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10)
2023(2934)
2022(2403)
2021(2314)
2020(2007)
2019(4489)
2018(4734)
2017(8298)
2016(5301)
2015(6039)
2014(6196)
2013(5642)
2012(5274)
2011(4608)
2010(4915)
2009(4643)
2008(4537)
2007(4434)
2006(4049)
2005(3784)
作者
(12676)
(10686)
(10536)
(10487)
(6732)
(5065)
(4829)
(4117)
(4050)
(4004)
(3651)
(3575)
(3489)
(3400)
(3390)
(3377)
(3173)
(3165)
(3152)
(3063)
(2864)
(2713)
(2655)
(2537)
(2504)
(2442)
(2433)
(2419)
(2225)
(2110)
学科
(18423)
经济(18399)
管理(11981)
(9040)
方法(7317)
中国(6890)
数学(6627)
数学方法(6548)
教育(6420)
(6260)
企业(6260)
地方(5724)
(5266)
(4657)
(4418)
税收(4276)
(4241)
(4059)
理论(3979)
农业(3835)
(3801)
地方经济(3758)
教学(3736)
工作(3525)
(3459)
银行(3455)
学校(3396)
(3304)
业经(3144)
政治(3034)
机构
大学(66786)
学院(63081)
(24840)
经济(24174)
研究(21106)
管理(20318)
中国(16839)
理学(16292)
理学院(16106)
管理学(15686)
管理学院(15571)
(14278)
(14063)
(12668)
科学(11358)
(11237)
师范(11176)
中心(10629)
(10065)
财经(9942)
(9889)
北京(9180)
(8862)
(8785)
研究所(8724)
教育(8546)
师范大学(8399)
经济学(8055)
(7845)
业大(7833)
基金
项目(35825)
研究(30740)
科学(27552)
基金(23444)
(19004)
国家(18788)
社会(18242)
社会科(17205)
社会科学(17203)
教育(16729)
科学基金(15993)
(15020)
成果(14202)
编号(13815)
(11978)
基金项目(11570)
课题(10880)
资助(10014)
(9783)
项目编号(8825)
高校(8822)
自然(8534)
(8447)
重点(8349)
自然科(8346)
自然科学(8345)
自然科学基金(8197)
大学(8105)
(8092)
研究成果(7954)
期刊
(30684)
经济(30684)
研究(25215)
中国(19951)
教育(19635)
(12135)
管理(8748)
图书(8747)
学报(8539)
(7817)
(7484)
金融(7484)
大学(7396)
书馆(6952)
图书馆(6952)
科学(6662)
技术(6174)
学学(5549)
财经(5322)
农业(4868)
经济研究(4855)
(4714)
职业(4689)
高等(4326)
问题(4167)
业经(4060)
(3802)
论坛(3802)
高等教育(3568)
成人(3397)
共检索到1148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金一斌  
当前德育的人文内涵普遍不够,德育的感染力、感召力受到影响,德育的效果事倍功半。要增强德育的人文内涵,需要更新德育内容,创造出具有人文内涵的载体,还需要方式方法的创新,并发挥文化熏陶的功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莫敏秋  
以成本理论来看,高校德育中存在着投入与产出的不平衡、德育效能须提高的情况。高校德育应增强成本意识。增强成本意识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是最优利用学校资源的需要,也是德育学科发展的需要。自觉在高校德育中增强成本意识,可以从构建起立体的德育网络,重视学生个体道德的需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学校德育服务等方面体现,使高校德育实现效果最优化和成本最小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小林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各级各类学校必须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要科学规划不同年龄学生及各学习阶段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坚持贯彻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校纪校风建设。要发挥教师为人师表的作用,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要组织学生参加适当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帮助他们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这一论述,不仅阐述了学校的德育在公民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阐明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的重要性,而且为如何实施德育,从内容到方法都指明了方向。面对高校扩招、网络快速发展、自...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胡孝四  
近年来,高职内涵建设在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其中问题之一便是对人文内涵建设存在忽视或轻视的现象。人文内涵建设不仅关系到高职学生的成长成才,而且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大学精神是高职人文内涵建设的价值导向,人文课程建设是高职人文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校园文化建设是高职人文内涵建设的深厚土壤。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阳黔花  
切实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新形势下我们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其有效举措之一是加强德育与美育的结合。德育和美育的结合有着历史的思想渊源、内在的学理依据和现实需要。在今天,融善于美,美善并重,应坚持美善结合的原则,加强德育的人文关怀,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创设和谐宜人的校园文化环境。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兄武  徐银香  
文科专业的应用性是指培养的人才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良好的综合素质,能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具体实际问题。文科专业的应用性具有学术性、职业性、技术性、人文性、社会性与综合性等特点。文科专业的应用性渗透在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应从优化专业设置、调整培养目标、改进培养过程、提升教师能力、改善培养条件和改革质量评价等方面来增强文科专业的应用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春荣  田瑞兰  
思想政治教育彰显人文关怀,是新时期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为什么要强调彰显人文关怀以及如何彰显人文关怀,本文认为:"人"的地位突显是彰显人文关怀的时代要求;人文关怀是大学生自身健康全面发展的心理渴望;人文关怀是和谐社会构建的迫切需要;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转变和深化程度、教师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认识和自觉实践程度、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掌握及运用程度和教师对学生是否怀有爱四个方面直接影响着人文关怀的彰显程度。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江新  
伴随信息共享空间建设的兴起,高校图书馆越来越重视对学习者主动与终身学习技能养成的支持,以技术为支撑,以教学改革支持服务为目标的高校图书馆技术增强型学习空间的建设备受关注。美国高校图书馆已通过打造主动学习课堂、教学实验室、创客空间、团队课堂和合作学习环境等五种路径探索技术增强型学习空间的建设。为面向更广泛的用户提供学习支持服务,高校图书馆技术增强型学习空间在建设过程中应进一步精准服务定位、支持跨界合作,顺应学习变革趋势,全面彰显图书馆空间资源的价值。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从蓉  
随着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互联网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影响日趋明显。文章以分析互联网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为切入点,阐述了影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优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丰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关注大学生网络思想动态、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推进校园网络平台建设、加大校园网络监管力度等有利于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具体对策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郝颖  
如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是现阶段我国很多高校都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完善大学生品德结构的需要,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需要。文章通过分析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的主要因素,提出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综合素养、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实际生活、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对策。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曲建武  
德育在学校的地位和作用,一直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教育方针也是把德育放在首位,德育成为学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德育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然而不得不承认,德育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缺少实效性就是很突出的一例。只有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德育才能育德,才能达到教育期望的结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蔡亮  欧阳凤莲  
针对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中教学内容抽象化、教学方法简单化、教学评价机械化、教师素质单一化等问题,高校必须从深化教材内容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四个方面着力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实效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秋燕  
随着社会变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形势的新变化和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多视角、多途径、多形式来提升实效性。从教育的本体视角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人文特性。因此,弘扬教育的人文精神,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遵循人文原则,有机融入人文内涵并注重人文情感的培育,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成丙炎  朱红  
对社会服务职能的探讨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与实践紧密相关的问题。高校三大职能中,人才培养是本体职能,科学研究是附属职能,社会服务是派生职能。作为本体职能和附属职能的延伸,社会服务的地位日益凸显,内容不断扩展,形式日趋多样。文章从社会服务的产生历史考察出发,对社会服务进行精确化定义,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广义和狭义的视角挖掘社会服务的内涵。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国雨龙  徐冬先  邢锡桥  徐畅  
"东北小延安"精神产生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黑龙江东部地区,是对伟大的延安精神的继承与发展,是革命文化体系的优秀成果之一。虽然社会实践发生了深刻复杂的变化,"东北小延安"精神内涵仍然不断丰富与发展着。在高校开展"东北小延安"精神教育,有助于大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强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认同感,加强艰苦奋斗的作风培育。文章在于剖析"东北小延安"精神实质基础上,探讨利用"东北小延安"精神这个红色文化资源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