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33)
- 2023(3301)
- 2022(2746)
- 2021(2518)
- 2020(2001)
- 2019(4531)
- 2018(4470)
- 2017(7846)
- 2016(3721)
- 2015(3767)
- 2014(3575)
- 2013(3407)
- 2012(3083)
- 2011(2627)
- 2010(2686)
- 2009(2491)
- 2008(2323)
- 2007(2244)
- 2006(1850)
- 2005(1481)
- 学科
- 业(20182)
- 企(19054)
- 企业(19054)
- 管理(18670)
- 技术(13236)
- 济(12370)
- 经济(12362)
- 技术管理(11113)
- 中国(4693)
- 业经(4584)
- 方法(4195)
- 财(3318)
- 划(3228)
- 农(3199)
- 理论(3110)
- 数学(3025)
- 数学方法(3012)
- 产业(2982)
- 制(2822)
- 银(2799)
- 银行(2798)
- 策(2768)
- 地方(2715)
- 行(2708)
- 融(2495)
- 金融(2495)
- 经营(2400)
- 农业(2354)
- 信息(2149)
- 人事(2142)
- 机构
- 学院(50062)
- 大学(48848)
- 管理(24027)
- 济(21433)
- 理学(21093)
- 经济(21061)
- 理学院(20931)
- 管理学(20768)
- 管理学院(20652)
- 研究(13664)
- 中国(10552)
- 京(9231)
- 财(9174)
- 江(7910)
- 科学(7337)
- 财经(7254)
- 商学(7142)
- 商学院(7054)
- 中心(6755)
- 经(6586)
- 州(6248)
- 经济学(6056)
- 经济管理(6009)
- 技术(5778)
- 范(5741)
- 师范(5695)
- 业大(5629)
- 北京(5565)
- 财经大学(5404)
- 经济学院(5381)
- 基金
- 项目(36157)
- 科学(30799)
- 研究(28947)
- 基金(26293)
- 家(22291)
- 国家(22051)
- 科学基金(20605)
- 社会(19765)
- 社会科(18862)
- 社会科学(18861)
- 省(16159)
- 创(15339)
- 基金项目(14510)
- 教育(13387)
- 创新(13058)
- 划(12695)
- 自然(12496)
- 自然科(12302)
- 自然科学(12301)
- 自然科学基金(12143)
- 编号(10704)
- 业(9534)
- 新(9296)
- 资助(8533)
- 成果(8197)
- 制(8192)
- 国家社会(8160)
- 发(8146)
- 课题(8040)
- 重点(7936)
共检索到740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尚勇
在经济、科技全球化的新形势下,技术创新已经取代自然资源成为决定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我国的经济发展必须实现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的转变,实现从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型向自主创新型的战略转变。同时,加强自主创新应该抓住四个关键问题,即,自主创新要有自主的精神和创新的魄力;加强自主创新必须使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加强自主创新必须造就大批创新人才;加强自主创新,必须增强政府部门之间以及政策的协调,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关键词:
自主创新 经济结构调整
[期刊] 中央文献出版社
[作者]
宋萍
在本世纪全新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以自主创新为科技发展的灵魂,以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为重点,实现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通过政府宏观调控市场引导,投资、信贷、税收等政策扶持,建立以企业为技术创新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关键词:
创新 技术 制度 政策 生态化 研发合作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冠华
2006年6月2日,科学技术部部长徐冠华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高级研修班"上作了重要报告。报告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大会精神,阐述了新时期科技工作的基本思路和工作重点,并就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与发展的若干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本文摘编了报告的部分内容。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贾晓梨 王贵辉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企业在自主创新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需要政府部门、企业、科研管理人员、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共同思考的问题。要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就必须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杜鹏程 潘金刚
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本文从建立和完善政策支撑和保障体系、投融资体系、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人才开发和培养体系、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和机制、区域自主创新体系等诸多方面,就如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出若干对策思考。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震
本文通过对深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调研,可见自主创新中。企业主体是关键,市场机制是根本,政府支持至关重要,并从中得出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深圳 自主创新 企业 市场 政府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士强 李珍珍 李娟
创新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与源泉,企业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主体,只有促进企业不断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才能使我国经济、技术发展,在竞争激烈的国际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顾建平 周金泉
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全球化竞争的越来越激烈,我国创新型人才管理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本文针对我国在人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要通过聚才体制全球化等人才管理体制的"六化"变革,全面推进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关键词:
自主创新能力 人才支撑体制 变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华
一改革开放以来,依靠劳动力等基本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我国已经成为亚洲乃至世界众多产品的主要生产加工区。然而,这种单纯依靠低要素成本的国际竞争方式极易受到全球经济景气循环、汇率变化、贸易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我国现阶段在国际贸易中所遭遇到的反倾销制裁、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等现象,就是由于我国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价格过低、技术含量过低、竞争方式单一所导致。此外,我国自然资源状况已经不能支持以全球价值链中加工环节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模式。在这种情况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范宝学
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科技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我国税收政策应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出发,建立以增值税和所得税为主体优惠税类,以研发环节税收激励为重点,直接优惠和间接优惠并用,全方位的科技税收优惠政策体系。
关键词:
自主创新 科技发展 税收政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邓天佐
科技创新活动产业化能力建设是反映科技创新活动产业化程度和检验衡量一个地区或国家科技资源投入产出效能的重要指标。本文从科技创新活动产业化能力建设体系的视角,分析了科技创新活动产业化能力建设的现状,提出了大幅度增加政府科技投入,加强政府部门间沟通协调,注重整体性制度设计,选择在国家级高新区创建科技创新活动产业化能力建设综合试验示范区等基本思路。
关键词:
科技创新 产业化 能力建设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徐祖跃 彭骥鸣 胡学奎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环节。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在深刻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特征和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加大税收政策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引导效应。本文分析了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税收制度因素,并提出完善税收激励制度的一系列建议。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自主创新能力 税收激励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元元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中,高等教育的发展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必须做出适应性变革,增强科学发展能力。高校要以建设创新型大学为导向,提高与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的能力和对国家创新系统中创新资源的供给和吸纳能力,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科学发展 创新型国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成思危
创新的基本定义是指从外界引入或者在内部产生某种新事物而造成有益的变化,是人们为了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而采取的一些新的举措。创新型国家是以创新为主要发展动力的国家,创新型国家并不一定是科技大国,但必然是科技强国。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属于创新型国家,不能单纯以拥有多少科技人员、发表多少学术论文、取得多少科技成果等等为依据,更重要的是要看创新在国家的发展中是否起到主导作用。用"全球创新计分牌"(GIS)等方法对国家创新能力的评价结果均已表明,我国离创新型国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正如"欧洲创新计分牌"(EIS)2006中所指出:"无论是阿根廷和巴西,还是印度和中国,无论在绝对指标还是相对指标上,都难以与任何一个创新较好的欧盟国家相比。看来这些国家的创新体系需要有实质性的改善,才能赶上创新绩效好的国家。"我国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提出了到2020年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四个指标: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5%以上,力争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降低到30%以下,本国人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和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均进入世界前5位。据笔者测算,到2020年以前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的年均增速应为12%,才能保证到2020年时占GDP的2.5%;当前的技术进步贡献率约为25%左右;对外技术依存度为60%左右;本国人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目前占第6位,但按人均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0.7,发达国家的0.14左右;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篇均仅为国际水平(8次)的一半左右。由此可见,从国际的标准和我国自己提出的目标看来,建设创新型国家都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创新大体上可以分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三大类。技术创新是指将一种新产品、新工艺或新服务引入市场,实现其商业价值的过程;管理创新是指将一种新思想、新方法、新手段或新的组织形式引入企业或国家的管理中,并取得相应效果的过程;而制度创新则是指将一种新关系、新体制或新机制引入人类的社会及经济活动中,并推动社会及经济发展的过程。创新能力是国家和企业的核心能力。在当今世界上,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知识社会即将来临,为了适应环境的迅速变化,具备自主创新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要通过自主创新提升我国的产业结构,真正实现我国的新型工业化。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就必须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环境,主要应当采取以下5项措施:①发展教育事业;②推进风险投资,实现金融资本和知识资本的结合;③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法律和政策环境;④培养创新的文化;⑤建立创新的支持系统。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要使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一是要在制度上进行变革和创新,从科学推动模式转变为主要靠需求拉动的模式,根据市场的需求来改进老产品或开发新产品;二是企业应当逐渐增强自己的核心能力,走上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集约式发展道路;三是成为确定研发项目的主体,成为投入的主体,成为享受收益和承担风险的主体,还需要给予各方面政策的支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忠泽
推动企业自主创新是我国实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重中之重。在这一过程中,要准确把握中央提出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内涵,以建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突破口,加强政策协调,形成政策合力,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大幅度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
关键词:
自主创新 创新型国家 产学研合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