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10)
2023(9152)
2022(7272)
2021(6858)
2020(5382)
2019(12194)
2018(11832)
2017(21880)
2016(11933)
2015(13901)
2014(13634)
2013(12918)
2012(11749)
2011(10654)
2010(10556)
2009(9769)
2008(9732)
2007(8438)
2006(7606)
2005(7268)
作者
(32956)
(27600)
(27393)
(26216)
(17613)
(13253)
(12414)
(10690)
(10677)
(9658)
(9609)
(9324)
(8957)
(8858)
(8835)
(8462)
(8257)
(7926)
(7788)
(7741)
(7004)
(6707)
(6623)
(6278)
(6245)
(6150)
(6078)
(5875)
(5600)
(5535)
学科
(51944)
经济(51876)
(31450)
管理(30376)
(24437)
企业(24437)
中国(20116)
方法(19884)
数学(17275)
数学方法(17163)
(16210)
业经(12415)
(11271)
贸易(11262)
(11122)
(11077)
(10954)
农业(10297)
(9477)
(8955)
(8893)
(8533)
银行(8510)
(8249)
(8150)
金融(8150)
地方(8087)
教育(7721)
环境(7525)
技术(7435)
机构
大学(172337)
学院(169396)
(78613)
经济(77444)
研究(66246)
管理(60590)
理学(51781)
理学院(51202)
管理学(50423)
中国(50347)
管理学院(50115)
(37532)
科学(37018)
(34630)
(32732)
研究所(29950)
中心(28313)
财经(27961)
(27051)
经济学(26409)
(25876)
北京(24415)
经济学院(23805)
(23758)
(23663)
(23592)
师范(23399)
业大(22111)
财经大学(20983)
农业(20950)
基金
项目(112969)
科学(90273)
研究(85040)
基金(84458)
(75331)
国家(74365)
科学基金(62262)
社会(57677)
社会科(54612)
社会科学(54598)
基金项目(43207)
(40208)
教育(39025)
自然(36790)
自然科(35958)
自然科学(35948)
自然科学基金(35359)
(35178)
资助(33806)
编号(32296)
成果(27627)
(26956)
重点(26407)
国家社会(25895)
(25045)
中国(24860)
(23551)
教育部(23464)
课题(23460)
创新(22238)
期刊
(86759)
经济(86759)
研究(56164)
中国(37517)
学报(27763)
(26769)
科学(26662)
(25603)
管理(24340)
教育(22251)
大学(21898)
学学(20386)
农业(18677)
(15655)
金融(15655)
经济研究(15440)
财经(15113)
技术(13833)
(13317)
世界(12019)
业经(11978)
问题(11952)
(11766)
(11236)
国际(10899)
(8626)
技术经济(8011)
科技(7778)
(7689)
论坛(7689)
共检索到2624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陈恒通  
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认真研究中国历史优秀的文化传统和全面吸收中国历史有效的治国经验。墨家"修身""量才"思想,对推进当代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启发价值。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石明  
国家治理问题是政治学最为核心、最为关键的命题。绿色治理的提出经历了"绿色政治"思潮的产生、"绿色行政"的实施和"绿色治理"新范式的出现三个阶段。实施绿色治理是推进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逻辑和现实选择,因为绿色治理是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基本目标和基本途径。推进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构建绿色协同治理体系,提升绿色治理能力。
[期刊] 求索  [作者] 刘临达  
当代中国国家治理有其相对完善的政治美学逻辑,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科学合理性之中包含着政治美学逻辑的有力支撑。国家治理在政治美学维度的合理配置,使得当代中国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地实现宏观政治整合合理性、微观政治组织合理性,以及未来政治规划合理性。政治美学维度的成功安排,是当代中国开创"中国之治"的中国特色之"智"。深入分析和挖掘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政治美学逻辑,是对中国道路和中国方案的美学升华,为人类的发展和制度的创制贡献力量。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婧  
新时代来临之际,我国社会发展的深化改革全然进入攻坚阶段,全力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更是大力推动国家走向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关键途径。因此,基于新时代发展背景深析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实时发展进度,对国家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有重要理论、实践意义。对此,笔者将结合刘须宽编著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阐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概念,并客观探索益于加快该实际进程的可行性路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来明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客观要求,也是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的重要保障,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经过革命、建设、改革长期实践形成的,是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相统一的成果,具有多方面显著优势。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要从13个方面突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证。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魏红梅  
张之亮导演的电影《墨攻》以革离为墨家代言人,既生动再现了春秋战国时代墨家自觉自愿地拯救苍生、维护和平的使命和责任,深度诠释了墨家"兼爱"与"非攻"的思想精髓;又站在现代人的立场对墨家的"兼爱"与"非攻"思想提出了自己的质疑。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卢洪友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对中国未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来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治理理论及实践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的西方国家和一些国际性组织(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经合组织等),它是对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民这三对基本关系的反思中产生、并随着对这些基本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化而发展的。在一般意义上,国家治理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汪庆华  
主持人语: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追求中,司法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本期主题聚焦于司法在国家治理中的功能及其表现机制,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揭示了司法作为社会政策手段的特征,形成对话与张力。无论是司法决策过程中多要素参与以期实现社会治理的目标,还是中观层面的公共政策进入司法的类型化讨论,还是微观层面的司法如何服务于信访政策转型的目标,它们共同展现了中国司法能动参与国家治理的独特景象。司法治理既是国家治理的工具,又是国家治理的目标。希望通过三篇相关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静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由此,学术界开始增强了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研究的热情和兴趣。文章针对理论提出与发展及研究意义进行阐述,以期为未来研究方向提供指导。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韩凤芹  张绘  
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意义重大,它不仅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也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任务的实现。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关键在于贯彻落实,增强执行力。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政府宏观管理部门应转变以往一提国家任务就是财政资金支持、就是加大项目建设的传统思维方式,按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加以推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新华  秦仪  
对于沿海国和群岛国而言,国家的海洋能力是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有着面积巨大的海洋国土、众多的岛屿和广泛的海外利益,因此,在当代中国的国家能力建构中,不能不包括中国国家海洋能力的建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专门、全面和深入地从理论上研究中国国家海洋能力的内涵、维度与范围,把传统的政治学意义上的海权论与战略管理视角中的组织能力理论结合起来,并以此为指导,从资源、战略及能力维度的战略过程,来探索并实现当代中国有效的系统的国家海洋能力。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锦增  
学术界对先秦儒家、道家、墨家的消费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儒家的"奢俭论"、"欲望论",道家的"寡欲论"、"无欲论",墨家的"节用论"等消费思想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总结,并对先秦儒、道、墨家消费思想、消费伦理的积极意义及负面作用进行评价。一些学者还对先秦儒、道、墨家各派之间在消费思想方面的差异做了深入分析。一些学者则从生态、审美等方面入手,探讨了先秦儒、道、墨家的消费思想。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白智立  杨沛龙  
文章围绕现代国家的国家治理这一主题,结合当前改革政策的特点,分析中国国家治理具有的特殊表征和情态。中国的改革虽然显示出了强烈的市场化、社会化的色彩,但在过去十年来公共政策转型的宏观背景下考察,当前出现的国家治理方式的变动则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主要内容。而决定这一改革活动有效性的前提,在于现代国家治理的造就。就行政体制改革而言,就是如何实现将政治过程、政府过程、政策过程有效整合到现代公共行政体制的发展之中。这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既有的政治制度安排如何体现出法律化、民主化等现代国家的特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笑霞  李明辉  
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基石,审计对于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现代化的审计不仅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而且可以促进相关治理制度的建立和优化,并可从决策力、执行力、廉洁性、绩效性等方面促进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审计应顺应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更好地发挥其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玉坤  王青松  
国家治理区别于国家管理与国家统治,其中一个重要维度就是强调政治过程中主客体之间的互动,即由以往的单向性管理向双向性互动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公民参与是实现国家治理的重要前提,公民的参与度越高,国家民主治理的程度也就越高。文章是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阈下对我国的公民参与进行功能定位,分析当下公民政治参与的现实困境,并以此为依据探索如何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从而提升国家治理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