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89)
- 2023(8474)
- 2022(6674)
- 2021(5669)
- 2020(4618)
- 2019(10321)
- 2018(9675)
- 2017(18531)
- 2016(9965)
- 2015(11108)
- 2014(11014)
- 2013(10861)
- 2012(10427)
- 2011(9516)
- 2010(9669)
- 2009(9139)
- 2008(8725)
- 2007(7867)
- 2006(7301)
- 2005(6913)
- 学科
- 济(65170)
- 经济(65100)
- 管理(28345)
- 业(23557)
- 方法(18620)
- 企(18214)
- 企业(18214)
- 地方(17364)
- 数学(16617)
- 数学方法(16472)
- 中国(14410)
- 学(12695)
- 地方经济(12624)
- 业经(11988)
- 农(11832)
- 财(11424)
- 制(10548)
- 农业(8381)
- 体(8194)
- 环境(8071)
- 经济学(7840)
- 融(7762)
- 金融(7762)
- 税(7703)
- 产业(7451)
- 银(7383)
- 银行(7370)
- 税收(7304)
- 贸(7289)
- 贸易(7277)
- 机构
- 大学(149968)
- 学院(149211)
- 济(74236)
- 经济(72924)
- 研究(58693)
- 管理(52799)
- 理学(44702)
- 中国(44423)
- 理学院(44144)
- 管理学(43451)
- 管理学院(43164)
- 财(33949)
- 科学(33129)
- 京(31151)
- 所(29720)
- 研究所(26712)
- 财经(26266)
- 中心(25752)
- 经济学(24818)
- 经(23691)
- 江(23327)
- 农(22474)
- 经济学院(21955)
- 院(21559)
- 北京(19965)
- 范(19776)
- 师范(19600)
- 财经大学(19070)
- 业大(18967)
- 州(17773)
- 基金
- 项目(95650)
- 科学(76160)
- 基金(70850)
- 研究(69569)
- 家(62384)
- 国家(61937)
- 科学基金(52521)
- 社会(47698)
- 社会科(45260)
- 社会科学(45251)
- 基金项目(36556)
- 省(35724)
- 自然(31817)
- 自然科(31016)
- 自然科学(31012)
- 教育(30712)
- 自然科学基金(30455)
- 划(30356)
- 资助(28324)
- 编号(26171)
- 重点(22593)
- 发(22563)
- 成果(21867)
- 部(21457)
- 国家社会(20991)
- 创(18964)
- 课题(18930)
- 制(18626)
- 教育部(18534)
- 发展(18371)
共检索到2403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向书坚 郑瑞坤
基于现阶段我国大力提倡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增长模式背景,通过分解经济增长质量指数的结构,突破以往经济增长质量评价研究建立在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下的不足,将循环经济、绿色经济思想引入经济增长质量评价研究中,构建经济增长质量指数结构与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关系图以及能够反映新的经济增长模式的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1995~2006年为例,测评经济增长质量总指数及其分指数,据此判断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状况及增长模式的进程,以期为我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研究提供一个实证分析框架。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薇 任保平
通过对经济增长数量和经济增长质量的理论分析,将经济增长质量界定为经济效率、经济结构、经济稳定性及经济持续性四个维度,采用主成分分析与熵权法相结合的方法对1978~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数量和经济增长质量进行测度,并通过构建耦合理论模型对两者的一致性进行量化评估。研究表明,经济增长数量和经济增长质量之间的一致性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在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增长数量和经济增长质量处于低发展度下的"虚假耦合"状态;在新常态阶段,经济增长数量与经济增长质量不一致性突出,两者呈现高发展度下失调状态。导致两者不一致性加剧的最主要症结在于经济结构失衡,要扭转经济增长数量与经济增长质量的不一致状态必须全面纠正各层次...
[期刊] 改革
[作者]
黄秋菊 景维民
包容性增长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体现了公平与正义的科学内涵,是一种理想的经济发展方式。在经济转型深化阶段,中国经济社会问题的解决迫切需要以包容性增长理念为引导,将经济转型、政治转型、社会转型、文化转型等多种转型相互融合与协同推进,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良好发展。
关键词:
经济转型 经济增长 包容性增长 发展模式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潘海英 周敏
基于2002~2016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以金融化指数为门槛变量,构建面板门槛模型检验金融化对实体经济增长的非线性效应与阶段特征。结果表明,金融化与实体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合理的金融化波动阈值,在合理阈值范围内金融化对实体经济增长具有正外部效应;超出合理阈值则具有负外部性。此外,金融化对实体经济增长的非线性效应呈现鲜明的阶段性特征,在高涨期与衰退期,二者之间均存在"阈值效应",且高涨期内实体经济增长对金融化的波动更为敏感;在正常期,金融化能够有效促进实体经济的稳定增长。因此,政府应当根据经济发展需求完善金融体系,加强对金融体系的监管,针对性地制定合理有效的经济金融政策,实现金融与实体的良性互动,以更好地引导金融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
关键词:
金融化 实体经济 非线性效应 阶段特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钱娟 李金叶
文章运用Bai-Perron多重结构突变模型找出中国经济增长存在的结构突变点,并通过chow突变检验模型和现实有效性检验对中国经济增长动力转换阶段进行研判,运用卢卡斯内生增长模型探寻突变点前后不同发展阶段中国经济增长动力是否存在转换,及增长动力转换特征与规律。结果表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存在3个内生结构突变点,表明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存在时间异质性,且呈阶段性转换特征;经济增长动力正从"要素禀赋型增长动力"向"科技进步型增长动力"、"结构优化型增长动力"和"制度创新型增长动力"转换。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樊元 同小歌
本文对内蒙古的经济增长与就业、各产业产值与各产业就业人数之间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在不同时期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影响是不同的,各产值的增加对各自产业人员的拉动具有非协调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呈现不协调的原因,并提出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就业 回归模型 阶段性 协调性分析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郭熙保 段岳兰
本文从人口红利和统一增长理论两个视角阐述中等收入阶段人口转型的特征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然后,根据世界银行数据和宾州世界表的人力资本指数,采用生存分析中的COX比例风险模型,验证了OECD国家人口转型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提出了中国应对人口转型应该全面放弃计划生育政策,大力开发老年劳动资源以及以"人力资源红利"代表"人口红利"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郭熙保 段岳兰
本文从人口红利和统一增长理论两个视角阐述中等收入阶段人口转型的特征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然后,根据世界银行数据和宾州世界表的人力资本指数,采用生存分析中的COX比例风险模型,验证了OECD国家人口转型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提出了中国应对人口转型应该全面放弃计划生育政策,大力开发老年劳动资源以及以"人力资源红利"代表"人口红利"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范桂汕
经济增长的阶段论或经济发展阶段学说,是经济发展理论的一个重要领域。经济史学家概括和划分经济增长的阶段,是为了揭示经济发展的规律,总结不同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分析造成不同历史时期经济发展呈现不同特征的原因,以及评价不同阶段的经济绩效和阶段跨越的历史动因;并为工业化与现代化战略设计和政府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
经济增长的阶段 罗斯托 钱纳里 库兹涅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连城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上海市统计局综合处课题组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经济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尤其是1992—2007年,地区GDP连续16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但近年来,在外部环境深刻变化和自身增长因素转变的综合作用下,上海经济增长平台已显趋势性下移,下阶段上海经济将如何运行,支撑经济增长的动力格局将如何演变,是值得深入探索的问题。本文从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经济增长的4个阶段入手,着重分析各个阶段经济增长动力格局及其演变,并对“十三五”时期上海经济面临的宏观环境和增长动力要素的变化趋势作基本判断,在此基础上对经济增速作出情景分析和预测。
关键词:
发展阶段 增长动力 资源要素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杰
改革开放以来,需求结构中消费率的不断下降、所有制结构中国有制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比重的持续降低以及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相对稳定,构成了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来源。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我国经济周期波动性不断减弱,经济增长质量明显提高。针对经济结构变动中存在的影响以及经济周期波动性的因素,应相应降低经济周期波动的风险。
关键词:
经济周期波动 经济结构变动 测度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孙文生 靳光华
本文在对经济增长阶段性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对中国农村经济增长的阶段性特征以及总体发展趋势 ,进行了实证分析 ,指出在整体上中国农村经济目前已处于投资推动的发展阶段。但在贫穷落后地区 ,农村经济还处于资源推动的发展阶段 ,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必然要求经济发展采用多元化的经济增长方式。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效顺 张绍良 汪应宏
论文以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建设用地增长态势为研究起点,在把握经济发展与建设用地增长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建设用地增长极限命题;通过构建边际模型,计量建设用地增长的极限时点,进而剖析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1978—2000年间中国经济发展与建设用地增长具有周期性波动特征,两者波动周期基本一致;②中国建设用地增长极限平均时点为2047年左右,不同省(市)建设用地增长极限特征不论时间纵向还是空间横向比较,都大致沿东南—西北线依次分级;③东部地区较早达到建设用地增长极限,其中上海、江苏和广东等11个省(市)早于全国平均时点,河北、四川和青海等其余19个省(市)晚于全国平均水平,东部地区建设用地增长压力...
关键词:
经济发展 建设用地 极限计量 边际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