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48)
- 2023(9798)
- 2022(8639)
- 2021(7862)
- 2020(6885)
- 2019(15903)
- 2018(15680)
- 2017(30065)
- 2016(16397)
- 2015(18614)
- 2014(18415)
- 2013(18281)
- 2012(17282)
- 2011(15371)
- 2010(15611)
- 2009(14598)
- 2008(14554)
- 2007(13433)
- 2006(11657)
- 2005(10319)
- 学科
- 济(71018)
- 经济(70967)
- 业(52474)
- 管理(49865)
- 企(42851)
- 企业(42851)
- 方法(32781)
- 数学(28825)
- 数学方法(28591)
- 技术(21180)
- 农(19683)
- 中国(18307)
- 财(16921)
- 地方(16840)
- 业经(14994)
- 学(14313)
- 农业(13694)
- 技术管理(13543)
- 贸(12944)
- 贸易(12936)
- 易(12521)
- 制(11903)
- 理论(10961)
- 银(10338)
- 银行(10304)
- 和(10275)
- 务(10028)
- 财务(9998)
- 财务管理(9973)
- 环境(9966)
- 机构
- 学院(234925)
- 大学(233788)
- 济(100596)
- 经济(98618)
- 管理(92078)
- 研究(80041)
- 理学(79233)
- 理学院(78348)
- 管理学(77125)
- 管理学院(76659)
- 中国(59633)
- 京(49724)
- 科学(49390)
- 财(43663)
- 江(41963)
- 所(41025)
- 农(41024)
- 中心(37458)
- 研究所(37317)
- 业大(36069)
- 财经(34589)
- 农业(32333)
- 经(31280)
- 经济学(30832)
- 北京(30308)
- 范(30218)
- 师范(29881)
- 州(29262)
- 院(28661)
- 经济学院(28063)
- 基金
- 项目(156545)
- 科学(123767)
- 研究(115074)
- 基金(112007)
- 家(97812)
- 国家(97013)
- 科学基金(83150)
- 社会(73055)
- 社会科(69300)
- 社会科学(69279)
- 省(64450)
- 基金项目(59856)
- 教育(53521)
- 自然(53133)
- 划(52881)
- 自然科(51930)
- 自然科学(51916)
- 自然科学基金(51022)
- 编号(46270)
- 资助(44864)
- 创(38328)
- 成果(36940)
- 重点(35980)
- 发(35181)
- 创新(34987)
- 部(34978)
- 课题(32956)
- 国家社会(30011)
- 教育部(29724)
- 科研(29715)
共检索到3518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原小能
技术创新是一个产业产生和发展的灵魂,也是其竞争力培育和维持的最终来源。江苏机械工业竞争力的构建也要依靠技术创新。尤其是在目前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环境下,技术创新更成为江苏机械工业兴衰成败的关键。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及时提高江苏机械工业的技术水平,培植其竞争力。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江苏机械工业 竞争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叶思荣
产业结构调整是江苏省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发展的必然选择,全省产业结构调整不仅要落实到具体的产业,而且要在空间上作出最佳选择。区域结构调整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客观要求。本文就江苏省机械工业的区域调整提出笔者的初步看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贝淑华 王圆 沈杰
基于产学研三方角度,从技术投入、技术产出、技术发展环境3个方面构建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取企业创新能力、学研方创新能力和教育环境影响3个公因子,对江苏省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企业创新能力对区域整体技术创新能力影响最大,学研方创新能力次之,教育环境的影响有限;江苏省整体创新能力居于国内领先水平,其中企业创新能力水平较高,但学研方创新因子和教育环境因子表现欠佳。因此,提出江苏省要提升整体技术创新能力,需要依托实施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构建创新共同体,着力提升研发机构的投入产出水平,并继续维持高水平的企业创新能力和优越的教育环境。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陈建国 蔡文鹭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邵安菊
随着技术进步和经济日益全球化,核心技术创新已成为构筑国家竞争优势及抢占新技术和新产业"制高点"的必由之路。首先,面对中国成为"无可争议的专利领跑者"这一现象,应对我国核心技术创新的现状与隐忧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其次,理性分析制约我国核心技术创新的主要瓶颈,找准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营造包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改变传统技术追赶路径,尽快确立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创新产学研、企的合作创新模式,尽快完善激励创新的外部政策环境,才能激发大众创新创业的激情,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从"专利论文大国"向"创新发展大国"的转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叶明
如果说,经济发展主要由依靠大量的资金投入和资源消耗的扩大外延再生产方式转向依靠科技进步的内涵扩大再生产的轨道上来,是战略选择的重大进步的话,那么,实施"科技兴省"战略与政策则更应该由强调增加科技投入的外延发展转向提高技术应用的效率与效益的内涵式发展,这就是推行技术创新发展模式的根本目的。所谓技术创新就是以技术为基础的创新,它是一种使科技与经济一体化、加速技术应用速度、提高技术应用效率与效益的发展模式,其核心是科研活动与经济建设的一体两面,手段是市场调节与政策控制的有机结合,途径是合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胡恩华
本文基于大量的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结合相关的技术创新理论,从四个不同方面分析了江苏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旨在为江苏企业的下一步改革提供事实依据。
关键词:
江苏 企业 技术创新 问卷调查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徐冬青
江苏目前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在新世纪里,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江苏的工业将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体系。江苏要迅速提高工业化水平,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高江苏产业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地位,唯有加强技术创新。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工业化 江苏经济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靖继鹏 熊文 刘倩
本文分析了现代信息技术向机械工业渗透的途径以及各种影响因素 ,并提出了三种信息技术应用经济效益的测算模型。最后 ,进行了机械工业应用信息技术情况的微观 (企业级 )案例分析。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机械工业 技术渗透 效益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万志芳 马晓琳
技术创新是木材加工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关键。文章从技术创新倾向、资源投入能力、研究开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六个维度,构建了木材加工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度了2009—2016年间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指数。研究发现,木材加工业三个亚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持续提高,这种提高主要源自技术创新倾向、资源投入能力和研究开发能力的增强。
关键词:
熵值法 木材加工业 技术创新能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旭峰
文章首先简要介绍技术创新相关概念,利用"技术创新能力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数据包络分析(DEA)评价模型。然后,根据统计数据运用DEA中的CR模型从横向、纵向两个方面深入分析湖北省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状况,得出如下结论:湖北省在中部六省区占有工业技术创新的领先地位;湖北省工业技术创新能力绩效的有效性呈现逐年增强的趋势。最后,文章提出加强技术创新促进湖北省工业发展的相关对策,为湖北省工业技术创新的深入发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
技术创新 绩效评价 DEA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闫旭骞 朱景和 袁怀雨
本文在分析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我国钢铁工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其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
关键词:
钢铁工业 技术创新能力 指标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静
通过检索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及越南这东盟五国在国际专利分类号为C13(糖类产品制备技术)、A23F(茶叶产品制备技术)、A22(畜禽产品制备技术)和A01G(果蔬等栽培及设施技术)这4个农特产品加工技术领域的专利数据,统计其专利申请总量、领域分布、国别申请情况及年度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对五国农特产品加工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研究和评价。最后提出我国农特产品加工业在对东盟贸易中的技术创新目标及相应的专利战略。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许港 赵守国 韩先锋
基于价值链的视角,将中国工业的技术创新过程划分为技术开发和技术转化两个阶段,并运用2005-2011年中国工业37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信息化水平等因素对各阶段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从价值链视角来看,信息化水平显著促进了中国工业技术开发能力和技术转化能力,尤其对后者的影响更为明显;相比技术开发能力,企业规模和市场化水平对中国工业技术转化能力的正向影响更加显著;进入壁垒和FDI仅对中国工业技术转化能力有显著影响,行业进入壁垒越高越利于技术转化能力的提高,而FDI并不是引进的越多就越有利于技术
关键词:
信息化水平 技术创新能力 价值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