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99)
- 2023(13001)
- 2022(11059)
- 2021(10046)
- 2020(8333)
- 2019(19324)
- 2018(18873)
- 2017(36701)
- 2016(20093)
- 2015(22424)
- 2014(22948)
- 2013(22845)
- 2012(21960)
- 2011(20069)
- 2010(20476)
- 2009(19039)
- 2008(19160)
- 2007(17464)
- 2006(15393)
- 2005(14356)
- 学科
- 济(96878)
- 经济(96790)
- 业(52374)
- 管理(52219)
- 企(39727)
- 企业(39727)
- 方法(38543)
- 数学(33373)
- 数学方法(33064)
- 中国(27450)
- 地方(26996)
- 农(26319)
- 财(21067)
- 学(20950)
- 业经(20241)
- 农业(18294)
- 贸(16707)
- 贸易(16697)
- 制(16483)
- 易(16067)
- 银(15859)
- 银行(15824)
- 融(15815)
- 金融(15813)
- 地方经济(15645)
- 行(15248)
- 环境(14155)
- 和(14071)
- 理论(13906)
- 发(13647)
- 机构
- 学院(298754)
- 大学(298303)
- 济(126765)
- 经济(124076)
- 研究(109479)
- 管理(108561)
- 理学(92375)
- 理学院(91166)
- 管理学(89572)
- 管理学院(88998)
- 中国(82651)
- 科学(68009)
- 京(64767)
- 财(58351)
- 所(57606)
- 农(54820)
- 研究所(52166)
- 中心(49365)
- 江(46818)
- 财经(45642)
- 业大(44432)
- 农业(43018)
- 范(41781)
- 师范(41367)
- 经(41319)
- 北京(41259)
- 经济学(39920)
- 院(38975)
- 州(37553)
- 经济学院(36030)
- 基金
- 项目(192031)
- 科学(150476)
- 研究(139514)
- 基金(137651)
- 家(120883)
- 国家(119851)
- 科学基金(100891)
- 社会(88552)
- 社会科(83893)
- 社会科学(83872)
- 省(76047)
- 基金项目(72346)
- 划(64285)
- 自然(63971)
- 教育(63663)
- 自然科(62422)
- 自然科学(62400)
- 自然科学基金(61305)
- 资助(56620)
- 编号(56428)
- 发(47212)
- 成果(46812)
- 重点(44477)
- 部(42453)
- 课题(40190)
- 创(39493)
- 发展(37783)
- 展(37185)
- 创新(37044)
- 科研(36670)
- 期刊
- 济(146507)
- 经济(146507)
- 研究(91365)
- 中国(62664)
- 农(50635)
- 学报(48983)
- 财(45086)
- 科学(44766)
- 管理(39305)
- 大学(36134)
- 农业(34236)
- 学学(34045)
- 教育(33786)
- 融(30085)
- 金融(30085)
- 技术(25499)
- 业经(24021)
- 经济研究(23879)
- 财经(23041)
- 经(19942)
- 问题(19672)
- 业(18316)
- 技术经济(15540)
- 贸(15314)
- 商业(14504)
- 版(14429)
- 统计(14313)
- 资源(14009)
- 图书(13647)
- 理论(13629)
共检索到4594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沈庆义 李东
资本积累、技术创新以及高效的制度安排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本文分析了我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对一般经济发展理论在欠发达地区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对如何使欠发达地区走出贫困累积的恶性循环从而实现经济发展做出了探索。文章还对经济运行系统和创新进行了剖析,阐述了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机制。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张猛 关雪凌
西方主流经济增长理论在指导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中显然没有像指导发达国家那样成功,中等收入国家普遍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典型中等收入国家在经济腾飞阶段依靠外部注入快速实现了工业化,但由于未能培育出具备自生能力的国民企业体系和成熟的本土资本市场,其经济体构造先天性存在缺陷,进而使其国民经济循环存在三种经济漏出,即国际漏出、政府漏出和寡头(分利集团)漏出,而无论是外部注入和还是内部注入的作用都被这三种经济漏出抵消了,并导致西方经济增长理论所提供的促进经济增长政策失效。堵塞中等收入国家经济循环漏洞的关键是培育健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孙清 李东
有关金融发展与金融深化的理论着重研究一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经济发展区域化是大国经济发展一种普遍的现象。本文试图从中观层面以特定区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探讨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市场发育程度差异的情况下,区域内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和机制。
关键词:
金融发展 金融深化 区域经济增长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傅晓霞 吴利学
本文利用1978~200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随机前沿分析和数据包络分析在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核算中的适用性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1)前者得到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高于后者,其中前沿技术进步率差异尤其显著;(2)数据包络分析结果显示个别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异常迅速,大部分地区增长缓慢,而随机前沿分析结果的增长率分布相对平均;(3)多数随机前沿分析结果比较接近,具有较好的稳健性,而数据包络分析对指标选择和数据处理非常敏感,不同研究结果之间差异很大。比较而言,对于改革以来的中国经济增长,随机前沿分析可能是更为适用的生产率分析工具,其结论也更为可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尚勇敏 鲁春阳 曾刚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总是一定经济发展阶段的产物,本文从要素、制度、关系三个维度,按照经济发展相对绩效水平,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阶段适用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资源驱动型模式适用于工业化初期阶段,人力资本驱动型模式适用于工业化中后期和后工业化阶段;市场主导型模式的经济发展绩效均优于政府主导型,而政府主导型模式仅在市场经济尚不发达的传统经济阶段和工业化初期具有相对适用性;外生与内生因素均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因,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应向着整合全球力量、国家机构和当地环境的方向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霍丽娟 吴晓然
本文依据经济增长趋同现象等理论,利用固定效应的面板数据分位数回归,研究中国经济增长是否存在茁趋同,以此探讨我国新时代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发现:在我国进入经济快速发展时才表现出趋同性,投资对经济发展发挥着正向促进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以投资拉动经济的方式开始不再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区域间经济增长趋同性存在差异,东部地区的趋同速度要低于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经济落后的中西部地区的受教育水平的提升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鸣
文章运用统计和计量经济方法,对我国现阶段我国竞技体育产业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现阶段我国竞技体育产业发展呈现出东、中、西三个梯度。其中,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竞技体育产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而技术水平落后以及投入比例较小则严重制约了竞技体育产业的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元琨 李健 靳泽凡
新兴服务业的出现为社会提供了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借此满足不同消费者高层次、多元化的消费需求,为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提供了新动力。文章基于区域发展差异视角,探究了新兴服务业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新兴服务业的发展与我国经济增长存在正相关关系;对东中西三大地区分别进行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区域差异会影响新兴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我国新兴服务业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较大,对中部地区的影响次之,而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最弱。
关键词:
新兴服务业 区域经济增长 区域发展差异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锦良 宋国宇
利用1978—2009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据,通过对面板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并利用误差修正模型,考察了我国不同省市的流通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协整检验结果表明:区域流通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区域流通产业的发展能显著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但这种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流通产业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要弱于其对东、西部地区的贡献。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在天津、湖南、贵州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误差修正机制显著发生,其流通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和
关键词:
流通产业 流通经济 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虹 李蕾
文章通过选取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经济圈17省市2008—2016年数据,在对区域物流、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对复合系统协调度进行测度,并运用固定效应的回归模型对协调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三大经济圈协调发展水平集中在[0.4,0.8]之间且总体呈下降趋势;物流业生产总值对协调发展水平有负向影响,企业R&D经费投入对协调发展水平有正向影响。
关键词:
区域物流 经济增长 生态环境 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荣增
伴随着高技术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这一过程,全球范围内出现了有别于传统经济理论的新经济增长理论,这种理论对城市区域空间的发展、演变产生了重大影响。以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内涵为出发点,深入分析新经济环境(新增长动力、新经济组织和新区位因子)作用下的一系列新空间现象,很有现实意义。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熊原维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飞速发展,利率平价在我国的适用性必然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由于利率对我国的长期汇率影响有限,因此,本文侧重分析利率平价所描述的短期内利率对汇率的影响。本文结合中国的特殊金融市场环境,分析我国利率对汇率的传导机制以及利率平价理论在我国的适用性所发生和将要发生的变化。
关键词:
利率平价理论 适用性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钟丹心
股票定价理论是资本市场理论的核心内容。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在于:从微观层次上,投资者只有以科学的股票定价理论为指导才能减少盲从性和投机性;从宏观层次上,股票市场对企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海明 许琳
股票价格的变动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 ,这些不确定性因素为股票的合理定价蒙上了一层神秘莫测的面纱。为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 ,从股票市场诞生之日起 ,许多学者就对这一课题进行了多方面、多角度的研究 ,从而形成源远流长、种类繁多的有关理论。本文将就目前仍普遍流行并起主导作用的一些定价理论作一概述 ,并分析其对我国的适用性问题。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守东 杨东亮 赵晓力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始终是备受瞩目的领域。本文对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速度的关系进行研究,通过数理模型导出:地区金融发展的速度影响该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影响的大小由该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决定,在理论上存在着门限效应。通过应用门限回归模型,对中国31个省市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进一步支持了中国地区的金融发展速度对经济增长速度具有门限效应这一结论。
关键词:
区域金融 区域经济 门限回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