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24)
2023(5834)
2022(4803)
2021(4644)
2020(4097)
2019(9270)
2018(9173)
2017(18456)
2016(10167)
2015(11024)
2014(11235)
2013(11268)
2012(10270)
2011(8870)
2010(9105)
2009(8768)
2008(9074)
2007(8309)
2006(7273)
2005(6808)
作者
(28161)
(23489)
(23238)
(22348)
(15163)
(11094)
(10701)
(9101)
(8883)
(8634)
(8155)
(7936)
(7597)
(7574)
(7540)
(7337)
(6911)
(6890)
(6817)
(6664)
(5841)
(5727)
(5724)
(5394)
(5354)
(5284)
(5278)
(5194)
(4865)
(4557)
学科
(37361)
经济(37322)
管理(36866)
(35974)
(29389)
企业(29389)
方法(20165)
数学(17625)
数学方法(17500)
(15748)
(11395)
财务(11373)
财务管理(11342)
中国(11085)
(10890)
企业财务(10807)
保险(10798)
(10545)
银行(10535)
(10447)
(9740)
(8776)
金融(8776)
(8075)
(7369)
业经(7186)
(7004)
理论(6517)
地方(6400)
(6375)
机构
大学(135787)
学院(134507)
(57057)
经济(55748)
管理(55452)
理学(45056)
理学院(44572)
管理学(43964)
管理学院(43659)
研究(42132)
中国(41635)
(33618)
(28693)
财经(25143)
科学(24392)
(22967)
(22038)
(21979)
中心(21934)
(21324)
财经大学(19103)
研究所(18989)
经济学(18241)
业大(18117)
北京(18017)
(17736)
农业(17118)
经济学院(16558)
(16028)
(15467)
基金
项目(83611)
科学(65738)
基金(62975)
研究(58815)
(54880)
国家(54452)
科学基金(47049)
社会(38439)
社会科(36516)
社会科学(36503)
基金项目(32746)
自然(31272)
(31223)
自然科(30599)
自然科学(30591)
自然科学基金(30098)
资助(27459)
教育(26979)
(26409)
编号(22067)
(19256)
重点(18572)
成果(18271)
(17532)
(17012)
教育部(16806)
科研(16587)
国家社会(16427)
人文(16280)
(16235)
期刊
(62872)
经济(62872)
研究(44478)
(29807)
中国(28972)
(26245)
金融(26245)
管理(23717)
学报(20526)
科学(18936)
(18673)
大学(15839)
学学(15128)
财经(13181)
农业(11303)
(11159)
技术(11017)
经济研究(9936)
教育(9319)
财会(8856)
会计(8225)
(8163)
业经(8053)
问题(7562)
理论(7287)
技术经济(7095)
统计(6811)
实践(6459)
(6459)
现代(6445)
共检索到2185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玉国  
近两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增速换档期与结构调整阵痛期,区域经济风险与行业风险不断加大,商业银行经营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必须进一步提升信贷风险管理水平,充分发挥信贷风险管理的"指挥棒"作用,加快客户结构调整步伐,引导客户经理做"银行的客户",确保商业银行持续稳健发展。提高经济形势与业务风险研判能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守川  任宇宁  
前瞻性是现代风险管理的重要特性。商业银行一般通过采用统计模型等工具和方法,对风险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前瞻性分析。本次国际金融危机之后,预测性分析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然而需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晓朴  
不良贷款率指标被广泛应用于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实践,但在度量信用风险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银行单纯依靠它容易误判信贷资产面临的风险长期以来,国际银行界普遍将不良贷款率作为衡量信用风险的主要依据之一,各大银行在年报中都会较为详细地披露银行的贷款分类。然而,就反映资产质量变化的及时性和前瞻性而言,不良贷款率指标尽管通过努力可以做到及时,但难以做到前瞻。近期,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尽管有所上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迟国泰  
信贷风险系指贷款预期收益的不确定性或货款不能按期偿付本息的可能性,它是银行经营中面临的主要风险。当前国内信贷风险管理的研究与实践大都局限于个别贷款的项目上,立足于银行经营管理全局的战略性研究及实践不多。本文从以下几方面探讨了加强信贷风险管理的战略措施。一、提高资本比率,防范信贷风险银行资本的首要职能是抵御信贷风险,保护存款人资金的安全。尤其当贷款损失较巨、或面临由于管理失误、经济衰退及自然灾害所导致的非预期损失时,银行需有充足的资本做后盾。八十年代全世界银行破产的数量逐年增加。九十年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特征是银行破产、国家也破产。这使人们尤为关注对银行资本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亚芬  
本文在过去趋势稳定性及未来存在不确定性的假定下,基于债务方程和VAR模型引入与债务规模相关的变量的随机性,运用蒙特卡罗方法获得债务负担率的概率分布并预测其未来值,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债务可持续性指数。在蒙特卡罗方法中极端事件只是众多实现值中的一个,将在很大程度上被平均,但是极端事件对可靠性的影响很大,所以本文将利用压力测试方法关注极端事件对债务负担率的影响,分别对实际经济增长率大幅下降和赤字率激增两种情形进行压力测试。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瑜  马永驰  
新兴技术这柄“双刃剑”虽然给国家带来新发展动能,但也同时引发诸多社会风险,如何化解新兴技术社会风险成为新兴技术治理面临的难题。前瞻性治理研究为新兴技术社会风险化解提供了一些思考,但是相关研究较为分散和模糊,相关经验难以奏效。运用文本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聚焦治理主体、过程和结果3个要素,提炼新兴技术社会风险化解的前瞻性治理特征,并在中国情境下检验其适用性。结果表明,公众参与结果纳入既定政策议程、否决权、新兴技术公众参与法律法规等前瞻性特征得到专家一致认同,认为它们是新兴技术社会风险化解的必要条件。研究结论对提高新兴技术社会风险治理绩效具有一定理论启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江明哲  
本文针对商业银行既有完整大数据信息来源,又有大数据研究能力,却只研究因果关系,不挖掘相关关系的现状入手,提出了商业银行利用大数据信息应用于信贷审批的模式,即先要对记录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全过程的大数据信息进行整理,排列出记录各信贷品种运营真实流程或模型,再对该流程或模型挖掘,呈现出商业银行正常贷款变成不良贷款的基本行为轨迹,然后对该基本行为轨迹作逻辑推理或行为分析,提炼正常贷款变成不良贷款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关联关系,最后审批人借鉴该关联关系,提前设置针对性更强的风险防范措施,提高信贷资产质量。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方意  
基于经营业务视角,构建兼具直接关联性和间接关联性的网络模型,并以此构建适合度量中国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指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依据指标有效性的3大标准,将构建的系统性风险指标与传统的5种网络模型指标和6种尾部依赖模型指标进行全面比较。实证结果显示:(1)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存在阶段性特征。低风险阶段主要由风险敞口和杠杆率等因素驱动,高风险阶段主要由间接关联性因素驱动。(2)相对于其他指标,本文的系统性风险指标具有敏感性、前瞻性、逆周期性等优势。(3)系统性风险有3个传染渠道,去杠杆降价抛售溢出渠道最为重要。随着外部冲击变化,传染渠道的重要性会发生变动,渠道变动的背后是系统性风险影响因素重要性发生变动。本文研究还发现,改善金融结构对于防范系统性风险有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绍辉  
当前公司信贷风险转型面临的环境受中美贸易摩擦、新冠肺炎疫情等负面因素影响,经济增长仍面临较大压力:受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影响,2019年全年GDP同比增长6.1%,较上年同期放缓0.5个百分点;2019年1~12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累计同比下降3.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累计增速为负,在过去十年中仅出现3次。与此同时,肇始于2019年12月底的新冠疫情,给我国经济带来较大负面冲击。多数机构预测我国2020年第一季度GDP增速将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周宏亮   夏洪胜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明川  金漫  
贷款风险五级分类管理的全面推行只是防范金融风险的一个措施 ,还需进一步超越 ,本文从信贷资产证券化、信用文化、信用风险评价工具这三方面阐述了对信用风险管理的再认识。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曾宪岩   胡红兵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颖  
新技术在信贷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张颖近几年来,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国际银行业对信贷风险管理的技术和手段也不断发展。风险管理的新取向是“向前看”,重点在于处理过程,即在运作中有足够的系统去量度、管理和控制风险,而非重视历史财政表现。当风险能准确量度,...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张婧  吴将君  
集团公司要实现生产和经营目标,银行提供的信贷产品及服务是重要保障。银行信贷资源可满足集团公司融资的需求;是集团适应市场需求的重要保证;可增强集团公司实力、扩大影响力;有利于母公司控制集团公司的整体风险;能提高集团在已确定的额度内办理信贷业务的效率。如何管理信贷资源,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是企业管理人员要解决的一道重要课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