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97)
2023(3264)
2022(2711)
2021(2570)
2020(2091)
2019(5018)
2018(4975)
2017(9834)
2016(5375)
2015(6020)
2014(6171)
2013(6055)
2012(5978)
2011(5418)
2010(5765)
2009(5484)
2008(5657)
2007(5014)
2006(4653)
2005(4249)
作者
(16542)
(14194)
(13985)
(13377)
(9174)
(6669)
(6134)
(5470)
(5366)
(5181)
(5072)
(4819)
(4697)
(4631)
(4573)
(4450)
(4090)
(4068)
(4037)
(3857)
(3760)
(3475)
(3464)
(3409)
(3236)
(3210)
(3139)
(2966)
(2951)
(2839)
学科
(28284)
经济(28250)
(13458)
管理(13423)
方法(13243)
数学(10863)
数学方法(10723)
(10580)
企业(10580)
(8199)
中国(6557)
(6444)
(6133)
理论(5980)
地方(5712)
业经(5299)
农业(4816)
(4311)
金融(4310)
(4197)
(4151)
贸易(4149)
税收(4057)
(4034)
(3991)
(3987)
(3973)
银行(3969)
(3939)
地方经济(3913)
机构
大学(88364)
学院(85472)
(37303)
经济(36651)
研究(31712)
管理(29966)
理学(25944)
理学院(25587)
管理学(25029)
管理学院(24885)
中国(23285)
科学(19744)
(19001)
(18470)
(16746)
研究所(15354)
(14625)
财经(14550)
(13222)
(13190)
中心(13154)
经济学(12959)
(12587)
师范(12467)
业大(11976)
北京(11824)
经济学院(11718)
农业(11505)
(11117)
财经大学(10853)
基金
项目(54158)
科学(42980)
基金(40684)
研究(38276)
(36165)
国家(35895)
科学基金(30037)
社会(25381)
社会科(23985)
社会科学(23979)
基金项目(21001)
(19977)
自然(19129)
自然科(18683)
自然科学(18674)
自然科学基金(18372)
教育(18081)
(17411)
资助(16922)
编号(14425)
成果(13029)
重点(12908)
(12615)
(11738)
国家社会(11032)
教育部(10849)
(10816)
课题(10515)
科研(10254)
创新(10153)
期刊
(41890)
经济(41890)
研究(27517)
中国(15684)
学报(15419)
(14443)
科学(14250)
(12964)
大学(11460)
管理(11347)
学学(10849)
教育(9629)
农业(8683)
财经(7841)
经济研究(7067)
(6895)
金融(6895)
(6823)
技术(6171)
问题(5720)
业经(5071)
(4747)
(4613)
(4405)
技术经济(4377)
统计(4371)
世界(4331)
国际(3819)
业大(3758)
资源(3709)
共检索到1291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侯家营  
本文简要介绍西方发展经济学中的增长极理论。这一理论的优点是可以迅速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 ,但是另一方面也会导致区域经济差距扩大。许多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差异较大的国家依据增长极理论制定了经济发展战略 ,以期实现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建立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城市的决策 ,实际也是增长极理论的运用。在西部开发中 ,我们仍然可以借鉴这一理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曾艳红  
一、增长极理论评析 增长极(Growth pole)概念最早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FransoisPerroux)于五十年代提出的,针对古典经济学家的均衡观点,指出现实世界中经济要素的作用完全是在一种非均衡的条件下发生的。其基本思想非常简明,即:“增长并非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它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 作为原始涵义的增长极概念的出发点是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安虎森  
增长极理论评述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安虎森法国经济学家佩鲁(FrancoisPerroux)的增长极理论,可以说是在20世纪诸经济学流派中独树一帜的理论,引起许多经济学家的关注,曾造成世人一连串的反映,不仅许多经济学家研究该理论或佩鲁的经济学思想,许多国...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瑜  
佩鲁的增长极理论是一种非均衡发展理论,它建立在"支配"、"创新"和"关联"这三个核心概念基础之上。布代维尔把增长极的研究视阈从抽象经济空间转向地理空间关系,由此诞生了关于增长极研究的"法国学派"、"美国学派"和"联合国学派"。增长极理论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应用,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史东明  
增长极理论与实践史东明一、增长极理论及其在国外的实践1950年,法国著名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提出一种与众不同的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增长极理论。这一理论的出现,曾在经济学界产生巨大反响,并成为许多国家政府制定区域经济开发政策的依据。增长极理论的要点...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颜鹏飞  邵秋芬  
经济增长极理论是 2 0世纪 40年代末 5 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关于一国经济平衡增长抑或不平衡增长大论战的产物。狭义经济增长极有三种类型。一是产业增长极 ,二是城市增长极 ,三是潜在的经济增长极。广义经济增长极 ,意谓凡能促进经济增长的积极因素和生长点 ,其中包括制度创新点、对外开放度、消费热点等等。经济增长极具有相对性和变异性。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均衡 (2 0世纪 5 0— 70年代 )—非均衡 (80年代 )—非均衡协调 (90年代 )的动态发展过程。典型的发展中大国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这一国情和区情 ,决定了我们应该采用以增长极理论为基础的非均衡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任军  马咏梅  赵晓辉  
当前我国要解决东、中、西区域差距不断拉大的问题,仍然要继续坚持增长极理论的非均衡发展思路。增长极既可以依靠市场的力量自发形成,也可以依靠政府的力量诱导形成。一般来说,经济相对落后地区不具备增长极自发形成的条件,只能依靠政府有计划的诱导,把有限的资源用于发展那些有比较优势的地区,在这些地区建立若干个经济增长极,从而形成一股强大的推动力量,促进这些地区的快速发展。按照这个思路解决我国的区域差距问题,应该实施新的增长极战略布局,即对东北、中部、西北、西南等四个欠发达区域综合考虑,统筹规划,建立以沈阳为中心的东北增长极、以武汉为中心的中部增长极、以西安为中心的西北增长极、以重庆-成都为中心的西南增长极...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姜太碧  
根据经济增长极理论 ,影响经济增长极形成的因素可归纳为资金、技术和人才、制度。本文详细分析了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这三个因素对农村城镇增长极形成的作用 ,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钟顺昌  王德起  
增长极理论在区域经济学领域具有重要地位,继法国经济学家布代维尔后,增长极理论被演化为两派。产业园区是功能学派增长极理论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运用。产业园区对我国经济增长有着巨大推动作用的同时,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也出现了"产城分离"的困境而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作为功能学派的产业增长极理论向地理学派的空间增长极理论的转向是必然趋势;在实践中,加强空间治理,以产业园区空间组织结构重组为抓手,推进产业园区城市化进程,逐步实现产城融合发展成为必然选择。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茜  
增长极理论是建立在现代系统科学和现代自然科学基础上的非均衡发展理论。创新是增长极的主要功能。我国必然要经历由产业增长极和区域增长极带动整个经济发展的过程 ,必须正确选择和培育我国知识经济的产业增长极和城市增长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贾贵浩  
河南省西峡县是我国内陆地区的深山县,既无工业基础,又无区位优势,该县坚持不懈发展生产,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已逐步发展成为豫西南地区的经济增长极。西峡经验充分说明,在运用增长级理论指导县域经济发展实践中,应当结合当地实际正确选择推进型产业,依托当地优势和创新能力形成推进型产业;并且县域经济完全可以通过资源禀赋企业这个纽带实现"极化作用"和"扩散作用"的统一,依托集聚——扩散效应,在龙头产业带动下,加快劳动力转移,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汪波  白彦壮  杜俊涛  
从技术进步的角度出发对增长极理论模型化进行了探索,给出了运用增长极模式的一个必要条件——增长极的选择规模限度,说明了新增投资比例与采用增长极模式的预期开发效果(扩散效应)、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强度以及极化效应完成的时间长短之间的关系,并实证探讨了增长极理论在西部开发中应用的可行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顾卫平  
20世纪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 世界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从经济角度看,各国进入了更加激烈的竟争状态,新技术革命作为第四次产业革命最主要产内容和先导,正促使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巨大质变.随着信息经济的崛起,世界各国“围墙下沉”,产业重组、生产力国际化,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现象.从政治角度看,20世纪末叶发生了以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为主要内容的国际形势大变动,社会主义遭受了严重挫折.这些都对新的经济、政治、社会格局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意图通过对世界经济近期的若干动态介绍,为读者提供一个中观与宏观相结合的信息窗口,以助于对变化发展中的世界展开更加深入的研究.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仁贵  高鸿鹰  
20世纪60年代后,韩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程度开始扩大。为此,韩国政府尝试发展地方增长极带动首都以外区域的发展:发展工业园区并逐渐增强其辐射功能,培育东南沿海的重化工主导产业,引导人口的合理分散。韩国的区域平衡发展战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区域差距扩大的趋势,其对中国的区域平衡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任佩瑜  向朝进  吕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