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74)
- 2023(7694)
- 2022(6063)
- 2021(5511)
- 2020(4828)
- 2019(10958)
- 2018(10822)
- 2017(21181)
- 2016(11439)
- 2015(12904)
- 2014(12734)
- 2013(12936)
- 2012(11588)
- 2011(9595)
- 2010(9982)
- 2009(9822)
- 2008(10339)
- 2007(9730)
- 2006(8760)
- 2005(8277)
- 学科
- 业(77648)
- 企(74651)
- 企业(74651)
- 管理(63002)
- 济(55436)
- 经济(55372)
- 财(26032)
- 业经(24978)
- 方法(24445)
- 务(21752)
- 财务(21730)
- 财务管理(21705)
- 企业财务(20641)
- 农(19189)
- 数学(16711)
- 数学方法(16668)
- 农业(15079)
- 技术(14902)
- 制(14001)
- 策(13799)
- 划(13096)
- 经营(12470)
- 企业经济(12429)
- 和(11296)
- 理论(10970)
- 体(10730)
- 中国(10530)
- 技术管理(10137)
- 决策(10117)
- 体制(9787)
- 机构
- 学院(166043)
- 大学(158653)
- 管理(75494)
- 济(75385)
- 经济(74064)
- 理学(62556)
- 理学院(62099)
- 管理学(61713)
- 管理学院(61376)
- 研究(45068)
- 中国(42845)
- 财(39834)
- 京(33148)
- 财经(29871)
- 江(27926)
- 经(27014)
- 农(25427)
- 科学(23463)
- 商学(22717)
- 商学院(22523)
- 中心(22149)
- 所(21882)
- 经济学(21869)
- 州(21855)
- 财经大学(21757)
- 业大(20871)
- 北京(20485)
- 经济管理(20314)
- 经济学院(19830)
- 农业(19726)
- 基金
- 项目(97447)
- 科学(79114)
- 研究(74864)
- 基金(72138)
- 家(60009)
- 国家(59386)
- 科学基金(54439)
- 社会(49701)
- 社会科(47319)
- 社会科学(47305)
- 省(39775)
- 基金项目(38275)
- 自然(34176)
- 自然科(33436)
- 自然科学(33431)
- 教育(33184)
- 自然科学基金(32946)
- 划(30366)
- 编号(29783)
- 资助(29074)
- 业(28830)
- 创(24119)
- 成果(22719)
- 部(21735)
- 创新(21475)
- 制(21281)
- 重点(21101)
- 发(20836)
- 国家社会(20494)
- 人文(19944)
共检索到2665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邹彦林
增强国有企业活力重在强化内部管理邹彦林国有企业活力不强、效益不高,已成为当前改革与发展的突出问题,它直接关系着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近年来,针对国有企业改革这一热门话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总体来看,着重于外在环境改...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傅崇伦 杨红
进一步深化改革,增强企业活力,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我国现有国有大中型企业约1.4万家,统计表明,1993年国有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占全国工业企业的比重,分别为:企业户数19.35%,职工人数57.34%,资产总额69.54%,销售收入62.32%,销售税金73.60%,利润总额54.92%。这说明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骨干和支柱,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但国有企业的亏损面达43.4%;1994年1~11月,我,国乡及乡以上的工业企业工业销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海晨 陈俊豪
国有企业缺乏活力是亟待解决的体制机制问题。作者提出如能落实到位三大举措,可有效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提高效率。这三大举措分别是:继续推动混改和放开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条件;建立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完善激励约束和薪酬制度;塑造使命感驱动,凝聚人心和促人奋进的企业文化。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活力 混改 市场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海晨 陈俊豪
国有企业缺乏活力是亟待解决的体制机制问题。作者提出如能落实到位三大举措,可有效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提高效率。这三大举措分别是:继续推动混改和放开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条件;建立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完善激励约束和薪酬制度;塑造使命感驱动,凝聚人心和促人奋进的企业文化。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活力 混改 市场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向前 王建原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洪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志民
当前,我国的经济改革在党的十四大精神鼓舞下,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已经为市场新秩序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但是如何转换经营机制,全面走向市场,国有企业则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必须增加有效供给,提高经济效益。那么国有企业能担当起此重任吗?在现行管理机制下很难胜任,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活力。只有主宰国家经济命脉的国有企业活起来,才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使国家的物质财富不断增进。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提高其经济效益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国有企业民营化。而民营化的第一步便是股份化,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敏
英国国有企业内部,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企业的大政方针由董事会根据主管部大臣的意图决定,总经理负责具体实施。国有企业每年须就其业务活动向主管大臣提交年度报告,由主管大臣交国会审议。公司账目须每年检查,多数公司聘用私营企业的合格审计师进行查账工作。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史东辉
一1—1.企业发展的基本含义,目前理论界尚未有定论。几年前曾有过一批青年学者试图对此作出概括,认为企业发展“就是由企业功效指标水平的提高所反映和衡量的企业自身机能的变化以及由其机能变化所引致的企业行为的变化”,这是迄今为止国内学术界较具完整的一种定义。不可否认,上述定义虽然涵盖了有关企业发展的基本内容,但在简洁性和精确性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局限。笔者认为,所谓企业发展乃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微观表现和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彭岚
众所周知,国有企业属于全民所有,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对推进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进行了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必将开启国有企业发展的新篇章。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不断取得重大进展,企业改制基本完成,经济结构日益优化,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不断涌现,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我国综合实力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也应看到,国有企业发展中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波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龙先进
朱基总理指出:“自1998年起,用三年的时间,使大多数亏损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摆脱困境,进而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并通过“三改一加强”搞活企业。总理的精辟论述,为我们指明了国有建筑企业改革的方向和搞活企业的措施。我们应充分地,冷静地研究市场和企业自身...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赫成尧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曹凤高
从汉阳冷轧厂由盈转亏看如何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曹凤高汉阳冷轧厂是原汉阳冷轧带钢厂、汉阳冷轧钢管厂和汉阳钢丝绳厂1990年合并而成立的,原来曾是武汉市所属冶金企业,1985年11月正式划给武钢,但财政税收关系仍在武汉市。到1994年底该厂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杜伟
企业创新活动的收益预期和创新成功概率预期形成了企业创新的内在动力 ,而技术推力、市场激励和政府激励构成了企业创新的外在动力。国有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包括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要增强国有企业技术创新动力 ,必须从国有企业、市场、政府三个层面 ,构建一个市场经济体系下推动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系统。其思路是 :(1)强化国有企业内在激励措施 ;(2 )强化市场层面的外在激励措施 ;(3 )强化政府层面的外在激励措施。
关键词:
企业 技术创新 动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