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74)
- 2023(10625)
- 2022(8633)
- 2021(7868)
- 2020(6476)
- 2019(14855)
- 2018(14715)
- 2017(28636)
- 2016(15442)
- 2015(16966)
- 2014(16829)
- 2013(16694)
- 2012(15202)
- 2011(13387)
- 2010(14010)
- 2009(13173)
- 2008(13310)
- 2007(11747)
- 2006(10551)
- 2005(9637)
- 学科
- 济(78527)
- 经济(78444)
- 业(72951)
- 企(66545)
- 企业(66545)
- 管理(59897)
- 方法(36209)
- 数学(27530)
- 数学方法(27175)
- 业经(25991)
- 农(23586)
- 财(21840)
- 中国(18534)
- 农业(18351)
- 务(17027)
- 财务(17005)
- 财务管理(16997)
- 理论(16090)
- 企业财务(16042)
- 技术(15499)
- 地方(15306)
- 和(14207)
- 划(13212)
- 策(12848)
- 制(12265)
- 环境(11575)
- 企业经济(10715)
- 经营(10711)
- 发(10451)
- 经济理论(10359)
- 机构
- 学院(227991)
- 大学(219783)
- 济(96124)
- 经济(94200)
- 管理(94104)
- 理学(80692)
- 理学院(79865)
- 管理学(78509)
- 管理学院(78072)
- 研究(70028)
- 中国(55293)
- 京(46530)
- 财(43433)
- 科学(42494)
- 农(36157)
- 江(35657)
- 财经(34810)
- 所(34318)
- 中心(32089)
- 经(31577)
- 业大(31113)
- 研究所(30812)
- 北京(29068)
- 州(28835)
- 经济学(28694)
- 范(28229)
- 农业(28212)
- 师范(27991)
- 商学(26395)
- 商学院(26144)
- 基金
- 项目(149388)
- 科学(120058)
- 基金(109809)
- 研究(109011)
- 家(94479)
- 国家(93634)
- 科学基金(83282)
- 社会(72065)
- 社会科(68538)
- 社会科学(68521)
- 省(60440)
- 基金项目(58398)
- 自然(53994)
- 自然科(52688)
- 自然科学(52676)
- 自然科学基金(51769)
- 教育(49362)
- 划(48383)
- 资助(45293)
- 编号(42797)
- 创(33580)
- 业(33412)
- 发(33364)
- 重点(33026)
- 部(32195)
- 成果(31935)
- 创新(30451)
- 国家社会(30216)
- 课题(29375)
- 人文(28096)
- 期刊
- 济(110541)
- 经济(110541)
- 研究(63501)
- 中国(41403)
- 管理(39284)
- 财(35650)
- 农(33548)
- 科学(30425)
- 学报(28275)
- 农业(23626)
- 技术(22991)
- 大学(21876)
- 学学(20792)
- 业经(20331)
- 教育(18246)
- 财经(17015)
- 融(16918)
- 金融(16918)
- 经济研究(16555)
- 问题(16194)
- 业(15170)
- 经(14822)
- 技术经济(14311)
- 统计(12724)
- 资源(12464)
- 策(12280)
- 现代(12195)
- 刊(11438)
- 商业(11320)
- 决策(10691)
共检索到3376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振之
自18世纪工业革命起,人类对各种自然资源的消耗速度空前加快,这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物质条件的迅速改善,令人们享受到先进便利的现代化生活,另一方面也造成了若干前所未有的重大问题,资源枯竭型城市便是其中之一。旅游业在资源枯竭型城镇的转型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将探讨旅游业带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作用和途径,探索一条适合中国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旅游复兴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廖斌
1引言在传统经济增长理论看来,自然资源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基本引擎和动力。现实中,以丰富自然资源为基础的资源型城市,更是建立在现代工业助力下,在全球化范围内一时兴起。但随着自然资源枯竭,资源型城市面临一系列发展困境,有些甚至滑向衰竭,看起来资源枯竭型城市是遭遇了某种更大程度上的"资源诅咒"(curse of resources),丰富的自然资源并不一定会带来经济持续发展。在此,笔者从"资源诅咒"视角谈谈旅游业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中的特殊作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小波
城市是一个生命活体,有一定的生命周期,早在1971年,霍尔(Hall)提出"城市发展阶段理论",他认为一个城市从"年轻的"增长阶段发展到"年老的"稳定和衰落阶段,然后进入下一个新的发展周期。在衰落阶段,资源枯竭是其中很重要的原因。笔者对枯竭型城市研究主要集中在盐业,从最初的三峡盐业考古发现到西南地区的盐业城镇研究,发现因盐而生的盐业城镇在一二十年的衰退里,失去了千年积淀的辉煌,甚至变成一座空城。但是,城镇中留下的文化遗产和独特景观令人震撼。通过一系列实证研究和实践探索,笔者认为,从文化复兴、景观复建和旅游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大鹏 邓爱民 李莺莉
本文以旅游景区吸引力、星级酒店数量和旅游从业人数为投入变量,以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次为产出变量,利用2009—2014年的数据测算了全国24个资源枯竭型城市旅游业效率,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分析了旅游业效率情况。研究发现: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旅游业效率整体水平偏低,且城市间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既存在明显的城市间差距,又呈现出较大的区域差异;根据旅游效率大小和变化情况两个维度可将资源枯竭型城市旅游业效率分为强力型、潜力型、乏力型和稳力型共四种类型。该结论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科学发展旅游业,促进城市经济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
关键词:
资源枯竭型城市 旅游业效率 DEA MI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丁华 陈乾 藏萌 熊莉
旅游产业关联度高、带动作用强,资源枯竭型城市一般都将其作为城市经济转型的替代产业之一。以陕西省铜川市为例,分析了资源枯竭型城市在发展旅游业过程中存在的城市形象与旅游认知屏蔽、城市建设与旅游功能脱节、丰富的旅游资源与旅游线路产品缺失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认为铜川市应通过树立鲜明的旅游形象、完善城市旅游设施和功能、推出经典旅游线路、建立旅游目的地营销体系、健全旅游要素等路径,来破解旅游业发展的困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方杏村 陈浩 王晓玲
文章以2005~2012年资源枯竭型地级城市旅游业相关指标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模型)测度了资源枯竭型地级城市旅游业的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大小;同时采用Malmquist指数分析了旅游效率的增速情况。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姜岩 李宁
资源枯竭型地区发展农村旅游业具有调结构、改善环境及带动就业的重要意义。辽宁省资源枯竭型地区具有大力发展农村旅游业的政策、资源及区位优势,因此农村旅游业已经为辽宁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辽宁资源枯竭型地区农村旅游业发展存在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旅游项目单一且同质化严重、缺少品牌项目及旅游资源利用不充分等问题,在未来发展中需要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接待能力,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打造农村精品旅游及加大产品宣传力度,打造农村旅游品牌。
关键词:
资源枯竭型地区 农村 旅游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劲松 王葵
1引言资源型城市以煤炭、石油、矿产、林业等自然资源为基础,虽有资源富集的优势,但也为资源所累,对资源的依赖性强,经济结构单一。与非资源型城市比,由于以资源型企业为核心,城市的空间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基本随生产需要而展开,而在服务、管理、协调和集散等综合功能提供上往往处于弱势。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任宣羽 杨淇钧
工业废弃地,简而言之,就是曾为工业使用,后来废置不用的土地。工业废弃地(derelict land)一词较早出现于1950年比佛(Beaver)在《自然》(Nature)发表的"Rehabilitation of Derelict Land"一文,其如此表述:"被提炼或其他工业中损害的土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孔繁来
由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和阜新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工业遗产利用与资源枯竭城市转型高峰论坛"于2008年10月18日在辽宁省阜新市召开。来自国务院研究室、国务院发展中心、国家发改委、国家旅游局、财政部研究所、国家开发银行、北京旅游学院、第二外国语学院,辽宁省政府有关厅局委,以及河南焦作等10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的领导与专家学者共100余人出席论坛,围绕阜新工业遗产旅游与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论坛主题进行了探讨与交流。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大鹏
旅游资源与形象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在传统旅游观点下,匮乏与负面是资源枯竭型城市旅游资源和城市形象的代名词。有鉴于此,本文以湖北省黄石市为例,一方面,挖掘资源枯竭型城市旅游资源内在活力,提出了激活潜在旅游资源与盘活存量旅游资源的活化途径。另一方面,通过分析资源枯竭型城市形象重塑的必要性和面临的问题,提出以城市功能转型为突破、以特色矿冶文化为核心、以山水文化资源为依托和以创新旅游产品为支撑的黄石市旅游形象重塑路径,使黄石市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过程中重塑"中华矿冶文化之都"的新形象,培育矿冶文化品牌旅游目的地,并建立旅游形象重塑的长效机制。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许金如
通过智慧化旅游对增长方式变革的基础条件分析,构建了以智慧旅游电子政务系统、智慧旅游信息服务系统和智慧旅游运营催化系统为基础的智慧旅游(运营)系统框架,并提出了以政府主导、多方合作,统一规划、逐步实施,转变方式、持续增长等引领旅游增长的智慧化发展路径。可以预见,随着智慧旅游建设的全方位推进,旅游城市转变旅游增长方式的路径将更加宽广。
关键词:
旅游城市 智慧旅游 增长方式 路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辉 张志赟 税伟 王前锋 杨义炜
城市增长边界是对城市空间增长管理的重要技术和政策之一,对于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依据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特点,选取了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淮北市城市生态适宜性进行评价;以城市扩张内部动力为基础,从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的概率角度出发,引入8种空间变量因素建立逻辑回归的元胞自动机模型,其次,辅助近期建设规划,再综合考虑淮北市自然和行政边界线等合理划定城市增长边界。结果表明:1)在生态适宜性高、中、低三种水平下,用地规模逐步上升,分别为:127.90、203.77和590.00 km~2;2)依据元胞自动机模拟得到城市扩展用地有效面积为203.45 km~2,占研究区面积的22.07%;3)最终得到研究区城市增长边界面积为259.43 km~2,占研究区面积的28.15%。研究既明确了区域生态资源的保护范围,又综合考虑了城市的空间拓展方向,不仅可以保护生态空间,而且有利于有序引导城市空间发展,是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和精明增长双赢的重要途径。
[期刊] 改革
[作者]
吴要武
《改革》2009年第1期发表了于立、于左的文章《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与社会稳定的关联度》。针对该文观点,《改革》编辑部收到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济宁学院经济与管理系、重庆市对外贸易经济委员会WTO事务中心的专家学者的争鸣文章,现予编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