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60)
- 2023(7011)
- 2022(5987)
- 2021(5336)
- 2020(4193)
- 2019(9599)
- 2018(9304)
- 2017(18580)
- 2016(9763)
- 2015(10696)
- 2014(10759)
- 2013(10912)
- 2012(10643)
- 2011(9685)
- 2010(9894)
- 2009(9053)
- 2008(9222)
- 2007(8394)
- 2006(7862)
- 2005(7562)
- 学科
- 济(54030)
- 经济(53986)
- 业(29116)
- 管理(26526)
- 企(21859)
- 企业(21859)
- 地方(19107)
- 方法(18082)
- 中国(16655)
- 数学(16328)
- 数学方法(16260)
- 农(14001)
- 财(13262)
- 地方经济(11727)
- 业经(11566)
- 农业(10333)
- 融(10221)
- 金融(10221)
- 发(9635)
- 银(9318)
- 银行(9306)
- 制(9219)
- 行(8969)
- 务(8721)
- 财务(8707)
- 财务管理(8691)
- 企业财务(8457)
- 贸(7917)
- 贸易(7907)
- 环境(7624)
- 机构
- 学院(143661)
- 大学(140827)
- 济(65987)
- 经济(64762)
- 研究(54156)
- 管理(51920)
- 中国(43429)
- 理学(43075)
- 理学院(42586)
- 管理学(42011)
- 管理学院(41742)
- 财(33382)
- 京(30802)
- 科学(30175)
- 所(28061)
- 财经(25094)
- 研究所(24597)
- 中心(23932)
- 江(22855)
- 经(22731)
- 农(22537)
- 经济学(20821)
- 北京(20503)
- 院(19287)
- 州(19106)
- 范(18971)
- 师范(18779)
- 经济学院(18734)
- 财经大学(18493)
- 业大(17437)
- 基金
- 项目(84905)
- 科学(67209)
- 研究(64325)
- 基金(60764)
- 家(51969)
- 国家(51500)
- 科学基金(44196)
- 社会(42022)
- 社会科(40062)
- 社会科学(40055)
- 省(33789)
- 基金项目(31349)
- 教育(28582)
- 划(27813)
- 自然(26421)
- 自然科(25792)
- 自然科学(25788)
- 编号(25699)
- 资助(25486)
- 自然科学基金(25349)
- 发(24867)
- 成果(21348)
- 发展(20611)
- 展(20245)
- 重点(19385)
- 课题(18714)
- 部(18714)
- 创(17560)
- 国家社会(17380)
- 性(16806)
共检索到2409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袁显平 柯大钢
近年来,配股、增发与可转换债券主导了我国再融资市场。本文以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实施配股、增发,以及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再融资前后公司业绩进行了实证分析,以考察这三种再融资方式的“优”与“劣”。研究表明,三种再融资方式的绩效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可转换债券绩效最好,其次是配股,而增发的绩效最差。并就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增发 配股 可转换债券 绩效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章卫东 周伟武
本文以2005年5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中国证券市场发生的218个定向增发新股或可转换债券事件为样本,运用标准的事件研究法实证检验了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与可转换债券的短期市场绩效的差异性。研究结果发现,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条件下,定向增发新股的短期市场绩效显著好于可转换债券。这说明,监管当局在制定相关融资政策时,应当充分考虑证券市场投资者的意愿,为上市公司进行定向增发新股创造一个好的政策环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魏聃 王亚平
本文通过实证检验证实了国内可转换债券上市之初的普遍折价现象。对于转债理论价格和实际价格的差异,本文考察了三种可能的解释:可转债的风险较理论模型估计的更高;可转债流动性较差;可转债发行类似于股票增发,应当出现增发折价。其中第三种解释为本文首次提出。研究结果发现,虽然国内可转债的确存在风险较大,流动性差的问题,但是本文所选用的波动率的代理变量与折价水平不存在正相关关系,波动率和流动性本身也不足以解释可转债平均超过10%的折价。可转债的上市折价水平与股票的增发折价水平近似。观察到的可转债上市折价可能只是增发折价的反映。
关键词:
可转债折价 波动率 流动性 增发折价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许定 曹晴
汽车工业是当今一国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对于工业化初期的国家而言,要独自培育对资金和技术都有着相当高要求的轿车业举步维艰,于是引进成为了一个通行的发展模式。自1983年5月5日北京汽车制造厂与美国汽车公司合资经营“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起,我国轿车业开...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木子 李君轶 张高军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通过网络进行旅游定量研究变得更为可行。在线调查作为一种新兴的调查方法,相对传统田野调查,一直以来被认为能够为研究者带来成本的节省、快速的回收及高效的数据管理等,但同时,网络问卷的数据质量也备受质疑。选取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为载体,从调查的基本要素和数据分析两个方面对比了在线调查与田野调查的差异。从独立样本T检验可知网络问卷和纸质问卷产生的数据有显著差异,根据描述统计、代表性和数据质量考察的结果表明:网络问卷和纸质问卷产生的数据都存在一定的偏差。网络问卷在发放回收效率、统计便利程度方面优于
关键词:
在线调查 田野调查 问卷 对比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兵勇 唐旭茂
以Bankscope数据库中2001-2014年在我国境内经营业务的129家商业银行为研究样本,着重将政府控股银行与外资银行进行比较,发现政府控股银行风险比外资银行高,绩效却好于外资银行;这主要是产权差异、政府干预和政策待遇的差别化所致。而在政府控股银行内部,由于股权制衡、市场化程度、委托代理链条等也存在差异,国有银行的表现最为逊色。为此,本文提出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应在确保外资银行享受"国民待遇"的同时消除政府对国内银行的干预与保护,加速银行的市场化进程,继续产权主体的多元化和股权的分散化,使各类银行在一个完全开放和公平的舞台上平等竞争,使外资银行成为提高政府控股银行效率与竞争力的重要市场力量...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陈胜群 陈工孟 高宁
传统上 ,政府受托责任的核心是反映政府部门预算执行情况以及支出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要求 ,这一定位并不完全适应剧变了的经济环境的内在要求。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政府受托责任的具体内容与形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是关注现金流以做到切实遵守预算 ,还是注重资源及其使用以提高效率和效果 ,这种由不同的公共管理理念决定的会计目标差异 ,必然导致不同的会计技术选择 ,更直接地说 ,它决定了政府会计方法基础的选择。本文通过对两种会计基础的深入研究 ,认为在政府会计领域采用传统的单一会计基础有一定局限性 ,应该借鉴国际经验有选择地进行权衡取舍 ,循序渐进地实施相关改革。
关键词:
政府会计 收付实现制 权责发生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丹,杨向群
本文从定量的角度分析了可转换债券的价值构成,并在股票价格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的条件下,利用Martingle Pricing方法推导出可转换债券的定价公式。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袁显平 陈红霞
应用长期事件研究法,对2000-2004年间发行可转换债券的上市公司的长期市场绩效表现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可转债发行前后,可转债标的公司的长期股票价格绩效在绝大多数区间上显著优于行业、规模与权益市值对面值比率的对照组,也显著优于等权加权和总市值加权的综合市场收益率;选择兼有债权和股票期权双重属性的可转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维持标的公司股票价格长期绩效的优良表现。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狄为 郁梦丹
企业通过发行可转换债券为投资项目进行连续融资,可以降低筹资成本。根据赎回条款适时将可转换债券赎回,可防止过度投资或投资者过度收益;对于投资者来说,如果企业股票长期低迷,达不到转换要求时,可以根据回售条款的规定,将可转换债券回售给企业,从而防止遭受较大的损失。因此,可转换债券的附加条款对可转换债券的定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附加条款对可转换债券发行定价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
关键词:
可转换债券 赎回条款 回售条款 发行定价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杜金岷 黄勇民
转股条款的灵活设计是实现可转债特定融资动因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根据相关理论假说及其对证券条款设计的意义,设计了较为系统的实证分析框架和稳健的模型估计方法,对我国可转债的转股条款进行了较为严格意义上的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高负债率、小规模和获取经营现金能力较差的公司明显倾向于设计较低的转股价格和较高的转换比率;信用记录较短(以上市年限代表)和收益不稳定的公司具有相同的倾向。国内可转债设计主要由财务危机假说解释,而制度性因素对条款设计具有重要影响。总体上,目前可转债的条款设计没有得到发行人的理性对待,本文就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可转换债券 融资动因 证券设计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张玲 赵峰
本文尝试将可转债引入上市公司治理机制,从而建立有效的公司股权激励制度。同时提出理论上的可行措施,将可转债拆解形成金融互换产品,从而既有效解决了上市公司管理人员激励问题,又进一步活跃了证券市场。
关键词:
可转换债券 股权激励 股票期权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袁显平 柯大钢
本文对我国可转换债券融资相关事件的股价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拟发行可转债公告、可转债发行和转股启动等事件均具有显著非零的股价效应,而股东大会拟发行可转债公告、发行公告和可转债上市等事件不存在显著非零的异常收益。这表明市场对可转债融资行为的反应有一个过程,并非董事会拟发行可转债公告后市场就已经消化了公告的内容。本文的回归结果表明,对于可转债融资行为所引起的异常收益,可用总资产规模、资产负债率、流通股比例、权益市值对面值比率,以及稀释度(或相对发行规模)等因素来进行解释。
关键词:
可转换债券 股价效应 异常收益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