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2)
- 2023(609)
- 2022(539)
- 2021(569)
- 2020(366)
- 2019(895)
- 2018(914)
- 2017(1433)
- 2016(881)
- 2015(1074)
- 2014(914)
- 2013(786)
- 2012(640)
- 2011(599)
- 2010(631)
- 2009(542)
- 2008(580)
- 2007(525)
- 2006(459)
- 2005(432)
- 学科
- 人口(4186)
- 中国(2879)
- 教育(2352)
- 国人(1986)
- 中国人(1940)
- 思想(1927)
- 济(1823)
- 经济(1811)
- 政治(1773)
- 思想政治(1663)
- 政治教育(1663)
- 治教(1663)
- 德育(1649)
- 学(1276)
- 问题(1126)
- 研究(1037)
- 业(919)
- 管理(895)
- 农(842)
- 人口问题(810)
- 农业(692)
- 策(540)
- 制(518)
- 方法(515)
- 地方(490)
- 发(453)
- 政策(450)
- 理论(439)
- 劳(429)
- 劳动(429)
- 机构
- 大学(12193)
- 学院(11144)
- 研究(5341)
- 济(4002)
- 经济(3903)
- 中国(3425)
- 所(3234)
- 科学(3175)
- 研究所(2895)
- 京(2742)
- 管理(2672)
- 范(2324)
- 师范(2312)
- 理学(2297)
- 理学院(2239)
- 管理学(2143)
- 管理学院(2118)
- 中心(1999)
- 财(1961)
- 北京(1898)
- 师范大学(1883)
- 社会(1794)
- 江(1762)
- 人口(1732)
- 农(1688)
- 院(1683)
- 财经(1658)
- 经济学(1598)
- 经(1528)
- 科学院(1500)
共检索到189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学通
(一)墨子传略 墨子名翟,姓墨氏。秦火之后,墨学失传,历史上关于墨子的记载甚少。《史记》也语焉不详,仅说:“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二十四个字,附在《孟子荀卿列传》之末,还不能确定他的时代。据清代朴学家孙诒让考证,墨子生于鲁国,“当与子思并时,而生年尚在其后。当生于周定王之初年,而卒于安王之季,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建聪
"节用""尚力"是墨子的基本思想。墨子认为统治阶级衣食住行要节俭,应有合理的社会分工,人人各事其能,要惜时贵时,多产人口,余力相劳。墨子的"节用""尚力"思想在当时是有一定的社会基础的,其出发点是平民阶级的功利主义思想。墨子的"节用""尚力"思想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关键词:
墨子 节用 尚力 先秦诸子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邓加荣
墨子经济思想概括为:讲究功利,讲究实际效用,以一个利字作为判断一切经济活动的价值标准,"凡费财、劳力而不加利者,不为也。"以利为目的,以义为手段,他提出,"义,利也。""利人乎既为,不利人既止。"他认为,社会的财富和价值都是劳动创造出来的,"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
关键词:
墨子 经济思想 利 劳动价值观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徐新 唐健雄
作为墨家的代表人物,墨子有其独特而深刻的消费伦理思想,主要体现在"节用"的消费行为规范方面。墨子兼顾功利主义与节俭主义的经济伦理思想,对构建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消费伦理,培养节俭之美德,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墨家 消费伦理 节用 兴天下之利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继平
墨子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墨子思想的内容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逻辑学三大部分,主张兼爱、非攻,主张尚贤、尚同,主张节用、节葬,主张非命、非乐。墨子思想在教育方面有丰富深刻的内容,在教育目标上,他主张培养"兼士",教育方法上他主张"扣则鸣,不扣则必鸣"。我国教育在全面推进现代化过程中,在古为今用的过程当中,应继承和弘扬墨子的思想和学说,要把有益的东西吸收到学校建设中来,吸收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吸收到教育教学中来,吸收到人才培养中来。
关键词:
墨子 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思想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郭智勇
商业关系的伦理调节源于交换的客观存在,在墨子看来商品交换既是生活需要,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关乎人与人的"生"之大计。基于交换基础上的商业关系当以"交相利"加以规约,惟其这样才能体现"兼相爱"之义,以致义利天下。"交相利"既是商业实践的价值所在,也是人类得以"生生"的善之体现。因此,探讨和汲取墨子"交相利"的商业伦理精神,在一定意义上对当今社会商业行为的道德建设具有借鉴与补正之功。
关键词:
墨子 “交相利” 商业伦理精神 现代价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修 李金荣 洪锦玥
《墨子》中蕴含着丰富的财计思想,其对后世会计思想有着显著的影响。文章以生财、聚财、用财为研究脉络,对《墨子》中的财计思想进行总结归纳,即为义利并举、交相谋利的生财思想,费而不病、劳而不伤的聚财思想,以及遵奉节用、强调平等的用财思想。《墨子》的财计思想还为后人带来了破除耻利轻商观念、促进民间会计萌芽;协调税收利益关系、促进经济协同发展以及深化实用节俭思想、指导后世财政工作等三点重要影响。基于此,可从中得出构建市场规则,完善会计制度;奉行勤俭节约,提高配置效率;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三点启示。
关键词:
《墨子》 财计思想 会计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郑秀喜 张政
墨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成人教育思想,如提倡有能则举、为义说教、因材施教、量力而行等。现阶段成人教育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研究和总结墨子的成人教育思想,对于促进当代成人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墨子 成人教育思想 教育方式 学习需要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幼林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墨子的教育思想系统完整,特色鲜明:他以培养"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兼士作为教育目的;他提出了全民教育、法治教育、以教行义、环境育人等先进的教育观念;他确定的教育内容包括政治道德、科学知识、军事知识和逻辑知识。墨子被学界称作在我国率先实行职业教育的第一人。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当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可以从以下方面借鉴墨子的教育思想,树立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正本清源,理清教育目的,现代职业教育的宗旨要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借鉴墨子综合能力教育思想,树立素质教育的先进观念;打造高素质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编制符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教材、教案。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范淑存
墨子的消费经济思想及其借鉴价值范淑存墨子的消费经济思想,在中国消费经济思想史上独具一格。墨于的消费经济思想以节用论为核心。他提出打破等级界限的普遍的消费标准;主张以发展生产保证消费;警告统治者要全面实行节用以保证多数人的长远消费;阐明应加强消费品的积...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文晓 林美卿
儒墨思想是春秋战国时期影响较大的理论,墨子作为伟大的平民教育家,他的思想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思韵。墨子兼爱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兼爱""爱无差等""爱利结合"等,具有平等性、交互性和为民性等特点,但是也具有一定的空想性、迷信性和封闭性。但综合来讲,研究墨子思想对传统思想的继承、个人道德素养的提升、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维系良好的国家关系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
墨子 中国哲学 兼爱 非攻 尚贤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继平
墨子名翟,生于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也是一位学贯文理、注重实践、百科全书式的"平民圣人"。西汉以前,儒墨并称,同为显学。墨子的言行和思想主要集中在《墨子》一书。墨子出生平民,一生没有脱离生产劳动。墨子的思想来自劳动和劳动人民、为了劳动和劳动人民,最大的特点是尊重劳动和劳动人民。他主张"兼爱"、"非攻",强调平等相爱,反对侵略战争和暴力;他主张"尚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琦
文章考察了《墨子》中"之"的所有用例,并结合例句详尽分析了"之"的语法功能。依据吕叔湘、王力、周法高、郭锡良等语法学家的理论,将"之"界定为指示代词中的泛指指示代词。认为"之"所指代的事物比较广泛,没有近指指示代词或远指指示代词指代事物那样强、那样具体,并逐渐趋于虚化。
关键词:
之 《孟子》 泛指指示代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峰 石伟平
在先秦诸子中,墨子不仅是技术熟练的工匠,而且重视工匠技术的传授。从《墨子》中有关内容分析来看,墨子的工匠观主要体现在对工匠社会地位、工匠能力素质、工匠考核方式及工匠技术规范四个方面的认识。继而,从方法上来讲,成为工匠需要吃苦耐劳、知行合一、拥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和对职业的专注和热爱。墨子的工匠观及其相关建议,对于当代中国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保证"农与工肆之人"获得平等的教育权力;主动施教,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道德教育要提倡兼爱,重视自我修养;重视职业教育在社会阶层流动中的作用。当然,墨子有关工匠的思想也存在着局限,在教育实践中要批判性地吸收和借鉴。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许晓东 赖启福
从哲学视角出发,立足于森林的爱与用,从3个维度分析王阳明和墨子关于自然之爱的不同方式和取用自然的不同评价体系,以及爱与用的不同形上保证。爱是一种情感,用是一种行为。如何保证情感与行为之统一,二人均给出了体系化思想论证。于爱之层面,王阳明的一体之仁与墨子的兼爱交相辉映;于用之层面,王阳明的"知善知恶"与墨子的"合其志功"各显神通;于爱用统一层面,王阳明的"自然的条理"与墨子的天志明鬼相得益彰。以墨子的天志为底线,以王阳明的条理为延伸,为森林经营管理行为划定基本的底线和界限,才能为森林经营管理的效率开辟道路。
关键词:
森林 环境伦理 王阳明 墨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