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484)
- 2023(23894)
- 2022(20658)
- 2021(19004)
- 2020(16305)
- 2019(37176)
- 2018(36789)
- 2017(69922)
- 2016(38660)
- 2015(43539)
- 2014(43379)
- 2013(42785)
- 2012(39448)
- 2011(35647)
- 2010(36291)
- 2009(34163)
- 2008(33544)
- 2007(30169)
- 2006(26759)
- 2005(23849)
- 学科
- 济(163027)
- 经济(162823)
- 管理(110327)
- 业(108401)
- 企(86159)
- 企业(86159)
- 方法(68824)
- 数学(59772)
- 数学方法(58869)
- 农(52837)
- 财(42128)
- 中国(41067)
- 业经(36852)
- 学(36328)
- 农业(34935)
- 地方(33798)
- 制(33232)
- 贸(28516)
- 贸易(28498)
- 易(27596)
- 务(25871)
- 财务(25767)
- 财务管理(25705)
- 理论(25659)
- 银(25021)
- 银行(24923)
- 企业财务(24333)
- 融(23892)
- 金融(23886)
- 行(23695)
- 机构
- 学院(554676)
- 大学(553090)
- 济(222628)
- 经济(217722)
- 管理(208772)
- 研究(191067)
- 理学(179782)
- 理学院(177670)
- 管理学(173959)
- 管理学院(172967)
- 中国(143646)
- 科学(121250)
- 京(117792)
- 农(108875)
- 财(103731)
- 所(99271)
- 研究所(90123)
- 业大(89492)
- 中心(87333)
- 江(85153)
- 农业(85047)
- 财经(81760)
- 经(74137)
- 北京(74108)
- 范(72145)
- 师范(71284)
- 院(68451)
- 州(67542)
- 经济学(67069)
- 省(62358)
- 基金
- 项目(370951)
- 科学(288586)
- 基金(266607)
- 研究(263942)
- 家(235442)
- 国家(233490)
- 科学基金(198126)
- 社会(164535)
- 社会科(155659)
- 社会科学(155612)
- 省(147219)
- 基金项目(140091)
- 自然(131212)
- 自然科(128142)
- 自然科学(128103)
- 自然科学基金(125783)
- 划(123339)
- 教育(122430)
- 资助(111280)
- 编号(107277)
- 成果(87517)
- 重点(84113)
- 部(80538)
- 发(79267)
- 创(76227)
- 课题(75097)
- 科研(71478)
- 创新(71307)
- 计划(68885)
- 大学(68513)
- 期刊
- 济(252877)
- 经济(252877)
- 研究(161191)
- 中国(111101)
- 农(102630)
- 学报(97631)
- 科学(85236)
- 财(81535)
- 管理(76967)
- 大学(72906)
- 学学(69281)
- 农业(68823)
- 教育(59354)
- 融(51998)
- 金融(51998)
- 技术(48834)
- 业经(42500)
- 财经(40393)
- 经济研究(39870)
- 业(35744)
- 经(34664)
- 问题(32962)
- 版(29267)
- 统计(27418)
- 技术经济(27264)
- 科技(26285)
- 业大(25751)
- 图书(25645)
- 策(24996)
- 理论(24835)
共检索到8325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静锋 周江
本文使用四川省1978年到2015年的农业数据,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考察包括经济增长、非农工资-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劳动价格-生产资料价格比、人均机械拥有量等因素对农业经营规模的影响机制。协整检验表明:经济增长对农业经营规模的扩大具有负向作用,非农工资-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劳动价格-生产资料价格比、人均机械拥有量等对农业经营规模有正向作用。2009年农业产值占比GDP为10%之后,经济增长与农业经营规模变化趋势逐渐一致。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趋势预测表明:经济增长对农业规模扩大具有强大拉动作用,非农工资-农民人均纯收入比的拉动力持续且强大,劳动价格-生产资料价格比在短期内作用强烈,长期作用趋于衰减,人均机械拥有量的拉动作用较小但稳定。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乐 潘武军
应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对适度金融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基于VAR模型对中国农村金融资本与农业经济增长的数量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1985-2011年间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并不与农业经济增长相适应。具有外生性的农村金融资本深化率并没有成为农业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而具有内生性的农村金融资本比率和农业金融资本比率却有助于农业经济增长。
关键词:
经济增长 金融资本 协调增长 农业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程婉静 冯烽
使用1999-2014年中国的税收收入和GDP的季度数据,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长期的税收弹性大于1,税收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速;经济上行阶段的税收弹性为1.28,富有弹性的税收具有抑制通胀的作用;经济下行阶段的税收弹性为0.98,说明税收并没有起到缓解经济波动的作用,其刺激经济活力的作用不足;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对税收的边际效应显著大于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总税收增速放缓与第二产业经营遇阻有密切关系;在开放经济环境下,国内税收对世界经济的依赖性较为稳定,国内税收的长期增长有赖于国内GDP的
关键词:
国内生产总值 税收收入 税收弹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飞 任奕繁
财政政策在我国宏观调控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聚焦点。基于此背景,本文首先对亚洲金融危机、全球金融危机、新冠疫情等突发危机造成经济波动下的财政政策调控效应进行理论阐述,然后建立财政政策效应与经济增长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及相关指标模型,选取2001年至2019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并对财政收入、税收、工业产出以及消费价格水平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函数响应。研究发现:财政支出和税收对工业产出的波动冲击是有效相关的,同时这两种政策有利于平抑经济波动,拉动经济增长。总体来看,税收政策短期内可以达到稳定波动的作用,但从长期来看,调整财政支出对于经济的波动减缓是有效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黄龙俊江 刘玲玉 肖慧 刘小进
基于2000—2019年江西省相关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分析农业科技创新、农业技术效率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农业科技创新、农业技术进步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均衡的关系,但三者之间作用机制复杂,各自对自身贡献率最大且短期内贡献率波动较大,而前二者对后者在长期内具有持续提升影响。总的来说,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经济发展的相互效果是正向的,而农业技术进步与农业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结果复杂,在不同时期的作用和方向不一致;相对于农业技术进步,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较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短期影响更为显著。因此,要提升农业科技创新的长期效应,发挥农业科技创新经费投入的规模效应,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提高农业技术生产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闵继胜 胡浩
本文运用VAR分析方法,考察了我国1994-2007年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演进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经济增长是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人均碳排放量变化却不是引起人均收入变化的原因;2.经济增长导致碳排放量上升,而碳排放量的增加反过来会抑制经济增长速度,但其影响存在一定的滞后期;3.方差分解结果表明人均GDP能解释人均碳排放量预测方差的很大比重,而人均碳排放量在解释人均GDP的预测方差方面所起的作用很小。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速经济增长和工业化水平提升是以环境为代价;另一方面,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缺乏一个碳排放权的有效交易市场,使得环境污染所产生的负外部效应,无法通过碳排放权...
关键词:
VAR模型 碳排放量 经济增长 动态分析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贾功祥 谢湘生
为了更加深刻地认识地区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的短期波动及相互影响,文章构建面板数据向量自回归模型,检验中国29个省市地区,1997~2009年间经济发展水平和能源消费量两者互相对对方的冲击情况。研究表明,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相互拉动作用是非对等的;电力、柴油和汽油单个能源消费和短缺对经济增长波动影响较小,表现出能源间的替代性;能源总量的消费对经济增长波动的影响较显著,与之前研究认为影响性较小的结论有所不同。在制定能源政策时,需要考虑能源总量供给和单个能源供给对经济增长的不同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海燕
文章首先分析了影响我国四川农村居民收入的因素,再运用实证方法对四川农民1992~2007年的经济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了影响四川农村居民纯收入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该模型验证不仅为预测四川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趋势提供了工具,而且为四川农村地区的政策措施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
农村居民收入 影响因素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亦兵 孙晓晴
本文探究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并基于2001-2014年全国数据,选取财政卫生支出、卫生资源配置、居民医疗卫生消费、健康均等化指标建立我国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测度体系,通过V A R模型分析卫生均等化与国民经济关系,结果表明:从长期和短期来看,经济增长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提高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提升对国民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但作用并不显著。因此,经济增长能够显著缩小地区间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差异,保证人民健康,并且通过人力资本作用机制,健康人力资本将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亦兵 孙晓晴
本文探究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并基于2001-2014年全国数据,选取财政卫生支出、卫生资源配置、居民医疗卫生消费、健康均等化指标建立我国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测度体系,通过V A R模型分析卫生均等化与国民经济关系,结果表明:从长期和短期来看,经济增长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提高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提升对国民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但作用并不显著。因此,经济增长能够显著缩小地区间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差异,保证人民健康,并且通过人力资本作用机制,健康人力资本将再次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社梅 蒋远胜
本文采用改进后的CD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四川省1998—2012年农业经济增长结构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农业发展已经进入内涵式增长阶段,技术进步已成为四川省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农业机械投入贡献远高于农业劳动力投入,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偏向劳动节约型,应进一步推进全省农业机械化进程;农业规模报酬效益显著,但农业技术效率的损失以及耕地数量、质量的下降对农业经济增长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先涛 石俊
文章针对我国能源消费及经济增长间关联进行基于1990~2011年间时序的向量自回归模型检验,并以国际通行的协整性检验进行模型验证,结果证实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双向因果关联,但并不具备长期的协整性。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经济增长 协整性 关联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生明 张亚斌 陈晓玲
利用1997—2013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半参数空间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SSPVAR)及时空脉冲响应函数,实证检验我国技术选择、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之间的时空传导效应,并探讨对外开放度对三者的异质性影响。结果发现,技术选择、产业结构升级及经济增长受到彼此的冲击后,大部分都呈现出正向的响应特征。其中,技术选择推进本省份及周边省份的产业结构升级,并在短期阻碍了经济增长,但长期内促进整体区域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不仅推进整体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还促进本省份及周边省份经济增长;经济中心的拉动效应较强且持久,经济增长会促进整个区域的技术选择、产业结构升级。此外,对外开放度对技术选择、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呈现出"N"形特征,对外开放度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前期较为平稳,随后呈现出"倒U"形特征。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生明 张亚斌 陈晓玲
利用1997—2013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半参数空间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SSPVAR)及时空脉冲响应函数,实证检验我国技术选择、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之间的时空传导效应,并探讨对外开放度对三者的异质性影响。结果发现,技术选择、产业结构升级及经济增长受到彼此的冲击后,大部分都呈现出正向的响应特征。其中,技术选择推进本省份及周边省份的产业结构升级,并在短期阻碍了经济增长,但长期内促进整体区域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不仅推进整体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还促进本省份及周边省份经济增长;经济中心的拉动效应较强且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课题组 刘稚南
本文首先运用比较分析手段,将近年价格形势与历史时期进行对比,发现"十一五"时期价格波动新特征。然后运用近十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运用因子分析法和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的方差分解法研究各因素对价格波动的影响程度。通过模型研究和现实因素分析判断:目前我国价格波动的源动力已从需求拉动型逐渐演变为成本、资金共同推动型,且受国际市场传导影响加深。初步判断,"十二五"时期我国价格上升压力进一步加大,抗通胀形势不容乐观。因此建议:一是建立完善农产品供需信息平台和产供销体系;二是战略性地谋划基础资源产业,稳步推进资源产品价格改革;三是疏导全社会过于敏感的通胀预期;四是加大保障民生持续改善的制度和运作机制体系...
关键词:
价格波动 因子分析 方差分解 通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