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25)
2023(10995)
2022(8790)
2021(8291)
2020(6708)
2019(15907)
2018(15505)
2017(30119)
2016(15962)
2015(18142)
2014(18288)
2013(17894)
2012(16644)
2011(15287)
2010(15834)
2009(14970)
2008(14440)
2007(12641)
2006(11756)
2005(10866)
作者
(44773)
(37424)
(37363)
(35824)
(24074)
(17672)
(16919)
(14381)
(14213)
(13612)
(12919)
(12449)
(12192)
(12080)
(11794)
(11653)
(11187)
(10792)
(10702)
(10444)
(9573)
(9159)
(9069)
(8728)
(8614)
(8547)
(8250)
(8032)
(7508)
(7294)
学科
(89283)
经济(89231)
管理(45055)
(41725)
(33244)
企业(33244)
方法(32271)
数学(29218)
数学方法(28659)
中国(21621)
地方(21185)
(19920)
业经(17017)
(16229)
(14568)
地方经济(13974)
(13786)
贸易(13778)
(13710)
(13339)
农业(13264)
(12411)
(11600)
银行(11593)
(11467)
金融(11466)
理论(11256)
(11198)
环境(10880)
(10551)
机构
学院(231636)
大学(228559)
(109600)
经济(107520)
管理(89335)
研究(82856)
理学(76027)
理学院(75229)
管理学(73801)
管理学院(73367)
中国(65001)
(49606)
(47606)
科学(45676)
(40936)
财经(38116)
中心(37533)
研究所(36527)
(35682)
(34527)
经济学(34299)
(31750)
北京(30684)
经济学院(30373)
(29907)
(29732)
师范(29708)
业大(28217)
(28054)
财经大学(27893)
基金
项目(144603)
科学(115277)
研究(109015)
基金(105231)
(90089)
国家(89355)
科学基金(77589)
社会(71044)
社会科(67470)
社会科学(67455)
(55919)
基金项目(53340)
教育(50564)
自然(48054)
自然科(46977)
自然科学(46970)
(46620)
自然科学基金(46129)
资助(44935)
编号(44378)
成果(36645)
(32824)
重点(32718)
(32399)
课题(31421)
(29771)
国家社会(29427)
教育部(28429)
人文(27829)
创新(27824)
期刊
(130546)
经济(130546)
研究(77379)
中国(47641)
(37365)
管理(36649)
(29203)
科学(29081)
学报(27853)
教育(25482)
(25421)
金融(25421)
技术(23451)
经济研究(22682)
大学(22524)
学学(21126)
农业(19690)
财经(19440)
业经(19218)
(16940)
问题(15839)
统计(14530)
(14279)
技术经济(13918)
国际(13033)
(12959)
世界(12232)
决策(11842)
商业(10994)
现代(10744)
共检索到3704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平  苏治  
2013年的经济增长动力主要来自房地产和基建投资,出口略有复苏,而消费低迷。增长的动力来自于投资,而主动力是房地产投资,并不断以"土地"来扩张金融,表现为"资产负债表"扩张。从国际比较来看,目前我国房地产价格,尤其是部分一线城市已经呈现一定程度的泡沫化,且受到城市化超前、去工业化以及人口红利消退等因素影响,房地产投资驱动的增长持续难度在加大。金融体系的扩张主要服务于"土地"为基准的房地产和基建,而实体经济负债增加,实际利率上升,但生产者价格指数下跌,利润收缩,实体经济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加剧了结构的不均衡。应对当前的经济形势,应考虑选择的政策包括:转变政府目标、修正房地产行业定位、改善供给机制及...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世锦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后的突出表现,国际上对"中国模式"的兴趣日浓。"二战"以后成功追赶型经济体的历史经验和"挤压式"增长的特点表明,今后几年中国有很大可能性进入增长速度下台阶的"时间窗口"。这不仅是增长速度的变化,更重要的是经济结构和增长模式的转型。应从结构性、体制性和实效性上理解增长模式转型。改革应有更为明确的目标和价值观。"参与促进型改革"前景可期。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窦祥胜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基础和核心 ,没有经济增长就没有经济发展。一个国家选择何种经济增长模式对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只有选择适当的增长模式才能够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地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若愚  张龙鹏  
文章在构建产业转型指数的基础上,通过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分析产业转型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自贡市1978~2011年的经验数据表明,产业转型是经济增长的一个动因,且具有促进作用。同时,总结了自贡市的产业转型模式,并从产业转型复合模式的选择、投资结构优化以及确保产业转型政策连续性三个方面为我国西部地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提出了三点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平  苏治  
2013年的经济增长情况验证了我国的经济减速不是周期性的,而是"结构性"的。在当前消费低迷、出口复苏但难以持续的背景下,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源自以基建和房地产为代表的投资。2013年,金融扩张已经成为对冲经济增长减速的主要手段,金融扩张虽然在短期对冲经济下滑有一定的作用,但难以持续对冲经济在中长期水平上的"结构性"减速。从现金流量表和资产负债表以及跨境资金流动的情况来看,伴随着金融的持续扩张,金融体系风险正在不断积聚。未来的政策选择不应再是短期宏观对冲政策,而应发挥金融体系配置资源的功能,着眼于体制规则改革,主要包括政府体制转型、供给机制改革、宏观稳定政策与结构转型的平衡和金融体制改革四大方面。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模式随着发展水平提升和内外环境变化,正经历转型考验,传统的“投资出口拉动”增长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发展的需要甚至难以为继,国民经济向“消费创新驱动”全新增长模式转型的现实需求越来越强烈。在此背景下,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完善消费的体制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不仅要求从体制机制上探索消费创新问题,而且还首次提出消费的基础性作用。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郭星  
中国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一种低成本的出口导向型要素式增长模式。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由于中国面临越来越多的贸易摩擦,以及中国廉价劳动力优势会逐步削弱,这种传统的增长模式局限性日益凸显。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采取全面措施,促进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型,转为更多依赖于中国自身的自主创新、技术进步以及附加值提高的知识投入增长模式。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世锦  
正确理解和评价已有的增长模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可以用三个基本数字加以概括:13亿人口在27年的时间内,保持了年均9%以上的增长率。对这样一个成就,国内外的评价总体上说相当高,但说到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增长方式是过去长时间沿用下来的概念,主要是指效率高低、消耗大小等意思。笔者在这里更多地使用增长模式的概念,这个概念除了上述涵义外,还有要素组合和竞争优势等涵义,包容性更宽一些。简而言之,“增长模式”包含了“增长方式”的内容,这使之又多了一些涵义。),看法就大不相同了,经常听到的说法是“粗放”、“低效”,如此等等。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绩效”和“模式”评价如此不一,颇令人困惑。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赵莉  
知识产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知识产权制度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以及如何结合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现状设计或建立适当的经济增长模式成为当前比较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结合西方经济学各学派的理论,在深入分析美国、日本等国的知识产权制度对经济增长发挥作用的实际,尝试就我国现阶段如何审视现存知识产权制度,如何寻求该制度下更有效推动经济发展(包括区域经济发展)的知识产权政策的有效途径,包括以知识产权制度为重要支撑的现代经济增长模式提出一定的探讨,以期引起更多的关注与研究,共同推动我国知识产权战略工作的全面展开与不断完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晓求  
2010年吴敬链、周小川、郭树清等以整体改革理论获第三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本届论坛中,学者们就当前经济发展与改革中的热点与重点问题进行了演讲。作为论坛的学术媒体支持单位,《当代财经》将部分学者的发言稿作为特稿刊发,与广大读者共享这次盛会的成果。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先治  
经济增长模式的划分与我国的选择张先治一、经济增长模式的划分经济增长模式,通常是根据从影响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角度来划分的。在我国经济理论界关于经济增长模式的讨论中,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经济增长模式的划分方法:1.将经济增长模式划分为数量扩张型模式、过渡型...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跃生  
1991年我国经济的形势是错综复杂的,有很多积极变化,也有不少消极因素。同时,它对未来经济发展的影响难于准确估量:1991年可能标志着中国经济由此以一种新的模式和格局加快发展,也可能意味着又一轮"高投入、高增长、低效率、低收益"传统式经济循环的开端。 (一) 1991年我国经济的最重要特点之一是结束了1989、1990连续两年的低增长,开始进入一个新的活跃期。国民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商品流转额都大大高于过去两年的指标。与此同时,在经济回升不断加速的情况下,仍保持了物价的基本稳定,物价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宦国渝  
本文从经济发展模式、经济管理体制、经济增长绩效三者关系出发,分析了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滞后的原因,并对其发展模式的选择提出了看法。作者认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的转换应以充分发挥其比较优势为目标。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不是体现在能源及矿产资源的相对富裕上,而是体现在劳动力成本低廉,土地和农产品资源相对丰裕上,因此,西部地区应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其重点发展产业,也只有作此选择,经济的另一种转型——经济体制的市场化进程才能加速,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绩效才能突现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薛治龙  
在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问题上 ,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为政府干预和调节市场 ,实现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 ,开辟了道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