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94)
- 2023(7283)
- 2022(6126)
- 2021(5311)
- 2020(4400)
- 2019(9872)
- 2018(9935)
- 2017(18846)
- 2016(10100)
- 2015(11650)
- 2014(11853)
- 2013(11750)
- 2012(11111)
- 2011(10196)
- 2010(10489)
- 2009(9848)
- 2008(9191)
- 2007(8299)
- 2006(7649)
- 2005(7068)
- 学科
- 济(62190)
- 经济(62139)
- 管理(27748)
- 业(25542)
- 地方(17565)
- 方法(17370)
- 企(17101)
- 企业(17101)
- 数学(15175)
- 数学方法(15069)
- 中国(14309)
- 地方经济(12556)
- 学(12138)
- 农(11817)
- 业经(11203)
- 制(10442)
- 财(9639)
- 体(8600)
- 农业(8224)
- 融(7850)
- 金融(7843)
- 银(7651)
- 银行(7633)
- 理论(7592)
- 贸(7578)
- 贸易(7572)
- 行(7388)
- 服务(7377)
- 环境(7291)
- 易(7250)
- 机构
- 学院(149051)
- 大学(148183)
- 济(71491)
- 经济(69930)
- 研究(56381)
- 管理(53459)
- 理学(44763)
- 理学院(44255)
- 管理学(43547)
- 管理学院(43266)
- 中国(42436)
- 科学(32108)
- 京(31610)
- 财(31391)
- 所(28812)
- 研究所(25804)
- 中心(24903)
- 江(24235)
- 财经(24051)
- 农(23791)
- 经济学(22886)
- 经(21667)
- 院(20264)
- 经济学院(20211)
- 北京(20141)
- 业大(19624)
- 范(19442)
- 师范(19207)
- 州(18830)
- 农业(18322)
- 基金
- 项目(94150)
- 科学(73460)
- 研究(71148)
- 基金(66587)
- 家(57894)
- 国家(57428)
- 科学基金(48369)
- 社会(46405)
- 社会科(43900)
- 社会科学(43890)
- 省(37413)
- 基金项目(34254)
- 教育(31717)
- 划(30486)
- 编号(28944)
- 自然(28298)
- 自然科(27629)
- 自然科学(27621)
- 自然科学基金(27107)
- 资助(27049)
- 成果(24848)
- 发(22350)
- 重点(21452)
- 课题(20856)
- 部(20325)
- 国家社会(19721)
- 创(19306)
- 发展(18575)
- 展(18303)
- 创新(18154)
共检索到2454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跃
现代金融是市场经济有效配置资源和管理风险的核心制度。从金融工作的本质来看,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为实体经济服务。健康运行的金融体系,能够把资源配置给最有效的生产者和使用者,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实现资源价值的最大化。同时,也要有效管理好资源在跨时空配置交易中的潜在风险,保障经济金融安全,以达成经济稳定增长的发展目标。金融工作必须遵循金融发展的一般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新明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全面深刻地阐述了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科学精准地对金融服
关键词:
服务实体 贷款余额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华长慧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唐斯斯
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虚拟经济膨胀的背景下,产业发展呈现空心化态势,主要表现在资本纷纷撤离实体经济、产业技术空心化和企业家事业精神缺失等方面。因此,从生产成本、虚拟经济利润、税负等原因入手,从金融政策、财政政策、市场管理和创新体制等方面,研究遏制产业空心化的措施尤为重要。一、我国实体经济比重下降虚拟经济比重上升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倒金字塔"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阎庆民
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股份制银行已经成为我国银行业的中坚力量。具体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一是数量稳定增长,经营区域极大拓展。从原来主要集中在广东福建两省的4家区域性股份制银行变成了现在的12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网点不但遍布全国,而且延伸到了海外。二是资产规模持续快速增长,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截至今年6月末,股份制银行的资产总规模达到26万亿元,已经占银行业资产总额的18%。三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翟坤 赵国庆
中小企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融资难、融资贵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巨大障碍。尽管我国宏观调控政策一直在着手解决这一难题,但是现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及我国银行业的垄断性结构等因素,共同造成了中小企业融资的困境。随着我国经济模式发生较大变化,金融科技应运而生,通过重构企业信息网络、发展普惠金融、完善货币政策体系,金融科技有望创新性解决实体经济的融资问题。
关键词:
金融科技 实体经济 创新 商业银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薛锋庆
<正>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坚持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到实体经济上。服务实体经济是商业银行的天职和根本宗旨,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商业银行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培育新发展模式,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适应性、竞争力和普惠性,构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核心能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鹏博
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是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基础。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配置资源要素的枢纽、调节宏观经济的杠杆,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立业之本。正确把握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是推动经济与金融协调健康发展的重大命题。金融与实体经济不可分离、共生共荣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扬
我们主张环绕金融的基本功能来重新审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命题。本文认为,所谓"金融要服务实体经济",根本的要求,就是有效发挥其媒介资源配置的功能;所谓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则要求的是降低流通成本,提高金融的中介效率和分配效率。因此,进一步理顺利率、汇率和无风险收益率曲线等媒介资源配置的市场基准、建立稳定的筹集长期资金和权益类资本的机制、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建立市场化风险处置机制以及完善金融监管框架,是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根本举措。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林铁钢
脱离实体经济的金融发展,将会助推资产泡沫形成,引发社会经济资源严重错配,造成经济体系相对价格关系混乱,加速实体产业空心化目前,我国金融领域呈现出某些脱离实体经济的苗头,如社会资本脱实向虚、以钱炒钱、股票价格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罗伯川
服务实体经济将成为落实稳健货币政策、判断金融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党中央与国务院在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出,做好新时期的金融工作,要坚持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本质要求,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这表明,服务实体经济将成为落实稳健货币政策、判断金融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就广东省而言,需要从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殷兴山
综合运用宏观审慎管理、信贷政策评估、窗口指导等多种方式,督促金融机构加强自我约束,引导金融资源回归实体经济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依靠体制机制优势,在全国较早进入了经济和金融大省行列。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实体经济发展减速换挡,新旧动能转换调整,"贷款难"和"难贷款"矛盾重现,金融业出现资金"脱实向虚"的苗头。面对新形势、新挑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鹏博
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是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基础。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配置资源要素的枢纽、调节宏观经济的杠杆,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立业之本。正确把握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是推动经济与金融协调健康发展的重大命题。金融与实体经济不可分离、共生共荣
关键词:
金融服务业 服务实体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文
正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所倡导的,我们要让金融首先充分发展起来,同时推动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近年来中国金融思想的最新发展,也是新时期中国金融工作的基本要求,对衡量金融创新与推进金融发展都发挥着指导作用。然而,在现实理解中,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得到很好诠释,"服务"一词没能全面地阐发,以至于常常在狭义范畴内或机械地制定和执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农
要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金融体系还需练好内功,既要完善内部机制,理清不同市场的角色分工,又要确立合理的监管模式,维护市场活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