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43)
- 2023(14436)
- 2022(12168)
- 2021(11182)
- 2020(9654)
- 2019(21852)
- 2018(21516)
- 2017(41330)
- 2016(22202)
- 2015(24828)
- 2014(24666)
- 2013(24175)
- 2012(21864)
- 2011(19130)
- 2010(19239)
- 2009(17981)
- 2008(17726)
- 2007(15818)
- 2006(13904)
- 2005(12609)
- 学科
- 济(93611)
- 经济(93459)
- 业(87927)
- 企(85413)
- 企业(85413)
- 管理(85351)
- 方法(45213)
- 数学(36681)
- 数学方法(36200)
- 财(34795)
- 业经(26900)
- 务(24593)
- 财务(24538)
- 财务管理(24499)
- 企业财务(23288)
- 制(23034)
- 农(21381)
- 中国(21282)
- 技术(18288)
- 和(16997)
- 划(16658)
- 理论(16631)
- 体(16454)
- 地方(15422)
- 学(15320)
- 贸(15051)
- 贸易(15036)
- 策(14988)
- 易(14670)
- 银(14428)
- 机构
- 学院(311452)
- 大学(310116)
- 济(131997)
- 经济(129397)
- 管理(129218)
- 理学(110866)
- 理学院(109829)
- 管理学(108227)
- 管理学院(107632)
- 研究(95883)
- 中国(77416)
- 财(67146)
- 京(63651)
- 科学(55082)
- 财经(52504)
- 江(48905)
- 经(47559)
- 中心(46688)
- 所(45765)
- 农(43107)
- 业大(42069)
- 研究所(40873)
- 经济学(40652)
- 北京(39026)
- 财经大学(38940)
- 州(37467)
- 经济学院(36783)
- 范(36234)
- 师范(35852)
- 院(35620)
- 基金
- 项目(208920)
- 科学(168231)
- 基金(155889)
- 研究(152891)
- 家(134532)
- 国家(133405)
- 科学基金(117813)
- 社会(100645)
- 社会科(95645)
- 社会科学(95619)
- 基金项目(82487)
- 省(81200)
- 自然(76399)
- 自然科(74725)
- 自然科学(74706)
- 自然科学基金(73414)
- 教育(71021)
- 划(67918)
- 资助(63090)
- 编号(60299)
- 成果(47864)
- 部(47416)
- 重点(47126)
- 创(45144)
- 制(43575)
- 发(43359)
- 国家社会(42351)
- 创新(42226)
- 教育部(41620)
- 课题(41068)
- 期刊
- 济(144366)
- 经济(144366)
- 研究(90138)
- 中国(60119)
- 财(58487)
- 管理(53840)
- 学报(42024)
- 科学(42006)
- 农(36506)
- 大学(33909)
- 学学(32151)
- 技术(30503)
- 融(29578)
- 金融(29578)
- 教育(27963)
- 财经(26977)
- 农业(23872)
- 经(23178)
- 业经(22659)
- 经济研究(22255)
- 问题(18651)
- 财会(17649)
- 技术经济(17528)
- 统计(15383)
- 会计(15248)
- 策(14769)
- 业(14612)
- 理论(14612)
- 现代(14433)
- 贸(14206)
共检索到4650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董美霞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实施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内部控制评价机制的可行性。基于《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征求意见稿)》,须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标准和指标以及内部控制评价与风险管理整合的评价机制四个方面采取措施增强内部控制评价的实施效果。考虑职责明确,企业应从全面性、层次性和技术要求三方面合理界定评价主体;考虑评价全面性和评价深度确定评价内容;基于政府指导性和企业自主性确定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立足于风险整合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和风险管理,即由审计委员会和风险管理委员会配合,在内部控制评价中应用风险管理技术并以监督作为内部控制评价的基础。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孙文刚
本文回顾比较了现阶段我国相关法规对内部控制鉴证对象与内容的若干规定,并就此方面对财政部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鉴证指引(征求意见稿)》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意见稿中内部控制鉴证内容与鉴证对象存在较大的偏离。
关键词:
内部控制 鉴证 指引 对象 内容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6月28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在北京联合召开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发布会暨首届企业内部控制高层论坛。会议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董美霞
COSO委员会认为,内部控制能帮助企业达成其目标,避免过程中出现意外,但只有内部控制得到有效执行才能保证其作用的发挥。陈志斌等(2007)分析了在内部控制机制分析框架下的美国内控规制中的执行机制,其认为美国采取的执行措施基本包括:要求建立完善内控制度、对外披露、审计师评估和审计、管理层宣誓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2011年8月23日,中注协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南(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南),公开向行业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2011年9月9日。指南涵盖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业务的主要环节,包括十一个部分,分别是签订业务约定书、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唐立新 肖敦锋
2010年4月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等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以下简称配套指引),包括《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其中,《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包括组织机构、发展战略等18项细则。配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张宜霞
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实质是评价内部控制是否为相关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如果保证的水平处于有效内部控制的区间内,则内部控制是有效的,如果保证的水平低于合理水平,则内部控制是无效的。从风险角度来看,就是评价相关目标的风险在经过内部控制之后是否已经降低到了一个适当的水平,如果已经降到了一个适当的水平,则内部控制是有效的,反之,则无效。企业内部控制框架提供了一个有效内部控制系统的一般模板,也是评价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标准,根据内部控制框架或标准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可以选择不同的起点或切入点,使用不同的评价思路和方法。从内部控制评价本身以及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主要存在详细评价法和风险基础评价法两...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罗新广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发布及其相关配套指引的起草制定,是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重大举措,我国正在逐步建立起符合国情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虽然我国内控体系建设已取得一些重要成果,但是作为一种无从借鉴的、体现我国国情的内控理论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王桂莲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审计委员会负责"审查企业内部控制,监督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和自我评价情况",但对于如何实施、怎样实施并未提供指引。本文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概念作了界定,并探讨了如何实施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方法和程序。
关键词:
内部控制 自我评价 监督 成本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王洪艳 刘静
企业当务之急,就是建立规范的企业内部控制,并进行科学的自我评价。文章围绕企业内部控制的评价,阐述了企业内部控制及其评价的重要作用,探讨了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主体与目标、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与原则以及具体的评价方法。
关键词:
内部控制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评价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留平 张猛超
本文对《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进行了比较,得出内部控制评价与内部控制审计两者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监督,从而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促进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内部控制 评价指引 审计指引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闻佳凤
内部控制是单位内部强化管理以及适应外部激烈竞争的需要,根据美国 COSO(美国反欺诈财务报告委员会所属的内部控制专门研究委员会发起机构委员会)报告,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受企业蕈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的影响,旨在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果和效率、对现行法规的遵循。COSO 内部控制整体架构提出,内部控制主要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部分组成。其中,控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石意如 向鲜花
企业内部控制效果是内部控制制度与内部控制主体行为综合作用的结果 ,内控制度存在制度风险,内控主体行为产生行为风险,内控制度与内控行为不协调将产生匹配风险,片面强调评价任何一种风险都存在一定不足,基于幸福导向修正后的内部控制评价制度将同时评价制度风险、行为风险、制度与行为的匹配风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钰
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现状分析1.各个公司的评价报告,其结论均集中于内部控制没有缺陷且是有效的。然而实际上,每年都有一部分一些受到证监会处罚、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事后更正财务报表的企业,这种问题恰恰是判断内部控制是否存在缺陷甚至是重大缺陷的标准。如潍坊亚星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因未及时公告重大对外担保、未及时对票据贴现款的损失风险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未及时公告停产情况于2012年4月23日受到证监会的处罚。这是公司内部控制缺失的直接后果,其在评价时应当判定为重大缺陷。与被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公司相比,无论是出于提醒报表使用者对强调事项潜在风险的关注而出具的非标准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