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65)
2023(10794)
2022(9437)
2021(9025)
2020(7256)
2019(17025)
2018(16936)
2017(33376)
2016(18024)
2015(20159)
2014(20197)
2013(19951)
2012(17975)
2011(15987)
2010(15698)
2009(14159)
2008(13423)
2007(11521)
2006(9957)
2005(8499)
作者
(49887)
(41362)
(41170)
(39267)
(26303)
(19804)
(18621)
(16353)
(15708)
(14659)
(14209)
(13846)
(13002)
(12891)
(12749)
(12497)
(12318)
(12276)
(11711)
(11657)
(10239)
(10017)
(9871)
(9317)
(9258)
(9154)
(9147)
(9106)
(8263)
(8128)
学科
(71066)
经济(70994)
管理(49189)
(46843)
(38241)
企业(38241)
方法(34405)
数学(30089)
数学方法(29782)
(19365)
中国(18038)
(16443)
业经(15699)
地方(15560)
(15281)
农业(13493)
(12318)
贸易(12309)
(11943)
理论(11713)
(11420)
(11140)
环境(11019)
技术(10911)
(10310)
财务(10251)
财务管理(10235)
教育(10006)
(9696)
银行(9660)
机构
大学(246535)
学院(246160)
管理(101046)
(96163)
经济(94053)
理学(88449)
理学院(87496)
管理学(86034)
管理学院(85603)
研究(79747)
中国(58295)
(52035)
科学(50467)
(42469)
(39038)
业大(37096)
(37074)
中心(36258)
研究所(35911)
财经(34799)
(33886)
(32743)
北京(32688)
师范(32483)
(31719)
(29371)
农业(28947)
经济学(28306)
(28276)
师范大学(26273)
基金
项目(175613)
科学(137829)
研究(130466)
基金(126627)
(109694)
国家(108770)
科学基金(93567)
社会(80857)
社会科(76515)
社会科学(76495)
(68801)
基金项目(68023)
自然(60737)
教育(59501)
自然科(59280)
自然科学(59270)
自然科学基金(58190)
(57836)
编号(54282)
资助(51715)
成果(43491)
重点(38891)
(38314)
(37640)
课题(36782)
(36646)
创新(34029)
项目编号(33842)
科研(33411)
教育部(32988)
期刊
(101473)
经济(101473)
研究(71581)
中国(42364)
学报(38495)
管理(35568)
科学(35567)
(33953)
(30449)
大学(29071)
教育(28554)
学学(27332)
农业(24186)
技术(21166)
(19453)
金融(19453)
业经(17191)
经济研究(16459)
财经(15881)
图书(13979)
(13433)
问题(13186)
理论(12899)
科技(12415)
实践(12000)
(12000)
技术经济(11765)
(11517)
现代(11106)
(10816)
共检索到3456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学静  陈海玉  
使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是树立和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开放、绿色、共享"发展理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这一时代化问题展开研究,让人民群众在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同时,得到更多的获得感,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本文界定了人民群众获得感的内涵及维度,并提出了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的对策。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付臻  
“获得感”具有统摄客观获得和主观感受的双重特性,需要依托外在衡量和内在评判的双向标准来把握,基于哲学角度理解和探究人民群众获得感的内在意蕴极富意义。从自身的基本需求满足到他者间交互性社会承认,从外在的物质保障到内在的精神追求,从自然的个体存在到价值的自为发展,“获得感”体现出自然基础、社会交往、情感活动、价值实现等多维哲学属性。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背景下持续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极大拓展丰富了人民群众获得感的哲学意蕴,使其具备了各维度全面立体展现的基础和可能。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付臻  
“获得感”具有统摄客观获得和主观感受的双重特性,需要依托外在衡量和内在评判的双向标准来把握,基于哲学角度理解和探究人民群众获得感的内在意蕴极富意义。从自身的基本需求满足到他者间交互性社会承认,从外在的物质保障到内在的精神追求,从自然的个体存在到价值的自为发展,“获得感”体现出自然基础、社会交往、情感活动、价值实现等多维哲学属性。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背景下持续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极大拓展丰富了人民群众获得感的哲学意蕴,使其具备了各维度全面立体展现的基础和可能。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玉珍   张雪珂  
促进跨阶层向上流动,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对增进民生福祉,推进共同富裕都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构建测度获得感的指标体系,结合2015年CGSS数据库、2019年和2021年CSS数据库,探究了跨阶层流动对于获得感的影响,并检验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跨阶层向上流动能够提升经济、政治、民生获得感,对于低阶层出身的群体提升效果更明显;跨阶层向上流动可以通过缓解收入不平等和机会不均等影响获得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可以调节二者之间的作用;跨阶层流动对于获得感的影响在农村地区和西部地区较小。研究结论从微观层面证实了跨阶层流动与获得感的关系,从理论层面探究了二者的影响机理,为推进共同富裕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吴建中  
在全国上下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入探讨新时代所带来的新机遇和新动能之际,全国人大正式颁布了我国首个《公共图书馆法》。《公共图书馆法》的颁布是我国图书馆界的一件大事,它不仅有助于公共图书馆的稳步向前发展,而且对我国图书馆事业乃至公共文化事业能级的提升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我们不仅要为新法的颁布鼓与呼,而且要做宣传推广的热心人、贯彻落实新法的实践者。《公共图书馆法》的颁布不仅时机绝佳,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孔德永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农民群众有了较多获得感,但是,农民获得感仍然表现为不平衡、不充分,农民群众需要更可持续的获得感。新时代让农民的获得感更可持续,经常倾听民怨是农民获得感可持续的前提,努力破解民生痛点是农民获得感可持续的关键,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是农民获得感可持续的核心,不断创新制度性供给是农民获得感可持续的保障。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各级财政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大投入、深化改革、完善机制,累计完成社会保障支出3793.37亿元,年均增幅17.1%,民生保障网不断织密扎牢,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世元  
2015年3月被列为全国33个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地区以来,江西鹰潭市余江按照党中央、国务院以及部的统一部署,以宅基地制度改革为重点,协同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改革试点的力度和范围不断扩大,认知程度更趋统一,改革效果不断凸显,取得了多方面高度认可的经验成果。2018年11月3日~4日,来自中国社科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厦门大学、深圳大学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柏霖  庞海云  
中学阶段是我们党和国家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阶段和黄金时间,中学思想政治课获得感的提升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从知识、情感、思维、实践四个层面浅谈获得感提升路径,响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的号召,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高精尖创新型人才打好思想基础,固牢政治根基,全方位、多角度、分层次提高中学生思想政治课获得感。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晶钰  
思政课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的重大任务。提升高校思政课的吸引力和学生的获得感,应当从方式方法上多方探索,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积极运用现代网络教育技术,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真正发挥思政课对大学生的教育和引导作用。文章基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对这一问题进行多方探索。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延辉  李志滨  
获得感是衡量社会发展能否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指标。课题组对深圳市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基于该调查数据运用社会质量理论考察了社会发展对城市居民获得感的影响。研究表明,社会质量是影响城市居民获得感的重要因素。社会质量的四个维度即社会经济保障、社会凝聚、社会包容和社会赋权均对居民获得感有促进作用,其中社会经济保障的影响最大。因此,要提升城市居民的获得感,需要继续推进我国社会质量建设,尤其要加强社会经济保障制度建设,提升社会凝聚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晋  
采用自编的高职生获得感调查问卷,对东中西多省多所高职院校高年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所编制的调查问卷信度为0.98,验证性因子分析现实问卷结构合理,发现当前高职生的社会性获得感最强,内涵素养获得提高,学习期间获得多种能力,尤其体现在容纳性、自律性、敢为性、知识性、生活性等方面。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晖  于秀丽  
思政课教师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关注高中思政课教师获得感是推进思政课改革与创新、提升高中思政课教学质量、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迫切需要。高中思政课教师获得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是社会、学校、教师共同作用的产物。为有效提升高中思政课教师获得感,需加强政策落实,构建教师发展平台,调整学校评价体系,提高教师自身素养,以贯通获得感提升的有效路径。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陈彬莉  
个体能否进入大学以及进入什么样的大学是否依赖于其所进入高中的类型?个体进入什么样的高中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其所进入的初中甚至小学的类型?本文运用2005年N省W县的数据对上述问题分别进行了回答。结果发现,县镇初中和示范初中学生进入重点高中的机会更大,重点高中学生进入三类本科以上学校的机会远远大于非重点高中;与此同时,与农村初中和非示范初中毕业生相比,县镇初中和示范初中毕业生进入三类本科以上学校的机会更大。本文结论认为:个体的高中教育机会质量依赖于初中学校类型,高等教育机会质量对初中学校类型存在着弱依赖,而对高中学校类型则存在强依赖的关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艳丽  何祥林  
科学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内涵和层次,深刻分析影响获得感的因素,是切实有效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前提。新时代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需要引导大学生"需求侧"增长,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供给侧"改革,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协同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