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24)
2023(11186)
2022(9736)
2021(9096)
2020(7986)
2019(18749)
2018(18561)
2017(36471)
2016(19610)
2015(22090)
2014(22259)
2013(21824)
2012(20230)
2011(17850)
2010(17632)
2009(16383)
2008(16020)
2007(14418)
2006(12181)
2005(10438)
作者
(53729)
(45164)
(45068)
(43228)
(28679)
(21722)
(20848)
(17808)
(17102)
(16020)
(15202)
(15195)
(14136)
(14076)
(13992)
(13892)
(13753)
(13373)
(13042)
(12921)
(11023)
(10934)
(10876)
(10407)
(10348)
(10127)
(9959)
(9863)
(9088)
(9000)
学科
(84840)
经济(84667)
管理(56480)
(53161)
方法(44498)
(43947)
企业(43947)
数学(39001)
数学方法(38561)
(24856)
(22198)
中国(20702)
(18939)
贸易(18934)
(18541)
业经(16821)
地方(15819)
(15694)
农业(14477)
(14081)
(13981)
财务(13935)
财务管理(13896)
(13733)
(13453)
企业财务(13082)
理论(13020)
技术(11676)
环境(11306)
(10795)
机构
大学(276045)
学院(274328)
(118596)
经济(116410)
管理(110235)
理学(96108)
理学院(95147)
管理学(93563)
管理学院(93044)
研究(86624)
中国(65258)
(55958)
(55705)
科学(51605)
财经(44598)
(43200)
(42218)
中心(41795)
(40602)
(39909)
业大(39863)
研究所(38288)
经济学(37970)
经济学院(34659)
北京(34234)
(33961)
农业(33923)
师范(33634)
财经大学(33305)
(30942)
基金
项目(187942)
科学(149230)
基金(139450)
研究(136480)
(120323)
国家(119370)
科学基金(103731)
社会(90176)
社会科(84755)
社会科学(84729)
基金项目(73993)
(72703)
自然(66798)
自然科(65310)
自然科学(65293)
自然科学基金(64161)
教育(63733)
(60936)
资助(57681)
编号(54665)
成果(43823)
(43269)
重点(42013)
(39642)
(39026)
教育部(37732)
国家社会(37528)
科研(36929)
人文(36658)
创新(36526)
期刊
(121331)
经济(121331)
研究(76893)
中国(47728)
(45945)
学报(41072)
管理(38153)
(37860)
科学(37766)
大学(31837)
学学(30134)
农业(25474)
技术(24488)
教育(24032)
财经(22282)
(21598)
金融(21598)
经济研究(20593)
(19126)
业经(18929)
问题(16841)
统计(15234)
(14819)
技术经济(14325)
(13632)
(13441)
(13036)
理论(13011)
财会(12628)
决策(12317)
共检索到3910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  张平  刘霞辉  张晓晶  汪红驹  常欣  
当前中国的发展出现了以国富与民生关系失衡为本质特征的增长失衡。本文从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与民生有关的政府责任切入,指出当前中国与民生状况直接相关的政府社会性支出的不足,是导致增长失衡的重要原因。为此,政府应在提供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方面承担起基本的责任,加快财政支出结构转型,增加社会性支出的比重,改善民生状况,纠正增长失衡;并通过社会性支出的增加,促进人力资本积累,推动增长路径的转变,实现经济长期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童光辉  赵海利  
一、引言"包容性增长"和"社会建设"是当下及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政府面临的新命题。为了避免踏入"中等收入陷阱",自2002年开始,政府的国家治理中心开始从单纯经济增长逐步转向和谐社会建设。作为国家治理模式转换的重要物质载体和手段,我国的财政转型也在悄悄推进,其主要表现就是财政支出正在由经济建设型转向公共服务型,强调财政支出的社会治理功能和公平正义性的政治意图日趋明显。地方政府社会性支出在提供教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苗建军  崔俊富  
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2006)指出,当前中国的发展出现了以国富与民生关系失衡为本质特征的增长失衡,政府社会性支出不足是导致这一失衡的重要原因。社会性支出用于提供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性公共产品,地方政府在该项支出上应发挥主导作用。本文从经济人假设出发,运用投资理论从一个新的视角研究中国地方政府的社会性公共产品的供给情况,以期找出中国地方政府社会性支出不足的原因。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逯东  孙岩  杨丹  杨记军  
本文实证检验了"政绩诉求——政府控制——边际社会性支出"这样一条政府干预国有企业所产生经济后果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当地方政府在面临财政收入不足、国有经济面临的就业压力更大和经济增长缓慢时,地方政府往往会加大对国有企业的控制程度。尤其在面临就业压力时,会倾向于加强对员工规模大的企业的控制。随着地方政府对国有企业控制程度的加强,会导致国有企业发生更多的边际社会性支出,如非效率投资和冗员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胡永刚  郭新强  
中国财政支出的较大一部分用于生产建设,中国居民消费与政府生产性支出表现出稳健的正相关关系,这一事实与从标准的新古典和新凯恩斯模型得出的挤出效应截然不同。本文构建了包含存量和流量两部分政府生产性支出的内生增长模型,研究表明,政府支出增加在提高税负、挤出居民消费的同时,也通过其生产性增加收入、挤入居民消费;政府支出增加究竟挤入还是挤出居民消费取决于两种效应的比较以及政府的生产性支出比重和税负水平。政府生产性支出的最优结构等于其相对生产性之比,政府支出的最优规模等于政府支出的生产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赵为民  李光龙  
通过构建空间门槛计量模型以及空间外溢效应模型,分析了财政分权对中国地方财政社会性支出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结果发现,支出分权、收入分权有利于社会性支出效率的改善,而纵向财政失衡导致的公共池效应对财政收入分权具有门槛效应。由于中国大多数省份的纵向财政失衡水平超过了门槛值,削弱了收入分权对社会性支出效率的正向影响。因此,财政分权制度安排应通过强调地方事权和财权的匹配,减少财政转移支付规模,使地方政府成为权责一致的利益主体,进而强化对地方政府的良性激励和约束,实现地方民生福利的持续改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聂慧  张媛媛  
对收入分配的关注历来都是财政支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财政的社会性支出政策是调节初次收入分配的一个重要工具。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结果证实了我国现行的财政社会性支出中的社会保障支出、住房和社区设施支出以及医疗支出起到了缩小贫富分化的作用,但教育支出却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收入分配差距。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凤英  
对于政府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实证研究并没有确定的结论。本文利用我国1980-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了政府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无论是在长期还是短期内政府教育支出都对经济增长具有正的显著的影响,即我国的政府教育支出能够促进经济增长。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我国的政府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另外,长期中政府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大于短期。这说明政府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个长期的累积过程,因而教育投入不应该是一种短期行为。目前我国政府的教育支出仍处于相对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徐步云  
从理论模型和实证研究两个角度分析了各级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地方政府投资性支出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正向作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很大;地方政府消费性支出虽然对经济增长有正向作用,但作用不是很明显;地方政府转移性支出通过再分配机制也对经济增长产生正向作用,同时,方政府是导致投资过热的关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赵海利  童光辉  
文章基于1995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中国特有财政体制,通过影响社会性支出总量、效率和结构进而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的影响。现有财政体制的突出特征是"收入集权、支出分权",表现为地方财政自主率下降,这一方面意味着单位社会性支出资金的使用效率下降,另一方面意味着中央政府转移支付(特别是对应性转移支付)规模扩大,中央政府掌控地方政府社会性支出总量和结构的能力增强。前者延缓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进程,后者加速了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换句话说,当前社会性支出总量、结构和效率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未产生合力。进一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陈杰  
目的:分析政府健康支出的经济增长效应,探讨政府健康支出比例的最优决策。方法:基于家庭与政府的两部门内生增长模型,运用最优控制方法进行理论模型的推导和数值分析。结果:政府健康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非线性的关系,其临界值的最优比例取决于健康的产出贡献份额、生产性资本的产出贡献份额以及政府健康支出的健康贡献份额的大小。结论:政府应根据经济的发展阶段合理确定健康支出的比例。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振亚  杨武  
本文首先建立了一个包含政府支出的两部门内生增长模型,将政府支出划分为政府物质资本投资以及政府人力资本投资,对政府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结论是:在宏观税率、私人主体的时间偏好率和消费的跨期替代弹性给定的条件下,政府物质资本投资以及政府人力资本投资之间存在唯一的最优比例。通过比较静态分析发现,经济的宏观税率与平衡增长率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常欣  
本文主要从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的互补性关系出发,提出政府支出结构调整的三个主要方面,即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加大教育和健康服务等优效品的支付以及加大社会保障和收入支持的支出,以此促进居民消费快速增长,推动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主要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拉动转变。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宝顺  刘京焕  
本文基于一个含有两类不同产出能力的公共商品的内生增长模型,通过数理分析得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最优公共支出结构的依据是公共商品各自的产出弹性。进而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13个发达国家1972~2009年的公共支出实践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经常性(资本性)支出对经济增长有正(负)效应。该研究结论为平衡预算下的公共支出结构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姚凤民  周少君  
本文使用我国31个省市1995~2009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在"增长失衡"背景下,我国公共支出偏向政策对缩小城乡差距的影响机制。实证结果发现:(1)社会性支出、惠农性支出显著降低了城乡差距,但在2007年前后的子样本表现不一。(2)在动态模型中,二者对城乡差距的影响也不同,社会性支出存在滞后三期显著降低了城乡差距,而惠农性支出在滞后第二期则扩大了城乡差距,之后的滞后两期将显著降低城乡差距。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农村项目在获批过程中的配套资金要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