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28)
- 2023(2394)
- 2022(1948)
- 2021(1835)
- 2020(1579)
- 2019(3385)
- 2018(3423)
- 2017(5775)
- 2016(3370)
- 2015(3828)
- 2014(3730)
- 2013(3721)
- 2012(3563)
- 2011(3210)
- 2010(3195)
- 2009(2744)
- 2008(2767)
- 2007(2308)
- 2006(2112)
- 2005(1876)
- 学科
- 济(10040)
- 经济(10033)
- 学(6616)
- 管理(5410)
- 业(5309)
- 农(3702)
- 方法(3507)
- 企(3506)
- 企业(3506)
- 地方(3159)
- 数学(3087)
- 数学方法(3008)
- 中国(2972)
- 税(2795)
- 税收(2577)
- 收(2544)
- 农业(2523)
- 生态(2283)
- 物(2278)
- 财(2261)
- 业经(2246)
- 环境(2205)
- 和(2149)
- 及其(1949)
- 植(1838)
- 制(1823)
- 植物(1818)
- 资源(1763)
- 贸(1717)
- 贸易(1714)
- 机构
- 大学(46982)
- 学院(46817)
- 研究(22207)
- 科学(18367)
- 中国(16436)
- 农(15451)
- 所(13194)
- 济(13168)
- 管理(13103)
- 经济(12772)
- 研究所(12500)
- 农业(12467)
- 业大(11789)
- 理学(11118)
- 京(11097)
- 理学院(10840)
- 管理学(10202)
- 管理学院(10137)
- 中心(10011)
- 省(9672)
- 室(9437)
- 实验(8972)
- 院(8621)
- 实验室(8613)
- 重点(8186)
- 江(8067)
- 农业大学(8053)
- 湖(7740)
- 科学院(7505)
- 资源(7457)
共检索到728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苏春利 王焰新
武汉市墨水湖重金属污染严重,在我国内陆城市受污染湖泊中具代表性。应用ICP-MS对墨水湖上覆水和沉积物间隙水中的主要重金属元素进行了定量测试,并分析了其空间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微量重金属界面扩散通量的计算,定量评估了其对上覆湖水水质的影响,以期为浅水湖泊的重金属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墨水湖沉积物间隙水中重金属的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Mn>Fe>Zn>Cu>Cr>Pb;上覆水和沉积物间隙水中微量重金属浓度剖面均表现出明显相似的峰形分布特征,指示了湖泊沉积物中普遍存在微量重金属的沉积后再迁移现象;Fe和Mn在间隙水中的浓度远大于它们在上覆水中的浓度,其剖面分布特征主要是...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魏南 余德光 谢骏 王广军 郁二蒙 龚望宝 李志斐 夏耘
利用Peeper(pore water equilibriums)技术采集上覆水-沉积物间隙水整个垂直剖面的原位水样,然后使用微量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中主要营养盐NH4+-N、NO3--N、NO2--N、PO43--P和SO42--S的浓度,从而分析吉富罗非鱼(GIFT,Oreochromis niloticus)温棚养殖池塘各营养盐的垂直分布特征,并估算其在上覆水-沉积物界面处的交换通量。结果表明:(1)两罗非鱼温棚养殖池塘,4个Peeper实验组在上覆水-沉积物间隙水中各营养盐组间重复性都较好,且各营养盐都有较强的垂直分布规律。NH4+-N主要存在于沉积物间隙水中,从其表面深度0至6 cm间...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晔
【目的】为了研究南海湖水质特征及沉积物中重金属季节性分布特征。【方法】以南海湖为例,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的基础上,连续3年研究了不同季节南海湖水质状态(TN、TP、BOD5和CODcr和高锰酸钾指数)沉积物中重金属(As、Cd、Cu、Zn、Ni和Pb)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并运用冗余分析(RDA)的方法研究了南海湖浮游植物多样性与环境因子(沉积物养分、重金属含量和水质)之间的关系。【结果】(1)南海湖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P)和Margalef种类
关键词:
南海湖 沉积物 重金属 水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魏南 余德光 王广军 谢骏
为研究底部充氧对养殖系统上覆水—泥水界面—沉积物间隙水中离子垂直分布的影响,在室内条件下构建模拟装置,设充氧组(实验组)和未充氧组(对照组),每组4个平行,利用Peeper技术分别采集各装置中第0、1、4和7天,上覆水—泥水界面—沉积物间隙水整个垂直剖面的原位水样,然后应用微量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中的NH_4+-N、NO_3-N、NO_2--N、PO_4(3-)-P和SO_4(2-)-S浓度。结果显示:(1)短期充氧对NH_4+-N在上覆水和沉积物间隙水中的垂直分布特征影响不显著;(2)充氧可使沉积物上覆水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陶征楷 毕春娟 陈振楼 王晓慧 王薛平 倪玮怡
分析滴水湖及其周边沉积物中Hg、As、Cu、Cd、Pb、Zn和Cr等7种重金属含量特征,并用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滴水湖沉积物中As和Pb低于上海市潮滩背景值,Hg、Cd、Zn和Cr均高于潮滩背景值,50%样点的Cu高于潮滩背景值;地累积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滴水湖沉积物中Cr的平均污染水平为偏中污染,Hg、Cd和Zn为轻度污染,As、Cu和Pb为清洁水平;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滴水湖沉积物重金属为中等生态风险,Hg和Cd是潜在生态风险的主要贡献元素;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滴水湖沉积物中Hg、Cu、Cd、Pb、Zn...
关键词:
沉积物 重金属 污染特征 滴水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小平 刘剑彤 司开松 敖鸿毅 李金坡 田广宇
对武汉东湖3个样点沉积物及间隙水不同形态磷的浓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位于排污区附近的1号点沉积物TP浓度最大,位于湖心位置的2号点TP浓度最小;(2)3个样点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磷含量均为Fe-P(铁结合态磷)所占比例最大(38.85%~59.14%),LP(不稳定态磷)所占比例最小(0.27%~1.49%);(3)东湖沉积物中活性磷含量较高,有较大的磷释放潜力;(4)东湖表层沉积物间隙水中正磷酸盐和上覆水中正磷酸盐存在较大浓度梯度,浓度梯度可能不是间隙水和上覆水之间磷交换的决定性因素。
关键词:
沉积物 间隙水 磷 垂直分布 东湖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石一茜 赵旭 俞锦辰 林军 韩星雨 刘臻 黄宏
为了解马鞍列岛人工鱼礁海域沉积物重金属形态组成及垂直分布特征,于2018年6月采集该海域附近柱状沉积物样品,通过测定柱状沉积物粒度组成,同时采用改进后沉积物重金属形态分析的连续提取法(European community bureau of reference, BCR)分析了7种重金属(Cd、Cu、Zn、Pb、Cr、As、Ni)各形态含量,并结合地累积指数法(Igeo)、相关性以及潜在生态危害指数等分析方法,探索了马鞍列岛海域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垂直分布特征及其来源。结果显示,柱状沉积物粒度组成(D [3,2])以细粉砂粒为主;柱状沉积物重金属的含量总体上随深度呈锯齿状波动,在0.5 m和2.0 m时达到极值;7种重金属总量均可满足我国海洋沉积物质量I类标准;重金属Cd以次生相为主,可交换态及碳酸盐结合态(F1)、Fe/Mn氧化物结合态(F2)及有机物及硫化物结合态(F3)3种形态百分组成基本相当,其余6种重金属均以残渣态为主要赋存形态;7种重金属有效态垂直变化趋势具有周期性和一致性;以惰性元素Ni作为参比,综合3种分析方法进行来源识别,结果显示,柱状沉积物中的重金属Cu、Zn、Pb、Cr、As、Ni主要是自然沉积的结果,而Cd在个别深度存在污染累积,是否存在生态风险,还待进一步研究;后续可结合稳定同位素测年法,探索重金属含量及形态随年代的变化,进一步确定重金属污染的历史记录。研究表明,马鞍列岛附近海域重金属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小,污染程度较低,可较准确地反映该海域沉积物重金属的本底值。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赵蕾 王芳 孙东 董双林 高勤峰 柳炳俊
采用陆基围隔实验法,于2009年6~10月调查并分析了草鱼复合养殖系统上覆水和沉积物间隙水营养盐(NH4-N,NO3-N,NO2-N,PO4-P)的时空分布及沉积物总氮(TN)、总磷(TP)和总碳(TC)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1)草鱼复合养殖系统上覆水中NH4-N,NO3-N,NO2-N和PO4-P的含量波动范围分别为0.056~1.499、0.022~0.228、0.049~3.903、0.003~1.882mg/L,间隙水中营养盐的平面分布中,NH4-N在总无机氮(DIN)中所占比例随着养殖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不同复合养殖系统的营养盐垂直分布特征不同,规律也不明显。(2)实验结束与实验开始...
关键词:
草鱼复合养殖系统 营养盐 上覆水 间隙水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沛芳 邹丽敏 王超 林志评
选取中国典型城市内湖——南京玄武湖为研究对象,采用目前运用较为广泛的欧洲标准测试分析委员会(nowthe Standards,Measurements and Testing Programme)推荐的BCR连续提取法对沉积物中Pb、Cd、Ni、Zn、Cr和Mo 6种重金属形态在垂向上的分布进行测定,并对其潜在迁移风险进行讨论。结果表明:玄武湖沉积物中6种重金属总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Zn>Cr>Mo>Ni>Pb>Cd,含量分别为148.80~244.12、112.55~135.78、55.19~77.30、41.42~49.81、8.57~20.05和1.29~1.73 mg/kg,除Pb外均...
关键词:
BCR 形态 重金属 城市湖泊 沉积物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魏南 路斌 余德光 谢骏 王广军 陈成勋
利用PeePer透析装置(dialysis PeePers)的沉积物间隙水采集技术结合微量分光光度法,测定高密度杂交鳢养殖围隔中原位上覆水及沉积物间隙水中主要离子的浓度,分析各离子在上覆水–泥水界面–沉积物整个垂直剖面上的分布特征,并估算其在上覆水–沉积物界面处的扩散通量。结果显示,1NH4+-N、NO3–-N、NO2–-N、PO43–-P、sO42–-s和Fe2+都具有较强的垂直分布规律。NH4+-N在沉积物0~18 cm中随深度增加而迅速增加,18 cm后相对稳定;NO2–-N和PO43–-P在沉积物表层2~4 cm出现峰值,而在上覆水和深层沉积物中都相对较低;NO3–-N和sO42–-s...
关键词:
杂交鳢 离子 垂直分布 间隙水 上覆水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超 申秋实 钟继承 刘成 范成新
为了探讨太湖聚藻区月亮湾在水华易发季节及前后沉积物磷的赋存及迁移特征,采用欧洲标准测试委员会框架下发展的SMT磷形态分级方法对月亮湾由冬季至夏季(1~7月)表层沉积物(5cm)分层的磷形态分析发现,总磷和无机磷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平均含量分别为535.53和425.90mg/kg。但有机磷则在冬季至夏初降低,随后从夏初开始上升并于7月达最大值,平均含量为87.72mg/kg,是冬季的1.4~1.8倍,表明藻类聚集和沉降对表层沉积物有机磷含量产生显著影响。在监测的这几个月中,无机形态磷均于春季4月达到最大值,而且与1、6和7月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P<0.05)。铁磷为无机磷主要形态,平均含量达到...
关键词:
磷形态 沉积物 月亮湾 太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国莲 谢发之 张瑾 陈广洲 汪静柔
磷是导致巢湖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营养物质。采集大量巢湖表层水和沉积物样品,通过检测上覆水和沉积物中总磷含量,分析巢湖水体中磷的时空变化及赋存特征。结果显示:巢湖南淝河和裕溪河河口的上覆水中总磷含量值时间变化特征为8月>5月>3月>12月;且南淝河口总磷含量年均值超过地表水Ⅴ类水质标准,明显高于裕溪河口值;表层水和沉积物中总磷含量在空间分布上呈西高东低趋势,最高值均出现在靠近合肥市河口处。巢湖周边土壤及湖区磷的等值线分布表明:杭埠河流域农业污染、东巢湖东南部水土流失可能是巢湖磷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巢湖上覆水和沉积物中总磷的相关系数为0.515,蓝藻爆发期全湖表层沉积物中总磷含量显著减少,揭示目前内...
关键词:
总磷 巢湖 赋存特征 来源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康丽娟
淀山湖为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区,为了控制其富营养化趋势,在淀山湖影响区内实施了一系列外源污染控制措施。近年来,淀山湖水质持续改善,但每年仍有不同程度蓝藻水华暴发。为进一步探讨淀山湖水华暴发的机理,本研究对淀山湖沉积物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沉积物TOC、TN、TP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空间分布上,受来水与北部围网养殖影响及水体自净作用影响,淀山湖沉积物中营养物西北部高,东部低,进水口附近沉积物营养物浓度显著高于湖心及出水口。在垂直分布上,受航道回淤影响,D1与D4样点营养盐垂直分布规律不显著,其它样点均表现出随水深度增加营养盐显著降低的趋势。与20多a前相比,淀山湖沉积物营养盐存在明显的富集作...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段文松 汪玥 黄观超 李婷 王文洁
河道黑臭化问题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已成为最为棘手的环境问题,为了更好地了解皖江城市(芜湖)黑臭水体重金属的分布情况和潜在的来源,选择保兴垾黑臭河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外采集和室内分析,并结合改进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利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解析潜在来源。结果表明:(1)河道内重金属呈现Fe>Zn>Mn>Cr>Cu>Cd的大小特征,均显著超过安徽省土壤背景值,其中Cd富集最明显。除了Cd,其余5种重金属含量均表现出雨季期大于旱季期的特征。(2)形态研究表明,雨季期重金属倾向于从颗粒物表面解吸释放到上覆水中,且各重金属残渣态占比上升。(3)改进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MRI)结果表明,Cd污染生态风险占总污染生态风险的绝大部分(贡献率>90%),应重点解决Cd污染。(4)源解析结果表明,Zn、Cu和Cr受周边工业活动的影响,Fe和Mn主要是受自然源和工业源的混合影响,Cd最有可能受到区域农业面源的影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蒋豫 刘新 高俊峰 蔡永久
为揭示江苏省浅水湖泊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采集江苏省8个浅水湖泊的表层沉积物,测定了8种重金属的含量,并利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现状以及潜在生态风险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江苏省8个浅水湖泊表层沉积物中Mn、Zn、Cr、Ni、Cu、As、Cd、Pb的平均含量分别为634~1 031、66~138、76.0~97.5、39.2~56.3、25.2~50.1、9.9~27.1、0.15~2.98、24.6~51.6mg/kg。地积累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Cd是江苏省8个浅水湖泊表层沉积物中最主要的污染物,Zn、Cu、As、Pb、Ni在一些湖泊为轻度污染,Mn和Cr...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