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73)
2023(3998)
2022(3324)
2021(3165)
2020(2583)
2019(6095)
2018(6047)
2017(11701)
2016(6182)
2015(6893)
2014(6860)
2013(6889)
2012(6530)
2011(5837)
2010(6024)
2009(5590)
2008(5521)
2007(5014)
2006(4620)
2005(4135)
作者
(17922)
(15022)
(14945)
(14325)
(9748)
(7166)
(6660)
(5825)
(5768)
(5308)
(5286)
(5215)
(4990)
(4979)
(4891)
(4547)
(4380)
(4324)
(4290)
(4266)
(3743)
(3634)
(3603)
(3427)
(3376)
(3374)
(3353)
(3159)
(3103)
(2944)
学科
(28455)
经济(28425)
(16599)
管理(16580)
(12284)
企业(12284)
方法(11355)
数学(9901)
数学方法(9838)
中国(8495)
(8301)
地方(7629)
农业(6004)
(5876)
(5600)
资源(5429)
(5375)
贸易(5367)
业经(5338)
(5301)
(5250)
(4869)
地方经济(4867)
(4720)
(4642)
税收(4546)
(4524)
环境(4390)
(4190)
银行(4181)
机构
大学(87053)
学院(85880)
(39938)
经济(39229)
研究(33481)
管理(33446)
理学(28154)
理学院(27821)
管理学(27429)
管理学院(27266)
中国(25904)
科学(19754)
(19429)
(17955)
(16984)
中心(15311)
研究所(15311)
(14728)
财经(13709)
(13605)
(12585)
北京(12579)
经济学(12510)
(12283)
业大(11767)
(11737)
师范(11652)
经济学院(11311)
农业(11185)
(10590)
基金
项目(57885)
科学(45508)
研究(42493)
基金(42455)
(38586)
国家(37806)
科学基金(31301)
社会(28004)
社会科(26584)
社会科学(26573)
基金项目(21859)
(21489)
自然(19303)
自然科(18691)
自然科学(18683)
教育(18392)
自然科学基金(18361)
(18292)
资助(17386)
编号(16749)
成果(14036)
(13382)
重点(13232)
(13136)
国家社会(12439)
(11432)
课题(11324)
教育部(11105)
人文(10796)
中国(10734)
期刊
(45994)
经济(45994)
研究(26835)
中国(20514)
学报(14281)
(13930)
管理(13596)
科学(13308)
(13126)
大学(10258)
学学(9401)
农业(8936)
教育(8125)
(7736)
金融(7736)
经济研究(7508)
财经(6736)
资源(6685)
技术(6679)
业经(6473)
图书(6280)
问题(6087)
(5974)
(5531)
国际(4892)
世界(4845)
(4753)
书馆(4675)
图书馆(4675)
技术经济(4388)
共检索到1401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洋  
国家级新区在培育新动能、扩大对外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多数国家级新区经济了长期传统开发,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基本上突破上限,资源环境短板约束增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土地资源利用粗放,水环境形势压力巨大,大气环境面临严峻挑战。应全面开展规划环评,强化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制定"三线一单"指导意见,设立环境保护基金、环境监管平台,建立国家级新区环保专项督察机制,综合运用工程设施建设、技术标准要求、政策干预引导等手段,优先推进水资源保障设施建设,完善水环境保护设施体系,提升资源环境效率,全面升级大气污染防控能力。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闫树熙  刘昆  郭利锋  
[目的]为探究地处中国西部毛乌素沙漠边缘地带特色农牧区欠发达资源富集型城市的耕地、建设用地、矿产和用水等资源的保有状态和运行情况,以应对整个区域未来转型发展需求。[方法]基于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榆林市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统计数据,采用综合指数法,通过构建相应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针对新型资源型城市榆林市耕地、建设用地、矿产和用水等资源的承载力状况进行计量分析与统计评价。[结果]榆林市耕地承载力均衡,粮食可以维持人们的正常消耗,但耕地发展潜力有限;建设用地承载力因城市化进程持续扩张处于“临界超载”状态;而能源矿产资源得天独厚,富集盈余,能够保证足够的区域发展需求;水资源承载力处于临界超载状态,成为制约榆林市能源化工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结论]基于分析评价结果,给出灵活运用土地政策提升土地使用效率、推动高端能化产业转型发展、开发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等一系列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雪莲  邓峰  王海灵  
本文探讨了区域资源承载力系统的基本模式,笔者认为区域资源承载力系统是一个需要考虑时间尺度的、动态的、开放的系统。区域资源承载力的大小受其上级系统的影响与制约,并且与人类设定的经济社会目标相关。基于以上认识,本文参照相对资源承载力的思路,以研究区资源承载力系统的上级系统的整体协调度最大为目标,提出了一种计算区域资源承载力的新的思路,并以1995-2009年的数据为样本,对新疆资源承载力做了实证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邱鹏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力之一。文章通过分析和比较几种评价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方法,从中总结出供需比较的理念,并在此理念基础上,利用指标体系评价法、层次分析法、均值化法对西部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了评价。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树强  徐娜  
本文选取全国、河北省和高阳县环境承载力水平作为研究对照组,采用相对指数法对雄安新区大气、水和综合生态环境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发现,雄安新区的生态环境承载力综合指数低于全国和河北省平均水平,高于高阳县水平;水环境承载力分项指标显示,雄安新区指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高于河北省平均水平和高阳县水平,说明雄安新区的水环境承载力具有相对优势;大气环境承载力分项指标显示,雄安新区指数与高阳县水平相当,但明显低于全国和河北省平均水平。提高雄安新区综合环境承载力需要以"减气增水"为目标,将产业升级、治理区域协同和治理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树强  徐娜  
本文选取全国、河北省和高阳县环境承载力水平作为研究对照组,采用相对指数法对雄安新区大气、水和综合生态环境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发现,雄安新区的生态环境承载力综合指数低于全国和河北省平均水平,高于高阳县水平;水环境承载力分项指标显示,雄安新区指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高于河北省平均水平和高阳县水平,说明雄安新区的水环境承载力具有相对优势;大气环境承载力分项指标显示,雄安新区指数与高阳县水平相当,但明显低于全国和河北省平均水平。提高雄安新区综合环境承载力需要以"减气增水"为目标,将产业升级、治理区域协同和治理方式的市场化作为施政重点,多管齐下、综合整治。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超  杨艳昭  封志明  郎婷婷  刘莹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全球重要的人口集聚区。以人粮关系为主线,从全域到国别研究了1995—2017年沿线国家土地资源承载力时空格局。结果表明:研究期内,(1)沿线国家耕地总量与人均耕地量分别降至6.96×108hm~2和2.23亩/人,分别约为全球水平的50%和80%,约80%的国家人均耕地在下降;(2)承载力增至45.95亿人,近90%的国家在提高,但西亚及中东多数国家在下降;(3)地均承载力增至90人/km~2水平,约为全球水平的1.5倍,孟加拉国、匈牙利、越南超300人/km~2;(4)人粮关系从超载转向临界超载,粮食盈余国家增多,主要为耕地面积广的产粮大国。半数国家土地仍超载,多为气候干旱区与岛屿国家。研究有助于深化与沿线国家的粮食安全合作和提高项目建设布局的科学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丹  王然  
改善资源环境承载力促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调控资源环境承载力服务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把握资源环境承载力引导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我国省域、城市及矿业经济区等资源环境承载力多处于过载状态,资源环境承载力如何调控,如何更好地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我国政府部门、学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从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利用、管理机制设计等层面分别总结生态文明进程中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改善资源环境承载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兆敏  杨世琦  姚学慧  贾志宽  韩清芳  
 通过对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现状和承载能力,以及影响水资源承载能力的主要因素的分析,提出了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通过农田"蒸发水"开发技术、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现代信息技术以及海水淡化工程技术的运用,构建农田节水技术体系,优化农业经济结构,探索草畜产业的开发和水资源贸易途径,走现代集约持续农业发展道路,发展生态经济农业,提高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增进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贵军  朱永明  张蓬涛  傅海利  
该文以石家庄市为例,在对该区域耕地资源及人口数量的变化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耕地资源现实粮食生产潜力和可承载的人口数量进行了评价。石家庄市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预测评价以2009年为基础年,对2009年及以前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并以2015、2020、2030年为目标年,确定不同的营养标准,运用一元线性回归法和GM(1,1)灰色预测模型法相结合对耕地面积和人口数量两个指标进行了预测,继而对该区域预测目标年的人口承载能力进行了预测,并对预测结果进行了分析。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夏军  朱一中  
水资源承载力是对水资源安全的一个基本度量,研究水资源承载力对于认识和建设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定义和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关系,论文给出了水资源承载力的度量与计算方法,包括可利用水资源量、水资源需求量的计算,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平衡指数、水资源承载力分量的测度等。西北干旱区是我国水资源极为短缺的地区,因此,论文就西北干旱区水资源承载力综合研究的一些关键问题,如变化环境下的流域水循环模拟研究、生态需水研究等进行了重点讨论,并认为水资源承载力的进一步研究应加强水文基础与水资源、社会经济学科的综合研究,促进RS、GIS等信息技术和现有模型方法的结合,并重视区域差异研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魏亿钢  薛澜  孟延春  黄萃  
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是我国稳妥、健康、持续推进城镇化发展,提高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的战略思路。文章系统阐述了城镇综合承载力概念及其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并通过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镇—龙港镇的案例分析,总结了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的思路,探索了短板问题的解决方案,拟提出一条可实施、可借鉴、可推广的小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提升模式。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罗凤金  许鹏  程慧  
本文在分析综合承载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等要素对全国14个大城市进行综合承载力评价,并以广州为例判断大城市人口承载现状,进而提出了增强大城市承载力的途径和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晓红  何群  
经济发展、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张,提高了人类生活的质量、生活空问和时间,但却带了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这是人类违背环境承载力的结果。因此,重新审视环境承载力的价值功能对于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