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84)
- 2023(9760)
- 2022(7702)
- 2021(6996)
- 2020(5306)
- 2019(12059)
- 2018(11668)
- 2017(21871)
- 2016(11008)
- 2015(11921)
- 2014(11753)
- 2013(11597)
- 2012(10913)
- 2011(9869)
- 2010(10295)
- 2009(9840)
- 2008(9310)
- 2007(8700)
- 2006(8073)
- 2005(7478)
- 学科
- 济(72676)
- 经济(72634)
- 管理(38647)
- 业(36793)
- 企(33914)
- 企业(33914)
- 方法(20460)
- 地方(18282)
- 业经(17866)
- 数学(16660)
- 中国(16605)
- 数学方法(16552)
- 技术(15433)
- 农(13524)
- 地方经济(13015)
- 技术管理(11711)
- 学(11500)
- 财(11419)
- 制(10618)
- 理论(10161)
- 农业(10050)
- 融(9214)
- 金融(9213)
- 银(8965)
- 银行(8961)
- 环境(8722)
- 体(8693)
- 行(8690)
- 产业(8652)
- 和(8562)
- 机构
- 学院(168901)
- 大学(167155)
- 济(84669)
- 经济(83212)
- 管理(65653)
- 研究(58789)
- 理学(55989)
- 理学院(55428)
- 管理学(54839)
- 管理学院(54492)
- 中国(44746)
- 财(37539)
- 京(33816)
- 科学(30928)
- 财经(29325)
- 经济学(27725)
- 所(27690)
- 经(26498)
- 江(26139)
- 中心(25658)
- 研究所(24639)
- 经济学院(24466)
- 北京(21624)
- 财经大学(21583)
- 范(21356)
- 院(21251)
- 师范(21232)
- 州(20532)
- 商学(18944)
- 商学院(18714)
- 基金
- 项目(105482)
- 科学(85908)
- 研究(83058)
- 基金(76922)
- 家(65103)
- 国家(64540)
- 社会(57179)
- 科学基金(56875)
- 社会科(54350)
- 社会科学(54338)
- 省(42215)
- 基金项目(39859)
- 教育(37497)
- 划(34004)
- 自然(32204)
- 编号(32048)
- 自然科(31508)
- 自然科学(31504)
- 自然科学基金(31003)
- 资助(29050)
- 创(28293)
- 成果(26351)
- 创新(25358)
- 发(25135)
- 国家社会(24394)
- 重点(24024)
- 课题(23459)
- 部(23284)
- 制(21620)
- 发展(21492)
共检索到2685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李政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其中,增强国有经济创新力首次被正式提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理论创新,对未来我国国有经济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乃至实现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一、增强国有经济创新力的思想史基础马克思是公认的创新思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孙哲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其核心在于坚持创新驱动。国有经济已成为引领我国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增强国有经济创新力的意义不言而喻。国有经济创新力是一种集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和机制创新为一体的综合创新能力。现阶段国有经济创新力明显增强,不仅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要前提,也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必然选择,还是培育国际循环竞争优势的强有力保障。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国有经济应肩负起具有全局观与使命观的“链长”角色,在围绕提升供应链安全水平与增强产业链韧性、打造创新链、助推价值链重构等方面承担关键任务。此外,还需要从攻坚科技创新、推进开放创新、紧扣数字创新、发展绿色创新以及落实制度创新五个方面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创新力。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政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再次完整、系统地提出"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体现出增强国有经济"五力"作为国有经济改革发展目标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百年建党历史经验中的重要地位,也体现出增强国有经济"五力"对于我国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的重要性。国有经济"五力"的演化和完整提出有其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坚持中国道路的必然选择。国有经济"五力"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又相对独立的,其中创新力是核心,是决定竞争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的关键因素。增强国有经济"五力"需要从企业内部管理和运营机制创新、企业制度和治理结构创新、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创新和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着手,加强党的领导,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国民共进",支持国有企业与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科技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提高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欧阳强
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充分发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因此,必须加大对国有经济布局与结构调整的力度;通过资本与非资本结合的方式控制、扩大国有资本支配的范围;保持国有经济必要的数量和比重;提高国有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
关键词:
国有经济 控制力 路径选择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唐凯桃
改善经济增长质量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国家审计服务于国家治理,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其功能作用的发挥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质量的改善。文章在回顾已有文献的基础上,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分析了国家审计改善经济增长质量的基本依据,并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提出了国家审计助推"三去一降一补"任务顺利完成的实现路径,旨在为国家审计改善经济增长质量,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思路。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邵华璐 周佰成 张贺
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经济基石,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对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特别提出要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目前,我国国有经济竞争力不断增强,但与世界一流企业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国有经济创新力提升明显,但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仍然严重;国有经济控制力较强,但形式较为单一、布局有待优化;国有经济影响力不断增强,但产业链的纵向关联度有待提升;国有经济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但内控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为促进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将国有经济“五力”按照“三个层次、五个构成”进行分层分类管理,增强差异化竞争优势以提升国有经济竞争力,促进向产业链价值链延伸以提升国有经济技术创新能力,增强在关键领域的引导核心作用以夯实国有经济控制力,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以扩大国有经济影响力,化解不确定条件下的各类风险以提升国有经济安全防控能力。
关键词:
国有经济 “五力” 高质量发展 分层分类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滕越 伍凌智 王勇
国有经济是我国创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发挥国有企业的比较优势,在关键领域发挥其支撑和引领作用,有助于推动国有经济创新力提升。本文通过经验研究发现:国有经济在科研资本投入和创新质量提升等方面均发挥着带头作用,但也存在研发产业不聚焦、科研人才密度偏低、创新成果转化效率不高等问题。鉴于此,应优化国有经济在科研领域、产业分工和产业链等关键环节的布局,同时借助企业家精神和创新激励机制提升国有经济创新力,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韦卫 姚娟 任胜洪
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是新发展格局下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诉求,具体体现为职业教育办学规律的根本反映,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高质量教育诉求的必然选择,以及夯实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人力资源基础的现实需要等3个方面。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应理顺职业教育相对独立性、办学定位的概念廓清、教育对象的特征界定等基本理论问题,建立和完善职教高考制度,选拔适合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建设高水平本科职业大学,提升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和吸引力;搭建互惠互利的行业企业参与平台,提升职业教育的市场敏感性和适应性;改革职业教育评价机制,增强职业教育人才评价的社会认可度等。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宋华健
商业判断规则本质上是衡平法中公平审查原则在商业决策中的退让与妥协。该制度通过限制法官对商业决策实质评价的介入来鼓励董事冒险决策,体现了对董事善意履职的尊重,蕴含了商业决策中效率优先的价值取向。我国新一轮的《公司法》修订秉持了弘扬企业家精神的基本理念,在部分条款的表达上体现了《公司法》向董事会中心主义转轨的趋势。作为平衡董事权责的重要机制,商业判断规则本土化的讨论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制度层面上,商业判断规则应当被视为一种司法克制要求,法院对商业决策的审查应当仅限于决策程序而非决策内容。商业判断规则本土化应当以新《公司法》第180条的阐述为基础,秉持对管理者决策司法谦抑的基本要求,在厘清争议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司法解释的形式进行成文法化阐释。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陈伟雄 李宝银 杨婷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高度重视现代科技的应用。数字技术代表着新时代最先进的生产力,发展数字经济、用好数字技术对于加快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赋能生态文明高质量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马克思主义关于科技进步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的论述为新时代推进数字技术赋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数字技术通过驱动发展方式转变、引领绿色生活方式、推动生态治理转型等途径赋能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发挥数字技术赋能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作用,必须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大力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运用数字化思维培育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以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促进生态治理转型,推动生态文明高质量建设。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谭劲松 宋顺林
刘家义审计长提出了"审计实质上是国家依法用权力监督制约权力的行为,其本质是国家治理这个大系统中一个内生的具有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的‘免疫系统’,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重要论断(简称审计的"国家治理"论)。本文探讨"国家治理"论的理论基础和实现路径。我们认为,"国家治理"论秉承社会契约论,基于不完全契约下的代理理论,在国家审计本质、目标和职能认识上,实现了对"免疫系统"论和"审计监督"论的超越和升华。国家审计应坚持以提升人民幸福为中心,围绕建立善治政府,充分运用监督、评价和鉴证三大职能,主要从监督责任、评价效率、提高透明度和促进民主法治四个方面,夯实国家治理基础,促进善治,最终提升人民幸福...
关键词:
国家审计 国家治理 理论基础 实现路径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国斌,周英
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要加快发展,必须拥有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源,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基石。而企业核心力的形成,离不开企业创新,企业创新是国有企业赢得核心竞争力的动力源泉。在深化企业改革,强化企业管理,实现管理创新过程中,应走出一条制度创新与结构调整相结合、技术创新与人力资源开发相结合、产品创新与强化管理相结合的道路。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创新力 东北老工业基地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唐建新 古继洪 付爱春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对于我国日益突出的国家经济安全问题,政府审计是否应该发挥作用?如何发挥作用?本文认为,政府审计是我国国家经济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审计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方面的作用路径应是针对国家经济安全政策制定与执行开展审计和审计调查,监督国家经济安全政策的贯彻实施;作为国家经济安全预警机制的重要一环,向政策制定部门反馈信息、提供意见和建议,促进政策的调整与完善。
关键词:
政府审计 国家经济安全 理论基础 路径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任敬
实现组织价值增值是内部审计的出发点,也是内部审计发展的根本要求和发展方向。本文主要从内部审计价值增值的相关理论入手,分析实现内部审计价值增值的意义,并结合内部审计实践提出实现内部审计价值增值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
价值增值 实践路径 组织治理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沈占波 张新国 赵永新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企业不能只是着眼于满足市场需求,还要创造和引导市场需求。市场驱动和驱动市场是决定市场导向的结合体,两者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运用驱动市场理论,寻求市场竞争优势。为此,构建驱动市场路径,使驱动市场活动创造顾客价值,产生预期的组织绩效。
关键词:
驱动市场 市场驱动 价值创造 路径依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