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03)
- 2023(10256)
- 2022(9062)
- 2021(8544)
- 2020(7047)
- 2019(16566)
- 2018(16473)
- 2017(32628)
- 2016(17532)
- 2015(19609)
- 2014(19562)
- 2013(19457)
- 2012(17658)
- 2011(15757)
- 2010(15434)
- 2009(13979)
- 2008(13291)
- 2007(11426)
- 2006(9853)
- 2005(8396)
- 学科
- 济(72063)
- 经济(71986)
- 管理(50421)
- 业(48290)
- 企(39996)
- 企业(39996)
- 方法(36176)
- 数学(31738)
- 数学方法(31440)
- 农(18099)
- 财(17737)
- 中国(17300)
- 学(15409)
- 业经(15258)
- 地方(15018)
- 农业(12565)
- 贸(12399)
- 贸易(12393)
- 易(12011)
- 理论(11571)
- 环境(11316)
- 和(11275)
- 务(11248)
- 财务(11191)
- 技术(11189)
- 财务管理(11175)
- 制(10807)
- 企业财务(10587)
- 划(9830)
- 教育(9598)
- 机构
- 大学(246762)
- 学院(244417)
- 管理(102191)
- 济(98228)
- 经济(96208)
- 理学(90029)
- 理学院(89083)
- 管理学(87639)
- 管理学院(87213)
- 研究(78310)
- 中国(56074)
- 京(51593)
- 科学(49056)
- 财(43673)
- 所(38192)
- 业大(36759)
- 农(36546)
- 财经(36152)
- 中心(35176)
- 研究所(35159)
- 江(33246)
- 经(33049)
- 北京(32217)
- 范(31785)
- 师范(31528)
- 经济学(29564)
- 农业(28635)
- 院(28604)
- 州(27339)
- 财经大学(27217)
- 基金
- 项目(175584)
- 科学(138667)
- 基金(128680)
- 研究(128403)
- 家(111587)
- 国家(110695)
- 科学基金(95998)
- 社会(81209)
- 社会科(77022)
- 社会科学(77004)
- 基金项目(69342)
- 省(67882)
- 自然(63084)
- 自然科(61638)
- 自然科学(61628)
- 自然科学基金(60513)
- 教育(58570)
- 划(56995)
- 资助(52828)
- 编号(52092)
- 成果(41281)
- 部(38993)
- 重点(38607)
- 发(36700)
- 创(36506)
- 课题(34903)
- 创新(33954)
- 教育部(33753)
- 科研(33615)
- 人文(33257)
- 期刊
- 济(100555)
- 经济(100555)
- 研究(71389)
- 中国(39894)
- 学报(38376)
- 管理(36124)
- 科学(35435)
- 农(32430)
- 财(31661)
- 大学(28999)
- 学学(27291)
- 教育(25824)
- 农业(23237)
- 技术(20352)
- 融(17288)
- 金融(17288)
- 财经(16904)
- 经济研究(16655)
- 业经(16513)
- 经(14348)
- 图书(13465)
- 问题(13172)
- 理论(12735)
- 科技(12269)
- 技术经济(12056)
- 实践(11785)
- 践(11785)
- 业(11505)
- 现代(10931)
- 商业(10654)
共检索到3379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卢俊婷 刘畅 陈畅
员工不道德行为通常会对组织发展造成一定危害。目前有关不道德行为成因的研究主要从领导行为、组织氛围等角度进行分析,然而,很少有研究关注员工声誉对不道德行为的影响。本文基于社会信息处理理论与道德许可理论,探讨助人声誉通过心理特权和道德意识对不道德行为的影响过程。通过进行多时段问卷调查,收集到391份有效匹配问卷,数据分析发现:(1)助人声誉正向影响道德意识。(2)助人声誉通过增强道德意识减少不道德行为。(3)助人声誉正向影响心理特权。(4)助人声誉通过增加心理特权促进不道德行为。本文验证了助人声誉对员工影响的两面性,打破了声誉对员工能够产生积极影响的传统观点。
关键词:
助人声誉 道德意识 心理特权 不道德行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诸彦含 范岚清 汤红 邹琳
基于道德情绪的离散型特质,对内涵界定和类型划分的现有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将个体的趋近-回避动机嵌入组织中道德情绪的行为触发过程,基于组织视域构建道德情绪的“双刃剑”效应模型;解析不同类型道德情绪(赞赏他人型、他人不幸指向型、自我意识型、谴责他人型)对员工积极行为(如自我提升、补偿、帮助、合作等)和消极行为(如退缩、回避、排斥等)“双刃剑”效应的作用机理。
关键词:
道德情绪 趋近-回避动机 双刃剑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陈
前瞻型环境战略关系到企业是否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尽管理论界已经开始探讨企业前瞻型环境战略的影响因素,但在规制性压力与企业前瞻型环境战略的关系方面尚存在一些分歧。文章基于认知评价理论构建了被调节的中介模型,以探讨规制性压力对企业前瞻型环境战略的影响机制。通过对170家制造业企业的CEO和财务经理为样本进行两阶段问卷调查的实证结果表明:规制性压力既可能刺激CEO进行挑战性评价,促进企业实施前瞻型环境战略,又可能诱发CEO进行威胁性评价,抑制企业实施前瞻型环境战略;CEO自我增强式幽默调节了认知评价在规制性压力与企业前瞻型环境战略间的中介作用,即CEO自我增强式幽默水平越高,挑战性评价而非威胁性评价对规制性压力与企业前瞻型环境战略间关系的中介作用越强,反之越弱。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涂铭 汪兴东 丁周瑾 郭子政
现有文献普遍认为面子意识对传统线下折扣行为有消极影响,但对于如何影响社交折扣却鲜有涉及。本文从印象管理视角,通过三个研究揭示了面子意识对社交折扣的双刃剑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面子意识会促进帮人砍价,自我提升在其中起中介作用。(2)面子意识会抑制求人砍价,受评忧虑在其中起中介作用。(3)折扣形式在上述关系中起调节作用,相对于互助型折扣,求助型折扣会增强面子意识对自我提升的正向影响,进而促进帮人砍价;相对于求助型折扣,互助型折扣会削弱面子意识对受评忧虑的正向影响,进而削弱面子意识对求人砍价的抑制作用。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晓文 田新
刘刚是市郊一家摩托车修理厂的老板。走进他的维修间,你会发现一个很大的库房,里面堆满了各种各样的工具、零件、废轮胎、二手引擎、汽化器、燃油泵、传动器等杂物。有趣的是,老刘总是能够从中找到他想要的东西。
[期刊] 改革
[作者]
唐丰义
投机是把双刃剑唐丰义前些日子,听到一则“新闻”:某公司召集专门会议,研究“暴利行业的转移”问题。研究认为,从炒股、搞房地产、炒期货到炒债券,大凡弄潮儿莫不狠发一笔。下一轮暴利行业该是什么?作为企业,“逐利”在情理之中。就该公司而言(不管传闻真假),扑...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陈叶烽 黄娟 吴雅伊 李丹阳
医疗保险虽然有利于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但也滋生了严重的道德风险问题。文章基于医疗服务的信任品属性,利用实验方法刻画了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两种保险形式,并通过对比私人信息和公开信息探究了加强声誉建设对解决医疗保险"双刃剑"难题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首先,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均会导致医患双方的道德风险问题,且商业保险更严重。其次,声誉加强有利于缓解保险的道德风险,其作用机制在不同保险条件下有所不同。在商业保险条件下,声誉通过弥补患者的信息劣势,加大了对医生欺骗行为的约束;而在社会保险条件下,声誉在提振患者对市场的初始信心的同时,降低了患者因保险依赖而盲目交易的可能性。最后,综合医疗市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来看,公开信息商业保险和公开信息社会保险是两种相对高效的政策组合。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恒 高中华 李慧玲
智能化时代,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作场所的应用给组织行为和传统人力资源管理带来诸多挑战。基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深入回答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作场所应用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双刃剑”效应。采用情境实验法和两阶段问卷法开展两个独立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作为工作要求,可通过增强工作不安全感的损耗路径负向影响员工创新行为;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作为工作资源,可通过增强工作自主性感知的增益路径激发员工创新行为。员工学习目标导向是开启上述不同影响效应的关键“钥匙”。具体来说,学习目标导向的增强会弱化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损耗路径,强化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增益路径。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诸彦含 贺彬
职业召唤作为个体工作目的和意义的追求,是个人核心价值观的表达和自我价值的体现,对工作场所个体的影响具有双面性,呈现“增益”和“抑制”双重效应,备受理论和实务界关注。本文将职业召唤嵌入个体职业生涯全过程,明晰职业召唤“双刃剑”效应的具体表现及其溢出性,基于社会认知职业理论、自我调节理论与资源保存理论进行阶段性差异化解析,建构整合模型。未来研究可尝试探讨职业召唤的跨层级垂滴效应传导机制;探究职业召唤的动态变化轨迹,解析非线性效应。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陈玉玲 万方 陈维政 胡冬梅 李响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女性领导具备多重身份已成为日益突显的趋势。已有研究主要分析了女性领导多重身份带来的身份冲突,而对身份协同的研究还较为欠缺,尤其是在中国文化情境下女性领导多重身份形成的身份冲突和身份协同的“双刃剑”效应研究还几乎是空白。本研究基于已有文献,构建了中国女性领导多重身份双刃剑效应及管理策略的理论模型,提出女性领导多重身份主要包括女性身份、领导身份、工作身份、家庭身份以及社会身份,且多重身份可产生身份冲突和身份协同的“双刃剑”效应。而面对多重身份带来的的冲突和协同,女性领导主要采取区隔策略、整合策略或二者兼有的双元策略,并进而对其领导效能和工作生活平衡带来影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史晓娟
本文从财务杠杆的原理阐述出发,通过案例分析财务杠杆对企业的影响,分析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对企业如何合理利用财务杠杆的"双刃剑"效应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财务杠杆 财务风险 举债经营 资本成本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郭海 沈睿 王栋晗 陈叙同
为进一步发展"组织合法性与企业成长"这一学术对话,本文立足中国转型经济背景,基于资源管理理论和制度逻辑理论,实证检验了两类组织合法性对两种企业成长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政治合法性削弱企业的产品创新,但是能帮助企业实现市场扩张;市场合法性对企业的产品创新和市场扩张均有促进作用;兼顾政治和市场合法性不利于产品创新,但能协同促进市场扩张。研究结论一定程度上打开了组织合法性与企业成长研究的黑箱,有力支持并发展了组织合法性的"双刃剑"观点。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穆鑫岩 毛日佑 王婕
随着人工智能在工作场所的应用不断加深,其逐渐演变为员工工作的协作者,人工智能的使用对员工心理及行为的影响仍需深入探索。本研究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分别从“温度”和“效率”两个视角出发,探讨人工智能使用对员工工作行为的双刃剑效应,以及团队建设在其中起到的关键性调节作用。本研究对使用人工智能开展工作的全职员工开展三阶段的问卷调研,通过对收回的360份调研数据进行分析,发现:(1)当团队建设较弱时,人工智能使用对员工职场孤独感的正向影响较强,而当团队建设较强时,人工智能使用对员工职场孤独感没有显著的影响;(2)当团队建设较强时,人工智能使用对员工心理可得性的正向影响较强,而当团队建设较弱时,人工智能使用对员工心理可得性没有显著的影响;(3)团队建设越弱,人工智能使用通过职场孤独感对员工社交性网络闲逛产生的间接效应越强;(4)团队建设越强,人工智能使用通过心理可得性对员工工作绩效产生的间接效应越强。本研究有助于深化人工智能使用对员工影响的理解,为组织在发挥人工智能技术优势的同时,规避其潜在的消极影响提供实践启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朱永跃 张明凤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数字技术的引入给员工带来不同程度的技术冲击,并且使得员工岗位技能要求不断提升。基于压力认知评估理论和工作要求—资源模型,通过475份数字化转型的制造业员工调研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 QCA)方法,探讨技术冲击意识对员工主动技能发展的影响机制,以及影响主动技能发展的组态路径。研究发现:(1)压力认知评估是技术冲击意识影响主动技能发展的关键中介变量,技术冲击意识通过挑战性评估对主动技能发展产生积极影响,通过威胁性评估对主动技能发展产生消极影响;(2)数字自我效能感在上述影响效应中具有显著调节作用,即数字自我效能感强化技术冲击意识与挑战性评估之间的正向关系,弱化技术冲击意识与威胁性评估之间的正向关系;(3)在主动技能发展的前因条件组合中,有4类触发员工主动技能发展的前因构型。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善仕 玉胜贤 刘嫦娥
当前算法控制对零工工作者的影响效应仍然存在分歧。鉴于此,文章基于社会信息加工理论,探究算法控制通过工作卷入和消极情绪影响零工工作者在线工作时长的机制,并厘清工作游戏化在上述关系中所起到的调节作用。通过对282名全职外卖骑手的多时点问卷数据分析发现:算法控制对零工工作者在线工作时长具有显著负向影响;算法控制既可以通过诱发消极情绪抑制零工工作者在线工作时长,又可以通过增强自我效能感促进零工工作者在线工作时长;工作游戏化分别正向和负向调节算法控制对工作卷入和消极情绪的影响;进一步地,工作游戏化对工作卷入和消极情绪中介效应路径的调节作用也得到了验证。这些结论扩展了对算法控制影响效应的认识,同时也为平台优化算法控制和管理零工工作者提供了理论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