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45)
- 2023(8771)
- 2022(7492)
- 2021(6892)
- 2020(5680)
- 2019(13126)
- 2018(13060)
- 2017(26033)
- 2016(14122)
- 2015(16127)
- 2014(16435)
- 2013(16599)
- 2012(16143)
- 2011(14740)
- 2010(15323)
- 2009(14590)
- 2008(14543)
- 2007(13372)
- 2006(12590)
- 2005(12113)
- 学科
- 济(68539)
- 经济(68464)
- 业(36467)
- 管理(35639)
- 企(26493)
- 企业(26493)
- 中国(24983)
- 方法(23145)
- 银(22823)
- 银行(22678)
- 地方(21451)
- 行(21383)
- 制(20336)
- 数学(20279)
- 数学方法(20123)
- 农(19577)
- 融(16394)
- 金融(16394)
- 业经(15275)
- 财(14248)
- 农业(13355)
- 贸(12944)
- 贸易(12923)
- 地方经济(12608)
- 度(12588)
- 制度(12586)
- 易(12350)
- 发(11470)
- 业务(11079)
- 学(10707)
- 机构
- 学院(205295)
- 大学(204314)
- 济(91990)
- 经济(89926)
- 研究(74816)
- 管理(74131)
- 中国(65996)
- 理学(60431)
- 理学院(59726)
- 管理学(58957)
- 管理学院(58559)
- 财(47110)
- 京(45322)
- 科学(41020)
- 所(38186)
- 财经(35169)
- 中心(35135)
- 江(34948)
- 研究所(33516)
- 农(32782)
- 经(31625)
- 北京(30202)
- 州(28839)
- 经济学(28827)
- 范(28489)
- 银(28264)
- 师范(28239)
- 银行(27117)
- 院(26326)
- 经济学院(25986)
- 基金
- 项目(116794)
- 科学(91309)
- 研究(91104)
- 基金(81893)
- 家(69216)
- 国家(68572)
- 社会(57901)
- 科学基金(57817)
- 社会科(54983)
- 社会科学(54975)
- 省(46363)
- 基金项目(42055)
- 教育(41738)
- 划(38478)
- 编号(37982)
- 资助(34633)
- 自然(33370)
- 成果(33101)
- 自然科(32516)
- 自然科学(32509)
- 自然科学基金(31909)
- 发(31563)
- 课题(27922)
- 重点(26452)
- 发展(26304)
- 部(26286)
- 展(25878)
- 创(24268)
- 性(23736)
- 国家社会(23516)
- 期刊
- 济(114844)
- 经济(114844)
- 研究(77158)
- 中国(50228)
- 融(39963)
- 金融(39963)
- 财(34533)
- 农(31808)
- 管理(30739)
- 教育(27582)
- 学报(25828)
- 科学(25275)
- 大学(20337)
- 农业(19968)
- 业经(19800)
- 经济研究(18902)
- 学学(18592)
- 技术(18480)
- 财经(18069)
- 问题(15719)
- 经(15495)
- 贸(13044)
- 国际(12092)
- 理论(11770)
- 商业(11443)
- 技术经济(10795)
- 图书(10714)
- 坛(10550)
- 论坛(10550)
- 实践(10490)
共检索到3564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冯敬红 孙丽
我国作为转型时期的发展中国家,商业银行的发展仍不规范,抗风险能力较弱。按照国际银行风险管理的理念和经验,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特点和要求,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关键要在银行内部采取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同时,围绕风险管理的文化、体系、技术等方面也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 巴塞尔资本协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丽杰 赵红波 乔洁
全球资金管理服务(GTS)是在全球范围内为客户提供的账户开立、收付款结算、现金流动性管理、账户信息报告、国际贸易融资、资金保值增值及相关短期融资安排的综合性金融服务。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GTS业务日益成为国际性商业银行维护和巩固客户关系、满足客户个性化资金管理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加中间业务收入的重要产品和手段。与先进的欧美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的GTS业务在组织管理架构、业务运营模式及产品管理和研发机制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距。为此,建议我国商业银行搭建集中统一的GTS业务平台,改变现有业务经营模式,分离客户经理职责,建立专业产品队伍,加强产品管理,优化产品研发机制,以提升GTS业务的市...
关键词:
商业银行 GTS 现金管理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钱红华
2006年底我国银行业将全面对外开放,中间业务将是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竞争的焦点。本文着重探讨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以及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中间业务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中间业务 商业银行 发展策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云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冯静生
并购贷款作为并购活动中重要的融资方式之一,在世界各国公司并购中持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作为银行信贷产品创新和转变经营方式的新业务,在我国起步却较晚。随着2008年底银监会发布实施《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允许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开办并购贷款业务,标志着并购贷款业务正式启动。但并购贷款是柄"双刃剑",深刻认识、有效防范其风险,才能实现健康发展。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功彪 梁永礼
中国加入 WTO,外资银行进入中国以其发达的表外业务与我国落后的表外业务竞争 ,我国银行很可能使这一领域的份额丧失。因此我国商业银行要加快表外业务的发展 ,实现银行经营多元化 ,拓展新的利润增长渠道 ,以便在竞争中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表外业务 资产负债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贺云
关于我国商业银行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思考深圳发展银行副行长贺云从1986年交通银行在上海恢复算起,至今我国先后组建了9家商业银行。成为我国金融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商业银行与有着几百年历史的西方商业银行相比,仍处于成长初期,经过几年实践,自身也暴露了...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卓凡
针对金融衍生业务特点和当前全球金融危机背景,本文就如何发展我国商业银行金融衍生业务进行了理性分析。从商业银行发展金融衍生业务的必要性和业务现状入手,从金融创新和风险监管角度提出了培育外部环境、加强商业银行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能力和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外部监管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金融衍生业务 理性思考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玉凤 陈燕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表外业务的经营上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在国际银行纷纷将利润增长点转向表外业务的环境下,我国银行业必须及早、尽快调整业务经营结构和经营战略,加快表外业务的发展,加大表外业务创新的力度。根据我国实际状况,本文从近期、中期、远期三个层面对加快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和创新提出了一些设想。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范淼海
中国加入WTO,外资银行进入中国以其发达的中间业务与我国落后的中间业务竞争,我国银行在 中间业务中的市场份额有可能丧失。因此,我国商业银行要加快中间业务的发展,实现银行多元化经营,拓展 新的利润增长渠道。以便在竞争中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中间业务 存贷款业务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汪洋
随着我国经济金融改革与发展的不断深化,个人金融业务在我国商业银行总体经营格局中的地位日益上升,对其作一些战略性思考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首先针对普遍存在于我国商业银行中轻视对私业务的问题,着重讨论了个人金融服务在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发展中的重要性,并结合我国当前和未来几年的经济形势对个人金融服务中几个需要着重发展的业务领域的前景作了展望。同时也对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个人金融服务业务需要注意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宋本帅 刁节文
在"后金融危机"大背景之下,大力发展贸易融资对于我国保持外贸稳定发展和经济平稳增长,拓展新兴出口市场,巩固和提高我国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的地位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分析贸易融资的意义、国际贸易结算的变化趋势,对比中外资银行贸易融资业务差距,提出了若干发展我国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的建议。
关键词:
金融危机 贸易融资 商业银行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石中心 梁彧
近几年来,我国商业银行所发生的重大变化之一就是同业业务的迅速崛起。同业业务打通货币市场、信贷市场、资本市场三个市场,成为当前商业银行中最具创新活力的业务领域。本文在介绍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2011年以来迅速膨胀的通道类同业业务的基本创新路径和主要运作模式,并进一步指出当前通道业务扩张发展所带来的潜在风险。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规范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的若干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