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14)
2023(5849)
2022(4826)
2021(4486)
2020(3777)
2019(8455)
2018(8568)
2017(16446)
2016(8771)
2015(10148)
2014(10411)
2013(10253)
2012(10076)
2011(8538)
2010(8908)
2009(8187)
2008(8309)
2007(7764)
2006(6752)
2005(6191)
作者
(26145)
(21919)
(21509)
(20603)
(14000)
(10423)
(10025)
(8504)
(8176)
(8077)
(7494)
(7458)
(6975)
(6964)
(6746)
(6674)
(6661)
(6564)
(6248)
(6195)
(5656)
(5344)
(5271)
(5047)
(4891)
(4879)
(4816)
(4774)
(4588)
(4472)
学科
(37134)
经济(37101)
(29067)
管理(26790)
(21360)
企业(21360)
方法(17356)
数学(14263)
数学方法(14008)
技术(12227)
中国(10961)
(9796)
(8595)
(8472)
业经(8454)
地方(7783)
(7652)
贸易(7646)
理论(7626)
(7467)
(7151)
工作(7021)
农业(6952)
服务(6811)
技术管理(6401)
产业(5744)
(5516)
(5449)
银行(5433)
教育(5325)
机构
大学(127977)
学院(127156)
(50791)
经济(49449)
管理(47738)
研究(43074)
理学(40203)
理学院(39746)
管理学(38916)
管理学院(38648)
中国(32581)
(28312)
科学(26631)
(23484)
(22109)
(20907)
中心(20481)
(20223)
研究所(19732)
北京(17945)
业大(17828)
(17796)
财经(17737)
师范(17615)
(16837)
技术(16303)
(16014)
农业(15733)
经济学(15679)
(15410)
基金
项目(81740)
科学(63165)
研究(61537)
基金(57096)
(49802)
国家(49372)
科学基金(41556)
社会(38810)
社会科(36736)
社会科学(36725)
(32363)
基金项目(29386)
教育(27923)
(26638)
编号(26070)
自然(25013)
自然科(24502)
自然科学(24498)
自然科学基金(24043)
资助(23500)
成果(22716)
重点(18496)
(18087)
(17624)
课题(17476)
(17339)
项目编号(16827)
国家社会(16264)
创新(16229)
教育部(15063)
期刊
(59004)
经济(59004)
研究(38091)
中国(30657)
学报(21269)
(19375)
管理(18964)
科学(18657)
(18374)
教育(17946)
大学(16286)
技术(15242)
学学(14872)
图书(14577)
农业(12601)
书馆(11061)
图书馆(11061)
(9720)
金融(9720)
经济研究(9534)
财经(9296)
技术经济(8580)
(8280)
业经(8144)
(7983)
论坛(7983)
问题(7427)
(7156)
科技(7083)
(7071)
共检索到2051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韦景竹  黄恩姝  
文章探讨增强现实(AR)技术在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中的应用现状、存在问题与应用前景,为智慧社会背景下基于AR技术的智慧公共文化服务转型提供参考。利用网络调研法和案例研究法观察、总结国内外实践案例,凝练基于AR技术的智慧公共文化服务应用框架;结合比较分析法,揭示不同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应用特征,探究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应用AR技术趋势。研究发现:AR技术运用增强了公共文化机构在文化传承、社会教育、信息服务、休闲互动方面的功能发挥;在运用AR技术提供服务时,不同类型机构的侧重点不同,博物馆、美术馆和档案馆重视文化传承服务,档案馆、图书馆注重利用AR技术进行社会教育,图书馆、科技馆提供信息服务,科技馆和博物馆同时侧重休闲互动服务的供给;目前应用AR技术时仍面临设备费用高昂、业态雷同、安全隐患、知识产权风险、功能质量、用户体验等问题。
[期刊] 情报资料工作  [作者] 廖宇峰  
文章概述了增强现实(AR)技术的概念和特征,详细阐述了AR技术在图书馆个性化阅读指导服务、资源利用模式、个性化借阅、资源的全面开发融合和智能排架等方面的应用,最后指出了在国内图书馆推广AR技术的障碍和解决方案。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付跃安  
作为一种新型信息技术,移动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技术近年来受到关注。移动AR利用移动终端,借助对实体对象的识别,通过计算或在数据库中获取虚拟信息,并将虚拟信息叠加于现场视频,实现虚拟信息对现实的"强化"。文章根据移动AR技术的特点,结合图书馆的业务实际,提出了移动AR技术在图书馆中的五种应用,分别是:提供图书馆指引服务,实现图书定位,提升阅读体验,开展信息推送,促进馆藏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由于移动AR技术尚处于发展阶段,关于移动AR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仍有待进一步探索。
[期刊]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作者] 胡国强  马来宏  
随着计算机三维处理能力的增长和低成本传感显示组件的大规模应用,虚拟现实(VR)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将计算机渲染生成的虚拟场景与真实世界中的场景无缝融合起来的增强现实(AR)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梳理了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区别与联系,分析了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在智慧图书馆的应用,并探讨了两者在图书馆推广的障碍,阐述了融合现实(MR)、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的关系,并对融合现实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何福本  梁延德  张红哲  王克欣  吴涛  
将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工程训练教学,开发了适用于主流移动终端操作系统的增强现实(AR)技术的应用APP,并用于普通车床加工工艺实训教学环节。该APP以三维注册技术和区域识别方法予以实现。学生通过对技术图纸进行扫描识别和手指操控,可以方便地查看零件的虚拟立体图像、相关知识及其影像,实现了平面图纸的立体化,建立了包括理论知识、工艺规程和安全应知等教学内容的AR辅助工训教学模式。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徐媛  
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是把计算机生成的虚拟信息合成到用户看到的真实世界中,使真实世界与虚拟物体实时叠加到同一时空而同时存在的一种技术。本文介绍了增强现实的概念、特点和技术原理,根据增强现实系统所具备的性能和已有研究成果,探讨了其在教与学中的应用方式,试图为增强现实进入教育领域提供借鉴。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黄晓一  范一强  张亚军  
介绍了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在实验室安全教育领域的开发和应用情况。在实验室的安全教育领域,虚拟现实技术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方兴未艾。通过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可以进行实验室安全设备使用方法、化学撒漏处理、危险源识别等安全教育训练,不仅学生学习兴趣高,且显著提升了实验室安全教育效果。
[期刊]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作者] 肖玥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刘宝瑞  王予凡  
大数据时代,以深度学习技术为核心智能技术群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给众多社会领域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将深度学习技术和理念引入图书馆智慧服务中,结合深度学习技术模拟人脑连接结构、自动获取海量数据、描述无标记数据等技术特征,针对信息分析、决策支持和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现状,探讨了深度学习技术在智能分析、智能决策和智慧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展望及效果改变,试图为深度学习技术和理念在图书馆智慧服务中的广泛有效地应用提供一个可行性思路。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崔楠  陈全  徐岚  贺靖婷  徐华谨  
近年来,历史文创产品因其独特的历史和艺术价值获得人们的广泛关注,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现象。由于商业创新的发展需要,历史文创产品的营销者开始注重将历史文创产品与新技术相结合。本研究关注于增强现实技术与历史文创产品的结合是否会增加用户体验和商业绩效这一问题。研究发现在历史文创产品情境下,增强现实技术所具有的现实时空同步嵌入特征会对产品评价产生负面作用。这是由于增强现实技术产品展示将当下时空要素延伸到具有历史属性的历史文化产品上,降低了消费者对历史文创产品真实性的感知。然而,本研究发现,当在展示时提供艺术细节信息时,艺术属性取代历史属性成为中心属性,此时增强现实产品展示对于历史文创产品的负面影响作用消失。本研究从时空匹配视角扩展了人们对增强现实技术应用效果的理解,同时为历史文创产品与新技术结合的实践提供了指导。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晓娟  任思琪  黄国彬  
[目的/意义]针对当前我国图书馆对AR技术的应用不够深入、广泛的问题,剖析近年来国外高校图书馆应用AR技术的9个典型案例,总结其应用特点与不足,以期提高我国图书馆对AR技术的关注度,促进AR技术在我国图书馆的应用。[方法/过程]采用网站调研法,详细调查国外高校图书馆应用AR技术的技术原理、支撑硬件、应用系统等内容,并分析其业务类型、开发成本、应用特点和应用效果等。[结果/结论]总结目前国外高校图书馆应用AR的成效与不足之处,并针对我国图书馆应用AR技术提出可行性建议,包括提高对AR技术的关注度、重点扩展业务应用、着力降低开发成本、提前储备相关知识技能。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李欣  
【目的/意义】关联数据发现与个性化信息推送是未来智慧图书馆建设的核心内容。大数据环境下,为了提高图书馆推送信息的精准度,本文把适合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的强关联规则挖掘技术引入到高校图书馆智慧化信息服务中,研究在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实现图书的智能查询和个性化信息推送。【方法/过程】在具体的研究中,由于经典关联规则挖掘需要多次扫描数据库,生成大量的冗余关联规则信息,因此需要重新定义领域内强关联规则和频繁项目集,提出处理海量数据需要的强关联规则算法。【结果/结论】将改进的算法应用到图书借阅和信息查询数据的分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亚鹏  
神经增强是脑科学研究中一个新的领域,它是指运用脑科学的技术和原理,通过直接干预大脑来提高人类的行为表现和大脑功能。当前的神经增强技术主要包括神经药物、跨颅刺激、神经反馈等,虽原理不太一样,但均可达到神经增强的效果,改善人类的学习、记忆、注意能力,执行控制功能等,并最终优化人类的行为表现和大脑功能。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波  周玲强  吴茂英  
增强现实作为智慧旅游发展的新技术,为旅游景区开发旅游科技产品、激发游客旅游意向创造了有利条件。文章将技术意愿纳入技术接受模型,构建游客技术意愿和接受模型,研究游客使用增强现实对旅游意向的影响关系。以故宫博物院抽样数据为例,基于SEM分析结果显示:技术意愿的创新性、不舒适感和缺乏安全感三个维度对游客使用增强现实态度有显著影响,而乐观性则不显著;感知有用性和易用性影响游客使用增强现实态度;游客使用增强现实的态度正向影响使用意愿,进而影响游客的旅游意向。基于研究结论,旅游景区应重视游客的个性特质和新技术的功能性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波  周玲强  吴茂英  
增强现实作为智慧旅游发展的新技术,为旅游景区开发旅游科技产品、激发游客旅游意向创造了有利条件。文章将技术意愿纳入技术接受模型,构建游客技术意愿和接受模型,研究游客使用增强现实对旅游意向的影响关系。以故宫博物院抽样数据为例,基于SEM分析结果显示:技术意愿的创新性、不舒适感和缺乏安全感三个维度对游客使用增强现实态度有显著影响,而乐观性则不显著;感知有用性和易用性影响游客使用增强现实态度;游客使用增强现实的态度正向影响使用意愿,进而影响游客的旅游意向。基于研究结论,旅游景区应重视游客的个性特质和新技术的功能性,提供不同意愿水平的定制化服务,积极向游客宣传新技术,激发游客使用新技术意愿和旅游意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