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822)
2023(17864)
2022(15125)
2021(14062)
2020(11822)
2019(26509)
2018(26328)
2017(51286)
2016(27811)
2015(30942)
2014(30706)
2013(30787)
2012(28276)
2011(25323)
2010(25303)
2009(23757)
2008(23390)
2007(20874)
2006(18538)
2005(16411)
作者
(81390)
(68224)
(67473)
(64354)
(43072)
(32640)
(30539)
(26553)
(25654)
(24268)
(23071)
(22932)
(21791)
(21487)
(21212)
(20580)
(20184)
(19977)
(19479)
(19397)
(16990)
(16804)
(16632)
(15492)
(15389)
(15199)
(15197)
(15138)
(13750)
(13513)
学科
(116879)
经济(116740)
(107271)
管理(90454)
(88681)
企业(88681)
方法(52634)
(49534)
数学(42793)
数学方法(42363)
业经(35003)
(33645)
农业(32761)
中国(28411)
(24019)
(23941)
财务(23867)
财务管理(23839)
(23085)
企业财务(22613)
地方(21399)
技术(21392)
(21358)
贸易(21349)
(20797)
理论(19889)
(19620)
(18622)
(17964)
(17260)
机构
学院(402020)
大学(396388)
(165050)
管理(162319)
经济(161834)
理学(140464)
理学院(139008)
管理学(136791)
管理学院(136074)
研究(132992)
中国(102862)
(84220)
科学(83443)
(82165)
(73596)
(67989)
业大(66024)
农业(63531)
研究所(61880)
中心(60714)
(59971)
财经(59138)
(53941)
北京(52397)
(49112)
师范(48642)
经济学(48385)
(47657)
(47645)
经济管理(44437)
基金
项目(272679)
科学(215043)
基金(199533)
研究(196990)
(174730)
国家(173194)
科学基金(149251)
社会(125385)
社会科(118619)
社会科学(118590)
(106868)
基金项目(105790)
自然(98208)
自然科(95959)
自然科学(95936)
自然科学基金(94282)
(88543)
教育(87746)
资助(81805)
编号(79840)
成果(62751)
重点(60545)
(59918)
(58423)
(57962)
创新(53651)
课题(53309)
科研(52186)
(51973)
国家社会(51701)
期刊
(186042)
经济(186042)
研究(114163)
(80392)
中国(73422)
学报(65572)
管理(61636)
科学(61256)
(58006)
农业(54753)
大学(49978)
学学(47860)
(36417)
金融(36417)
业经(35811)
教育(35248)
技术(34683)
(29458)
财经(28936)
经济研究(28037)
(24848)
问题(24690)
技术经济(21535)
(20536)
科技(19781)
现代(19153)
世界(19060)
理论(18425)
商业(18413)
资源(18090)
共检索到5890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樊胜根  
近年来全球食物系统结构面临多种挑战。首先,气候变化造成的极端气候频发,干旱、洪涝灾害,台风、低温严寒、高温酷暑将会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造成粮食供求失衡。其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给世界食物供应链的稳定性带来冲击,一些粮食出口国颁布限制粮食出口的措施,引发了全球农产品市场的预期变化和市场恐慌。由于疫情导致的停产停工、交通停航、供应链物流中断将会导致国际物流的货运时间延长,物流成本大幅度增加,从而对食物供应链带来断链风险。再次,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赵玲   黄昊  
数字技术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正在深刻改变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并逐渐成为应对经济不确定性的重要力量。本文以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为例,从供应链韧性的视角出发实证考察了数字技术创新应对不确定性冲击的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在面对不确定性冲击时,相较于数字技术创新水平较低的企业,数字技术创新水平较高的企业供应链效率显著更高,即数字技术创新有力地缓解了不确定性冲击对供应链稳定性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升了供应链韧性。并且,当公司与供应商或客户地理距离越远以及所在地区不确定性冲击越严重时,数字技术创新对供应链韧性的提升效果越明显。机制分析发现,数字技术创新主要通过降低不确定性冲击下企业的内部协调成本和外部交易成本强化供应链韧性。拓展性分析结果表明,所在地区数字技术创新能力强的企业数量越多,遭受冲击后其经济复苏越快。总体上,本文的研究初步证实了强化数字技术创新能有效提升不确定性冲击下供应链的安全稳定,强化经济发展韧性。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周洁红  唐利群  李凯  
以增温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本文在对气候变化与农业生产间相互影响的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对当前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生产转型的内涵、路径和农业产业链上不同主体参与农业生产转型行为的研究及其进展进行了梳理、归纳和述评,指出了当前研究存在的一些不足:学科隔阂较为明显,导致关于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的评估存在偏差;未区分不同主体适应气候变化行为的差异,缺少微观与宏观数据的有效对接;定性研究农户应对气候变化行为的文献居多,量化分析及其方法研究不足;研究视角较为单一,缺少农业生产转型视角的研究。本文最后对未来相关研究的重点做出了展望:第一,探索更全面的分析路径,优化模...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梅  茅宁  
食用农产品是食品加工企业的战略性原料,确保其质量安全是企业选择其投资交易治理模式的首要目标。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主要由两类不确定性因素造成:一是交易方机会主义行为不确定性;二是客观环境不确定性。因此,本文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和期权交易治理理论,探讨了影响质量安全的这两类不确定性因素对战略性原料投资治理模式选择的综合影响,构建了一个食用农产品战略性原料投资治理的实证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对中国乳制品企业的调查问卷,对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这两类不确定性因素共同作用于农食战略性原料投资治理模式的选择,但作用方向相反。而且,客观环境不确定性对治理模式选择主效应更为明显。(2)对于我国乳制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付建  
石化产业是全球竞争性产业之一,而石化供应链管理已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持。在石化供应链管理中,外部环境、物资供应、生产管理、销售过程都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客观认识和对待这些不确定性,是提升石化供应链效率、降低石化供应链风险的重要路径。文章提出应从供应商质量管理、强化生产过程控制、促进信息系统建设和信息共享和加强物流配送体系建设等方面控制其不确定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徐春迎  阮文彪  
供应链不确定性的存在不可完全避免。解决供应链上不确定性的主要立足点是:在供应链系统集成的基础上设置必要的安全库存。在这个解决方案的指导下,通过对供应链及其目标和供应链库存管理目标的了解,找出供应链不确定性产生的原因及其与安全库存之间的关系,再通过模型对在供应链系统集成基础上的安全库存进行具体研究,从而得出研究结论。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于亢亢  
进入21世纪以来,农产品、食品质量安全问题频发,已成为当前社会焦点之一,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很多企业尝试通过整合供应链上下游的资源来建立可追溯的信息系统,优化质量管理模式,提高质量管理效率,促进食品安全,从而在复杂多变的行业环境中保持竞争优势,在提高经营绩效的同时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本文通过对116家中国农业、食品上市公司的二手数据进行分析,探讨农产品供应链信息整合、质量认证、纵向一体化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环境不确定性在其中的作用。结果显示,一方面,纵向一体化在农产品供应链整合和质量认证之间发挥了显著的中介作用;另一方面,这一中介作用受到了环境不确定性的正向调节作用。事后分析也进一步从运作整合的角度验证了这一结果。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应对技术研究",于2009年9月启动,先后持续5年。项目首次从国家层面组织农业科学界开展气候变化与农业生产的田间试验、观测研究和应对技术开发研究,集聚了来自我国农业与气候变化优势单位的作物学、耕作学、植物保护、土壤学、水资源、农业气象、生态学等30位年富力强的中青年科学家和农业行业岗位技术专家群体,项目专题研究覆盖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谷类作物种植业,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邵红岭  张辰利  
文章基于2005—2020年中国与23个国家相关数据,运用扩展的引力模型,分析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国内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尤其是在中国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农产品出口贸易中的抑制作用更大;贸易对象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农产品进口贸易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贸易对象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在中国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农产品贸易中所起的促进作用大于中国与发达经济体农产品贸易。在此基础上,提出减少国内经济政策的短期调整频率、密切关注主要贸易对象国经济政策的变动情况、鼓励农产品出口企业技术创新、深化区域经贸合作、加快培育和发展农产品贸易新业态新模式等政策建议,以促进中国农产品贸易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邵红岭  张辰利  
文章基于2005—2020年中国与23个国家相关数据,运用扩展的引力模型,分析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国内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尤其是在中国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农产品出口贸易中的抑制作用更大;贸易对象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农产品进口贸易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贸易对象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在中国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农产品贸易中所起的促进作用大于中国与发达经济体农产品贸易。在此基础上,提出减少国内经济政策的短期调整频率、密切关注主要贸易对象国经济政策的变动情况、鼓励农产品出口企业技术创新、深化区域经贸合作、加快培育和发展农产品贸易新业态新模式等政策建议,以促进中国农产品贸易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周勇  谭恒鑫  张腾元  卫增  
近年来,国际形势突变,外部环境压力增大,全球经济下行,粮食产量锐减,国家安全与粮食安全问题凸显,中国面临极大挑战。如何提高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对国家安全与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采用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海关进出口数据库等样本,以中国加入WTO后获得美国授予的PNTR地位为准自然实验,在双重差分模型基础上探讨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与中国企业农产品进口问题,期以历史经验对未来发展提供参考。研究发现:(1)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下降对中国企业农产品进口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一系列的稳健性和有效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2)企业因所有制、所在地行政等级和融资约束差异受到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下降的影响效应具有异质性。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剧的形势下,中国应当进一步增强粮食安全意识,适当调整农业结构,降低关键农产品对外依赖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洋  
气候环境变化使得不确定性因素在农业生产中频繁出现,为了达到农业生产目标,当前在发展中国家中流行采用基于参与国际贸易的方式来克服粮食短缺问题。文章研究目的是探讨农业生产者如何影响粮食安全,对往年文献中应对气候变化和粮食安全关系的研究提出不同意见,并引用农业推广项目方法来应对这些挑战。针对有关农业产量增长、粮食安全和气候变化影响因素的描述,文章还涉及与农业产量增长息息相关的贫困和性别平等问题。贫困地区的农业生产者只能通过必要机制才能享受到全球农业贸易给他们带来的收益所得,针对性别平等问题的农业推广项目可以帮助他们应对气候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鹏杨  刘蕙嘉  张硕  张瀚元  
出口供应链不确定性是阻碍我国出口增长的关键因素,本文旨在研究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出口供应链不确定性的缓解作用。首先引入数字化参数和不确定性参数,构建出口供应链选择模型,理论探讨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出口供应链不确定性的效果和原因;并基于对企业产品层面出口供应链不确定性的测度,对理论命题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1)企业数字化转型相比未转型企业显著降低了出口供应链不确定性,凸显了数字化转型对出口供应链的“稳定器”作用;(2)数字化转型可以显著促进低不确定性的新供应链构建和降低存续供应链的不确定性,同时也会带来高不确定性的供应链退出;(3)出口供应链的进入、再配置和退出带来的供应链重构效应是造成产品层面总出口供应链不确定性变动的主要原因,贡献率为57.142%。企业数字化转型缓解了新进入供应链对总供应链不确定性的提升作用,增强了退出供应链对总供应链不确定性的下降作用,由此带来了总供应链不确定性下降;(4)数字化转型对出口供应链不确定性的缓解作用在出口依赖性较强和出口网络较小的企业更明显。本文研究为出口企业降低供应链不确定性提供了有效方案。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刘湘丽  
近年地缘政治冲突、新冠疫情暴发、半导体等战略物资短缺的国际环境变化,凸显了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使得日本萌生了强烈的经济安全意识,开始出台一系列政策,以增强供应链韧性,保障国家经济安全。从政策的方向性看,日本增强供应链韧性的做法分为减少经济损失和控制风险概率两个类型。前者包括增强国内生产能量、开拓多元生产基地、防止核心技术流失,后者涉及建立供应链的国际互补机制。从政策手法上看,日本政府在介入企业的市场经营活动,对此日本国内出现了一些批评意见。日本供应链政策可能会对中国产生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从中国撤退,而是以"China+1"即在中国之外补加供应基地的形式展开。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宋华   陶铮   杨雨东  
在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组织韧性成为企业应对挑战并抓住机遇的关键能力。聚焦供应链金融这一依托实体经济交易活动的创新融资工具,旨在深入探究其在增强组织韧性中的独特作用及其内在机理。通过对2011年至2022年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与公告文本数据的分析,识别采用供应链金融的样本,考察供应链金融对企业组织韧性的影响,揭示内在过程的合作创新机制。实证分析支持了供应链金融能增强组织韧性的假设,验证了供应链金融是撬动企业合作创新从而提升组织韧性的重要杠杆,并且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数字普惠金融环境的发展都会强化供应链金融的提升作用,东部地区企业供应链金融采用对组织韧性的提升作用显著大于非东部地区企业。研究结论拓展了构建企业组织韧性的机制范畴,丰富了供应链金融在现代企业治理与安全发展层面的作用。企业应充分认识供应链金融增强组织韧性的关键作用,重视合作创新对组织韧性的推动作用,不断利用数字技术提升供应链金融的运作效率,进一步加强组织合作,发挥供应链金融对组织韧性的积极影响。金融机构和政府相关机构应根据地区与场景异质性调整供应链金融策略,提高普惠金融供给制度的完善程度,运用各类制度协同多方主体,加大对数字基础设施的投入并不断完善升级,筑牢金融服务与合作创新的基础,全方位助力企业的组织韧性成长和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