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05)
2023(4020)
2022(3274)
2021(3155)
2020(2671)
2019(6026)
2018(6069)
2017(11750)
2016(6821)
2015(7450)
2014(7524)
2013(6943)
2012(6349)
2011(5505)
2010(5543)
2009(4953)
2008(4900)
2007(4597)
2006(3803)
2005(3382)
作者
(17758)
(14923)
(14906)
(14464)
(9582)
(7232)
(6719)
(5694)
(5592)
(5492)
(5218)
(4953)
(4910)
(4828)
(4673)
(4592)
(4551)
(4411)
(4273)
(4196)
(3765)
(3696)
(3581)
(3452)
(3426)
(3395)
(3363)
(3317)
(3148)
(3005)
学科
(24582)
经济(24559)
管理(15768)
(14732)
方法(12694)
数学(11723)
数学方法(11632)
(10894)
企业(10894)
(6823)
中国(6743)
(5696)
(5496)
地方(5366)
教育(4827)
(4168)
财务(4164)
(4156)
金融(4156)
财务管理(4154)
(4113)
农业(4104)
(4094)
银行(4084)
企业财务(4001)
理论(3999)
(3892)
贸易(3889)
(3887)
(3880)
机构
大学(89726)
学院(85717)
(34867)
经济(34162)
研究(29173)
管理(28978)
理学(25171)
理学院(24864)
管理学(24224)
管理学院(24071)
中国(20903)
科学(18160)
(18062)
(17615)
(15457)
(14811)
财经(13862)
业大(13652)
研究所(13580)
(13125)
中心(13056)
(12690)
(12467)
师范(12327)
农业(12231)
经济学(11875)
北京(10978)
经济学院(10881)
(10635)
(10502)
基金
项目(58774)
科学(45870)
研究(42611)
基金(42209)
(37128)
国家(36849)
科学基金(31231)
社会(26937)
社会科(25620)
社会科学(25613)
(23438)
基金项目(22096)
教育(21439)
自然(20147)
自然科(19741)
自然科学(19735)
(19489)
自然科学基金(19416)
资助(17691)
编号(16293)
成果(14953)
重点(13577)
(13311)
(13094)
课题(12393)
(12366)
(12343)
大学(11966)
科研(11695)
教育部(11596)
期刊
(34262)
经济(34262)
研究(26978)
中国(19351)
学报(16229)
教育(15407)
(14776)
(13080)
科学(12880)
大学(12537)
学学(11050)
管理(11006)
农业(8948)
(7405)
金融(7405)
财经(7343)
经济研究(6598)
(6405)
图书(6248)
技术(6191)
(5123)
书馆(4676)
图书馆(4676)
问题(4619)
业经(4431)
(4392)
统计(4286)
财会(4117)
(3917)
科技(3856)
共检索到1284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小林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各级各类学校必须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要科学规划不同年龄学生及各学习阶段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坚持贯彻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校纪校风建设。要发挥教师为人师表的作用,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要组织学生参加适当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帮助他们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这一论述,不仅阐述了学校的德育在公民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阐明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的重要性,而且为如何实施德育,从内容到方法都指明了方向。面对高校扩招、网络快速发展、自...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阳黔花  
切实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新形势下我们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其有效举措之一是加强德育与美育的结合。德育和美育的结合有着历史的思想渊源、内在的学理依据和现实需要。在今天,融善于美,美善并重,应坚持美善结合的原则,加强德育的人文关怀,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创设和谐宜人的校园文化环境。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曲建武  
德育在学校的地位和作用,一直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教育方针也是把德育放在首位,德育成为学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德育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然而不得不承认,德育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缺少实效性就是很突出的一例。只有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德育才能育德,才能达到教育期望的结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2009年6月,首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专门致信,强调发展中职德育的重要意义。2010年6月,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表彰会暨经验交流会上,刘延东亲自参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庞炜  李艳丽  贾绍宁  
当前高等教育形势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提出了新的课题,这就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上探索新招法、谋求新对策,以适应新的发展变化。文章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赋予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内涵;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强化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的理念;坚持结合渗透,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坚持依法施教,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化制度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春荣  田瑞兰  
思想政治教育彰显人文关怀,是新时期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为什么要强调彰显人文关怀以及如何彰显人文关怀,本文认为:"人"的地位突显是彰显人文关怀的时代要求;人文关怀是大学生自身健康全面发展的心理渴望;人文关怀是和谐社会构建的迫切需要;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转变和深化程度、教师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认识和自觉实践程度、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掌握及运用程度和教师对学生是否怀有爱四个方面直接影响着人文关怀的彰显程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洪方  路灿云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素质教育全面推进以及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学风建设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困难和新任务。立足高校实际,加强学风建设,应从加强思想教育、强化教学管理、完善组织队伍、严格管理制度以及丰富校园文化等方面采取措施,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增强高校学风建设的实效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金兰  罗立顺  
目前,高校形势政策课的教学实效不容乐观。文章主要针对当前形势政策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进行了探究,指出通过完善教学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加强学习形势政策课重要意义的教育、优选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实行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式、提高任课教师的教学素养等方式来增强形势政策课的教学实效性,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琦  汪军洪  
增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当前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要取得实效,教师的认同和接受是关键一环,要改变当前以教育者为出发点"一刀切"的思政工作模式,运用互联网"用户思维",以教师需求为导向,区分不同教师群体,分析其心理特点和行为习惯,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本文认为,针对教师党员,要加强政治引领;针对青年教师,要加强实践体验;针对先进教师,要加强典型示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从蓉  
随着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互联网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影响日趋明显。文章以分析互联网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为切入点,阐述了影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优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丰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关注大学生网络思想动态、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推进校园网络平台建设、加大校园网络监管力度等有利于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具体对策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保安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而紧迫的问题。优化社会环境是增强实效性的前提条件,加强理论创新是增强实效性的根本保证,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是增强实效性的关键所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铁范  
对教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突出以人为本,关注他们个人和事业发展,关注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关注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关注个性特点和不同道德层次,努力促使其独立个性和创新能力充分发挥,进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蔡亮  欧阳凤莲  
针对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中教学内容抽象化、教学方法简单化、教学评价机械化、教师素质单一化等问题,高校必须从深化教材内容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四个方面着力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实效性。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时长江  刘彦朝  
努力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教材语言向课堂语言及师生角色由"主客体"向"双主体""三个转换",既是高质量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教学改革和加强课程建设的根本途径与关键,也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应然选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秋燕  
随着社会变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形势的新变化和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多视角、多途径、多形式来提升实效性。从教育的本体视角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人文特性。因此,弘扬教育的人文精神,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遵循人文原则,有机融入人文内涵并注重人文情感的培育,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