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06)
2023(6683)
2022(5654)
2021(4964)
2020(4060)
2019(9396)
2018(9245)
2017(17690)
2016(9629)
2015(10991)
2014(11430)
2013(11447)
2012(10860)
2011(9933)
2010(10221)
2009(9590)
2008(9404)
2007(8805)
2006(8170)
2005(7637)
作者
(29539)
(24933)
(24578)
(23634)
(15853)
(11936)
(11352)
(9562)
(9277)
(9117)
(8698)
(8293)
(8182)
(8072)
(7993)
(7663)
(7287)
(7249)
(7107)
(7053)
(6454)
(6056)
(5980)
(5826)
(5667)
(5603)
(5456)
(5417)
(5161)
(4814)
学科
(64382)
经济(64338)
管理(27586)
(23832)
方法(20424)
(19165)
企业(19165)
数学(17747)
数学方法(17472)
地方(16426)
(13088)
中国(12772)
地方经济(12208)
(12019)
(11042)
业经(10907)
(8780)
农业(8186)
理论(8096)
(7776)
金融(7775)
经济学(7523)
(7491)
财务(7467)
财务管理(7442)
(7315)
环境(7219)
(7130)
银行(7107)
企业财务(7037)
机构
学院(149280)
大学(147689)
(71139)
经济(69690)
研究(53439)
管理(51633)
理学(42665)
理学院(42175)
中国(41956)
管理学(41332)
管理学院(41053)
(33025)
(31285)
科学(30797)
(27764)
财经(25486)
研究所(24573)
(24475)
经济学(23855)
中心(23710)
(22813)
(21509)
经济学院(21058)
北京(20242)
(19346)
(18964)
业大(18780)
(18562)
财经大学(18460)
师范(18391)
基金
项目(86885)
科学(67097)
研究(64092)
基金(61872)
(53545)
国家(53147)
科学基金(44924)
社会(41579)
社会科(39359)
社会科学(39351)
(33795)
基金项目(31107)
教育(29253)
(27513)
资助(27226)
自然(27204)
自然科(26536)
自然科学(26531)
自然科学基金(26033)
编号(25699)
成果(21968)
(19759)
重点(19692)
(18814)
课题(18567)
国家社会(17671)
(16959)
(16753)
大学(16552)
教育部(16298)
期刊
(90191)
经济(90191)
研究(51194)
中国(30874)
(27653)
学报(22118)
管理(21536)
(19597)
科学(19177)
大学(16780)
学学(15777)
经济研究(15773)
(15090)
金融(15090)
技术(14909)
教育(14628)
财经(14056)
农业(12762)
(12292)
业经(11719)
问题(10998)
统计(10291)
技术经济(9660)
(8389)
(8224)
决策(7960)
世界(7523)
经济问题(7239)
图书(7185)
国际(7178)
共检索到2443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永斌  丛建辉  杨军  张艺璇  
区域碳排放不平衡是中国统一碳市场配额分配方法设计需要考虑的特殊背景,而历史法和基准线法无法解决由该背景导致的"鞭打快牛"效应和"拔苗助长"效应,亟需探索适用于中国碳市场的配额分配方法。本文首先梳理了碳配额分配的相关研究,发现在中国碳市场,历史法存在固定基年和滚动基年选择的两难,基准线法存在"一产品一基准值"原则取舍的两难。其次,基于"共同但有区别的减排责任原则"提出一种配额分配方法——历史—基准趋近法。最后,分别采用历史法、基准线法和历史—基准趋近法进行配额试分配并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历史—基准趋近法不仅可以同时避免"鞭打快牛"效应和"拔苗助长"效应,而且具有良好的政策目标协同性,在控排系数公平性、分配结果精准性和减排成本可行性3个方面均优于另外2种配额分配方法,有效降低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的风险。研究结论表明,历史—基准趋近法较适用于区域排放不平衡的情形,可作为中国统一碳市场启动初期配额分配方法选择和优化的参考。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陈阳  郑新广  
由于银行资产发生损失之间具有相关性,信用资产组合的经济资本一般不等于组合内部分项计算的经济资本的总和,经济资本存在着组合效应。本文分析了影响"组合效应"的基本因素,使用蒙特卡罗模拟的方法对经济资本分配方法中"组合效应"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将"组合效应"进一步分解为"组内效应"和"组间效应",根据这两种效应的反应特性,对各种分配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进行了考察。分析的结果表明,目前银行业正在使用的各种分配方法中,不存在适用于所有情况的最优分配方法,需要根据管理目标的不同及信贷组合的结构现状选用不同的分配方法。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胡曾曾  
为提高生态补偿资金的瞄准效率,文章将流域环境经济功能分区运用于生态补偿中,并以张家口为例进行了探索研究。以海河流域张家口市范围内的四级子流域为研究单元,构建了张家口市流域环境经济功能类型分区的评价指标体系,从空间开发引导-约束-强度3个维度构建判别矩阵,将海河流域张家口市范围划分为水源涵养重点区、防风固沙重点区、水土保持重点区、重点开发建设区;在分区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类型区的优先等级计算不同生态补偿侧重点的分配系数,为生态补偿二次分配和生态补偿情景分析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马浩然  
【目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单位的转变是促进公益林质量提升和激励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提升的需要。通过合理设置多元化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单位,促进补偿资金的科学分配,实现对公益林生态服务价值的差异化合理评价。【方法】基于森林生态系统存量和增量的视角和特点,探索多元化的补偿单位,提出了以蓄积为单位实施存量补偿以促进森林生态效益“按质补偿”、以蓄积增量为单位实施“激励性”的增量补偿以促进森林碳汇能力提升的补偿思路。以浙江省淳安县临岐镇公益林为案例,基于现有森林区划的最小单位——小班分析评价了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以蓄积和蓄积增量作为补偿单位的可行性。【结果】按照蓄积补偿比按照面积补偿更能凸显森林水源涵养功能和森林质量的“差异化”补偿效果;以蓄积增量为单位能够促进对碳汇功能的兼顾改善,满足森林生态服务多功能经营目标需求。【结论】以蓄积和蓄积增量为补偿单位组合实施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能够有效维护现有森林生态系统存量,同时激励森林生态系统增量的扩张,弥补面积单位在当前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中价值体现激励性、动态性不足的问题,为有效促进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指明提升方向。图4表4参28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翔  金东亚  黄国日  郄双源  洪笑峰  
开发区是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电力是开发区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针对开发区增量配电改革试点,深入剖析其配售电价格机制,提出以下配售电价格机制创新途径:增量配电网运营竞标方基于配电网投资规划方案,灵活制定配电价格,建立考虑配电价格和供电可靠性的招标承诺制;配电企业在确定不同电压等级的配电价格后,直接向地方价格主管部门进行备案,实现分电压等级配电价格的配电企业备案制;针对区域面积较大、负荷集中度较高的增量配电网,进一步细化引入考虑位置信息的配电价格机制,引导负荷合理布局,提高网络资产的利用效率;当用户用电量超出一定范围后,执行"用电量越大,配电价格越低"的阶梯电价机制;发挥开发区配售电公司的自身优势,积极与用户签订购售电代理合同,通过降低各环节电价惠及终端用户。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兴华  
企业价值的创造过程是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共同参与运行的过程,但两者的参与方式不同,风险负担水平也不同。本文基于风险视角对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间保值收益和增值收益的分配方式和结果进行研究,以此提供一种具有操作性的保值、增值收益联动机制,解决现今的物质资本高估和人力资本低估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赋予人力资本所有者"物质资本"角色、补全关键员工"可接受回收期"漏洞和实行关键员工"股权变动"计划的合理化建议。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吕萍  
域估计是抽样调查中的热点问题之一,需要同时兼顾总体和域的估计精度,其核心问题是样本量问题。当域是计划域且总样本量已知时,域的样本量分配十分重要,本文对域的样本量分配进行深入研究。首先,介绍了同时兼顾域和总体的估计精度的Power分配和Longford分配。其中,Power分配通过降低域的方差系数的加权和控制总体和域的估计精度。Longford分配通过引入域和总体的权数控制总体和域的估计精度。但是,当某些域的样本量较少时,降低总体和域的估计精度。基于域的组合估计量的组合分配借助辅助信息和统计模型,提高域的估计精度,效率较高。最后,本文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对等量分配、比例分配、Power分配和组合分配进行比较研究,进一步说明组合分配效率最高,是最优的域的样本量的分配方法。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朱大志  
在发达国家占半个世纪主统地位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指出,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发展经济。但是,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不能自动或完全地实现就业增量。本文结合温州当前就业情况,在发展经济的前提下,从优化产业结构方面,谈谈开发就业岗位,实现就业增量问题。从19...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先治  
资本增量经营主要研究在企业资本扩张过程中的资本运作及其效果。资本增量经营的根本目标是资本增值 ;具体目标是提高规模经济效益、技术进步经济效益和潜在经济效益。资本增量经营预算对规范企业资本增量经营行为 ,保证资本增量经营目标的实现有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闫敏  
<正>2023年初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国民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内需贡献持续提高、就业物价同比好转、结构调整加快推进、粮食能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高质量发展特征日趋显著。提高国民经济增长含金量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宏观政策显效发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
关键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中平  毛洪涛  
现行成本会计中为了简化辅助生产部门费用分配 ,不考虑辅助生产部门自身也会耗用其所生产的产品或导致费用分配的不准确 ,致使企业在成本控制及管理上权责不清 ,辅助生产部门发生的费用难以控制 ,企业经济效益下降。本文从企业经营管理实际出发 ,提出考虑辅助生产部门自耗资源的费用分配方法 ,提高了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成本信息决策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田晓文  
双向纯增量模型———以新的理论估计中国经济增长田晓文(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亚太研究院国立发展研究中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举世瞩目的高速经济增长,其增速超出了包括四小龙在内的所有东亚新兴工业国家(地区)。这与以前形成鲜明对照,当时中国在增长速度上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