府的财力支持,对于温州来说,经济发展所必需的条件似乎都不具备。然而,过去20多年来,温州却成为了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私营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特别是温州制鞋业,从默默无闻发展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有巨大影响力的产业集群之一。因此,温州制鞋业为我们深入理解经济快速发展背后的推动力量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案例。本研究中,我们在温州调查了140家不同规模的鞋业企业。通过该项调查研究,我们得以深入了解温州鞋业集群形成过程中的创始资金、技术壁垒、制度壁垒等进入壁垒是如何突破的,同时也从中获得了许多有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