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84)
- 2023(6680)
- 2022(5709)
- 2021(5026)
- 2020(3898)
- 2019(9107)
- 2018(8870)
- 2017(17335)
- 2016(9075)
- 2015(9998)
- 2014(10056)
- 2013(10208)
- 2012(9875)
- 2011(9027)
- 2010(9407)
- 2009(8449)
- 2008(8231)
- 2007(7500)
- 2006(7077)
- 2005(6654)
- 学科
- 济(49756)
- 经济(49721)
- 业(22539)
- 管理(21087)
- 地方(19768)
- 中国(17288)
- 企(14805)
- 企业(14805)
- 农(14349)
- 方法(13348)
- 地方经济(11985)
- 业经(11664)
- 数学(11595)
- 数学方法(11510)
- 农业(10514)
- 发(9764)
- 贸(9150)
- 贸易(9139)
- 融(8846)
- 金融(8846)
- 易(8707)
- 银(8606)
- 银行(8592)
- 行(8433)
- 学(8110)
- 财(7940)
- 制(7546)
- 环境(7490)
- 发展(7325)
- 展(7303)
- 机构
- 学院(130596)
- 大学(127824)
- 济(59037)
- 经济(57861)
- 研究(52389)
- 管理(45637)
- 中国(40179)
- 理学(37511)
- 理学院(37011)
- 管理学(36456)
- 管理学院(36206)
- 科学(30478)
- 京(28737)
- 所(27334)
- 财(26622)
- 研究所(24345)
- 中心(23316)
- 农(23088)
- 江(21837)
- 财经(19739)
- 范(19262)
- 师范(19046)
- 北京(18944)
- 院(18762)
- 经济学(18291)
- 州(17971)
- 经(17782)
- 农业(17607)
- 业大(17398)
- 省(17398)
- 基金
- 项目(80065)
- 科学(62656)
- 研究(61094)
- 基金(55462)
- 家(48152)
- 国家(47681)
- 科学基金(40032)
- 社会(39094)
- 社会科(37087)
- 社会科学(37083)
- 省(33021)
- 基金项目(28513)
- 划(27037)
- 教育(27003)
- 编号(24840)
- 发(24753)
- 自然(23355)
- 自然科(22784)
- 自然科学(22780)
- 资助(22549)
- 自然科学基金(22355)
- 成果(20765)
- 发展(20359)
- 展(20004)
- 课题(18651)
- 重点(18637)
- 部(16972)
- 创(16716)
- 国家社会(16212)
- 创新(15672)
共检索到2233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世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30多年。未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态势还能延续多长时间,增长速度放缓将在何种背景和时点出现以及如何正确应对由此带来的挑战成为我国中长期发展必须深入研究的重大战略问题。我们研究的初步结论是:2015年左右,也就是"十二五"末、"十三五"初,我国将进入增长速度回落的时间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世锦
借鉴不同类型工业化国家经济增长的历史经验,我们采用三种方法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历史进程和前景进行了分析,预计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有很大可能在2015年前后下一个台阶,一旦增长速度常态性而非短期性地回落,增长模式或发展方式的转变将势在必行。要成功实现转型,解决经济转型中的诸多问题,从根本上说,有赖于相关领域的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应当着力推动"参与促进型改革",其要点可概括为:扩大参与机会,提升参与能力,完善鼓励创业、创新的制度和政策,创造稳定参与预期的法治环境。
关键词:
中国经济 发展方式 改革 转型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尹伯成
持续增长本来指在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其发展要求的资源的前提下的发展,即不以牺牲未来世代人利益来换取当代人利益的发展,或既顾眼前又顾将来的发展,但现在往往也指使经济能平稳地而非大起大落地按一定速度的发展。这里我取第一种含义分析问题,我的一个基本观点是:经济持续发展,要以转变增长方式为条件,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又要以经济发展速度适当为前提。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曾一直片面追求高速度。这绝非偶然。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把高速度作为社会主义优越性主要标志和保证,由此决定各级政府官员和企业领导人的政绩都和本地区、本单位的发展速度及产值相联系,从而搞大计划,求高指标,且层层加码成为传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廖翌宏
长期以来,不少人在研究计算企业从亏损到盈利或从盈利到亏损的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的方法,卢玉亭同志和唐家甫同志先后在《统计与决策》1985年第四期和1986年第一期上发表了相同的意见,即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宇德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季和
贵刊1986年第4期上登载湖北省供销学校廖翌宏同志写的问题探讨,提到卢玉亭、唐家甫两同志所列的计算公式,不仅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中也是行不通的。又说:“无论是从亏损到盈利,还是从盈利到亏损,都不能计算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这种质的巨变是任何百分比都不能恰当表达的。”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郭旭红
新中国成立以来,GDP增长速度总体较快,但呈现出"高速—低速—高速—中高速"发展的特征。与改革开放前30年中国宏观经济与各地区微观经济波幅较大相比,改革开放后30多年来,两者的稳定性同时增强,实现了"高增长—低通胀"的宏观格局。与二战后高速增长的其他经济体和遭受世界金融危机冲击的国家进行比较,1978—2012年,中国打破了世界经济史上GDP高速增长的纪录。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全球化、人口红利、科技创新、投资,是GDP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因。目前,受国内外环境条件制约,GDP由高速转入中高速发展。系统考察新中国GDP增速的演变历程,深入研究波动的原因,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GDP增速适度发展的标准,对经...
关键词:
新中国 GDP增长速度 发展演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跃建
企业经济活动中,基期盈利报告期转为亏损或基期亏损报告期转为盈利的现象,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可否计算、如何计算尚无定论。盈亏互变,是企业经济活动中最为活跃的现象,笔者认为,统计对比分析不能回避这一现象,盈亏互变外并非“异质不可比”。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汪红驹 张馨羽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质量持续提高,2022年经济增长速度偏低。“三重压力”持续演化,需求收缩是短期内我国宏观经济面临的主要矛盾,与国际主要经济体比较,我国经济增长-通胀指标组合相对偏冷,经济增长低于潜在经济增长率,失业率有所提高。供给冲击对物价上涨的影响减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持续调整。消费信心指数和采购经理指数(PMI)仍处于弱势,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贬值预期改善。2023年我国将持续优化疫情防控措施,改善融资环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美联储加息路径可能趋向缓和,这些冲减“三重压力”的因素将缓解需求收缩压力,推动经济转向强势增长。长期的经济低增长会损害经济发展质量。2023年是党的二十大后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元年,应坚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推动经济实现质量与速度协调并进的增长,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开好局。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储玉坤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使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向纵深发展。跨国公司的崛起有力地推动了世界贸易的突飞猛进。1991年世界出口总额高达3.44万亿美元,比10年前的1981年出口总额1.90万亿美元,增长了81%。其中发达工业国家出口额为2.50万亿美元,比1981年出口额1.23万亿美元,增长了103%;发展中国家出口额为0.94万亿美元,比1981年出口额0.64万亿美元,仅增长46.9%。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顾海兵 林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学民
本文对民生水平的文献简要综述后,对Jorgenson的2006年提出的民生水平进行经济学分析证明。然后对中美两国1980-2006年的民生水平增长速度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中国改革开放后民生水平一直是正的提高。而美国只有在1990-1999年间是正的提高且高于中国。在进入21世纪后,由于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很大,所以民生水平的提高速度相比于20世纪改革开放后有所减缓,而美国同期却是以-0.4%在大幅衰减。文章最后给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民生水平 国民经济核算 增长速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