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75)
2023(7491)
2022(6270)
2021(5616)
2020(4692)
2019(10536)
2018(10129)
2017(19142)
2016(10566)
2015(11435)
2014(10946)
2013(10949)
2012(10254)
2011(9144)
2010(8898)
2009(8090)
2008(7840)
2007(6874)
2006(6039)
2005(5266)
作者
(36290)
(30505)
(30395)
(28417)
(19278)
(14935)
(13301)
(12151)
(11703)
(10552)
(10526)
(10043)
(10040)
(9881)
(9605)
(9479)
(9438)
(9101)
(8814)
(8779)
(8078)
(7542)
(7308)
(7062)
(6929)
(6770)
(6649)
(6644)
(6401)
(6344)
学科
(42784)
经济(42731)
(27590)
管理(27160)
方法(21106)
(20375)
企业(20375)
数学(19360)
数学方法(19193)
(12589)
(12191)
(11107)
中国(10453)
(9764)
贸易(9761)
(9545)
农业(8850)
业经(8363)
地方(8049)
(6715)
环境(6608)
技术(6420)
(6351)
财务(6345)
财务管理(6332)
企业财务(6009)
(5949)
金融(5949)
(5908)
银行(5836)
机构
大学(154050)
学院(152381)
(62160)
研究(61139)
经济(61133)
管理(53402)
理学(47266)
理学院(46648)
管理学(45580)
管理学院(45359)
(44948)
科学(43945)
中国(43127)
农业(36496)
(34641)
业大(34100)
(33181)
研究所(32441)
中心(26443)
(25830)
农业大学(23837)
(22444)
(22227)
(21851)
财经(21121)
科学院(20566)
(20361)
北京(20330)
(20014)
经济学(19710)
基金
项目(114344)
科学(87585)
基金(84624)
(81332)
国家(80744)
研究(68892)
科学基金(65398)
自然(47333)
自然科(46247)
自然科学(46227)
自然科学基金(45468)
基金项目(44939)
(44553)
社会(44373)
社会科(42130)
社会科学(42117)
(39477)
资助(34631)
教育(30266)
重点(27184)
计划(26955)
(24753)
科技(24692)
(24374)
(23909)
科研(23645)
编号(23148)
(22637)
创新(22552)
(20830)
期刊
(60285)
经济(60285)
学报(42565)
(39428)
研究(39218)
科学(33374)
大学(29203)
学学(28493)
中国(28170)
农业(26670)
(19174)
管理(18718)
(15290)
业大(13033)
经济研究(11703)
(11202)
金融(11202)
农业大学(10927)
财经(10468)
(9906)
技术(9681)
业经(9543)
林业(9242)
(9032)
科技(8950)
问题(8431)
中国农业(8108)
教育(8103)
自然(7317)
技术经济(7127)
共检索到2154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高天鹏  安黎哲  冯虎元  
【目的】通过研究增强UV-B辐射和干旱胁迫对不同品种春小麦生长、产量和生物量的影响,为筛选高产、抗旱、抗UV-B辐射春小麦新品种提供依据。【方法】设置干旱、增强UV-B辐射以及二者复合处理处理西北干旱区三个不同的主栽春小麦品种,检测和分析旗叶面积、叶片厚度、叶面积指数、生物量、根冠比、产量和收获指数等生理指标。【结果】增强UV-B辐射可抑制春小麦分蘖,而适度干旱胁迫可促进春小麦分蘖;增强UV-B辐射和干旱胁迫条件下,定西-24、陇春-8139、和尚头生物量分别降低22%,21%和15%,,平均降低20%;复合作用对产量和生物量的影响与增强UV-B辐射和干旱胁迫分别处理相比,没有明显的减少;干旱...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韩国菲  王海光  马占鸿  
【目的】研究CO2浓度升高和UV-B辐射增强综合作用对小麦条锈病流行组分的影响,预测未来气候条件下小麦条锈病的发生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以人工接种条锈病菌32号生理小种的不同小麦品种(铭贤169、京9428、京0045和京冬8号)为供试材料,对其进行浓度升高的CO2和辐射增强的UV-B处理,分析二者对病害流行组分的影响。【结果】高CO2浓度下,在铭贤169、京9428和京0045上,小麦条锈菌的侵染概率显著提高,病害的潜育期缩短,病斑扩展量增加,AUDPC值显著增加。UV-B辐射对侵染概率、潜育期、病斑扩展和AUDPC的影响不显著。在CO2浓度升高与UV-B辐射增强的综合作用下,4...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玉红  程楷珊  高欣  张锡国  刘彤  
【目的】本文以东北重要药用植物黄檗幼苗为对象,研究黄檗幼苗中抗氧化物质以及主要药用活性成分含量变化对增补不同的UV-B辐射强度的响应。【方法】通过在温室内控制实验,设置了3个UV-B辐射强度梯度的处理,分别是对照组(CK,自然光照)、低辐射组(T1,UV-B辐射强度为3.26μW/cm2)和高辐射组(T2,UV-B辐射强度为9.78μW/cm2),研究黄檗幼苗中的抗氧化物质及主要有效活性成分,即3种生物碱(小檗碱、药根碱和掌叶防已碱)含量对不同UV-B辐射强度的响应。【结果】增补UV-B辐射会使黄檗幼苗中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海静  姚晓芹  黄亚群  赵永锋  祝丽英  陈景堂  
为了探讨玉米不同自交系对UV-B辐射增强的响应,在摸拟光照培养条件下,研究了增强UV-B辐射对玉米不同自交系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五叶期UV-B辐射处理6 d后,供试的48个自交系中近一半以上材料的幼苗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显著降低10%以上,其材料比例分别为64.6%,47.9%,54.2%;而有62.5%的材料胞间CO2浓度表现为显著增加;相关分析发现,气孔导度与蒸腾速率对UV-B辐射增强的响应值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根据气体交换参数对UV-B辐射增强的响应程度将48个材料分成6类,其中对增强UV-B辐射反应比较敏感的材料和能够忍耐UV-B辐射增强的材料均占12.5%。...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天宏  戴震  赵艺欣  曹艳红  刘波  刘轶鸥  
对大豆植株进行紫外(UV-B)辐射增强试验,研究了UV-B增强对大豆籽粒产量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强UV-B辐射导致大豆株粒数、百粒质量及株粒质量下降;大豆叶片MDA含量、相对电导率显著上升,膜脂过氧化程度加剧;O2.-产生速率和H2O2含量增加;SOD活性呈波动性变化,除在分枝期有所升高,其余各时期均低于CK处理;CAT活性除在结荚期显著升高,整个生育期呈下降趋势,且总体表现为大于CK处理;POD活性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各个时期均高于CK处理。说明紫外辐射增强使大豆叶片受到活性氧损伤,抑制了大豆的正常生长,从而导致大豆籽粒产量降低。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巍  战莘晔  殷红  李雪莹  吕晓  杨璐  王一  
[目的]光合作用对UV-B辐射增强的响应对评价粳稻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适应能力至关重要。本文旨在分析UV-B辐射增强对粳稻剑叶光合作用内在机制的影响。[方法]以北方粳稻品种‘沈农265’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形式,试验设对照组CK(采用自然光照射),处理组T1、T2分别在自然光照基础上增加UV-B辐射1.05和2.1 W·m~(-2),每个处理重复3或6次。选取粳稻幼苗移栽于无孔试验桶中,紫外灯照射时间为08:00—16:00,阴雨天不进行UV-B处理,直至成熟收获。试验期间对粳稻各生长时期进行剑叶活体测量,测定光合电子流传递分配、光合响应曲线及参数,包括非环式光合电子流中参与碳还原或光呼吸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乔媛  殷红  李虎  杨振兴  高敏  
以沈农265水稻为试材,自然光为对照,研究了2种增强紫外辐射处理下(分别增加5%和10%),水稻不同生育时期光合色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显示,两处理下的叶绿素含量在拔节期减少最多,叶绿素a分别下降13.87%和23.30%,叶绿素b分别下降10.76%和17.70%;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有所增加,其中抽穗期增幅最大,分别比对照增加了21.55%和31.02%。2种处理下的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在灌浆期下降最多,分别比对照下降了4.4%和7.83%;PSⅡ潜在活性(Fv/Fo)也比对照降低了9.02%和17.03%;实际量子产量(ΦPSⅡ)在抽穗期降幅较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战莘晔  殷红  李雪莹  乔媛  岳元  汪贵彬  
通过人工增加UV-B的方式,研究盆栽条件下粳稻品种沈农265各生育时期叶绿素含量、气体交换参数及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特征。试验以自然光为对照,设计2个UV-B辐射增强处理(分别在自然光基础上增加UV-B辐射0.32w·m-2和0.61 w·m-2)。结果表明:2个UV-B辐射增强处理Chla、Chlb、Chla/b均下降,Chla在成熟期降幅最大(分别为18.74%和27.00%),Chlb在抽穗期降幅最小(分别为2.47%和8.81%);2个UV-B辐射增强处理Pn的最大降幅分别出现在孕穗期和灌浆期(分别为10.19%和13.9%),Tr在灌浆期下降最多(分别为21.76%和21.00%),Gs...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战莘晔  殷红  史洪杰  王一  吕晓  黄珊  金丽颖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光系统Ⅱ的叶绿素快速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OJIP曲线)和参数的变化特征,分析UV-B辐射的增强对剑叶光化学活性的影响。[方法]以北方粳稻品种‘沈农265’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对照组CK采用自然光照射,处理组T1、T2分别在自然光照基础上增加UV-B辐射1.05和2.10 W·m-2,每个处理重复36次。选取粳稻幼苗移栽于无孔实验桶中,紫外灯照射时间为08:00—16:00,阴雨天不进行UV-B处理,直至成熟收获。[结果]随着UV-B辐射强度的增加,PSⅡ反应中心供体侧上各个生长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宫彦章  于光辉  王丽  刘晓娇  
在UV-B辐射增强条件下,研究了功能叶抗氧化系统的变化。结果表明,UV-B辐射胁迫使功能叶抗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先升后降再上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上升;抗氧化物质类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和还原型抗坏血酸(ASA)含量提高,但增幅逐渐减少。功能叶活性氧(O-·2)累积,丙二醛(MDA)相对含量先升高后下降,可溶性蛋白含量则相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令强  李召虎  段留生  魏志刚  王倩  
以黄瓜(Cucumis sativusL.)幼苗为材料,研究UV_B辐射对黄瓜幼苗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UV_B辐射对黄瓜幼苗株高的抑制作用非常明显。低剂量UV_B辐射明显促进黄瓜幼苗根的生长,促进黄瓜幼苗根系活力,有利于黄瓜叶绿素的形成。但是高剂量的UV_B辐射抑制黄瓜幼苗根系活力,对黄瓜叶绿素的破坏严重并导致黄瓜幼苗光合速率下降。低剂量UV_B处理黄瓜幼苗的SOD和POD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而高剂量UV_B处理黄瓜幼苗的SOD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但其POD含量却显著高于对照。说明适当增加少量UV_B辐射对培育黄瓜壮苗有利。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昊   姜俊慧   罗莉   崔益萌   张婉莹  
【目的】以入侵种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与本土伴生种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为研究对象,探讨UV-B辐射、施氮及其交互效应对二者竞争的影响,以期为全球变化下的入侵植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de Wit取代试验法,在单种、混种盆栽模式下分别设置处理方式(施氮、UV-B辐射、施氮×UV-B辐射)、物种属性(空心莲子草、马唐)2个因子,测定各处理组合下的植物总生物量、形态、色素及光合荧光等指标,并采用二因素方差分析和LSD多重比较法分析以上各指标差异。【结果】①单种模式中,施氮导致植物最大茎长和马唐叶面积显著增加207.154%和297.643%、空心莲子草总生物量及稳态光适应光化学猝灭系数(qp_Lss)显著降低40.612%和52.381%;UV-B辐射导致植物最大茎长、空心莲子草最大光量子产率(QY_max)及稳态光量子效率(QY_Lss)显著增加 117.607%、404.459%和835.714%,导致马唐QY_Lss显著降低 45.605%;施氮×UV-B辐射导致空心莲子草总生物量及马唐QY_max显著降低 79.310%和18.984%,空心莲子草QY_max显著增加 685.350%,施氮×UV-B辐射还使得空心莲子草暗适应后最小荧光(F_(0))下降而QY_Lss增加、马唐F_(0)增加而QY_Lss下降。②混种模式中,施氮导致马唐叶面积及其叶绿素a指数(Chla)显著增加 254.259%和53.018%,导致空心莲子草根长及其Chla显著降低76.051%和12.084%;UV-B辐射导致空心莲子草Chla显著增加45.434%;施氮×UV-B辐射导致空心莲子草根长显著降低58.824%。【结论】施氮相对增加了马唐在生物量及形态上的优势,但UV-B辐射削弱马唐光合活性而增加空心莲子叶绿素含量;且UV-B辐射、施氮×UV-B辐射交互作用显著提升空心莲子草的实际光化学效率。全球变化下应加强空心莲子草入侵监控,以防多类因子交互效应加剧其对于本土植物的竞争替代。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薛林贵  石小霞  褚可成  陈志梅  李师翁  
通过生物化学和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短期增强UV-B辐射对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794光合色素、丙二醛(MDA)、类菌孢素氨基酸(MAAs)以及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与未经过UV-B辐射处理的藻细胞相比,增强的UV-B(240μW/cm2)辐射可导致藻细胞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以及藻胆蛋白含量下降,以及MDA含量显著变化(P<0.05),表明螺旋藻对UV-B辐射敏感,UV-B辐射对藻细胞光合色素具有抑制和破坏作用,对螺旋藻的膜系统也产生重要影响。而UV-B辐射可导致MAAs含量增加,脯氨酸含量随辐射时间的延长而提高,说明增强UV-B辐照能诱导藻细胞屏蔽色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解备涛  段留生  董学会  李建民  翟志席  田晓莉  李召虎  
以玉米品种农大108为材料,在玉米穗分化期各个阶段田间进行UV-B增强辐射处理,辐射强度比环境强度增强20%,研究了UV-B增强辐射对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拔节开始第1和第2周UV-B增强辐射处理使玉米株高显著降低,分别降低8.91%和7.71%;拔节开始第1和第2周UV-B增强辐射处理显著缩短穗下节间和降低穗位,第2周处理效应最强;第3和第4周处理对株高、穗位、穗下节间长度影响均不显著。整个穗分化期UV-B增强辐射处理对玉米株型和产量性状影响程度最大,株高降低21.30%,穗下各个节间长度降低,穗位下降15.70%,但对穗位比和根层数影响不显著;同时使玉米穗粒数降低18.6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曾正明  况浩池  罗俊涛  陈光珍  付均  杨扬  何兴材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UV-B辐射增强对三系杂交稻恢复系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UV-B辐射增强下,三系杂交水稻恢复系的株高、穗着粒数、千粒重均极显著地下降,穗实粒数显著地下降;但对单株有效穗、穗长、结实率等性状的影响不显著。同时不同材料在UV-B辐射增强下主要经济性状指标的变化存在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