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42)
2023(12812)
2022(11268)
2021(10442)
2020(8869)
2019(20326)
2018(20177)
2017(39046)
2016(21420)
2015(23675)
2014(23441)
2013(23409)
2012(21241)
2011(19137)
2010(18717)
2009(16886)
2008(16331)
2007(13985)
2006(12053)
2005(10241)
作者
(63959)
(53045)
(52878)
(50072)
(33651)
(25554)
(23808)
(21010)
(20258)
(18741)
(18018)
(17923)
(16840)
(16658)
(16372)
(16345)
(16276)
(15883)
(15118)
(14993)
(13589)
(12855)
(12748)
(12058)
(12009)
(11864)
(11721)
(11595)
(10695)
(10691)
学科
(83502)
经济(83414)
管理(58231)
(56292)
(45597)
企业(45597)
方法(41216)
数学(36233)
数学方法(35868)
(22407)
(20824)
中国(20582)
(20337)
业经(17890)
地方(17135)
(16165)
贸易(16159)
(15683)
农业(15536)
环境(13435)
技术(13116)
理论(13100)
(12997)
(12873)
(12829)
财务(12768)
财务管理(12752)
企业财务(12048)
(11288)
(11246)
机构
大学(301361)
学院(298287)
管理(118694)
(116064)
经济(113683)
理学(104472)
理学院(103282)
研究(101911)
管理学(101349)
管理学院(100849)
中国(72502)
科学(67867)
(64037)
(57607)
(52415)
业大(52238)
(49958)
研究所(48610)
农业(45723)
中心(45500)
(41467)
财经(41202)
北京(39954)
(38131)
(37674)
师范(37604)
(36863)
经济学(34341)
(33525)
技术(31769)
基金
项目(216400)
科学(167899)
基金(156959)
研究(149679)
(140221)
国家(139108)
科学基金(117876)
社会(93265)
社会科(88386)
社会科学(88362)
(84858)
基金项目(84586)
自然(80424)
自然科(78517)
自然科学(78491)
自然科学基金(77079)
(72162)
教育(67912)
资助(64575)
编号(59304)
重点(48668)
(46648)
成果(46165)
(45698)
(44826)
科研(42440)
计划(42189)
创新(41860)
课题(40524)
大学(39486)
期刊
(118931)
经济(118931)
研究(82916)
学报(57822)
中国(50815)
(50776)
科学(49514)
大学(42196)
管理(40990)
学学(40164)
(35957)
农业(35230)
教育(28572)
技术(23951)
(20561)
金融(20561)
经济研究(19980)
业经(19922)
财经(18966)
(18110)
科技(16470)
(16135)
业大(16022)
问题(15614)
(15371)
图书(15254)
理论(14286)
技术经济(14156)
资源(13453)
林业(13447)
共检索到4143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张慧玲  宋新章  哀建国  江洪  余树全  
紫外线-B(UV-B)辐射增强将对陆地生态系统凋落物的分解和养分循环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多重影响。直接影响表现在将增加对凋落物木质素的光降解作用从而促进凋落物的分解,改变分解者包括土壤动物和微生物的种类组成、数量、活性和移殖,从而抑制凋落物的分解。间接影响表现为改变植物生长期间叶、茎等器官化学成分如纤维素、类黄酮、多酚和丹宁等的含量,并进而影响分解过程中分解者的种类和动态。UV-B辐射对凋落物分解的作用最终将影响到生态系统的营养循环和碳储量。由于试验材料和试验方法不一致,已有研究结果之间差异较大,可比性较差。在今后的研究中,应重点从凋落物的基质质量变化和分解者的组成及活性等方面加强UV-B辐射对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业飞  吴鲁阳  张振文  
【目的】为葡萄UV-B辐射的适应机制研究及抗紫外线品种的选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室外自然光的基础上,用0μW/cm2(CK)、10.8μW/cm2(T1)、25.6μW/cm2(T2)3种强度紫外线-B(UV-B,280~320 nm)辐射处理葡萄植株30 d,研究UV-B辐射增强对葡萄叶片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在整个辐射处理期间,T1处理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总体高于CK,T2处理叶片的SOD活性较CK有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T1和T2处理葡萄叶片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呈不断降低的变化趋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变化趋势。UV-B辐射处...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殷红  郭巍  毛晓艳  张涛  
以粳稻品种沈农6014及沈农265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方法,研究紫外线-B增强对水稻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设3个处理,即自然光照(TCK)处理、紫外辐射增强5%(T1)和增强10%(T2)处理。结果表明:紫外线-B增强能够降低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降低水稻籽粒糙米率(0.66%~7.06%)、整精米率(5.65%~18.88%)、垩白粒率(22.17%~40.16%)、籽粒面积(2.61%~6.25%)、脂肪酸含量(1.23%~54.19%)和食味值(1.07%~16.78%),使籽粒中蛋白质含量(4.65%~10.71%)和直链淀粉含量(0.56%~4.81%)增高,且紫外线-B增强在T...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夏信明  刘金仙  林明  王育娜  何水林  
以紫外线辐射的葡萄幼果为材料提取总RNA,用SMARTTMcDNA文库构建试剂盒构建cDNA文库,初始文库含有1.5×106个独立的单克隆,扩增后滴度达到1.2×108pfu.mL-1.随机挑取噬菌斑进行PCR检测,发现重组率在92.9%以上.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黄少白  章静娟  刘晓忠  戴秋杰  王志霞  
小白菜品种矮脚黄生长在光照培养室内,在以0.0、13.0kJm-2d-1(模拟臭氧浓度下降20%时的UV-B强度)的紫外光B(UV-B280~320nm)进行4d与7d的照射处理,研究UV-B对小白菜叶片内的类黄酮和膜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UV-B辐射诱导了小白菜叶片内吸收UV的类黄酮化合物的积累。同时UV-B辐射降低小白菜叶片内抗坏血酸的含量,13.0kJm-2d-1的UV-B辐射显著抑制了小白菜叶片内过氧化氢酶和SOD酶的活性。同时UV-B辐射导致小白菜叶片内丙二醛的积累。UV-B辐射对以上生化指标的影响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加深。上述结果表明,UV-B辐射加深了小白菜的膜脂质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宋新章  张慧玲  江洪  余树全  
采用分解袋法研究自然和UV-B辐射滤减2种环境下6种亚热带代表性树种(杉木、马尾松、木荷、香樟、青冈和甜槠)凋落叶的分解情况。结果表明:除个别分解阶段外,各树种凋落叶在2种UV-B辐射环境下的干质量剩余率均存在显著差异,且随着分解时间延长,差异逐渐加大;与对照相比,UV-B辐射滤减显著降低了6个树种凋落叶的分解速率(P<0.01),降幅为33.3%~69.6%,对香樟凋落叶分解的影响最小,对杉木凋落叶分解的影响最大;UV-B辐射处理和凋落物类型对凋落叶的分解速率均有极显著影响(P<0.001),以UV-B辐射的影响更强烈;自然和UV-B辐射滤减环境下凋落叶的分解速率均与C∶N呈显著负相关(P<...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戴桂馥  吴健  张凤秋  石永辉  徐文举  
以黑龙睛金鱼(Carassius auratus)受精卵和处于4~8细胞期、多细胞期、原肠期、心脏搏动期的胚胎为对象,研究不同剂量紫外线(UV)照射对金鱼胚胎发育的影响。发现用低剂量的UV照射可以提高金鱼受精卵或发育早期胚胎的孵化率。对发育到原肠胚以后的胚胎UV照射无上述刺激作用,而是随着照射剂量的升高,孵化率急剧下降。另外,实验结果显示,UV并未加速胚胎发育的进程。当UV照射时间小于180 s时,受精卵或发育早期胚胎的畸形率没有明显增加。对出现上述结果的可能机理做了探讨并对UV用于育苗孵化和育种两方面的应用提出了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樊胜  张晓晓  周会玲  田蓉  周晓婉  
【目的】研究紫外线照射处理对采后苹果抗灰霉病的作用效果,了解紫外线照射处理诱导灰霉病抗性的机理。【方法】以晚熟苹果品种‘粉红女士’(Malus doMestica‘Pink lady’)为材料,对其进行7.0kJ/M2短波紫外线照射(处理组),以未经紫外线照射的果实为对照组,常温下放置2d后接种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 Pers.),观察灰霉病发生情况,并测定相关生理指标。【结果】随着接种后时间的延长,苹果灰霉病发病率迅速增加,病斑直径不断扩大,对照组果实在接种后2d发病率约为60%,而处理组发病率约为40%,低于对照组;在接种后4d,处理组和对照组发病率均达到100%,到...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潘雪  茅云翔  王俊皓  曹敏  毕桂萁  杜国英  
条斑紫菜(Pyropia yezoensis)作为一种生长在潮间带的经济海藻,在适应干露失水时的高紫外辐射上有其独特的特性。本研究以无UV-B辐射为对照组,0.5 W/m~2(低)和2 W/m~2(高)UV-B辐射为实验组,检测条斑紫菜对UV-B紫外辐射响应的叶绿素荧光光合参数、多光谱荧光参数以及酪氨酸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受到UV-B辐射的条斑紫菜的叶绿素荧光光合参数(QY_max、NPQ_Lss、qP_Lss和Rfd_Lss)随辐照时间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并且高辐射强度下的各光合参数值低于低辐射强度,表明条斑紫菜光合作用受到辐射的负面影响;极早期胁迫参数F440/F690和F440/F740的差异表明,2 W/m~2 UV-B辐射组条斑紫菜比0.5 W/m~2辐照组更早(1 h)进入胁迫状态,且UV-B辐射下条斑紫菜酚醛类物质减少;与叶绿素浓度呈负相关的参数F690/F740变化表明,0.5 W/m~2辐照组叶绿素浓度高于对照组,而在辐照3 h内低于2 W/m~2辐照组,2 W/m~2辐照组叶绿素浓度则先上升,并在辐照4h下降,至6h呈显著降低,说明藻体可耐受较低UV-B辐射,而高UV-B长时间辐照对藻体造成明显的伤害;对酪氨酸酶的活性检测结果表明,受到UV-B辐照的条斑紫菜酪氨酸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高辐照组的酶活性高于低辐照组的酶活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巍  战莘晔  殷红  李雪莹  吕晓  杨璐  王一  
[目的]光合作用对UV-B辐射增强的响应对评价粳稻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适应能力至关重要。本文旨在分析UV-B辐射增强对粳稻剑叶光合作用内在机制的影响。[方法]以北方粳稻品种‘沈农265’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形式,试验设对照组CK(采用自然光照射),处理组T1、T2分别在自然光照基础上增加UV-B辐射1.05和2.1 W·m~(-2),每个处理重复3或6次。选取粳稻幼苗移栽于无孔试验桶中,紫外灯照射时间为08:00—16:00,阴雨天不进行UV-B处理,直至成熟收获。试验期间对粳稻各生长时期进行剑叶活体测量,测定光合电子流传递分配、光合响应曲线及参数,包括非环式光合电子流中参与碳还原或光呼吸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乔媛  殷红  李虎  杨振兴  高敏  
以沈农265水稻为试材,自然光为对照,研究了2种增强紫外辐射处理下(分别增加5%和10%),水稻不同生育时期光合色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显示,两处理下的叶绿素含量在拔节期减少最多,叶绿素a分别下降13.87%和23.30%,叶绿素b分别下降10.76%和17.70%;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有所增加,其中抽穗期增幅最大,分别比对照增加了21.55%和31.02%。2种处理下的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在灌浆期下降最多,分别比对照下降了4.4%和7.83%;PSⅡ潜在活性(Fv/Fo)也比对照降低了9.02%和17.03%;实际量子产量(ΦPSⅡ)在抽穗期降幅较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战莘晔  殷红  李雪莹  乔媛  岳元  汪贵彬  
通过人工增加UV-B的方式,研究盆栽条件下粳稻品种沈农265各生育时期叶绿素含量、气体交换参数及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特征。试验以自然光为对照,设计2个UV-B辐射增强处理(分别在自然光基础上增加UV-B辐射0.32w·m-2和0.61 w·m-2)。结果表明:2个UV-B辐射增强处理Chla、Chlb、Chla/b均下降,Chla在成熟期降幅最大(分别为18.74%和27.00%),Chlb在抽穗期降幅最小(分别为2.47%和8.81%);2个UV-B辐射增强处理Pn的最大降幅分别出现在孕穗期和灌浆期(分别为10.19%和13.9%),Tr在灌浆期下降最多(分别为21.76%和21.00%),Gs...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战莘晔  殷红  史洪杰  王一  吕晓  黄珊  金丽颖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光系统Ⅱ的叶绿素快速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OJIP曲线)和参数的变化特征,分析UV-B辐射的增强对剑叶光化学活性的影响。[方法]以北方粳稻品种‘沈农265’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对照组CK采用自然光照射,处理组T1、T2分别在自然光照基础上增加UV-B辐射1.05和2.10 W·m-2,每个处理重复36次。选取粳稻幼苗移栽于无孔实验桶中,紫外灯照射时间为08:00—16:00,阴雨天不进行UV-B处理,直至成熟收获。[结果]随着UV-B辐射强度的增加,PSⅡ反应中心供体侧上各个生长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孟凡来  白磊  郭华春  赵大伟  余兴华  王应梅  李玉祥  滕娟  
为了研究紫甘薯叶片响应UV-B辐射增强的分子机理,以滇紫甘薯24(DZS24)的叶片为试验材料,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自然光照与人工增补UV-B辐射(T=7.2 kJ/(m~2·d))下DZS24的叶片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表明,477个基因表达发生显著变化,其中382个上调表达,95个下调表达,GO功能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显著富集在生物过程的氧化还原过程和分子功能的氧化还原酶活性中,KEGG代谢通路分析共富集到9条显著差异通路,其中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通路所包含的差异表达基因数量最多。紫甘薯叶片响应UV-B辐射增强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为类黄酮合成通路中的CHS(Tai6.1732、Tai6.53503、Tai6.45381)和DFR(Tai6.3019)及芥子油苷生物合成中的CYP83B1(Tai6.44115、Tai6.18064、Tai6.41206)和油菜素内酯生物合成中的CYP85A1(Tai6.2806、Tai6.19253、Tai6.15801),转录因子主要为C2H2、NAM、bHLH和RR-A-type。综上所述,紫甘薯叶片响应UV-B辐射增强的关键基因可能为IbCHS、IbDFR、IbCYP83B1和IbCYP85A1,主要转录因子可能为C2H2、NAM、bHLH和RR-A-type。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解备涛  段留生  董学会  李建民  翟志席  田晓莉  李召虎  
以玉米品种农大108为材料,在玉米穗分化期各个阶段田间进行UV-B增强辐射处理,辐射强度比环境强度增强20%,研究了UV-B增强辐射对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拔节开始第1和第2周UV-B增强辐射处理使玉米株高显著降低,分别降低8.91%和7.71%;拔节开始第1和第2周UV-B增强辐射处理显著缩短穗下节间和降低穗位,第2周处理效应最强;第3和第4周处理对株高、穗位、穗下节间长度影响均不显著。整个穗分化期UV-B增强辐射处理对玉米株型和产量性状影响程度最大,株高降低21.30%,穗下各个节间长度降低,穗位下降15.70%,但对穗位比和根层数影响不显著;同时使玉米穗粒数降低18.6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