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90)
- 2023(11699)
- 2022(9310)
- 2021(8419)
- 2020(6850)
- 2019(15650)
- 2018(15551)
- 2017(29512)
- 2016(15722)
- 2015(17970)
- 2014(18022)
- 2013(17769)
- 2012(16486)
- 2011(15138)
- 2010(15252)
- 2009(14318)
- 2008(13771)
- 2007(11889)
- 2006(11055)
- 2005(10321)
- 学科
- 济(97772)
- 经济(97699)
- 管理(40753)
- 业(36868)
- 方法(35674)
- 数学(32723)
- 数学方法(32351)
- 中国(27076)
- 企(26642)
- 企业(26642)
- 地方(22742)
- 农(20483)
- 业经(17027)
- 学(15764)
- 贸(14753)
- 贸易(14740)
- 财(14645)
- 农业(14381)
- 易(14286)
- 地方经济(14232)
- 制(13150)
- 环境(12937)
- 发(12592)
- 融(11779)
- 金融(11777)
- 银(11402)
- 银行(11386)
- 行(11051)
- 产业(10860)
- 体(10417)
- 机构
- 大学(237175)
- 学院(234895)
- 济(117538)
- 经济(115604)
- 研究(90254)
- 管理(86820)
- 理学(74604)
- 理学院(73707)
- 管理学(72290)
- 管理学院(71842)
- 中国(68630)
- 京(50969)
- 科学(50499)
- 财(49000)
- 所(44830)
- 研究所(40625)
- 经济学(39452)
- 财经(39219)
- 中心(38729)
- 经(35905)
- 经济学院(35292)
- 农(34879)
- 江(33312)
- 北京(32818)
- 院(32320)
- 业大(30345)
- 范(30150)
- 师范(29903)
- 财经大学(29135)
- 科学院(27447)
- 基金
- 项目(154245)
- 科学(123962)
- 基金(116600)
- 研究(111215)
- 家(101816)
- 国家(101112)
- 科学基金(87033)
- 社会(77067)
- 社会科(73362)
- 社会科学(73346)
- 基金项目(60006)
- 省(56173)
- 自然(53646)
- 自然科(52523)
- 自然科学(52515)
- 自然科学基金(51575)
- 教育(49809)
- 资助(48552)
- 划(47979)
- 编号(41183)
- 部(35410)
- 发(35076)
- 重点(35070)
- 国家社会(34233)
- 成果(33311)
- 中国(31020)
- 教育部(30881)
- 创(30835)
- 人文(29421)
- 课题(29352)
- 期刊
- 济(132558)
- 经济(132558)
- 研究(78606)
- 中国(46023)
- 财(35387)
- 管理(34460)
- 科学(33342)
- 学报(33126)
- 农(32452)
- 大学(26066)
- 学学(24754)
- 经济研究(23816)
- 农业(22210)
- 融(22107)
- 金融(22107)
- 财经(20882)
- 技术(20467)
- 问题(19032)
- 教育(18518)
- 经(18312)
- 业经(17227)
- 贸(15526)
- 统计(15195)
- 世界(14861)
- 国际(14084)
- 技术经济(14020)
- 策(13179)
- 业(12566)
- 决策(12008)
- 现代(11209)
共检索到363996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振华
进入90年代,中国经济增长出现了许多与80年代不同的新特点,从而引起人们对宏观经济态势判断的困惑及政策调整的为难。笔者认为,问题的关键是中国经济增长轴心发生转移,形成了城市化推动型经济增长。把握住这一基本线索,有助于我们分析宏观经济走势,并采取适宜的政策措施。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范桂汕
经济增长的阶段论或经济发展阶段学说,是经济发展理论的一个重要领域。经济史学家概括和划分经济增长的阶段,是为了揭示经济发展的规律,总结不同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分析造成不同历史时期经济发展呈现不同特征的原因,以及评价不同阶段的经济绩效和阶段跨越的历史动因;并为工业化与现代化战略设计和政府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
经济增长的阶段 罗斯托 钱纳里 库兹涅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连城
一、经济增长的阶段性经济增长具有阶段性。在不同的经济增长阶段,会有不同的经济增长速度,而不同的经济增长阶段和经济增长速度又是与一国的经济规模联系在一起的。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可以设想一个坐标,坐标的纵轴表示经济增长速度,横轴表示一国的经济规模,坐标中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军扩
由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海南)举办的以"2014新兴经济体智库经济政策论坛——走向新常态的新兴经济体"为主题的第79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于2014年11月1~2日在海口举行。本刊征得张军扩、王一鸣、吴晓求、宋立、倪红日、曹文炼、刘尚希、王小鲁、汪玉凯、张占斌、郑新立、郭濂、欧阳康、李实、薛澜等专家学者的同意,编发该组演讲论文。文章在"走向新常态的新兴经济体"的背景下,纵论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涵盖中国追赶型增长的阶段转换与增长前景;以创新推动产业向中高端水平发展;资本市场发展与中国金融的结构性改革;中国经济新常态与城镇化新趋势;中国经济新常态下财税改革的目标、路径以及面临的挑战;经济增长、收入分配...
关键词:
新常态 新兴经济体 经济改革与发展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傅晗彧 王晓彤 张少华
加工贸易的逆“自我选择”效应及税收优惠政策扭曲资源配置可能阻碍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提升;但是随工业化阶段的演进,加工贸易通过多条途径促进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提升,进而部分抵消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的负向作用,即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的影响可能发生非线性变化。文章利用我国1981~2017年数据并构建阈值协整模型检验发现: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具有负向作用;随工业化阶段演进即第二产业产值与第三产业之比低于某一数值时,加工贸易的负向作用减弱;采用不同方法测度部分变量,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均存在非线性效应,实证检验结果是稳健的。上述研究表明,随着工业化阶段演进,加工贸易发展的专业化分工效应、规模经济效应等不断凸显,促进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提升,减弱了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的负向作用。
关键词:
工业化阶段 加工贸易 经济增长集约化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隋建利 刘金全 闫超
文章基于我国国内和国际旅游收入年度数据,在分别对其总量和增长率序列进行定量探讨后,运用双阶段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对我国旅游经济增长动态过程进行阶段性变迁识别和转移分析。结论表明:(1)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和国际旅游收入均大体呈不断攀升的态势,国内旅游收入增长率呈U形变化,而国际旅游收入增长率呈周期性变化特征。(2)国内(国际)旅游收入维系快速(低速)增长的可能性要强于其保持低速(快速)增长的可能性,国内(国际)旅游收入维系快速(低速)增长的可能性要强于国际(国内)旅游收入。(3)无论是国内旅游收入还是国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荆林波 张俊伟
如何看待中国的经济状况,国内学者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最近,刘迎秋研究员主笔《次高增长阶段的中国经济》一书,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中国国民经济超高增长过程已终结,次高增长阶段将来临。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未来3~5年我国宏观经济走势:理论与政策研究”的最终成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成勋
我国经济经过近20年的超高增长过程之后,在近期内将进入一个怎样的阶段,是一个低增长阶段呢,还是进入一个较高增长阶段?这个问题关系到我国的现代化发展进程,特别是关系到在21世纪头20年,即到建党100周年时,我们能否建成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因而这是大家不能不关心的一个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不久前出版了《次高增长阶段的中国经济》一书,系统地阐述了这个问题。这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支持的科研项目的集体成果,由刘迎秋研究员主笔。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赵锡军
中国在20世纪70、80年代进行的农村经济改革和城市工业领域的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总体看来,这两轮改革有一个共性,就是进行供给方面的改革,改变以往的农产品和消费品的生产供应方式,形成更加灵活的市场化的供应方式,从而使得生产供应迅速扩张,不仅满足国内需求,还出口国际市场。笔者认为中国经济下一步增长的动力来自于公共服务领域。
关键词:
中国方案 经济增长 改革 公共服务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振全 于震
2002下半年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不断上升,2003年上半年虽然经历了"非典"这样突发性事件的冲击,但经济发展依然保持良好势头,2003年全年GDP增长9.1%,进入了一个基于住宅消费需求持续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发展阶段。由国内生产总值恒等式可知,国民经济的增长可以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净出口来决定。国内需求(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毋庸置疑。尤其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出口和投资受世界政治和经济大环境的影响日益明显,所以只有国内需求增长才是促使我国经济健康、平稳和持续发展的可依靠的支撑力量。尤其消费需求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是经济良性循环的保证。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伟 蔡志洲 郭以馨
著名的奥肯定律研究了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在经济理论界受到广泛的重视。但是奥肯定律研究的是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情况,而中国则是处于市场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国家,不仅经济体制仍处于转轨过程中,产业结构(包括增加值结构和就业结构)也伴随着经济总量的扩张在不断的演进和升级。因此,充分就业的概念和已经完成了工业化的发达市场国家有所不同,除了要通过稳健的经济增长保持低失业率之外,还需要解决不断由农业领域转移出来的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本文通过计算就业弹性和每增长一个百分点的增加值及GDP所带来的就业(尤其是非农就业)这两种方法,对我国现阶段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的数...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就业 工业化 就业弹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靳涛 陶新宇
本文从一般生产要素、结构因素和体制因素三个层次来考察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经济增长,根据数据特征利用计量方法对时间序列划分时间段,并根据自相关检验结果采用Prais-Winsten ar(1)或最小二乘法(OLs)分别进行回归,从而解释各个时间段不同的经济增长动力机制。此外,本文还重点分析了各阶段人均GDP、结构指数与体制指数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根据阶段性动力的研究结论对中国下阶段经济增长提出一些积极的建议。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动力机制 体制 结构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任保平 李梦欣
在新常态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迈入新的历史起点,经济增长进入新阶段。新阶段,我国面临重塑经济增长动力的艰巨任务,亟需构建起质量型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为新一轮经济增长创造前提,从而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新阶段质量型增长动力转换的内容包括:从规模扩张转向效率提升;从经济结构多元化转向经济结构高级化;从制度构建转向制度创新;从需求刺激转向供给结构改革。质量型经济新阶段动力转换的难点在于:经济增长效率低下,经济结构失衡,经济增长的有效供给不足,经济增长中创新能力欠缺。新阶段质量型增长动力重塑的思路及对策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聚经济发展新活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增长动力机制的有效转...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祁京梅
1979~2012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9.8%,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经济过分依赖外需的高增长动力被弱化,同时经济依赖廉价丰富生产要素的高增长时代趋于结束,经济运行进入了一个拐点转折期。经过最近几年的调整转型,可以确认,我国经济增长逐渐由过去的高增长步入中速增长时期。未来一个时期将会维持6%~8%的中速增长。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