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83)
- 2023(10355)
- 2022(8612)
- 2021(8052)
- 2020(6548)
- 2019(14658)
- 2018(14460)
- 2017(27944)
- 2016(14186)
- 2015(14931)
- 2014(14097)
- 2013(13440)
- 2012(12083)
- 2011(10395)
- 2010(10517)
- 2009(9962)
- 2008(9202)
- 2007(8116)
- 2006(6851)
- 2005(5857)
- 学科
- 济(53079)
- 经济(53028)
- 业(49843)
- 管理(49368)
- 企(44203)
- 企业(44203)
- 方法(25108)
- 数学(21978)
- 数学方法(21827)
- 财(17758)
- 技术(16071)
- 中国(13962)
- 业经(13240)
- 制(12730)
- 农(12728)
- 技术管理(12414)
- 务(12311)
- 财务(12298)
- 财务管理(12285)
- 企业财务(11793)
- 银(10658)
- 银行(10644)
- 融(10323)
- 金融(10322)
- 行(10206)
- 地方(9479)
- 贸(9453)
- 贸易(9445)
- 体(9307)
- 易(9223)
- 机构
- 学院(186140)
- 大学(183061)
- 济(80060)
- 经济(78715)
- 管理(77037)
- 理学(67200)
- 理学院(66638)
- 管理学(65725)
- 管理学院(65362)
- 研究(54276)
- 中国(43272)
- 财(39411)
- 京(35232)
- 财经(31701)
- 科学(29733)
- 经(29055)
- 江(26687)
- 中心(26299)
- 经济学(25429)
- 所(24391)
- 财经大学(23977)
- 业大(23186)
- 经济学院(23110)
- 商学(22873)
- 农(22745)
- 商学院(22654)
- 研究所(21744)
- 州(21468)
- 北京(21088)
- 范(20831)
- 基金
- 项目(128264)
- 科学(104424)
- 研究(96450)
- 基金(95619)
- 家(81969)
- 国家(81326)
- 科学基金(72596)
- 社会(65358)
- 社会科(62352)
- 社会科学(62345)
- 省(51158)
- 基金项目(50432)
- 自然(45362)
- 教育(44914)
- 自然科(44518)
- 自然科学(44508)
- 自然科学基金(43791)
- 划(41855)
- 编号(37851)
- 资助(37338)
- 创(33643)
- 创新(30358)
- 成果(29609)
- 部(28580)
- 重点(28420)
- 国家社会(27761)
- 制(27064)
- 发(27062)
- 人文(25824)
- 教育部(25792)
共检索到2673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李强 杨东杰 刘倩云
高管股权激励的目的是企业价值的持续增长,价值增长的关键在于管理者对增长机会的把握和创造。作为企业创造增长期权的一种重要手段,R&D投资通过改变资产相对构成而对股票风险收益特征具有动态影响,因此资本市场对R&D投资的理性定价可以为高管股权激励的增长期权创造效果提供新的检验视角。以2007年至2015年沪深两市2 294家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Fama-MacB eth截面回归,发现R&D投资和股票预期收益率具有正向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是否实施和实施前后等不同子样本中R&D投资与股票预期收益率关系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丁鑫
高管持股作为一种股权激励方式,一直是理论界与实务界关注的焦点。文章运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通过difference-in-difference和OLS统计分析方法对高管持股的激励效果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高管持股与公司业绩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统计上具有显著性,经济上不具有显著性。指出高管持股这种股权激励方式在我国当前的现实条件下激励效果不明显,不能显著提高公司经营业绩,增加股东财富。
关键词:
股权激励 高管持股 激励效果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婷
本文基于价值创造角度,从委托代理理论和激励理论出发,研究上市公司最高管理层股权激励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并选取沪深A股市场2005~2009年披露高管持股信息的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为研究样本,构建了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水平与企业价值关系的模型。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曲亮 任国良
基于1998年到2008年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本文实证分析了高管薪酬、高管持股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结果发现高管薪酬对企业价值有非线性的"U"型影响,在高管薪酬超过一定的额度后,高管薪酬激励明显呈现出边际递增的激励效果。高管持股比例对企业价值只有线性正向影响,并未发现高管持股对企业价值的非线性影响关系。本文认为中国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激励发挥了一定的激励效果,上市公司应该合理的对高管进行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
关键词:
高管薪酬 高管持股 企业价值 非线性激励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昌锐 李梦元
以2013~2016年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作为激励组样本,并依据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匹配出相应的上市公司作为控制组样本,以期研究上市公司在实施股权激励后公司绩效的变化。研究发现:股权激励计划确实可以显著提高公司绩效;股权结构会影响股权激励效果,股权分散公司的激励效果显著好于股权集中的公司;股权性质不会影响股权激励效果,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实施股权激励都可以显著提高公司绩效。另外,股权激励计划可以显著增加固定资产投资,降低国有企业的代理成本。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苗 扈文秀
文章基于薪酬公平视角,引入中介变量薪酬差距和调节变量企业成长性,揭示高管货币薪酬水平对股权激励强度的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高管货币薪酬水平对股权激励强度产生显著负向影响;高管与员工间薪酬差距在高管货币薪酬水平与股权激励强度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企业成长性在薪酬差距对股权激励强度的影响中起到显著负向调节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树友林 张敏
关于高管股权激励的研究文献很多,大多数研究文献都是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运用行为理论,研究股权激励与高管行为的关系。文章试图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总结现有的研究成果及不足,并探索高管股权激励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高管行为 股权激励 盈余管理 会计舞弊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郑海燕
以日本电子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面板数据法,分析控股股权、员工福利和高管薪酬对企业创新效应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控股股东,不仅其持股量与企业技术创新效应正相关,而且其身份性质也存在相关性:银行控股的企业创新效应较弱;机构投资者控股的企业,创新效应较好;普通员工:福利状况与企业创新效应正相关;公司高管:薪酬状况与创新效应无显著关系。研究还发现:相对于高管薪酬激励,提升普通员工福利状况更有利于促进企业创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晖 万解秋
企业自主创新是企业转变发展模式的重要途径。而自主创新的两大核心要素就是资金与人才。对于资金需要政府与市场共同的支持。对于人才,需要考虑激励的长期性与产生效果的显著性。所以,激励方式更多地应该依靠市场。在我国市场经济深化进程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选择股权激励的模式促进企业发展模式的转变,尤其是上市公司,采取股权激励模式的可能性与现实性更加突出。而如何通过股权激励方式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是一个关键而现实的问题。因此,文章就两者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资本市场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激励效果尚不明显。
关键词:
股权激励 人力资本 自主创新 相关性检验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烨
基于国外相关理论争议和实证研究成果,本文剖析了股权激励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效应,即股权激励是解决代理冲突的手段抑或制造代理问题的来源?相应地讨论了股权激励的最优契约论和管理层权力论两派观点。文章认为,股权激励的最优契约论和管理层权力论并不相互排斥,二者实际上分析了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股权激励的有效性与公司治理等配套制度密切相关,只有完善所有权结构,提高董事会的独立性和有效性,发挥内部和外部的监督作用,股权激励才可能接近最优薪酬契约。
关键词:
股权激励效应 最优契约论 管理层权力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皮海洲
新股的"三高"发行让股市成了上市公司老板们的"造富工厂",而股权激励则有望成为上市公司高管们的"造富机器"。虽然监管部门推出股权激励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提高上市公司效益,增加投资者的回报,但由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门槛普遍偏低,股权激励已越来越偏离了股权激励制度的初衷。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黄昌弘 徐凤菊 代飞
股权激励作为留住核心人才的"金手铐"逐渐受到关注。为了克服契约整体观忽略契约要素影响,无法解释影响机理的缺陷,本文以2011~2016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契约结构观视角切入,运用Logistic模型研究激励型股权激励与福利型股权激励对高管的留存效应。结果表明:福利型股权激励对于高管变更存在显著抑制作用,激励型股权激励对高管变更不存在显著影响;在契约结构观视角的分类下,采用限制性股票激励相比期权激励能够取得更好的高管留存效应。
关键词:
高管更换 股权激励 激励效应 福利效应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文强
基于长期研究视角,本文在考察股权激励对企业绩效动态影响的基础上,检验了产权性质、授予动机和实施频率对这一关系的影响。结果显示:股权激励存在动态激励效应。不仅在实施当期具有即期影响,在实施后的五年还表现出持续性的激励效果,且在时间分布上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倒U型"特征。相较于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实施股权激励后的绩效提升作用较弱,持续期较短,且在实施初期没有即刻显现出激励效应,而是经历了一个为期两年的滞后期。相较于绩效提升作用更强、更持久的激励型契约,福利型合约仅在短期内存在激励效果,并在实施后第四年出现业绩反转,显现出负效应。相对于只实施了一期的公司,股权激励对连续实施多期激励计划公司的激励效果更好...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翟胜宝 陈紫薇
创新是企业寻找生机和出路的必要条件,在当代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下,创新则兴,不创新则亡。选取2006—2013年的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高管股权激励对于企业创新有何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股权激励的实施与企业的创新呈显著的正相关,即股权激励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这说明股权激励政策作为一种长期绩效机制,在我国的资本市场下对于企业的创新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对股权激励的类型进行区分,结果发现严格的激励型股权激励更能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而严格的福利型股权激励对于创新的影响则不显著。研究结论丰富了高管薪酬制定与企业创新领域之间的文献,为股权激励的政策制定者提供指导性建议...
关键词:
股权激励 创新 激励型 福利型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艺琼 冯均科
以我国2010—2016年沪深A股全部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基于股权激励合约特征视角,探究高管股权激励对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实施高管股权激励能提升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股权激励行权业绩约束越严格、激励有效期越长、选择限制性股票激励模式的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正向影响越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