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4)
2023(1518)
2022(1361)
2021(1357)
2020(1134)
2019(2409)
2018(2467)
2017(4352)
2016(2808)
2015(3162)
2014(3059)
2013(3152)
2012(3194)
2011(2989)
2010(2861)
2009(2642)
2008(2501)
2007(2287)
2006(2067)
2005(1879)
作者
(10677)
(9157)
(8993)
(8574)
(5990)
(4496)
(4076)
(3651)
(3644)
(3442)
(3235)
(3188)
(3112)
(3078)
(3011)
(2874)
(2818)
(2739)
(2702)
(2677)
(2422)
(2409)
(2297)
(2188)
(2093)
(2088)
(2065)
(2018)
(1999)
(1989)
学科
(6495)
经济(6484)
管理(5216)
(4727)
(4206)
(4063)
环境(3096)
(3029)
及其(3017)
(2851)
农业(2778)
(2770)
(2681)
企业(2681)
防治(2657)
(2655)
虫害(2305)
方法(2254)
地方(2073)
中国(1970)
病虫(1963)
病虫害(1963)
数学(1783)
(1780)
数学方法(1735)
(1733)
业经(1726)
(1640)
资源(1632)
(1615)
机构
大学(39453)
学院(38281)
研究(18480)
(15164)
科学(14445)
中国(13085)
农业(11895)
(11667)
业大(11638)
(11383)
经济(11296)
管理(11133)
研究所(10573)
(10175)
理学(9187)
理学院(9018)
中心(8755)
管理学(8649)
(8643)
管理学院(8600)
(8320)
农业大学(7905)
(7313)
(7206)
实验(6525)
北京(6449)
实验室(6243)
林业(6194)
(6076)
重点(5963)
基金
项目(29984)
科学(21942)
基金(20779)
(20722)
国家(20522)
研究(18362)
科学基金(15592)
(12647)
自然(11993)
自然科(11457)
自然科学(11443)
自然科学基金(11253)
基金项目(10960)
(10740)
社会(9806)
社会科(9092)
社会科学(9091)
资助(8862)
教育(8206)
科技(7480)
计划(7332)
重点(7165)
编号(6946)
(6619)
(6583)
科研(6532)
专项(6295)
成果(6060)
(5870)
(5780)
期刊
学报(14268)
(13904)
(13845)
经济(13845)
科学(10792)
中国(10408)
大学(10161)
学学(9825)
研究(9440)
农业(9101)
林业(6219)
业大(5348)
(4593)
教育(4577)
农业大学(3878)
(3838)
金融(3838)
(3671)
(3301)
管理(3156)
科技(2703)
(2518)
自然(2432)
中国农业(2431)
技术(2363)
图书(2358)
世界(2330)
业经(2294)
科技大(2131)
科技大学(2131)
共检索到630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李修鹏  王奕交  
1992~1996年连续5a对引进造林的墨西哥白松等11种国外松在松材线虫疫区内的枯死情况作了调查,并对枯死植株(除展松外)进行采样分离松材线虫。结果表明,除展松、火炬松、加勒比松、假果松和刚火松外,其余6种国外松在林间疫区内均能自然感染松材线虫病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来燕学  周永平  余林祥  张世渊  沈炳顺  
松林火灾与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和传播有着密切的关系。从火烧松林内羽化的松墨天牛 ,平均每头可携带 736 4条松材线虫 ,侵入松林后就会导致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和蔓延。火烧松林诱发松材线虫病可分为当年发病型、次年发病型和隐匿发病型。治理火烧松林能有效地控制松材线虫病的发生与传播。根据研究结果 ,提出了 4条新的防治措施和建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博光  吴如其  李小平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我们在筛选到天然化合物—苦豆碱具有对松材线虫极强的杀线活性[1]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用苦豆碱防治松材线虫病的多次林间试验,发现苦豆碱制剂具内吸性,能成功地控制松树中松材线虫的繁殖,使病松树得以康复。在林间试验证实苦豆碱剂...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来燕学  俞林祥  周永平  王良衍  沈幼莲  
为了探讨被松材线虫病危害的濒死松树逆转的可能性 ,在松材线虫病发生区 ,当夏秋季松树表现出感病症状时 ,选择濒死松树 ,镜检松材线虫。确诊后 ,采用杀线虫剂和杀虫剂输液急救。试验表明 ,联合使用杀线虫剂和杀虫剂 ,可使感病的马尾松急救成活率达83 3% ;感病的黑松成活率达到 75 0 %。从急救成活可知 ,松树枯萎是松材线虫和松墨天牛双重作用结果。用药物清除树体内松材线虫和松墨天牛幼虫是濒死松树急救成活的基本机理。感染松材线虫病的濒死松树的死亡过程能被药物急救逆转。表 2参 1 6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希  黄金水  范弘达  洪宜聪  卓秋萍  丁珌  汤陈生  陈伟  郭久江  
对分布在50多个小班的747株(份)的疑似松材线虫病死树的研究结果表明:取样数对松材线虫病检出率有一定影响,取样数偏少,会提高或降低松材线虫病检出率,取样数低于10株的,检出率出现0或100%两种情况,取样数大于或等于10株的,检出率处于20%~72.41%之间;从当年的11月中旬开始,松材线虫检出率逐渐提高,到12月中旬达到最高峰65.75%,一直维持到次年的1月中旬,此间松材线虫病发展迅速,4月中下旬检出率也较高达62.50%,与林间松墨天牛羽化高峰相吻合;纯松材线虫检出率平均为9.37%,样本相对比较新鲜、含水量比较高;疫区内拟松材线虫检出率较低,平均为1.74%,未发现与松材线虫共生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来燕学  杨忠岐  王小艺  唐艳龙  岑定浩  
【目的】从日本五针松(Pinus parviflora)栽培圃地调查松褐天牛(Monochumus alternatus),并取样镜检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揭示日本五针松感染松材线虫病的可能性和扩散风险,为开展检疫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日本五针松圃地采集枯死或濒死的日本五针松植株,采用分离镜检法检测枯死或濒死日本五针松木质部的线虫种类;剖木检查天牛危害,观察留在日本五针松松枝上的补充营养伤口,同时鉴定天牛幼虫特征,解剖检验羽化的天牛成虫携带LⅣ状态。【结果】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宝君  汪来发  赵文霞  徐福元  张培  李占鹏  
在南京用松材线虫接种 7种松树 ,于第 2a在无任何症状的松树的接种点上方 10cm处取样 ,分离线虫。结果表明松材线虫病的潜伏侵染现象比较普遍。在不同的松树品种上潜伏侵染现象有所差异。感病黑松和赤松很快死亡 ,只有在接种量小的情况下才有潜伏侵染现象发生。抗病性强的火炬松和湿地松感病后潜伏侵染现象比较普遍 ,并且样品中的线虫量也较高。而抗病性中等的马尾松和刚松感病后潜伏侵染现象的普遍性及样品中的线虫量均处于中等。短针松接种松材线虫后既不枯死 ,也无潜伏侵染现象。松墨天牛传播松材线虫的试验结果表明 ,未携带松材线虫的松墨天牛成虫在松材线虫病松枝上取食后 ,再到健康松枝上取食 ,有传播松材线虫的可...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来燕学  
对我国目前实施的松材线虫病防治指导思想(战略思想)进行探讨,认为“控制、压缩、扑灭”的指导思想要求开隔离带和皆伐松林,会激发松墨天牛飞行潜力,导致松材线虫病进一步扩散;“留住、压缩、无害”新的指导思想要求用健康松树留住松墨天牛,同时清理死松树压缩松墨天牛种群基数的方法,使松材线虫病防治走上了一条新道路,在宁波市东部松材线虫病防治实践中收到了良好效果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理永霞  陈友吾  王璇  刘振凯  朱汤军  张星耀  
潜伏侵染指病原物侵入植物组织后,由于寄主或环境条件的限制,暂时停止生长活动,但仍保持其生命,寄主植物不表现症状的现象。松材线虫病是世界范围内重要的松树流行性病害,也是我国目前危害最为严重的森林病害。潜伏侵染在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地广泛存在,目前因为其发生发展机制不明确,给松材线虫病的防控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此外,由于潜伏侵染的无症状携带者识别难度大,导致疫木清除过程中容易被忽视,最终会吸引媒介昆虫取食和产卵,作为侵染源引起松材线虫病扩散蔓延。因此,建议对松材线虫病潜伏侵染的发生机制、发展规律及快速识别等加强研究,推动更为有效的防控技术产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展茂魁  杨忠岐  王小艺  来燕学  张毅丰  
为了明确松褐天牛成虫传播松材线虫病的能力,通过室内和林间试验,对新羽化的松褐天牛成虫补充营养时所取食的健康马尾松当年生嫩梢表面积进行测量,计算出其整个成虫期补充营养所取食嫩枝的表面积,比照林间自然界中松褐天牛补充营养的表面积,以此来确定每头松褐天牛成虫传播松材线虫病的能力,即1头成虫能够传播松材线虫的寄主株数。试验观察发现,在林间自然条件下,松褐天牛成虫补充营养取食的部位主要为1年生嫩枝(占81.96%)、2和3年生枝条的皮部。实际测定结果表明,1头松褐天牛成虫通过补充营养阶段的取食,可使4.06株(1.0~12.9株)平均树龄为18年(14~23年)的马尾松因感染松材线虫病而致死。这说明松褐...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来燕学  俞林祥  周永平  李国平  沈炳顺  
利用松墨天牛趋性 ,在松墨天牛羽化期在松林内安置用“松枝 ,松木 +诱杀剂”的双环装置 ,松枝诱杀补充营养的松墨天牛 ,松木诱杀产卵的松墨天牛 ,以减少松墨天牛对健康松树的补充营养和产卵 ,降低松材线虫病危害。结果表明 ,每个双环装置能诱杀松墨天牛成虫 665 3头。上架成虫数量的日变化与月相有一定关系 ,在诱虫期内的 3个凸月相的诱虫量为 1 1 1 6头 ,占总诱虫量的 55 9% ;时变化与光照强弱有关 ,1 8:0 0至 2 2 :0 0诱虫量占全天的 70 %。置架的松林地枯死松树减退率平均达 79 6% ,比对照林地枯死松树净减 50 0 %。松墨天牛对诱杀架有较强的趋性 ,在松...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瑶  汪来发  朴春根  朱天辉  申相澈  郑荣镇  
测试了木腐菌对松材线虫繁殖的影响以及对马尾松木块和松材线虫病病死树伐桩的分解能力,结果表明,供试菌株除裂褶菌菌株外,其他菌株都能抑制松材线虫的繁殖,其中松材线虫在松生拟层孔菌菌株W10、W11,硫磺菌菌株5452、6600,粗皮侧耳菌株6221,虎掌菌菌株6320,茯苓菌株6284,灵芝菌株6501菌落上完全不能存活。对马尾松木块的分解试验结果表明,松生拟层孔菌菌株W10、W11、硫磺菌菌株6600、杂色云芝菌株6923、茯苓菌株6284对马尾松木块具有较强的分解能力。田间接种硫磺菌菌株6600、杂色云芝菌株6923、松生拟层孔菌菌株W11、茯苓菌株6284和粗皮侧耳菌株6221处理松材线虫病...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秦世杰  祁金玉  刘仁军  陈凤毛  郝德君  李治鑫  孙守慧  
为研究自然状态下油松感染松材线虫后的生理响应,2019年10月在沈阳市东陵公园松材线虫发病区对受害前期、受害后期和健康对照组油松的1a生针叶进行取样,测定其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以及内源激素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受害前期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受害后期较对照组和受害前期差异均极显著(p<0.01);受害前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受害后期较对照组和受害前期均无显著性差异;受害前期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较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受害后期较对照组和受害前期均无显著性差异;受害前期和受害后期脂氧合酶(LOX)活性较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受害后期较受害前期差异性显著(p<0.05);受害前期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受害后期较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且较受害前期差异显著(p<0.05);受害前期丙二醛(MDA)含量较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受害后期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但较受害前期差异显著(p<0.05);受害前期可溶性蛋白(Spr)含量较对照组和受害后期均无显著性差异,受害后期较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类黄酮含量受害前期较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受害后期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但较受害前期差异性极显著(p<0.01);甜菜碱含量受害前期较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受害后期较对照组和受害前期均无显著性差异;水杨酸(SA)含量在各时期都差异极显著(p<0.01);受害前期茉莉酸(JA)含量较对照组和受害后期均无显著性差异,受害后期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松材线虫会抑制油松SOD、CAT、LOX等抗氧化酶活性的表达,产生对细胞有害的物质MDA等。油松自身也通过增加可溶性蛋白、类黄酮、甜菜碱等物质的含量抵御松材线虫的侵染。内源激素SA、JA持续性增加,协调发挥作用,共同激发油松的抗逆反应。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油松对松材线虫的抗病机理奠定基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庞帅  陈本文  陈桂芳  许林安  董昌平  周浩楠  安伟  白耀宇  
【目的】分析重庆市綦江区松墨天牛种群发生动态及松材线虫病的灾变风险,为深入揭示该虫在当地的成灾机制及防控基础提供依据。【方法】对2015年和2016年APF-I型诱捕器诱捕松墨天牛成虫数据、环境因子、天牛携带线虫数和携带线虫天牛数及枯死松树数量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评估了重庆市綦江区松材线虫病的灾变风险。【结果】在年发生总量上,2015年以古南街道松墨天牛种群诱集量最多,其次是三江镇;而2016年以北部林场最多,数量显著增加,其次是篆塘镇。在年发生动态上,2015年和2016年多数林场/镇成虫高峰期主要集中在6月30日至8月1日,但北部林场2016年为9月1日。按提取的3个主成分综合值排序,对天牛成虫发生量影响力由大到小的关键环境因子依次是林型、胸径、郁闭度和树高。由于总方差49.93%的贡献率来自第1主成分,因此从第1主成分看,影响力大小依次是胸径、树高和林型。各地天牛发生量与天牛携带的线虫数以及枯死松树数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天牛携带的线虫数与枯死松树数量也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北部林场、古南街道和篆塘镇15个村子在松材线虫病灾变风险方面明显地聚为3类,其中古南街道花坝村、连城村、清水村和南山村聚为一类,北部林场荣农村、十隆村、顺山村、可乐村、长春村、狮岭村以及篆塘镇铁马村、群乐村、联合村、珠滩村聚为一类,篆塘镇葡萄村独成一类,分别为松材线虫病主发区、高风险区和低风险区。【结论】重庆市綦江区松墨天牛种群呈加速扩散态势,松材线虫病在各环境因素作用下流行灾变的风险高,应加强检疫管理和提高综合防控技术。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来燕学  
为了探讨松材线虫病自然分布规律并按自然规律拟定松材线虫病防治策略 ,用c =s2 /x描述市、县、镇、村 4级松材线虫病静态分布 ,并分析宁波疫区南片 1 992年到 1 998年松材线虫病的动态分布 ;用种群增长数学公式Nt =N0 Crtm 描述数量关系确定松材线虫病增长速度 ;最后用次年病死树增减率标准D=(Nn-1-Nn) /Nn-1× 1 0 0 % ,评价“先核心后外围”策略和“先外围后核心”策略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 :松材线虫病自然分布为强烈的核心分布 ;扩展速度在面积方面可表述为Nt =N0 e0 4 3t,在病死树数量方面可表述为Nt =N0 e1 19t,中心区病死树数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