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44)
2023(2966)
2022(2574)
2021(2371)
2020(2023)
2019(4689)
2018(4551)
2017(9245)
2016(5031)
2015(5643)
2014(5491)
2013(5778)
2012(5569)
2011(4944)
2010(4973)
2009(4619)
2008(4459)
2007(4021)
2006(3707)
2005(3430)
作者
(16489)
(13965)
(13683)
(13127)
(8931)
(6720)
(6159)
(5515)
(5423)
(5014)
(4920)
(4782)
(4653)
(4632)
(4622)
(4483)
(4166)
(4145)
(4087)
(3924)
(3618)
(3528)
(3501)
(3311)
(3241)
(3177)
(3118)
(3045)
(3000)
(2852)
学科
(24436)
经济(24411)
管理(12036)
(11670)
方法(11306)
数学(10363)
数学方法(10252)
(8429)
企业(8429)
(6607)
中国(6186)
(5874)
地方(5734)
(5494)
农业(4235)
(4063)
贸易(4060)
(4039)
地方经济(3991)
税收(3882)
(3865)
(3828)
(3732)
业经(3665)
(3364)
金融(3364)
(3043)
银行(3017)
收入(2893)
(2884)
机构
大学(74199)
学院(71722)
(32070)
经济(31526)
研究(31052)
管理(23878)
中国(22596)
理学(20380)
科学(20177)
理学院(20111)
管理学(19596)
管理学院(19488)
(18063)
(17290)
(16605)
研究所(15766)
农业(14594)
(14412)
业大(13335)
中心(13307)
(11753)
(11409)
财经(11080)
(10721)
经济学(10690)
北京(10433)
(10148)
经济学院(9667)
科学院(9533)
农业大学(9143)
基金
项目(48800)
科学(37612)
基金(36237)
(34258)
国家(34019)
研究(30908)
科学基金(27471)
社会(19804)
自然(19293)
自然科(18857)
自然科学(18848)
社会科(18759)
社会科学(18753)
自然科学基金(18549)
(18497)
基金项目(18248)
(16493)
资助(16112)
教育(14159)
重点(11879)
(11179)
(10971)
计划(10782)
编号(10623)
科研(9803)
(9783)
科技(9390)
创新(9285)
成果(9046)
教育部(8913)
期刊
(34885)
经济(34885)
研究(23145)
学报(17280)
中国(16544)
(15929)
科学(14309)
大学(12379)
学学(11833)
(11170)
农业(10767)
管理(10336)
经济研究(6580)
(6560)
金融(6560)
教育(6341)
(6051)
财经(5930)
技术(5418)
(5204)
业大(4992)
问题(4671)
农业大学(4242)
业经(4225)
(4137)
世界(4107)
(4053)
统计(4043)
国际(3888)
技术经济(3698)
共检索到1162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清华大学宏观经济课题组  
我国199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根据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要求,提出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为9%,零售物价总水平上涨幅度控制在10%以下。按照我们的实证分析和预测,这两项主要指标都将突破两位数,达到10%以上。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朱运法  
一、导言 经济增长速度、失业率以及物价上涨率是反映一个国家宏观经济运行状态的三个最重要的指标,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也是制订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宏观经济运行的理想状况是“一高两低”,即高的经济增长率,低的失业率和物价上涨率。但这三个指标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它们之间存在“简单”的关系。本文试图通过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状况来分析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力图说明,在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颖  王亚丽  
通过采用陈诗一[1]估算的中国两位数工业行业数据和World Bank[2]提出的就业创造和增长分解工具,本文对中国两位数工业行业内是否存在无就业增长的问题进行了检验,并通过分解分析对可能的原因进行了探索。结论显示:(1)中国两位数工业行业总体上存在无就业增长的情形,但结构上具有行业差异。(2)劳均产出变化解释了中国工业两位数行业增加值80.94%的总体增长率,是劳均产业增加值的变动的决定性因素。(3)劳动者供给数量变动和跨部门配置对劳均产出增长分别具有11.05%和7.79%的解释力,但就业岗位在此过程中却逆向减少9.74%。提升劳动者技术能力,继续推动劳动力市场的完善,以及减少劳动力配置的...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胡少维  
论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和物价上涨的关系国家信息中心胡少维一、投资增长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从供给方面考虑,就Cobb-Douglas生产函数而言,产出是固定资产、人力以及技术进步共同作用的结果。固定资产的形成很显然要求有一定量的投资,同时技术进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庆红  
目前的益贫式增长理论和实证研究没有充分重视物价上涨对不同收入群体的影响。文章分别基于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特定百分位点的消费价格指数(PCPI)分析物价上涨对新疆城镇经济增长益贫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02~2012年新疆利用PCPI计算的新疆城镇贫困指数均不同程度高于以CPI为标准计算的贫困指数,以食品类消费品价格上涨为推手的消费价格指数上涨对贫困人口的不利影响远远超过了其他收入群体,并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新疆城镇经济增长的益贫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方春树  聂建平  
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物价上涨关系的实证分析方春树,聂建平货币供给、经济增长与物价上涨是分析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三大经济指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这三大指标存在何种依存关系,更明确他说,作为外生变量一货币供给,对内生变量一经济增长与物价上涨有何影响,本文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江训清  
实现物价上涨率低于经济增长率的思考●江训清实现物价上涨率低于经济增长率,既不能纯粹为控制市场物价的上涨而牺牲经济高速增长,也不能单纯为追求经济高速增长而任由价格上涨。具体来说,必须主要做到以下几点:㈠控制好经济增长速度和物价上涨幅度。在经济增长速度方...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炳才  
我国经济增长与物价上涨关系的分析(1978年以后)─—兼谈调整物价要选准时机陈炳才经济增长与物价上涨的关系,在理论上可以有几种不同的组合方式,但这仅仅是指二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如果不放入具体的历史环境和经济条件中去,很难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我们这里就是...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培源  
当前我国物价持续上扬,通胀预期压力不断加大,成为影响国民经济运行的突出矛盾。稳定物价和管好通胀预期成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也是最为紧迫的任务。该文从流动性过剩、外部输入因素、成本推动和需求拉动、市场化改革滞后四个方面分析当前通胀的原因,并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市场化改革四个方面提出应对物价上涨和通胀预期增强的应对之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书华  孔祥毅  
近段时期以来,物价上涨、人民币升值以及经济增长趋缓的压力开始成为货币政策调控的焦点所在。宏观领域流动性过剩的现实实际上是我国货币供求非均衡现象的反映,本文从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角度,通过对流动性过剩背景下货币供给与物价和产出相互关系的理论分析和检验,指出了目前经济条件下我国货币政策调控面临的困境,并针对这些问题就提高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尹伯成  
持续增长本来指在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其发展要求的资源的前提下的发展,即不以牺牲未来世代人利益来换取当代人利益的发展,或既顾眼前又顾将来的发展,但现在往往也指使经济能平稳地而非大起大落地按一定速度的发展。这里我取第一种含义分析问题,我的一个基本观点是:经济持续发展,要以转变增长方式为条件,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又要以经济发展速度适当为前提。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曾一直片面追求高速度。这绝非偶然。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把高速度作为社会主义优越性主要标志和保证,由此决定各级政府官员和企业领导人的政绩都和本地区、本单位的发展速度及产值相联系,从而搞大计划,求高指标,且层层加码成为传统。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徐萍  
2003年9月以来,国内各地食用油、面粉和大米以及肉禽蛋奶等日用消费品的价格不约而同地上涨,涨幅高达10%~20%;重要生产资料如钢材、电力等产品价格也上涨明显。那么,导致这一波物价上涨的原因到底有哪些呢?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林茂  
物价上涨的原因与对策李林茂近几年来,人们议论最多的恐怕首数物价上涨问题。李鹏总理在八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报告1994年我国各方面工作新进展的同时,也指出前进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物价上涨幅度过高。尽管人们对价格上涨的心理和经济承受能力比1988年大大增强,但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