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33)
- 2023(12883)
- 2022(11034)
- 2021(10079)
- 2020(8691)
- 2019(19477)
- 2018(19021)
- 2017(37167)
- 2016(19634)
- 2015(21840)
- 2014(21699)
- 2013(21323)
- 2012(19536)
- 2011(17308)
- 2010(17370)
- 2009(15906)
- 2008(15067)
- 2007(13184)
- 2006(11546)
- 2005(10153)
- 学科
- 济(100429)
- 经济(100249)
- 管理(59327)
- 业(55774)
- 企(47539)
- 企业(47539)
- 方法(42423)
- 数学(36746)
- 数学方法(36281)
- 财(22819)
- 中国(22087)
- 农(21428)
- 地方(21372)
- 业经(19922)
- 学(18298)
- 制(16082)
- 农业(14462)
- 理论(14151)
- 务(14149)
- 和(14129)
- 财务(14102)
- 财务管理(14077)
- 地方经济(13753)
- 企业财务(13442)
- 技术(13232)
- 贸(12869)
- 贸易(12860)
- 环境(12631)
- 银(12463)
- 易(12443)
- 机构
- 大学(275374)
- 学院(274584)
- 济(124370)
- 经济(122109)
- 管理(109759)
- 理学(95393)
- 理学院(94444)
- 管理学(92884)
- 管理学院(92356)
- 研究(90187)
- 中国(68066)
- 财(56769)
- 京(55061)
- 科学(51855)
- 财经(45407)
- 所(43323)
- 中心(42663)
- 经(41315)
- 江(40833)
- 农(40307)
- 经济学(39463)
- 研究所(39189)
- 业大(37652)
- 经济学院(35286)
- 范(34245)
- 师范(33895)
- 财经大学(33867)
- 北京(33635)
- 院(32384)
- 州(31702)
- 基金
- 项目(187306)
- 科学(150477)
- 基金(140116)
- 研究(136334)
- 家(121154)
- 国家(120191)
- 科学基金(105417)
- 社会(92389)
- 社会科(86931)
- 社会科学(86908)
- 基金项目(73841)
- 省(72351)
- 自然(67434)
- 自然科(65993)
- 自然科学(65975)
- 自然科学基金(64858)
- 教育(63522)
- 划(60276)
- 资助(57049)
- 编号(52798)
- 部(42647)
- 成果(42115)
- 重点(41781)
- 发(39866)
- 创(39508)
- 国家社会(38925)
- 教育部(37668)
- 创新(36923)
- 人文(36697)
- 科研(36294)
共检索到4061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先明 邵素军
大规模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推动了学术界重新思考抵御增长萎缩与长期增长绩效的关系。经济史研究表明,长期增长绩效是增长和萎缩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传统经济分析忽视了发展过程中增长萎缩的重要性;从长期增长的结果来看,降低萎缩率和萎缩频率与实现高增长率同样重要。本文从学说史的视角考察了主流经济学对增长萎缩分析缺失及其原因,分析了萎缩与长期增长绩效的经验史实,讨论了增长萎缩的内涵和导致增长萎缩的原因,并从社会能力的角度探讨了增长韧性的内涵。本文认为,社会能力为国家间的增长韧性差异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解释框架,而社会能力的积累有助于增强国家的增长韧性。
关键词:
增长韧性 社会能力 长期增长绩效 学说史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钟祥财
《通论》的理论具有逻辑性、建构性和目的性的特点。这些特点是凯恩斯学术研究中遵循科学主义和整体主义思想方法的必然结果,这种思想方法深受其家庭环境和教育背景的影响。凯恩斯的成功是工具理性时代的选择,这一选择有其必然性和局限性。从思想史角度考察凯恩斯的经济学说,有助于得出某些有益于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看法。
关键词:
凯恩斯 经济学说 思想史考察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闫敏
我国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宏观经济运行平稳,主要指标处于合理区间,经济发展的韧性、潜力提升,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呈现出强劲的韧性和巨大的潜力。我国物质基础雄厚、产业体系完备、人力资本丰富、国内市场广阔,经济发展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由于我国的逐步强大,引发了部分守成大国的恐慌,国际单边主义、民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中美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唐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深刻变化。过去三十年世界经济格局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全球化深化了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也创造了一种不稳定的双赢模式。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均在全球产业转移中获得了要素生产力递增的收益。要素生产率递增可能使采取固定汇率的货币经历从高估到低估的转变,全球产业转移支持了发展中国家广泛而持续地保持这一优势,并以经常性项目和资本项目间跨国补偿机制实现了全球经济不稳定的平衡,也创造了全球流动性过剩。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汇率 对外开放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邓海清
2019年以来,外部经济环境总体趋紧,中美贸易摩擦出现反复。美国将对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的关税从10%上调至25%,但"疾风知劲草",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依然表现出较强的韧性。受春节因素和减税效应等叠加影响,2019年1~4月份经济和金融数据的单月波动较大,从数据累计同比和长期趋势看,中国经济较2018年温和复苏的态势较为明朗。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高辰颖
科学分析中国经济增长力韧性,既可以坚定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信心,又可以为当前创新宏观调控思路提供理论支撑。中国经济增长力韧性为多重因素所作用,受多种经济学理论共同支撑。经济增长力韧性其内生因素包括资源禀赋、人口结构、基础设施、经济结构等经济体自身特点;其外生因素包括政策体制、社会、文化等。要提高中国经济增长力韧性,克服其脆弱性,必需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制度和政策的创新,促进经济增长从依靠要素投入向依靠创新驱动转变。
关键词:
经济增长力 韧性 改革 创新驱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罗丙志
一部国际贸易学说史,可以看作是一部关于国际贸易中政府行为的思想史.本文以国际贸易与政府行为为主线,对西方有关经济贸易理论进行了总体考察分析,以便于我们从一个新的视角来理解各种经济贸易理论,并以政府行为作为出发点来研究经济贸易问题.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闫晓红
笔者利用一个城市化水平内生增长模型,借助非平稳面板数据的方法,考察了中国省际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论表明,虽然中国整体的城市化水平比较低,需要通过提高城市化水平来促进经济增长,但并不是所有省份的城市化水平提高都能促进经济增长,某些省份存在着相对于经济增长的过度城市化问题,其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经济增长起负向作用,而且过度城市化的负面效应会抵消投资所带来的效应。
关键词:
城市化 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志彪
Economic growth is a comprehensive and complex socioeconomic phenomenon,which is difficult to be explained solely from an economic or political viewpoint convincibly.In recent years many scholars are attempting the research of economic growth problem from the level of political implication. This is ...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隋建利 吕文强
本文通过对风险来源进行时变贡献分解,实现在险增长的脆弱性溯源,并构建分型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从韧性结构、抵抗能力以及恢复能力等多重视阈,系统性解构在险增长的经济韧性。研究发现:(1)在险增长具有显著的“事件驱动”特征,在极端事件冲击下,在险增长表现出明显的下行态势。经济增长尾部风险存在显著的非对称性特征,当经济下行风险升高时,经济上行风险同样明显增加。(2)在险增长的脆弱性溯源结果表明,信贷投资与地方政府债务的正向驱动贡献日渐下降,股价波动仅在金融危机和股市异动时期发挥显著的负向驱动作用。步入新发展阶段,房价增速的驱动力量从早期的正向逆转为较大负值,而供应链与消费状况则在近期发挥较多的积极作用。现阶段,房地产以及地方政府债务因素能够给未来增长风险提供更加灵敏的预警信号。(3)分型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概率路径表明,伴随国内经济结构转型,L型收缩概率呈现明显的上行趋势,而当经济系统面临外生的风险冲击时,U型抵抗概率将迅速攀升,此时经济具备顽强的抵抗韧性。此外,2022年后实际增长趋势与最优增长趋势再度重合,这不仅说明中国经济的恢复韧性相对较强,也意味着现阶段的“三重压力”并未构成严峻的风险冲击。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钞小静 任保平
影响经济发展结果的不仅仅是经济增长的速度,还有经济增长的质量。经济增长的质量也是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经济转型实质是一场大规模的制度变迁过程,经济转型的关键是"使制度正确",形成社会制度结构中的关键变量——社会激励结构,节约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交易成本,形成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激励和治理机制。中国特有的经济转型与经济增长质量变化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本文运用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度来对我国1978年改革以来的经济增长质量进行量化,在实证研究基础上得出体现我国经济转型的市场化率、工业化率、城市化率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是正向的相关关系,我国的经济转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建
食品短缺与输入通胀使我国经济开始转向低增长、高通胀格局。对此采取的宏观调控方针应当保持"双稳健"的原则,这样才能避免发生危险和误判。面对这种格局,我国的宏观调控应把握两点:一是确保经济增长放在第一位,二是确保人民币稳中有升。
关键词:
增长 通胀 宏观调控 经济增长 人民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中胜
以苏州市为例,文章考察了经济发展质量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作为基础,以人均工业废气、人均工业废水、人均二氧化硫人均固定废弃物的排放量等四个方面作为环境质量的替代指标,我们考察了经济发展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实证研究的结果发现,经济发展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广泛存在,体现在苏州市的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库兹涅茨曲线,但是除了人均二氧化硫排放量已达到拐点以外,其余污染物排放量的拐点还未到来,环境污染压力仍然很大;进一步的分析表明,第二产业的比重、城市化的进程、对外贸易以及外商直接投资都对苏州市的环境质量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环境质量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许宪春
本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历史、现状、矛盾以及未来的发展进行了研究。重点对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因进行了考察,通过动态分析、国际比较等方法说明了高速经济增长为中国综合国力、人民生活和国际地位所带来的深刻变化,并探讨了这一增长的主要基本原因。同时,本文也对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的主要矛盾进行了探讨,论证了中国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可能性以及必须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平稳 国际地位 需求 供给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晓敏 马凌远
文章利用1999~2008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检验了出口地区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发现出口地区结构独立于贸易水平本身而显著影响经济增长率。当考察的样本为全部省份或贫穷省份时,出口集中度变量的估计系数显著为正;而当考察的样本为富裕省份时,估计系数为负,且统计上是不显著的。这意味着贫穷省份可以从集中出口贸易中获益,而富裕省份则不然,至多是混合的情况(即有的获益、有的受损)。这说明当前我们应该允许并支持贫穷省份在一定时期内集中与某个或某些国家建立长期、稳定的贸易联系;同时应尽快敦促富裕省份分散出口地区结构,防止富裕省份的集中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损害从潜在风险转化为现实危害。
关键词:
出口集中度 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