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76)
- 2023(15239)
- 2022(13095)
- 2021(12165)
- 2020(10545)
- 2019(23955)
- 2018(23998)
- 2017(47109)
- 2016(25368)
- 2015(28455)
- 2014(28206)
- 2013(27585)
- 2012(25282)
- 2011(22514)
- 2010(22482)
- 2009(21271)
- 2008(20688)
- 2007(18267)
- 2006(15501)
- 2005(13911)
- 学科
- 济(101645)
- 经济(101539)
- 管理(70983)
- 业(68611)
- 企(54617)
- 企业(54617)
- 方法(49782)
- 数学(44619)
- 数学方法(44068)
- 农(28812)
- 财(27856)
- 中国(27220)
- 贸(21759)
- 贸易(21751)
- 易(21229)
- 业经(20620)
- 学(20234)
- 制(19793)
- 地方(19079)
- 农业(18861)
- 务(17498)
- 财务(17441)
- 财务管理(17398)
- 银(16915)
- 银行(16873)
- 企业财务(16452)
- 行(16074)
- 融(15585)
- 金融(15582)
- 理论(15096)
- 机构
- 学院(356817)
- 大学(354298)
- 济(147086)
- 经济(144123)
- 管理(137098)
- 理学(118748)
- 理学院(117519)
- 研究(116024)
- 管理学(115360)
- 管理学院(114705)
- 中国(88315)
- 京(73344)
- 科学(71334)
- 财(68872)
- 农(61312)
- 所(58514)
- 财经(55338)
- 中心(54416)
- 业大(54178)
- 研究所(53133)
- 江(51936)
- 经(50195)
- 农业(48600)
- 经济学(45597)
- 北京(45350)
- 范(44884)
- 师范(44371)
- 院(41965)
- 州(41646)
- 经济学院(41467)
- 基金
- 项目(239612)
- 科学(188277)
- 基金(174279)
- 研究(173033)
- 家(152479)
- 国家(151276)
- 科学基金(129410)
- 社会(109665)
- 社会科(104007)
- 社会科学(103979)
- 省(94548)
- 基金项目(91986)
- 自然(84510)
- 自然科(82578)
- 自然科学(82553)
- 自然科学基金(81071)
- 教育(80852)
- 划(79470)
- 资助(72239)
- 编号(70704)
- 成果(56538)
- 重点(54260)
- 部(53297)
- 发(51636)
- 创(50005)
- 课题(48108)
- 科研(46897)
- 创新(46860)
- 教育部(45636)
- 国家社会(45437)
共检索到5130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锐 王新华 杜江
2003年以来,我国粮食进口需求不断增长,粮食进出口大致平衡的状态已发生了根本改变,粮食总量和主要粮食品种已经全面净进口,进口的快速增长引发了关于我国粮食安全的担忧,进口需求及增长原因值得深入探讨。笔者分析了我国粮食进口需求的增长趋势及原因,并选取了2003—2013年的数据,建立粮食进口需求模型,并采用有界协整的方法,重点分析了小麦、玉米和大米三大品种的进口需求,以及各自的收入和价格弹性。研究发现:在长期,国际国内相对价格、收入以及粮食进口需求三者之间存在着稳定均衡的关系;相对价格对进口需求的影响更为显著,价格下降,玉米、大米以及小麦的进口需求会显著增加,其中小麦最敏感;在长期,收入增长将进一步促进玉米进口增长,但对大米和小麦的进口影响有限。与短期相比,长期内相对价格对各品种的进口需求影响更大。因此,我国需要从长期和短期两个期间,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并基于品种差异来防范进口过快增长风险。
关键词:
粮食进口 需求 弹性 价格 收入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锐 王新华 杜江
2003年以来,我国粮食进口需求不断增长,粮食进出口大致平衡的状态已发生了根本改变,粮食总量和主要粮食品种已经全面净进口,进口的快速增长引发了关于我国粮食安全的担忧,进口需求及增长原因值得深入探讨。笔者分析了我国粮食进口需求的增长趋势及原因,并选取了2003—2013年的数据,建立粮食进口需求模型,并采用有界协整的方法,重点分析了小麦、玉米和大米三大品种的进口需求,以及各自的收入和价格弹性。研究发现:在长期,国际国内相对价格、收入以及粮食进口需求三者之间存在着稳定均衡的关系;相对价格对进口需求的影响更为显
关键词:
粮食进口 需求 弹性 价格 收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锐 王新华 李援亚
继大豆之后,近几年我国谷物进口增长迅猛,这引发了关于粮食安全、进口风险的广泛担忧。本文首先分析我国大豆及谷物进口增长趋势及原因,然后采用1992-2013年的数据,运用有界协整的方法,分析我国大豆及谷物的进口需求以及弹性。研究发现,我国大豆和谷物的进口需求与收入、国际国内相对价格在长期都具有稳定均衡的联系,但是大豆比谷物更为显著;无论是在长期还是短期,大豆的进口需求对价格和收入都富有弹性,价格弹性比收入弹性大,国际国内相对价格下降,大豆进口需求将显著增长。同样,我国谷物进口需求价格弹性较大,相对价格下降,谷物进口需求将不断增长;但是在长期基本缺乏收入弹性,收入的拉动作用存在着限值。因此无论长期...
关键词:
大豆 谷物 进口需求 弹性 价格 收入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邵军 徐康宁
有界检验是由Pesaran等(2001)新提出的一种协整分析方法,本文利用这一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口贸易与其决定因素之间的长期关系和需求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中国的进口需求相对于价格缺乏弹性,但相对于收入具有较高的弹性。这一结论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其一,某些国家力图通过促使人民币升值来缓解其贸易赤字的做法是缺乏论据支持的;其二,中国经济的增长是世界经济的积极贡献因素。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林奇
近年来,我国主要粮食品种的进口规模不断扩大,且进口市场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运用进口依赖性评价模型进行评价后发现,我国大豆进口存在依赖性风险,风险来自美国和巴西;我国大米进口2011年以前存在依赖性风险,风险来自泰国和越南,2011年以后则暂不存在该类风险;我国玉米进口存在依赖性风险,风险来自于美国;我国小麦进口存在依赖性风险,风险来自于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法国。
关键词:
粮食安全 主要粮食品种 进口依赖性 风险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坤望 孙玮
通过对近年我国主要进口能源产品的贸易和行业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并对2001年后原油和燃料油这两种最主要的进口能源品,应用月度数据和VAR模型估计其进口需求方程。估计结果的弹性分析表明原油进口缺乏价格弹性,但是有一定的工业增加值和交通运输弹性;燃料油进口有较高的价格弹性和工业增加值弹性。此结果反映出工业和交通业等相关行业发展对油品进口的影响力,并为降低油品对外依存度的相关政策提供了经验研究的证据。
关键词:
石油进口 VAR 弹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匡远配 胡秀琴
粮食安全的供求一直被认为是缺乏弹性的。但是随着粮食功能的多样化及对粮食供求关系的影响,需要重新认识粮食供求的弹性。论文在介绍价格弹性理论的基础上,收集到1978~200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历年粮食供求弹性的实证分析,得出我国粮食供求价格弹性的特点,并据此提出一些对策性建议。
关键词:
价格弹性 粮食 粮食安全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霍忻
随着广东省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升,外商直接投资已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外部引擎,并对区域经济转型与结构调整产生显著影响。选取1979—2014年广东省外商直接投资(FDI)和生产总值(GDP)数据并构建VECM模型,采用协整检验、脉冲响应、格兰杰检验等方法研究FDI和经济增长之间的长短期关系。结果表明:长期中,广东省外商直接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间具有正向的稳定均衡关系;短期中,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比较显著,成为影响广东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外向型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庄道元 陈超 张蕾
文章利用1980~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在单位根和协整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Granger因果检验,对我国农产品进口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产品进口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而且是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经济增长促进农产品进口,而农产品进品对经济增长贡献不显著。
关键词:
农产品进口 协整 经济增长 格兰杰检验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曾福生 高鸣
文章从粮食价格弹性的角度对中、美、日三国的小麦进出口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随着粮食功能的多样化和粮食供求的影响,粮食进出口价格弹性需要被重新认识。以小麦进出口贸易为例,在价格弹性的理论基础上,从进口价格弹性、出口价格弹性、进出口价格弹性、交叉价格弹性四个角度分别对中、美、日1989~2008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小麦 价格弹性 进出口 粮食安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光泗 王莉 谢菁菁 钟钰
本文从粮食进口快速增长背景下粮食贸易格局转变视角,利用中国和国际大豆、玉米、小麦和大米的月度价格数据,采用VAR-BEKK-GARCH模型剖析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粮食价格的影响和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国内外大豆价格间存在协整关系,而国内外玉米、小麦和大米价格间不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国内外粮食价格传递效应上存在差异,国内外大豆价格间存在双向的均值和波动溢出效应,国内外玉米价格间存在单向的均值效应和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国际小麦和大米价格波动传递效应较弱,而中国大米和小麦市场对国际市场具有较强的溢出效应;贸易格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振华
2012年以来,在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加的同时,粮食价格也在不断上涨。不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我国的粮食安全状况都不容乐观。通过介绍国内外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粮食的价格波动情况,从粮食需求、供给及其他方面对我国主要粮食价格剧烈波动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可行性措施,以确保我国粮食安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兆华 褚庆全
区域特别是主产区粮食生产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所在。本文基于山东省2002-2012年粮食生产统计数据,分析了近十年来全省粮食生产的总体状况,发现了山东省粮食安全贡献度呈现逐年下降趋势,揭示了"十连增"背后全省粮食生产潜在的问题,提出了保障山东省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粮食生产 十连增 山东省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徐翔 孙文华
加入 WTO后国际粮食市场对国内粮食生产波动的短期影响主要是通过价格机制传导的。由于中国粮食生产的特点 ,从粮食价格下降直接推测粮食生产下降是失之偏颇的。从粮食生产波动原因 ,粮食贸易与粮食生产波动的关系 ,农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研究了中国粮食生产波动问题
关键词:
WTO 粮食生产 粮食贸易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倩 余劲
粮食生产效率关系国家粮食安全。文章基于河南、山东、安徽、河北4省14县767户种粮户粮食生产2012年基准平滑数据,利用统计描述及数据包络分析,探究农地流转背景下不同类型农户的粮食生产效率。结果表明: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应鼓励转入户种植粮食作物。小麦主产区粮食生产效率低下,技术效率是主要突破点。尽管农地流转有助于促进粮食生产效率,但粮食生产中"天花板"与"地板"的矛盾阻碍了该效用的发挥。建议加强对转出户的社会保障,注重提高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完善粮食补贴政策,加大对农地转入种粮大户的扶持力度,建立农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