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70)
- 2023(15687)
- 2022(13339)
- 2021(12292)
- 2020(10646)
- 2019(24349)
- 2018(24167)
- 2017(45493)
- 2016(25367)
- 2015(28423)
- 2014(28751)
- 2013(28034)
- 2012(26329)
- 2011(23701)
- 2010(23828)
- 2009(22211)
- 2008(22348)
- 2007(20137)
- 2006(17753)
- 2005(16239)
- 学科
- 济(99374)
- 经济(99236)
- 管理(67482)
- 业(64454)
- 企(52216)
- 企业(52216)
- 方法(46053)
- 数学(40780)
- 数学方法(40337)
- 制(28615)
- 财(28059)
- 中国(27644)
- 农(27180)
- 银(25322)
- 银行(25176)
- 学(24444)
- 行(23763)
- 业经(20659)
- 融(19970)
- 金融(19962)
- 地方(19572)
- 贸(18548)
- 贸易(18536)
- 易(18011)
- 农业(17880)
- 体(17463)
- 务(16332)
- 财务(16292)
- 财务管理(16242)
- 理论(15984)
- 机构
- 大学(361812)
- 学院(357527)
- 济(144861)
- 经济(141660)
- 研究(131365)
- 管理(130694)
- 理学(111604)
- 理学院(110227)
- 管理学(108039)
- 管理学院(107401)
- 中国(103771)
- 科学(84268)
- 京(78485)
- 农(77227)
- 所(70033)
- 财(69794)
- 研究所(63890)
- 农业(61418)
- 业大(60844)
- 中心(60262)
- 江(56349)
- 财经(54188)
- 北京(49506)
- 经(49277)
- 院(47069)
- 范(46506)
- 师范(45809)
- 经济学(44837)
- 州(44240)
- 省(42911)
- 基金
- 项目(239811)
- 科学(185558)
- 基金(172738)
- 研究(165484)
- 家(155837)
- 国家(154558)
- 科学基金(128766)
- 社会(103481)
- 社会科(97998)
- 社会科学(97966)
- 省(94227)
- 基金项目(90731)
- 自然(86202)
- 自然科(84232)
- 自然科学(84196)
- 自然科学基金(82713)
- 划(80840)
- 教育(77157)
- 资助(71876)
- 编号(64746)
- 重点(55693)
- 成果(53389)
- 部(52793)
- 发(51152)
- 创(49170)
- 计划(47487)
- 科研(47067)
- 课题(46850)
- 创新(46209)
- 教育部(44006)
- 期刊
- 济(157711)
- 经济(157711)
- 研究(108744)
- 中国(78552)
- 学报(70629)
- 农(68613)
- 科学(59690)
- 财(55868)
- 大学(51413)
- 学学(48630)
- 管理(46902)
- 融(45235)
- 金融(45235)
- 农业(44167)
- 教育(40727)
- 技术(29483)
- 财经(27500)
- 经济研究(26355)
- 业(24579)
- 业经(24246)
- 经(23644)
- 问题(20723)
- 版(19785)
- 业大(18509)
- 统计(17646)
- 技术经济(17391)
- 科技(17096)
- 理论(16968)
- 贸(16895)
- 策(15896)
共检索到5525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佩珈
巴塞尔委员会提出将提高资本的质量、扩大风险覆盖面,并采用前瞻性的期望损失准备金和建立缓冲资本等方式克服亲周期效应,同时引入杠杆率、流动性指标作为新的监管手段来增强银行体系稳健性。这些改革将使银行业面临更高的资本要求,银行业整体的盈利能力可能会有所下降,强调风险收益匹配的资本质量管理势在必行,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准则的改变将对银行业产生重大影响。文章认为,加大交易对手(Counterparty Risk)风险管理,方向正确,但道路漫漫;对第一支柱进行改革缓解亲周期性,将以牺牲风险敏感性为代价,有违于新资本协议初衷杠杆比率计算存在较大争议,监管有效性值得商榷;期望损失准备金的计提政策挑战传统会计概念...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韩琳 孙乾 魏泊芦
作为公司快速获得所需资金的手段之一,股票质押在近些年逐渐成为热度话题。文章以2007-2017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股票质押行为对公司会计稳健性的影响,以及控股股东股票质押和非控股股东股票质押两者对公司会计稳健性的不同程度的影响。文章实证结果显示,股票质押行为会显著增强会计稳健性,同时,公司的会计稳健性会随着股票质押比例的提高而增强;将股票质押行为按照质押人的身份划分为控股股东质押和非控股股东质押,前者比后者更能增强公司的会计稳健性;在进一步检验中,将会计稳健性按照来源分成条件稳健性和非条件稳健性后发现,股票质押行为对条件稳健性有显著影响,对非条件稳健性无显著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辜子寅
文章以2005—2014年55家银行为样本,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我国银行网络结构进行了研究,同时模拟了银行间风险传染效应,并采用面板负二项回归方法分析了银行网络对银行稳健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银行网络逐渐趋于密集,国有商业银行仍居于核心位置,但中心度在下降;风险源来自以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为首的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但一般不会发生多轮次、大面积的风险传染;网络密度、中心度均与银行风险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我国银行网络风险传染机制效应强于风险分担机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淼 陈守东
董事会作为银行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效运行与否直接影响着银行的效率和风险状况。本文首先依据IMF编制的金融稳健指标体系和中国人民银行提出的宏观审慎监管指标,构建了中国银行稳健性指标体系的核心指标组;然后将反映董事会特征的多个变量合成了董事会组织结构和董事会运作效率两个变量,对董事会治理效率采取了一种新的方式进行刻画;并以M2/GDP、信贷增长率作为控制变量构建了PVAR模型进行中国银行董事会治理对银行稳健性的影响及冲击研究。结果显示,董事会组织结构和运作效率对银行稳健性的影响均是显著的。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发现,银行董事会组织结构会对银行稳健性在第一期产生较小的正向促进作用,但影响不具...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楼文龙
近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银行业监管部门的有效引导和中小商业银行的不懈努力下,我国中小商业银行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年末,中小商业银行的资产总额、存贷款总额等指标均占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25%左右,资本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曲洪建 孙明贵
文章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特许权价值自律效应的形成机理,在此基础上以不良贷款率、贷款损失准备金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衡量银行稳健性的被解释变量,以基于托宾Q值计算的各上市银行的特许权价值及资产规模、财务杠杆、资本杠杆等为解释变量,对中国上市银行以政府监管、隐性保险为虚拟变量,构建特许权价值和银行稳健性的计量经济模型,并采用中国14家上市银行2000-2009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特许权价值越高,其自律作用越明显,银行的稳健性越好;隐性保险制度削弱了特许权价值对银行稳健经营的促进作用,并且隐性保险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保护和其所有制形式无关;银行规模越大越不容易倒...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守东 王淼
本文构建了我国银行稳健性指标体系的核心指标组,并合成银行稳健性指数BSI以综合评价我国银行体系的稳定性,检验了银行稳健性与经济增长、信贷规模扩张及资本市场价格之间的面板Granger因果关系。通过构建面板VAR模型度量了宏观经济与金融变量对银行稳定性的冲击。方差分解的结果显示,银行稳健性的波动主要受自身和GDP的影响,GDP增长率对BSI的波动的解释程度接近50%,说明银行的稳健性依赖于稳定的经济增长,受经济冲击的影响程度相当高。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亦春 彭江
本文首先构建我国商业银行稳健性指数,测度了我国A股市场上市的14家商业银行的稳健性水平,然后进行面板Granger因果检验,并利用面板VAR模型,实证研究了影子银行体系对商业银行稳健性和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结论表明:影子银行的发展会增强商业银行的稳健性,但影响程度较小,且不具长期效应;影子银行的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且影子银行规模的变化将对经济增长的波动产生一定的影响。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雷光勇 王文忠 邱保印
文章以市长更替刻画政治冲击,运用2007-201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系统考察了政治冲击影响企业会计行为的渠道与后果。研究发现,市长更替导致的政治冲击会显著减少企业的银行信贷规模。为了规避这一影响,企业尤其是具有更多债务的企业会提高会计稳健性。提高会计稳健性能够显著增加企业的银行信贷优势,不仅更易获得信贷,而且信贷规模增加。分产权性质的检验表明,政治冲击对国有企业会计稳健性的影响更大,但民营企业在政治冲击下提高会计稳健性更能显著增加其银行信贷优势。
关键词:
政治冲击 银行信贷 会计稳健性 官员更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广子 陈醒
良好的公司治理是保障商业银行健康运行的基石。新形势下,如何通过提升公司治理水平促进银行发展是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作为全球银行公司治理原则的主要制定者,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的公司治理原则已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其历次修订反映了国际银行业公司治理理念和实践的发展演变。本文对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公司治理原则的演进历程和驱动因素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优化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公司治理 风险管理 激励机制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文泓 罗猛
2010年12月16日,巴塞尔委员会公布了《第三版巴塞尔协议》和《各国监管当局实施逆周期资本缓冲指引》,要求各国监管当局参照制定逆周期资本缓冲政策框架,并视需要要求银行计提逆周期资本缓冲。本文采用我国银行业的数据,对该资本缓冲政策框架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就我国实施逆周期资本缓冲政策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逆周期资本缓冲 银行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谢平
为衡量和评估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稳健程度,监管部门曾先后出台了多个监管指标,其中主要包括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和拨贷比。这些指标在促进商业银行稳健经营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仍存在一些不足。笔者尝试对以上监管指标的利弊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指标提出优化建议。现有监管指标的局限性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率(以下简称"不良率")指贷款中不良贷款的占比,是一个时点指标,指标的公式为:不良率=不良贷款余额/总贷款余额。当以此指标进行银行间的评价比较时,通常我们认为不良率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守东 张丁育
银行治理的有效运行直接影响着银行的风险状况,本文从治理结构特征、激励特征、股权特征三个方面衡量我国商业银行的治理特征,通过广义动态因子模型将多个银行治理特征变量合成银行治理特征因子,并构建Panel SVAR模型分析了银行治理特征对银行稳健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而言,银行治理效率因子对银行稳健性均产生正向冲击,银行治理非效率因子对银行稳健性具有短期的负向影响,而银行的稳健性水平均对银行治理效率因子具有正向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