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11)
2023(14637)
2022(12820)
2021(12105)
2020(9966)
2019(22788)
2018(22895)
2017(44839)
2016(24151)
2015(26995)
2014(26558)
2013(26248)
2012(23860)
2011(21481)
2010(21539)
2009(20166)
2008(19236)
2007(16961)
2006(14989)
2005(12956)
作者
(67303)
(56283)
(55844)
(52997)
(35459)
(26924)
(25104)
(22216)
(21224)
(19788)
(18904)
(18830)
(17506)
(17497)
(17224)
(17099)
(16774)
(16497)
(15973)
(15911)
(13955)
(13764)
(13549)
(12919)
(12649)
(12508)
(12506)
(12427)
(11382)
(10982)
学科
(98711)
经济(98594)
(72597)
管理(66172)
(52203)
企业(52203)
(48411)
方法(43073)
数学(36547)
数学方法(36161)
农业(32254)
业经(25912)
中国(24422)
(23725)
(21355)
地方(20005)
(18481)
理论(17083)
(17051)
贸易(17041)
(16559)
技术(14779)
(14774)
(14561)
财务(14495)
财务管理(14471)
环境(14207)
(14124)
(13991)
银行(13945)
机构
学院(339378)
大学(336963)
管理(136593)
(136254)
经济(133432)
理学(119398)
理学院(118173)
管理学(116259)
管理学院(115671)
研究(109729)
中国(82281)
(70332)
(69024)
科学(68298)
(60271)
业大(55391)
(54251)
农业(53054)
中心(50688)
研究所(49416)
财经(48812)
(48565)
(44734)
(44563)
师范(44356)
北京(43461)
经济学(39862)
(39330)
(38996)
经济管理(37297)
基金
项目(233660)
科学(184187)
研究(174641)
基金(169601)
(146602)
国家(145303)
科学基金(125339)
社会(110264)
社会科(103966)
社会科学(103942)
(91932)
基金项目(90571)
自然(80444)
教育(79104)
自然科(78499)
自然科学(78484)
自然科学基金(77080)
(76089)
编号(73515)
资助(68440)
成果(59025)
重点(51755)
(51754)
(50319)
(48780)
课题(48650)
创新(45327)
国家社会(44752)
教育部(44398)
科研(44236)
期刊
(152311)
经济(152311)
研究(97197)
(69826)
中国(61959)
学报(53268)
科学(49579)
农业(47426)
管理(45912)
(44687)
大学(41028)
学学(38863)
教育(36843)
业经(30477)
(29002)
金融(29002)
技术(27771)
财经(23029)
经济研究(22446)
(22183)
问题(20915)
(19671)
(17375)
图书(17045)
科技(16238)
理论(16159)
技术经济(16147)
现代(15694)
世界(15025)
商业(14892)
共检索到4855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潘旦  
因城乡文化、经济差异,农民工群体难以与城市居民建立一定社交网络,从而在群体内部不断扩展社交网络,呈现内卷化特征的社交弱权状态。农民工社会交往内卷化会产生积极、消极两种影响,积极影响是产生内部共同体——内部"抱团",消极影响是对外部认同的不稳定——外部"抵触",社交的弱权状态影响农民工群体的城市融合。农民工自组织可以为农民工群体提供社交信息、社交活动平台及社交技能培训,促进他们与群体内外成员的交流互动,帮助他们建立农民工群体外的社交网络,实现农民工群体的社交增权目标,缩短农民工群体的城市社会融合进程。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潘旦  
城乡收入差距是农民工进城务工的主要动因,因而农民工群体也呈现了多样化的经济利益诉求。作为公共治理网络中的一个主体,农民工自组织能够通过组织化手段满足农民工群体的经济利益诉求,如充当信息组织平台以提高农民工就业概率,整合社会资源以开展教育培训,宣传社会保障以避免经济困境,调解劳资纠纷以获取合理收益。通过组织化手段增强农民工群体的经济权益,改善农民工群体的经济弱权状况,实现农民工群体的经济增权目标。
[期刊] 求索  [作者] 潘旦  
随着中央及地方政府对农民工创业行动政策支持力度的不断增大,创业农民工的数量和创业规模也在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农民工群体倾向于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就业。实证研究表明,个人特征、教育水平、工作经历、制度环境等因素对农民工创业能力存在一定影响。依据组织增权理论,农民工自组织通过组织化路径增强农民工创业影响因素的正向作用,如加强教育培训以激发创业意愿,塑造良好形象以拓展社交网络,加强政策倡导以改善政策环境,着眼性别差异以彰显个体特征,进而提升农民工群体创业成功率,实现农民工群体的经济增权目标。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秦秋  
农民工自组织是农民工群体的重要利益表达机制,但从资本理论视角出发,中国农民工自组织的发展仍面临着经济资本不足、人力资本匮乏、社会资本短缺和文化资本贫乏的困境,本文从4个方面探索促进农民工自组织发展的出路。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秀燕  付金存  董长瑞  
本文基于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监测社会融合专题调查,从理论和经验两方面论证工会和自组织对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工会和自组织均能显著提升农民工就业质量,且工会作用更为明显;从分指标来看,工会大幅提高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和社会保险享有率,自组织对提高农民工就业稳定性和降低农民工劳动强度具有积极作用,两类组织均加入的农民工在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就业稳定性和社会保险享有率方面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据此,应深化对劳工集体组织的认知,以对转型期农民工组织建设和就业质量提升贡献政策及启示。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杨伟国  袁可  冉根敏  
基于自组织理论,本研究探讨了新老两代农民工人际关系对离职意愿的差异化影响,以及内部推荐行为的中介作用。通过对中国情境下人际关系“差序格局”特征的分类和分析,本研究发现亲缘、地缘等先赋性关系对新老两代农民工的内部推荐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对离职意愿的影响并不显著。另一方面,友缘、业缘等后致性关系仅对新生代农民工离职意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内部推荐在后致性关系对离职意愿的影响之间有部分中介效应。后致性关系存在教育异质性,对内部推荐的正向影响仅在高中及以上学历的农民工群体中显著。本文通过对2399份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发现农民工工作场所人际关系具有“远亲不如近邻”的作用特征,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秦秋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组织的活力被不断激发,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的能力不断提高,农民工社会组织的社会治理功能也不断彰显。农民工社会组织是农民工利益的表达渠道和组织载体,虽然社会生态环境在不断优化,但农民工社会组织大多仍处于无权或弱权状态。以增权理论为视角,以青岛市"新市民之家"为个案,探究农民工社会组织从无权、弱权向增权、强权的发展路径,努力探索实现组织增权的模式和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佳龙  
文章通过分析教学团队中合作困境的成因,并以自组织理论为研究视角,探索了化解教学团队合作困境的自组织化路径:提倡教师自然合作文化,营造融洽合作氛围;建构耗散结构系统,形成稳定有序合作状态;完善各种合作保障机制,促进竞争与协同的平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曹绪红  
由于受到城乡二元结构影响,致使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成为我国当前理论和实践领域中的严重问题。在发展权视角下提出确立发展共享理念,合理确定法定保障项目,改革户籍制度,创造公平环境,强化培训,提升农民工素质,保障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承担政府责任,建立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林巍  严广乐  荣鹏飞  
本文基于自组织理论,针对困扰NGO组织发展的人力资源这一瓶颈问题,构建了NGO自组织人力资源管理模型,分析了模型的开放性、非平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和涨落的特点,并结合NGO自组织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提出了建立NGO自组织运行的协同-竞争机制、激励-约束机制、柔性组织结构和自我管理团队等对策,以期帮助NGO解决人力资源瓶颈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小龙  
社会公平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之一。赋予农民工平等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是实现农民工群体话语权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尽管近年来我国的选举法已经不断完善,但是对于农民工群体而言,他们的选举权问题却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已成为制约我国民主法治进程的不利因素之一。立足于社会公平视野,推进农民工选举法制建设构建公平法制,推进农民工社团组织建设营造公平氛围,加大农民工选举经费投入提供公平保障,加速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打造公平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正喜  唐鸣  
当前,劳资冲突问题日益严重,由此引发的农民工群体性事件层出不穷,对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以及现有制度资源,工会是农民工维权最好制度选择。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工会相比较,我国工会还存在一定的缺陷。要维护好包括农民工在内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我国工会还需要在主体地位、基本任务、发展方向等几个方面进行制度性转换。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任孟娥  
自组织理论认为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需具备四个基本条件:系统必须是开放的;必须远离平衡态;系统各要素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系统必须是通过涨落的有序。分析目前的农民组织,村民选举委员会受压力型体制的影响,还不能认定为农民自组织。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因为得到体制认同,部分已成长为成熟的农民自组织。农民维权组织自组织程度低,给组织本身及其行为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政府应该积极行政,引导农民进行自组织建设。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霍晓萍  
文化创意产业正在成为我国的新兴战略性产业,广西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既能促进广西文化产业发展,也能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本文以动力要素-动力机制-发展模式-竞争优势为农业文化创意产业的内在发展逻辑,以广西各地的本地经济行为对环境的依赖性,即根植性所蕴含的丰富资源要素为基础,构建内源动力机制和外源动力机制缺一不可的农业文化创意产业动力机制系统,提出基于自组织的农业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廖杉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不仅会影响到农产品供给者的切身利益,也会影响到农产品需求者的切身利益,不利社会稳定。从根本上而言,农产品价格波动是农产品供求系统失衡所导致的,信息服务滞后、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上升、自然灾害频发以及政府服务滞后等在影响农产品供求系统失衡的同时,直接导致了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